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鸭胴体沙门氏菌和空肠弯菌带菌率调查李槿年(安徽农业大学230036)沙门氏菌和空肠弯菌均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菌,人群食人被其污染的肉、蛋、乳类食品而爆发食物中毒,尤其是污染肉品对人类危害严重,为此,笔者近年来对合肥市禽蛋公司所宰鸭胴体两菌带菌率及...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中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是肉食品的重要污染源,可使人和动物感染而发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人类疾病的首位或第二位。在此次调查中随机取样,以猪胴体、工人的手、生产用具用水为对象设立了三个试验组,按沙门氏菌的常规检验程序定属、分群、定型。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污染率X^2=16.65,P〈0.01差异非常显著,尤其猪胴体污染最为严重。此次调查为加强动物屠宰企业的防疫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肉品卫生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例》等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动物屠宰企业行为,推行冷却肉市场准入制。严格审查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坚决取缔私屠乱宰。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中最重要的病源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致病菌。由于动物的生前感染或食品受到污染,均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世界各地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常占首位或第二位。在我国内陆地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因此,检查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极为重要,沙门氏菌主要污染畜产品,但在近两年,我们也从冷冻海产品中检出了沙门氏菌,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应用国标法对某定点生猪屠宰场2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显示,生猪胴体体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样的超标率分别为20%和5%,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超标率分别为5%和0;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5%和0;胴体体表及肉样中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表明,该屠宰场生猪的卫生质量达标率相对较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屠宰生产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6,(1):19-19,24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is)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茵,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菌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感染沙门氏茵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调查分析山东部分地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氏菌污染状况和血清型分布,了解生猪屠宰环节沙门氏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集鲁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不同规模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样品共1012份,分离疑似沙门氏菌并利用PCR方法和血清凝集反应进行鉴定,单因子血清进一步进行血清型分析。[结果] 共分离鉴定沙门氏菌202株;鲁东、东北、中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沙门氏菌污染率分别为27.2%、12.6%、34.6%、12%和13.5%;沙门氏菌分离株共有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S.derby)、鼠伤寒(S.typhimurium)、汤卜逊(S.thompson)为主。[结论] 山东地区部分屠宰场生猪屠宰环节存在较严重的沙门氏菌污染现象,应加强屠宰环节致病菌监测,并在屠宰全程严格执行良好生产规范。  相似文献   

7.
吴斌  陈明生  秦成  于杰 《饲料工业》2003,24(11):51-52
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形态、培养、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类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的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种(或型),我国发现近200多种菌型[1]。世界上,每年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多达几千万。在我国,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首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十分严重,已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重视[2]。肉制品是人类沙门氏菌中毒的主要食品之一,而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与动物所食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有直接关系。为了解沙门氏菌在动物饲料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明其对人们健康的潜在威胁程度,保护国内的人畜健康,…  相似文献   

8.
畜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在我国发生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由沙门氏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肉、蛋、奶等畜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污染上沙门氏菌。本文简要介绍了畜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并探讨主要的检测方法及其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之一,在食品及公共卫生上极为重要。从前人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鸡肉污染与此菌有关,尤其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发生鸡蛋污染沙门氏菌引起人肠炎的食物中毒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动物性产品中沙门氏菌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各种动物性食品中,一般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在食物中毒中居首位或第二位。沙门氏菌菌型繁多,分布广泛,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人和动物的沙门氏菌病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沙门氏菌也一直作为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沙门氏菌污染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菌污染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也是评价肉品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大量个体屠宰商加工方法原始、落后,场地卫生条件极差,对环境和肉品的污染增加,甚至对畜牧业生产和群众食肉安全也造成了威胁。因此,笔者就鲜猪肉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禽沙门氏菌的检测与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胞内寄生的一种肠道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但能引起家畜家禽及其他动物发生急性、慢性或隐性感染,而且还能通过污染食物导致人的食物中毒,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威胁。据统计,目前世界上85%的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美国,每年有约2~4百万个沙门氏菌中毒病例,造成约有1000人死亡;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与防制。以往,人们把对付沙门氏菌的工作认为是养殖业主的事,把减少沙门氏菌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看作唯一的目的。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  相似文献   

13.
育成鸡沙门氏菌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舍、孵化场和肉鸡场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以控制肉鸡沙门氏菌. 每当肉鸡胴体的沙门氏菌数超过了官方规定的最高标准时,养禽公司第一个反应是指责肉鸡屠宰加工厂.许多养禽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通过改造家禽屠宰加工厂,试图减少肉鸡胴体成品中的沙门氏菌数量,但是这种措施未必一定奏效,因为肉鸡胴体成品中的沙门氏菌污染水平取决于鸡肉生产链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农贸市场简易宰杀的鸡胴体存在被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为了监测广东省东莞市肉鸡在屠宰过程中被沙门氏菌污染的情况,在东莞市某镇随机抽取来自10个农贸市场经三鸟档主宰杀的100份鸡肉,对其进行了肠炎沙门氏菌检测,调查结果表明,该镇农贸市场宰杀的鸡胴体肠炎沙门氏菌检出率仅为1%,其肠炎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屠宰环节是肉品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风险点之一,欧盟及美国等均对畜禽屠宰环节中的沙门氏菌污染采取了系统、科学的风险监控措施,业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些组织/国家对屠宰环节畜禽胴体的取样计划、限量标准、检测方法等做了详细规定,并提出了检测不合格所对应的纠偏措施,并将沙门氏菌基底监测和风险评估作为制定控制技术规范的基础。鉴于我国生鲜肉品致病微生物监测、风险评估以及限量标准和法规的缺乏,屠宰环节沙门氏菌污染率较高,建议进一步优化畜禽屠宰环节病原危害监控措施,持续开展微生物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畜禽屠宰环节沙门氏菌限量标准和监测控制技术规范。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更好地保障国内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肠炎沙门氏菌灭活苗制作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炎沙门氏菌属于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的病原菌之一,宿主包括人和各种动物。该菌不仅能引起家禽发病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被污染的家禽产品作为肠炎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报道,日、美等发达国家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40%~80%是由禽沙门氏菌引起的,其中主要病原为肠炎沙门氏菌(S G Mellroy,et al.1989)。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屠宰环节环境中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对广州市大型生猪、家禽屠宰企业环境进行监控,对比分析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和耐药谱。采集屠宰场的空气、土壤、污泥样品,以及运输车辆、待宰圈/舍、屠宰车间等环境拭子样品,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通过玻片凝集法,对PCR鉴定阳性菌落进行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同时,对鉴定出的沙门氏菌进行12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55个样品池中,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18.18%;猪禽屠宰场之间沙门氏菌污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样品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排污池污泥(75.00%)、土壤(33.33%)和屠宰车间(23.53%)污染率较高;猪屠宰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而禽屠宰场为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s);所有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2种抗生素完全抗药,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吩、氨曲南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猪禽屠宰场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较为严重,污泥、土壤和屠宰车间是沙门氏菌污染扩散的主要环节;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并不同,且环境中污染的沙门氏菌都对部分常用抗生素产生了完全抗药。结果提示:应加强猪禽屠宰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控制,将污泥、土壤、屠宰车间作为日常消毒的重点;基层应针对猪禽各自的优势血清型菌株,选用高度敏感抗生素进行沙门氏菌病防治。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Pullorum Disease)(简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此病不仅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且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够在家禽肠道内定植,在加工家禽胴体时,污染鸡肉,继而进入人类食物链.成为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潜在来源,所以鸡白痢备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417株沙门氏菌菌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17株沙门氏菌菌型分布调查李槿年(安徽农业大学230036)郭符则(蚌埠市防疫站)沙门氏菌型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畜共患的肠道致病菌,除了引起伤寒、副伤寒外,也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人、动物腹泻病的主要病源,对畜牧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一...  相似文献   

20.
沙门氏菌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重要肠道病原菌,也是在我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位居首位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属中有少数血清型对人有致病性,如伤寒沙门氏菌(S·typhi);另一些血清型只引起动物疾病,如鸡伤寒沙门氏菌(S·gallinarum)、鸭沙门氏菌(S·anatum);有些血清型则引起人畜共患病,如猪霍乱伤寒沙门氏菌(S·cholerar)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imurium)。引起人类的疾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胃肠炎和败血症。引起动物的疾病主要有马流产、鸡白痢、伤寒和副伤寒等。本试验的目的是调查农贸市场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