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黄土区优势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枯落物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百脉根(Lotusc corniculat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四种常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铁杆蒿对这几种豆科牧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总体上均呈现“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效应;紫花苜蓿综合化感效应在不同处理中均受到抑制,随着铁杆蒿枯落物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红豆草和沙打旺在30 g铁杆蒿枯落物浓度时促进效应最强,百脉根在60 g时促进效应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在有铁杆蒿分布的草地不适合种植以及补播紫花苜蓿,而适当密度的铁杆蒿分布有助于种植以及补播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  相似文献   

2.
石国庆  隋晓青  杨静  刘毅  崔国盈  张博 《草地学报》2022,30(8):2223-2230
牧草种子的萌发直接关系牧草的生产,本文通过苦豆子根、茎、叶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红豆草、无芒雀麦和老芒麦4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通过所测指标,发现苦豆子不同部位浸提液浓度升高至0.065 g·mL-1时,4种牧草种子萌发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其中,从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看,苦豆子化感作用的强弱与浸提液浓度有关,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结果期望为植物化感作用能够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 caoyuan No.2)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利用生物检测法初步确定其与自身及其他3种牧草间化感作用。用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茎、叶水浸提液处理草原2号杂花苜蓿、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的种子,测定其发芽率、苗高、根长,利用生物检测法确定草原2号杂花苜蓿对受体植物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草原2号杂花苜蓿的自毒性及化感作用存在浓度效应,即不同浓度的根、茎、叶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高度、根长影响效果不同,其叶浸提液对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小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和红豆草;其叶、茎、根浸提液对蒙古冰草、扁穗冰草的苗高、根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草原2号杂花苜蓿与蒙古冰草、扁穗冰草混、间播效果要比与红豆草混、间播和单一连播杂花苜蓿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狼毒浸提液对紫花苜蓿、披碱草和冰草的化感作用,分析狼毒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强度,以期为退化草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种浓度梯度狼毒浸提液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均具有抑制作用,125g·L^-1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对照相比减少33.56%;对披碱草和冰草种子具有“低促高抑”现象,25g·L^-1处理下披碱草种子发芽率较对照增加19.76%,冰草增加45.91%。2)狼毒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苗高呈现低浓度(≤50g·L^-1)促进生长,高浓度(≥75g·L^-1)抑制生长,对披碱草幼苗苗高呈现低浓度(≤25g·L^-1)促进生长,高浓度(≥50g·L^-1)抑制生长。狼毒浸提液对冰草幼苗根长具有抑制作用,较对照相比减少78.21%。狼毒浸提液处理下3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作用,且随着狼毒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除草剂胁迫对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法,采用不同推荐剂量的草铵膦和草甘膦分别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测定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结合化感效应值对牧草的化感活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牧草田的杂草防治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最大根长及活力指数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最大根长的影响最大;受2种除草剂胁迫后,供试牧草的化感作用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其中草甘膦胁迫后的表现更为明显,其对供试牧草化感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综上,除草剂胁迫下可明显增强紫花苜蓿、红豆草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猫爪草种子的化感作用,试验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0,10,25,50,100 g/L)猫爪草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苏丹草、野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受体植物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化感综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猫爪草种子水浸提液对小麦、苏丹草、野大豆均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受体植物不同,化感效应不同;在猫爪草种子水浸提液浓度为0,25,50,100 g/L范围内,小麦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苏丹草表现为促进效应,野大豆表现为抑制效应;猫爪草种子水浸提液可使野大豆幼苗MDA含量显著升高(P0. 05)。说明猫爪草种子水浸提液对野大豆的化感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体内MDA含量升高,从而导致植物细胞膜的破坏有关;可以充分利用猫爪草对不同植物的化感综合效应指导牧草种植与合理混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撂荒农田优势植物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枯落物水浸提液对5种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以期为黄土高原撂荒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及杂草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猪毛蒿枯落物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受试草种测定指标有所差异,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谷子(Setaria italica)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和根长相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发芽指数、芽长存在明显的低促高抑趋势。在0.01、0.025、0.05和0.1g/mL浸提液浓度处理下,5种草种芽、根的生长受到的化感作用较大,尤其是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与对照相比,0.1 g/mL浓度下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的芽长分别降低了35.8%和42.2%;根长分别降低了61.1%和66.8%。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猪毛蒿枯落物浸提液浓度与化感综合效应指数的关系,得出5种草种对猪毛蒿浸提液浓度变化的敏感度顺序为: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谷子>多年生黑麦草>红豆草。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不同浸提液处理对几种禾草化感潜力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甘肃马先蒿植株浸提液和粉末浸提液以及根区土壤浸提液对5种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揭示甘肃马先蒿对人工草地退化的潜在作用,为退化高寒草甸恢复和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不同浸提液处理对5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的化感效应,总体而言,粉末浸提液对5种禾草的抑制作用比整株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甘肃马先蒿整株浸提液和粉末浸提液对5种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对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的化感潜力最大,对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Tongde’)最弱,而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同德老芒麦的化感潜力最大,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最弱,对其它3种的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寒灌丛草地优势植被杯腺柳(Salix cerebralis)叶片枯落物对优势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为高寒灌丛草地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杯腺柳叶片枯落物浸提液处理高寒灌丛草地中 6 种常见优势草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结果】杯腺柳叶片枯落物浸提液浓度在 50~75 g/L 间存在临界浓度,使浸提液对扁蓿豆、圆柱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呈现“低促高抑”的现象。各供试浓度(12. 5~100 g/L)的浸提液均抑制了甘肃马先蒿根的生长。浸提液对幼苗根的化感作用强于对芽的作用。化感综合效应表明,杯腺柳叶片枯落物浸提液对 6 种草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为:高山韭>甘肃马先蒿>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扁蓿豆>圆柱披碱草。【结论】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措施应考虑通过合理放牧来调控草地枯落物的量和养分的循环,提高牧草质量以及维持草地健康。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区植被演替中不同草本植物间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被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间的化感作用,选取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撂荒演替中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分析它们对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水浸提液由于其化感物质及其释放方式的不同,化感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演替前期物种茵陈蒿水浸提液对铁杆蒿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白羊草幼苗的生长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茵陈蒿根际土和根系水浸提液促进铁杆蒿、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根的生长,而地上部水浸提液可促进白羊草和胡枝子根的生长。演替后期物种铁杆蒿对茵陈蒿和白羊草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根际土和根系水浸提液可促进茵陈蒿、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的生长;地上部水浸提液抑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的生长。茵陈蒿和铁杆蒿对于自身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自毒作用,表现为茵陈蒿根系和地上部水浸提液强烈抑制自身种子萌发;高浓度的铁杆蒿根系和地上部水浸提液对自身的种子萌发以及根、芽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茵陈蒿和铁杆蒿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根和芽的生长呈现出由"高抑低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常见毒杂草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不断增强;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甘肃马先蒿水浸液敏感性强弱顺序为: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青牧1号...  相似文献   

12.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供体植物,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2.5、5.0、10.0和20.0g·L-1)紫花苜蓿根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一年生黑麦草(L. multiflorum)和梯牧草(Phleum pratense)3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过程的化感作用,为探索合理的牧草混播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紫花苜蓿根浸提液对3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感效应指数(RI)<0],对根长和苗高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3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化感作用的相应有一定差异,在根浸提液的作用下,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为负值,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0];而梯牧草种子萌发生长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梯牧草对紫花苜蓿化感抑制作用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更强,更适合与紫花苜蓿混播。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地上和地下部浸提液在培养皿内处理4种草坪草种子并开展浸种发芽试验,结合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指标和化感综合效应(Synthetic effect of allelopathy,SE)指标分析浸提液对幼苗的化感作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表明,地上部和地下部浸提液抑制4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根系的生长,但促进幼苗芽的生长。SE指数表明地上部浸提液抑制4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对细弱翦股颖(Agrostis tenuis)的影响最大(SE=-0.32),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影响最小(SE=-0.14);地下部浸提液促进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SE=0.10),但却抑制其它3类草坪草,对草地早熟禾的影响最大(SE=-0.22),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的影响最小(SE=-0.05)。本研究将为草坪建植坪床处理黄花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浸提液提取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0、10、30、50、70g/L)的根、茎、叶浸提液处理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及幼苗,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苜蓿品种植株浸提液对甘农3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自毒效应,其效应因苜蓿品种、器官和浸提液浓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相同浓度下自毒效应强弱顺序为叶茎根;同一品种和器官的浸提液随着浓度的增大,甘农3号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胚根长、胚芽长及根系活力显著减小;随着浸提液浓度逐渐增大(10~70g/L),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化感指数(RI)也逐渐增大(0.002 6~12.640 0),同时受抑制程度逐步增强,而且,叶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抑制作用最强,根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弱,茎浸提液抑制作用居中。同样的,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步增大(1.3%~54.1%),其中根浸提液抑制率在1.3%~31.3%,茎浸提液抑制率在4.0%~34.1%,而浓度为50g/L叶浸提液抑制率达到54.1%,浓度为70g/L叶浸提液甚至致使苜蓿种子和幼苗腐烂或死亡,检测不到胚根长、胚芽长。不同苜蓿品种的自毒作用存在差异;同一苜蓿品种,根、茎、叶浸提液的自毒效应叶浸提液最强,其次为茎浸提液,根浸提液自毒效应最弱。苜蓿自毒作用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胚根、胚芽生长。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化感作用的种间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实验室砂培法检测了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毛苕子等7种豆科牧草茎叶及根的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豆科牧草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和幼苗根的生长均有显著(p<0.05)的化感抑制作用;10%水浸提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幼叶伸长无显著(p>0.05)影响,但对幼叶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抑制作用;豆科牧草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在作用强度和作用机制两方面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黑沙蒿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枝叶与枯落物超声波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并分级计算敏感指数以综合评价其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抑制自身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在种子萌发期较为强烈,其中种子发芽指数受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发芽率;在幼苗生长期,对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苗高和根干重抑制较为明显;2个生长期内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明显加强。黑沙蒿枯落物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有轻微抑制作用,而对幼苗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加强,根干重、根长和苗干重是敏感性较强的指标。黑沙蒿枝叶浸提液可延缓自身种子萌发,减少萌发数目,损伤幼苗细胞膜系统;枯落物浸提液则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水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业  王亚东  任秀珍  田迅 《草地学报》2016,24(6):1272-1277
为了解替代牧草对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的竞争作用,测定了营养生长中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和茎叶水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2种浸提液各浓度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作用强度和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根浸提液,以0.1 g·mL-1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强,发芽率仅为51.12%,比对照低了44%;发芽指数为16.37,比对照降低了35.37%;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同浓度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芽;浸提液处理过的少花蒺藜草幼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提高MDA含量增大。初步确定紫花苜蓿可作为替代控制法防控少花蒺藜草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19.
火炬树(Rhus typhina Nutt.)因其较高的观赏价值,常与其他地被植物应用于景观配置中。然而,火炬树较强的化感效应影响其冠下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文研究了3种浓度(0.1,0.005,0.025 g·L-1)火炬树当年生枝条、种子、种皮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厘清火炬树对草坪草种子的化感效应,为火炬树与草坪草的合理搭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火炬树的化感效应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1 g·L-1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火炬树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浸提液对草坪草种子的抑制作用排序为种皮>枝条>种子,说明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中。火炬树化感作用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影响高于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更适合作为火炬树的冠下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20.
以白三叶、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3种北方常见草坪草为对象,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了火炬树幼苗根、皮和叶的水浸提液在12.5、25.0和50.0 g·L-1浓度下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基于不同指标对应化感效应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的综合主成分值(F)评价各处理对3种草坪草的综合抑制程度,以期明确火炬树幼苗的潜在化感效应及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火炬树幼苗对受体植物各类指标的化感效应普遍受到化感物质来源器官、浸提液浓度和受体植物种类,以及上述因素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火炬树所有器官的浸提液在各浓度下均使白三叶在苗期全部死亡。其根、皮和叶浸提液均显著抑制了苇状羊茅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仅后两者的综合抑制程度随浸提液浓度增加持续增强(F值降低1.07~2.77);浓度一致时,火炬树对苇状羊茅的综合抑制程度均为叶和皮>根(F值较后者低0.98~3.23)。火炬树根和皮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综合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叶浸提液的抑制程度则随浓度增加呈持续增强趋势(F值降低1.11),且所有器官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抑制普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