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在发挥热处理提高竹材防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同时,控制竹材的力学性能损失,采用石蜡为加热介质对竹材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弦向抗弯强度(MOR)、弦向抗弯弹性模量(MOE)、顺纹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因素水平范围,高温(190℃)、长时间(6 h)石蜡热处理竹材的MOR比对照样显著降低;中等温度(160℃)、中等时间(4 h)的石蜡热处理竹材的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样;石蜡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的冲击韧性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来看,采用石蜡在160℃热处理竹材4 h,竹材的各项力学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2.
185℃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经过185℃生产性高温热处理的水曲柳木材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素材一样,处理材弦径向弹性模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木材弦向弯曲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有不利影响,而弦向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等受此种工艺的影响很小.若将处理材与素材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处理材除了在弦向弯曲强度上仍比素材低,上述各项力学性能均高于素材.  相似文献   

3.
硫酰氟熏蒸处理对出口包装樟子松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海  王洋  李琛 《林业科技》2008,33(3):44-46
采用硫酰氟作为熏蒸剂处理樟子松木材,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熏蒸处理对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颇纹抗剪强度和颇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硫酰氟熏蒸处理后樟子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均有程度不同的变化;除顺纹抗剪强度有所增强,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均减小;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的相关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杉木木材力学性质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材,分别用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在温度为180,200和220 ℃对其分别热处理1,3和5 h,研究试材的抗弯强度(MOR)、抗弯弹性模量(MOE)、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同时对处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处理材横切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林杉木试材的4种主要力学性质对不同条件热处理的响应程度不同.无论是空气热处理还是油热处理,试材的MOR,MOE,顺纹抗压强度与对照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增大,相比于时间,温度的影响更显著;180 ℃热处理1,3和5 h时,试材的MOR,MOE与对照比未发生明显变化(降幅在3%以内),而顺纹抗压强度则明显低于对照,两介质中降低幅度分别在3.29%~9.58%和3.89%~7.18%;200 ℃以上处理时,不同时间处理的3种主要力学性质不仅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且各性质问的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硬度的测试结果表明:180 ℃热处理时,试件的径面硬度和弦面硬度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00 ℃热处理3 h时,试件的硬度达最大,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随后热处理试件的硬度开始降低,220 ℃热处理5 h后试件的硬度又明显低于对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4种主要力学性质的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处理材,当温度高于200 ℃时,两介质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热处理过程中木材主要化学组成与横切面微观结构变化的差异,反映了4种主要力学性质对不同条件热处理时表现出的响应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温度为75、105、135℃,时间为30min的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材进行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毛竹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综纤维素含量下降,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略有下降。密度先上升后下降,干缩率呈下降趋势。顺纹静曲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抗弯弹性模量变化较少。  相似文献   

6.
华杰琼  罗法三  许民 《森林工程》2015,(1):46-48,127
本研究是以生物质燃气为热处理介质对落叶松板材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为210℃,处理时间为4 h,检测分析落叶松板材热处理后对室外耐久性、物理力学性能及室内抑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落叶松板材的室外耐久性和室内抑菌性均有改善,尺寸稳定性提高,除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略有提高,其它力学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质燃气对落叶松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190℃,处理时间4 h。测试落叶松热处理材与素材的平衡含水率、湿胀率和力学强度。结果表明:经过生物质燃气热处理后,落叶松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和湿胀性明显降低,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有小幅下降,分别下降了6.47%和7.4%;而落叶松热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由此说明,以生物质燃气为处理介质,在合适的热处理条件下对落叶松木材进行处理,在改善湿胀性的同时,木材的力学强度下降幅度可以控制在10%范围内,对其使用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杉木对照材相比,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显著提高;高温热处理使杉木浸渍材的力学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杉木浸渍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和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经热处理后,UF改性杉木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最大分别可降低11.4%、65.1%和17.3%,横纹全部弦向和径向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分别可降低60.9%和59.6%,横纹局部弦向和径向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分别可降低36.5%和56.5%。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温常压浸泡法、利用水溶性木材防腐剂-季铵铜(ACQ-B)处理木箱包装材料-樟子松板。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不同浓度药液处理和后期不同干燥条件对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药液处理以及后期不同的干燥条件,使得樟子松木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变化不大;顺纹抗压强度在较高浓度下有所增强,0.5%浓度处理下略有降低;而横纹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掘麻竹材加工利用潜力,通过对不同竹龄、不同部位麻竹材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燃烧性能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竹龄对麻竹材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点燃时间、释热速率、质量损失率、释烟总量及60、180、300 s比消光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2)竹材部位对气干密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3)麻竹材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3.06∶1.00∶2.63∶164.28;(4)麻竹材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点燃时间、释烟总量、60 s比消光面积和300 s比消光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899~0.958。4 a生麻竹材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及燃烧性能等指标渐趋基本稳定,利用简单易测的麻竹材气干密度能较准确预测评价麻竹材部分力学性质与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蒸汽压力对热处理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樟子松和柞木分别在常压和一定蒸汽压力下进行热处理,比较了不同热处理木材与常规对照材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处理使木材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出现明显下降,然而,就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而言,除樟子松的MOE指标外,经过热处理的试材的性能指标都高于对照材。和常压热处理相比,压力蒸汽热处理进一步降低了试材的力学强度,但这一差异并不显著。木材化学组分分析表明,热处理材力学性能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木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生材的防霉防变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樟子松木材,因新采伐的樟子松原木和湿锯材极易被霉菌和变色茵感染,在温暖潮湿季节引起边材严重变色而降等。为有效防止霉菌和变色茵的侵害,采用TBQ木材防腐剂对其进行防霉、防变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将湿锯材样品在6%TBQ溶液中浸泡1h后,其防霉、防变色效果可达到98%.说明TBQ木材防腐剂有良好的防霉、防变色效果。建议在木材产区或进口口岸制材并就地进行防霉、防蓝变处理后再运往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3.
以丛生竹类的慈竹竹篾为原料,运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其进行高温热处理并压制慈竹重组材,对热处理前后慈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并对慈竹重组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从190℃上升至210℃后,慈竹化学组分和慈竹重组材力学性质出现急剧的变化,保证力学强度的前提下,考虑户外用材的尺寸稳定性及生物耐久性的要求,可选用热处理温度190℃,热处理时间2 h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Structural finger-jointed (FJ) lumber was used mainly in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glue-laminated beams and wooden I-joists and more recently in parallel chord wood trusses. The paper evaluated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tructural FJ lumber by three nondestructive methods (edge-wise bending,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al vibration) in order to find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Lumber was sawn from the logs following a pattern typically used in China to maximize the volume of recover...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0.4MPa压力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及干燥的柞木板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经过爆破处理和未爆破处理的试件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试验表明,柞木经爆破处理后管胞纹孔边缘开裂,射线薄壁细胞产生细小的裂隙,导管内的侵填体剥落,这些对木材的力学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使得木材的渗透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圆盘豆木材力学强度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热蒸汽为传热介质和保护性气体,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220℃,热处理时间为2h、4h、6h、8h的条件下对圆盘豆木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研究圆盘豆木材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热处理时间延长,圆盘豆热处理材抗弯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在160℃时最高,然后降低;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热处理使木材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素发生降解反应,导致木材力学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对马尾松速生材汽蒸预处理后,热压干燥至一定的中间含水率,再用不同的树脂进行表面强化改性处理.考虑到汽蒸处理时间、热压温度、压力、涂胶前木材的含水率、胶的种类、涂胶量对木材的横纹抗压强度(全部)、表面硬度及耐磨性等质量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分别以它们为单一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各因素评选出了相应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8.
杉木热处理材结晶度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多样的,这与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物理化学变化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将杉木板材在160℃、180℃和220℃常压蒸汽条件下进行热处理,考察处理材的结晶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及相互可能的关联。结果表明,热处理使试材结晶度增加,有助于提高木材的刚性,使热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高于常规对照材;结晶度的提高对抗弯强度没有改善作用,热处理后试材的抗弯强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edge-glued laminae and to propose a suitable grading method based on the lamina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Edge-glued laminae composed of lumber with similar MOEs (uniform laminae) and edge-glued laminae produced by randomly gluing lumber independent of MOE (random laminae) were made from karamatsu (Larix kaempferi) lumber having the same thickness and length, but various widths. For both the uniform and random laminae,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OE values measured using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technique, the static bending test, and a grading machine. The average values of bending,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the uniform laminae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random lamina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verage strength of laminae without end joi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inger-jointed laminae for both uniform and random laminae. Finger-joints and knot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ailure of specimens, but the edge-gluing and the difference in MOE within an edge-glued lamina did not appear to affect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The bending,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edge-glued laminae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to the lamina MO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