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彭县黄鸡品种资源现状彭县黄鸡是四川省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是成都平原和丘陵地区黄鸡的代表类型。为了挽救彭县黄鸡品种资源,2006年,成都市组织进行了彭县黄鸡品种资源调查,在彭州市桂花镇建立了彭县黄鸡保种场,先后制定了彭县黄鸡保种方案,开展了品种选育、提纯复壮、疾病防控等工作。目前,保种场存栏彭县黄鸡成年公鸡80羽,能繁母鸡800羽。存栏后备公鸡1500羽,后备母鸡3 000羽。另外,备份饲养彭县黄鸡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究彭县黄鸡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通过对30只彭县黄鸡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高变区部分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Gen Bank已经测出D-loop区全序列的部分品种鸡的序列,探讨彭县黄鸡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结果表明:测出的高变区部分序列长度为504~506 bp,12只为504 bp(484 bp处T碱基缺失),1只为506 bp(498 bp处C碱基插入)外,其余均为505 bp。在30只个体中,共发现15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由此界定7种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彭县黄鸡7种单倍型可以分为A、B、C三个分支。综上,彭县黄鸡mtDNA D-loop区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并且3个母系起源,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为彭县黄鸡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藏鸡和彭县黄鸡的早期长发育规律和蛋品质状况,各选取160枚种蛋进行孵化,出雏后分别选择5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生长发育观察和蛋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彭县黄鸡各周龄体重均显著高于藏鸡(P0.05),雏鸡增重高峰期出现在3周龄以前;第2、3、10周龄时,彭县黄鸡日增重显著高于藏鸡(P0.05),第2、3周龄彭县黄鸡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藏鸡(P0.05),4周龄时藏鸡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彭县黄鸡(P0.05),其他周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彭县黄鸡的蛋重、蛋黄颜色、哈氏单位显著高于藏鸡(P0.05),藏鸡壳色、蛋壳强度、蛋黄质量和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彭县黄鸡(P0.05)。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川芎茎叶对彭县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以期为川芎茎叶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随机选取72日龄雄性彭县黄鸡2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和D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日粮中含1%、3%和5%川芎茎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7 d。结果表明:C组和D组彭县黄鸡末期体重显著高于A组(P < 0.05),分别增加1.56%和1.68%,B组彭县黄鸡末期体重高于A组,增加0.58%,但无显著差异(P > 0.05);与A组相比,D组全净膛率显著提高2.75%(P < 0.05),B组和C组分别提高0.42%和0.62%,但是无显著差异(P > 0.05);C组法氏囊指数最高且比A组、B组和D组分别提高0.22、0.20和0.15,C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 0.05),C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P > 0.05),且A组、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彭县黄鸡的饲粮中添加川芎茎叶对彭县黄鸡生长发育与健康无负作用,饲粮中含较高比例的川芎茎叶可改善末期体重、全净膛率以及法氏囊指数,并且可提高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强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彭县黄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彭县黄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60只(公、母各半)180日龄彭县黄鸡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进行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彭县黄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间绝大部分指标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0.05或P0.01);公、母鸡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间的第一对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927,贡献率为0.974和0.81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两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均为体斜长、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研究结果表明:对彭县黄鸡屠宰性能的选育可以将体斜长作为主要参考指标进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添加不同浓度丁酸钠对地方家禽彭县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100日龄彭县黄鸡(公鸡)共288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其中:S0为对照组,S1、S2、S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5%、0.05%和0.1%的丁酸钠。结果:日粮中添加0.05%的丁酸钠能显著提高彭县黄鸡105~152日龄阶段的增重、日增重和活重(P<0.05);当添加量在0.05%和0.1%水平时,能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0.05%的丁酸钠能显著提高腹脂重(P<0.05),显著降低腺胃重和腺胃率(P<0.05)。此外,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丁酸钠对彭县黄鸡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和沙门菌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0.05%的丁酸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降低沙门菌的数量。综合考虑,彭县黄鸡后期日粮中丁酸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05%。  相似文献   

7.
土鸡易患三种寄生虫病.其分别是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鸡冠苍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按每千克体质量5毫克的用量给病鸡投喂丙硫咪唑可达到驱除这两种寄生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怀乡鸡是我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皮薄骨细、肉嫩、味香、三黄(羽毛黄、脚喙黄、皮黄)美观、脂肪含量低、适应性强和耐粗饲的特点,但种鸡产蛋率低、就巢性强、商品鸡个体较小、生长速度慢、肉料比较低和大小不一等。针对此情况,我市怀乡鸡种鸡场于2001年引进某速生型黄鸡3000羽作  相似文献   

9.
谢显泰 《中国家禽》2000,22(10):1-2
1黄羽肉鸡的特点与选育进展   黄羽肉鸡按其生长发育的快慢可分为快大型、中速型和优质型三种。快大型黄鸡 50~ 60 d即可上市,生长性能和生产效率高,肉质、肉味、羽色方面略有不足,脚稍粗大,但生产成本低。中速型黄鸡体型外貌、羽色和肉质肉味较好,销路大,价格适中。而优质型黄鸡是在地方鸡种保存、整理和利用的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小型鸡种,脚细而黄,肉味鲜美, 110日龄左右体重达 1.1~ 1.3千克,售价较高。   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地方鸡种资源,逐步建立优质鸡的繁育、生产体系,早在 1980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江苏省家…  相似文献   

10.
姚林宇  邵丽萍 《中国家禽》2004,26(13):57-57
选择产肉性能较好、抗病力强,肉质细嫩,采食性能好,适于山区饲养的品种,如福建青鸡、清远麻鸡、岭南黄鸡、惠阳鸡等。挑选雏鸡时,宜选择健康活动、挣扎有力、叫声清脆、收脐良好、羽毛清洁、均匀度好的苗鸡。对残次鸡、跛脚鸡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鸡优良地方品种有80余种,其中坝上长尾鸡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沽源、康保、张北等三县。坝上长尾鸡能抵抗高原严寒气候条件,飞翔觅食能力强,适于粗饲放养。其外形与蛋用型鸡相差无几,尾羽高高翘起而向下弯曲,好似大镰,羽毛密而紧凑,羽毛下的羽绒发达。由于其所产  相似文献   

12.
1 如皋黄鸡 如皋黄鸡(Rugao yellow chicken),属肉蛋兼用型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品种鉴定. 1.1如皋黄鸡的优良特性 如皋黄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抗病性强,肉质鲜嫩味美等特点.体型中等,具有"三黄"特征.喙呈黄色,稍弯曲.单冠直立,冠齿5~7个,呈红色.肉髯呈红色.虹彩呈黄褐色.皮肤呈黄色或白色.胫呈黄色.公鸡全身羽毛呈金黄色,富有光泽,颈羽、尾羽和主翼羽尖端夹有少量黑羽.母鸡全身羽毛呈浅黄色,颈羽、翼羽和尾羽尖端夹有黑羽.雏鸡绒毛呈浅黄色.  相似文献   

13.
白耳黄鸡原产浙江省江山市和江西省广丰、玉山、上饶等县等处。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畜禽保护品种。白耳黄鸡因其全身被黄色羽毛、耳白色而得名。该鸡体型矮小,体重较轻,羽毛紧密,后躯宽大,原始品种产蛋量较多,蛋比较大,是优秀的蛋用型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区:藏鸡。蒙新高原区边鸡、中国斗鸡(吐鲁番鸡)。黄土高原区静原区、静原鸡、略阳鸡、正阳三黄鸡。西南山地区;彭县黄鸡、峨嵋黑鸡。武定鸡、中国斗鸡(版纳斗  相似文献   

15.
鸡的皮肤表面被覆有羽毛.羽毛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廓羽、纤羽和绒羽三种类型.廓羽又可分为几种,如翼羽、尾羽、颈羽等.翼羽又可分为外侧的主翼羽(一般为十根)、内侧的副翼羽(约为十一根至十四根)和两者之间的轴羽(只有一根短羽).廓羽着生于身体的一定区域,这些区域叫羽区;无廓羽着生的部位叫裸区或无羽区.裸区有利于肢体运动.在皮肤的真皮层内分布有平滑肌束,与羽毛的毛囊相连接,有竖立羽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彭县黄鸡不同产蛋日龄蛋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分析彭县黄鸡选育群体的种质特性,试验测定了彭县黄鸡4个不同日龄(155、240、300和400日龄)所产鸡蛋的蛋品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除蛋黄颜色以外,蛋品质的各项指标均受到产蛋时间的显著影响,其中蛋重、蛋壳重和蛋黄比率随产蛋日龄的增加而增大,155日龄3个指标显著低于另外3个时间点(P0.05);155和400日龄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显著低于240日龄(P0.05);240和300日龄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较好,都显著高于155日龄(P0.05)。综上,彭县黄鸡的蛋品质在产蛋中期最优,并伴随产蛋日龄的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我市一珍禽养殖场饲养的宫庭黄鸡2000多只,自2002年5月份以来发现成鸡有散发的羽虱病,经过治疗,效果不佳。至2002年8月中旬,大部分宫庭黄鸡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羽虱病,其中以成鸡较为严重,发病率高达95%。患鸡羽毛蓬乱,寝食不安,脱毛,贫血,产蛋率下降,个别体弱鸡死亡。二、临床检查将病鸡羽毛拨开,发现胸部、腹部、翅膀、腿部的体表大部分区域的羽根皮肤处有黑色、形体很小,密度每平方厘米约2~4个虫体。将其放在低倍显微镜下镜检,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略宽于胸部,并生有一对分节的触角和一咀嚼形口器,体长约1~2毫米,…  相似文献   

18.
正黄羽肉鸡啄羽(毛)通常在春夏、秋冬交替之际发生。根据被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啄羽和重度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几乎没有受损,被啄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羽毛往往被拔掉,被啄的鸡做出逃跑或回啄啄羽鸡的强烈反应。严重啄羽通常逐只发生,往往一只鸡被啄后,多只鸡共同啄一只鸡,被啄的鸡皮肤裸露、肌肉受损,见图1。严重影响肉鸡的外观质量、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成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有成华猪、雅南猪、成都麻羊、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彭县黄鸡、四川白兔6个地方品种。成都市加强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先后新(扩)建了6个地方品种保种场,成都麻羊和四川白兔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华猪、雅南猪、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和彭县黄鸡被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三黄白耳鸡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黄白耳鸡是分布于江西省上饶地区的玉山县、广丰县、上饶县以及浙江省的江山县等地的优良地方鸡种。白耳鸡以黄羽毛、黄皮肤、黄嘴和黄腿,褐壳蛋。体型矮小,尾翘而尖,单冠为主要外貌特征。尤以白色耳垂区别于其他鸡种。成年体重母鸡约1250克,公鸡约1500克。开产期160日龄左右。平均蛋重54克左右,500日龄平均产蛋160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