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茶黄螨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重要害虫,为避免或减轻茶黄螨对保护地蔬菜的危害,应了解茶黄螨为害症状及特点,针对茶黄螨发生规律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茶黄螨的发生和危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已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每年2月份开始,茶黄螨危害黄瓜的面积较大,危害程度较重.由于日光温室蔬菜受到茶黄螨危害后的表现症状容易与蔬菜的某些生理性病害或病毒性病害混淆,以致贻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机,降低了温室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蔬菜上的病毒病和茶黄螨时有发生,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二者多发生在蔬菜幼嫩的新叶和生长点(或花和幼果上),叶片卷曲变细长,不少菜农误把茶黄螨和病毒病的危害都称之为"小叶病",误用治病毒农药防冶茶黄螨虫害,耽误了防治有利时机,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蔬菜茶黄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黄螨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本文从茶黄螨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茶黄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茄果类蔬菜茶黄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华北地区受害较重。据多年观察,茶黄螨普遍发生在多种蔬菜上,一般造成减产可达30%~50%,甚至更高。近2年清丰县仙庄乡辣椒种植地大面积发生茶黄螨危害,由于茶黄螨虫体小、危害症状与病毒病相似,部分农户误作病毒病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期,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6.
茶黄螨没有明显的滞育期,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全年都可以发生。茶黄螨食性极杂,主要危害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菜豆、豆角、萝卜、白菜、芹菜等蔬菜作物。冬春季节大部分时间棚内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茶黄螨危害。所以,冬春季节大棚蔬菜茶黄螨危害普遍而严重。但茶黄螨个体极小,危害隐蔽,肉眼难以识别,往往被误诊为生理性病害或病毒病而延误防治。一般造成大棚蔬菜减产15%~30%,严重的减产40%以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茶黄螨在其花卉主要寄主月季和朝天椒上危害诊断方法的缺失,为花圃提供诊断和防治技术参考,结合北京和上海的实际,介绍了茶黄螨及其在月季、朝天椒上的为害症状暨受害状识别、茶黄螨的发生规律与危害、茶黄螨的主要习性及生态环境与历期,重点阐述了花圃茶黄螨防治中的防治适期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atus(banks)),别名侧多食拊线螨、茶嫩叶螨。主要危害黄瓜、甜椒、番茄、茄子、豆类等蔬菜。近几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尤其是在现代化自控温室中茶黄螨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近几年在自控温室甜椒周年生产中,笔者发现此病呈上升趋势,现将有关其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茶黄螨是城市蔬菜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螨,常常造成辣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茶豆、豇豆、蕃茄等主要蔬菜的大幅度减产;为了有效地控制茶黄螨的危害,作者曾对15种杀螨剂进行了防治条黄螨的药效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乐斯苯和NC—129两种可以替代国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茶黄螨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温室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茶黄螨对茄果类蔬菜造成的为害程度日趋严重.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观察识别,加上植株受害状和病毒病相似,这就给正确判别和及时防治茶黄螨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茶黄螨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夏秋季叶菜类蔬菜防雨棚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菜类蔬菜的稳定供应关系到城市蔬菜价格的稳定。华南地区夏秋季(4耀9 月)气温高、日照强、雨量集 中,露地种植的叶菜类蔬菜容易受病虫为害和被大雨打坏,很难正常生长、产量低,农药使用量增加,严重影响叶菜 类蔬菜的连续生产、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探索夏秋季叶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叶菜类蔬菜的产 量与品质。具华南特色的防雨棚既能防雨,又能通风透气,特别适合夏秋季叶菜类蔬菜的高效栽培,是解决华南地区 夏秋季叶菜类蔬菜生产瓶颈,稳定市场供应的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实用技术。通过介绍防雨棚的研究进展、性能、 高效栽培技术和投资分析,为广大投资、生产和推广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首先推敲Logistic模型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总结Logistic模型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文献中有关Logistic模型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解释较为模糊,本研究通过比较解释变量各状态,以研究蔬菜价格波动背景下生产者行为变化影响因素为例,深化Logistic模型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研究发现:若假定有其他经历的菜农在菜价剧烈波动背景下不放弃蔬菜种植的概率是50%,则仅有务农经历的菜农不放弃蔬菜种植的概率为79.18%。同理,假设蔬菜种植非家庭主要收入的菜农不放弃蔬菜种植的概率为50%时,以蔬菜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菜农不放弃蔬菜种植的概率达84.44%。Logistic模型从经验上反应了菜农不放弃蔬菜种植的原因:蔬菜种植是主要收入来源,人生经历单一,务农经历长等。反过来这意味着当蔬菜价格波动剧烈频繁,风险增加时,若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机会,生产者放弃蔬菜种植的可能性会变大。蔬菜价格波动和供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障供给可以稳定蔬菜价格,蔬菜市场风险减小又可以进一步保障供给。  相似文献   

13.
赵智 《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65-266
为有效地控制和修复土壤退化因子,在调查鲁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施肥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粮菜轮作、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对土肥退化的控制效果,以及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粮菜轮作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修复酸化、盐化的土壤。粮菜轮作栽培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增加作物产量;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有效修复土壤生态系统,促进作物生长,降低蔬菜硝酸盐及农残含量,提高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14.
土壤螨群落与土壤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土壤螨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螨的群落分布。在北方传统农业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常规轮作农田,1年温室蔬菜大棚、4年温室蔬菜大棚和4年露天菜地下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螨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菜地和温室大棚的利用方式均会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温室大棚的长期利用会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螨群落分析显示常规农田中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常规农田转变为温室大棚后,由于施肥造成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以及人类对土壤扰动程度的提高,无气门亚目取代甲螨亚目成为温室内螨优势类群。但随着温室年限的延长,螨多样性和粉螨科丰度都要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磷累积和强扰动效应的共同后果。常规农田转变为露天菜地后,加强的人类扰动也会降低甲螨亚目丰度,但与温室螨群落相比,4个亚目分布要相对均匀。温室在3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对土壤螨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从土壤功能的自我维持和修复方面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温室内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尤其值得人们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蔬菜的硝酸盐污染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不合理的种植手段,造成了蔬菜的硝酸盐污染,影响蔬菜的品质,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重视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注意施肥时期和施肥种类;不同季节使用正确栽培设施;使用硝化抑制剂(氮肥增效剂)等技术手段,可以明显减少硝酸盐在蔬菜中的残留,对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发展有机蔬菜的必要性和对环境的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有机蔬菜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治策略和技术,主要包括合理的茬口安排,科学的施肥方法,灵活的农业措施,新型的生物和物理防治、天然的药剂采用以及有效的防除杂草技术等。在有机蔬菜生产中综合利用各种自然和生物的方法,利用蔬菜作物的生育规律,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蔬菜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达到对病虫草害的预防和无害化防治的要求,实现生产优质有机蔬菜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卫芬 《农学学报》2018,8(2):29-34
为了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异资源,对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的蔬菜资源调查。本文综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根菜类、叶菜类、茄果类等特异蔬菜种质资源和少数民族改良利用蔬菜资源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表明传统文化保护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特异蔬菜资源,特异蔬菜资源作为蔬菜资源的重要部分,对于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风俗礼仪、生产生活等具有积极作用。笔者提出应在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特异蔬菜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利用特异蔬菜资源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化县、冷水江市气象局提供的基本气象资料以及试验观测资料,论述了蔬菜非宜菜期淡季形成的气候原因,并提出了利用山地气候凉棚效应,建立度夏补淡反季节蔬菜基地,缓解蔬菜供应淡季矛盾的对策与途径,可供蔬菜均衡供应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施肥对蔬菜地土壤、蔬菜和地表水体中δ15N丰度的影响,选择2012至2018内施用不同肥料的28块蔬菜地(包括13块施用化肥蔬菜地、8块施用畜禽粪蔬菜地和7块施用商品有机肥加化肥蔬菜地),采样分析表层土壤、蔬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及地表径流样的δ15N丰度。结果表明:施肥种类对土壤、蔬菜和地表径流中δ15N丰度均可产生显著影响,其丰度值由高至低依次为:畜禽肥>商品有机肥加化肥>化肥。蔬菜和地表水与土壤之间的δ15N丰度存在正相关。分析认为,蔬菜产品中氮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鉴定有机蔬菜的辅助依据,地表水体中δ15N丰度可作为水体中氮素污染源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芸薹属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芸薹属蔬菜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归纳了植物材料、预处理方式、培养基成分、培养密度、高温热激、植株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加倍等多个因素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可通过优化培养体系、遗传转化和共培养等方式提高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效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