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蜂蜜医疗作用的科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3,54(3):46-47
1 蜂蜜的医疗效能1 1 抗菌活性 很多实验证实蜂蜜抗菌活性 ,但是不同花种蜂蜜的抗菌能力是不同的。采用中度抗菌活性的蜂蜜可确定细菌对标准蜂蜜的敏感性。研究发现 ,蜂蜜最低抑制浓度在 1 8%~ 10 8% ,具有很强的抗菌潜力 ,对最普通的创伤病原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低稀释 9倍 ,最高稀释 5 6倍 ,仍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停止生长。假单抱菌的抗菌研究发现 ,红茶树蜜的最低抑制浓度是 6 9% (v/v) (5 5 %~ 8 7% ) ;其它蜂蜜为 7 1% (5 8%~ 9 0 % )。红茶树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 2~3% ,其它蜂蜜是 3~ 4 %。临床证明 :…  相似文献   

2.
初乳活性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公司五大牧场奶牛分娩七天内之初乳的跟踪检测,界定了可用于生产的初乳原料范围,根据初乳中IgG等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确定初乳的配方用量,探讨了初乳的理化特性及如何保持初乳活性;并依此确定初乳活性奶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4.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香山,邮编:100093)黄文诚(接上期)二、蜂胶的生物学和药理活性人们使用蜂胶已有数千年之久,古埃及的祭司掌握着医药、化学和制木乃伊的方法,他们对蜂胶的防腐性已经有所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5.
犬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免疫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冻融-透析法提取了猪脾脏转移因子(TF),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免疫活性进行了检测。首先,利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MTT法比较犬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免疫抑制小鼠、生理盐水接种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犬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和PHA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犬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免疫增强作用显著高于PHA组(P0.01)。而对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与免疫抑制小鼠基本一致,犬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和PHA对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犬脾特异性转移因子免疫增强作用显著高于PHA组(P0.01)。  相似文献   

6.
郭彬  史晗  封海波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2):4832-4842
【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家禽、家畜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颗粒分别制成浸膏,再将药物浸膏及穿心莲颗粒按照比例制成穿心莲、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和复方双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00%。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2个菌株进行细菌敏感性检测,采用牛津杯结合试管二倍稀释法筛选出敏感菌株,根据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抗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稀释药物,培养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细胞病变(CPE)情况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最大药物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3个梯度,用新城疫病毒、轮状病毒对MA-104和DF-1进行药物+病毒互作、先加药后攻毒和先攻毒后加药3种方式的处理,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结合CPE探讨药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复方双黄连的抗菌效果优于穿心莲和双黄连,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20~1.56、0.20~1.56和0.78~1.56 mg/mL。CPE和细胞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双黄连、穿心莲、复方双黄连对DF-1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6.25、0~0.78和0~0.78 mg/mL,对MA-104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分别为0~3.13、0~0.78和0~0.78 mg/mL。新城疫病毒17E株对DF-1细胞的TCID50为10-6.19/100 μL;牦牛轮状病毒G6P[1]型SDA2株对MA-104细胞的TCID50为10-6.24/100 μL。复方双黄连通过直接灭活病毒(药物+病毒互作)、阻断病毒吸附(先加药后攻毒)及干扰病毒复制(先攻毒后加药)途径对新城疫病毒的有效抑制率分别为28.82%、55.92%、42.45%,对轮状病毒的有效抑制率分别为48.84%、26.52%、15.40%。【结论】复方双黄连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均强于双黄连和穿心莲,且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抗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结果可为复方双黄连在兽医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四种油梨的果皮、果肉、果核三个部位的多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确定了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通过测定水果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确定其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了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四种油梨的三个部位果皮、果肉、果核的总酚含量为9.6~27.8 mgGAE/g干物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分别是41.7 ~ 144μg/ml、27.3~2783μg/ml、20.2~323.1μg/ml。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的IC50值分别是202~2042μg/ml。总体而言,四个品种油梨的果皮、果肉、果核三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比较是果肉?果皮?果核。因此,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果皮、果核这些不可食用的部位,达到变废为宝、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振  崔艳红  刘长忠 《饲料研究》2023,(22):166-170
藤茶为药食两用植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使用益生菌发酵藤茶进行生物转化,可以提高藤茶的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物活性功能。近年来,藤茶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文章简要概括藤茶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功能,总结了藤茶通过益生菌生物转化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藤茶在动物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芪多糖对雏鸡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黄芪多糖对雏鸡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的影响唐雪明刘家国宋大鲁(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黄芪是中兽医常用的扶正药物,可“补益元气而托毒”[1],现代研究还证实了,黄芪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在人医临床上常用于抗肿瘤、消除慢性炎症[2][3]。...  相似文献   

10.
11.
试验旨在优化山药叶多酚超声波细胞破碎辅助提取工艺。文章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倍比稀释法测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310 W、乙醇浓度57%、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60℃、液料比25 mL/g,此时山药叶多酚实际提取量为18.88 mg/g。研究表明,山药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紫花苜蓿氮代谢差异及氮代谢差异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砂培法,通过对2个具有典型特征的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和陇东苜蓿)在2个氮素水平及3个生育时期下其氮代谢产物及氮代谢酶活性差异进行研究,探讨氮代谢产物与氮代谢酶活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LW6010和陇东苜蓿在N210水平下其干物质重、氮含量、氮积累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N21。在2个氮水平下,LW6010的干物质重、NR和GS活性均显著大于陇东苜蓿,而LW6010的氮含量显著低于陇东苜蓿。其中,LW6010的NR活性比陇东苜蓿在N210和N21下分别高24%和15%(苗期)、31%和40%(现蕾期)、20%和11%(盛花期);GS活性分别高30%和29%(苗期)、33%和20%(现蕾期)、7%和14%(盛花期)。在苗期和盛花期时,LW6010的氮积累量显著大于陇东苜蓿,而在现蕾期差异不显著。LW6010的氮积累量在N210下各生育期分别比陇东苜蓿高25%,3%和16%,而在N21下LW6010的氮积累量在苗期和盛花期下比陇东苜蓿高45%和12%。同时,紫花苜蓿干物质重、氮积累量、NR活性与G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分析,紫花苜蓿的不同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其氮代谢能力不同,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氮代谢具有差异;LW6010较陇东苜蓿具有较好的氮代谢能力;NR和GS活性可为不同紫花苜蓿氮代谢差异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牛奶已成为人们膳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牛奶营养功能的挖掘与评价是当前食品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牛奶营养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其含有的活性因子,包括活性蛋白/多肽、活性脂肪酸等。作者查阅和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牛奶中活性因子功能评价的文献,从中筛选出几种重要的活性蛋白,主要包括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对这3种活性蛋白的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等相关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也总结了牛奶中几种重要的活性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亚麻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并对其抗炎、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相关活性和机制进行阐述。对于牛奶中活性蛋白和活性脂肪酸的具体阐述,均以相关的试验调研为切入点,其机制为活性因子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靶细胞并发挥相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活性配伍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和忍冬藤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分离工艺为:先用7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用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70%或5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它们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这些组分对9种供试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蒲公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15.63 mg/mL,忍冬藤的MIC和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31.25 mg/mL。且含量分析显示,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组分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配伍研究发现,当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部位与少量忍冬藤水洗脱部位(16∶1~4∶1)或其高效抗菌部位(16∶1~1∶1)配伍使用时,对部分供试菌的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加作用。说明所得的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提取分离工艺简单、易得,广谱抗菌作用强,合适的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畜禽养殖和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不断研制和选用新型高效、廉价和对生态无危害对人体安全的消毒剂是兽医卫生消毒措施的重要任务之一。过去对畜禽舍消毒等广泛使用福尔马林和戊二醛溶液。诚然,这些制剂具有强大消毒效能,在畜禽养殖业等领域兽医卫生消毒措施中起了很多作用,就是到现今仍然被使用,但是也发现它们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在同一个畜(禽)舍里长期使用福尔马林这类制剂,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会对它们产生抗药性;具有高度毒性和致癌作用;使用时必须密封畜(禽)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注意对人体的防护。鉴于此,近年俄一些兽医…  相似文献   

17.
利用80%甲醇和乙醚刺激方法,分别提取了4种两栖类动物皮肤粗提物和分泌物,并进行了生物学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蛙皮肤粗提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其中中国林蛙有轻微的溶血性,牛蛙与美国青蛙粗提物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而4种蛙皮肤粗提物均无胰蛋白酶活性,牛蛙、美国青蛙与东北林蛙具有很强的凝集素活性.利用MTT法检测到4种蛙皮粗提物具有抗肿瘤细胞与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虎头蜂蜂毒胜肽Mastoparan之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头蜂毒液富含多种具生物活性之分子。合成6种台湾虎头蜂毒液中所含之小分子蜂毒胜肽mastoparan,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抗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蜂毒胜肽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皆具有抑菌效能。进一步探讨蜂毒胜肽的溶血活性,结果显示此胜肽在抗菌有效浓度下,仅对人类红血球造成轻微溶血现象。此外,利用大肠杆菌BL21品系测试蜂毒胜肽对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之影响,结果证实蜂毒胜肽可以造成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之改变。  相似文献   

19.
植物提取物因其能够抵抗外源性致病菌而备受关注,大量的植物提取物被开发并应用在药品、天然防腐剂和饲料添加剂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植物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多糖、黄酮、多酚、生物碱和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植物提取物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畜禽养殖和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不断研制和选用新型高效、廉价和对生态无危害对人体安全的消毒剂是兽医卫生消毒措施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