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充分讨论生态环境破坏与洪涝灾害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防洪减灾的根本。针对贵州山区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剑霖 《湖南林业》2002,(10):10-10
自2000年9月退耕还林在永顺县启动实施以来,全县上下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5月份在全国南方片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现场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深入宣传,动员全民参与,是永顺县退耕还林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县洪涝灾害濒繁,特别是1993年后连续遭受5次特大洪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认清森林植被毁坏所带来的直接恶果,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退耕还林是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防洪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上来…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正确认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是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强调城市防灾减灾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灾害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机构,制定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预警等制度;加强灾害研究,加快发展高科技防灾减灾等对策,希冀变被动的防灾为主动防灾,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闽江流域中下游特殊地段防护林营造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闽江流域中下游防护林营造技术 ,结果表明 ,根据地理、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等因子的差异 ,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工程造林技术措施 ,对促进特殊区域防护林的营造成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闽江流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环境退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对策,既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区域间协调整治;采取分区分类治理的途径,不同区域、不同退化系统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加大执法力度,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和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科技管理,发挥高新科技在闽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极端温度气候下园林花卉苗木业抗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极端温度气候频繁发生及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文章分析了在极端温度气候下我国园林花卉苗木业抗灾减灾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增强园林花卉苗木业抗灾减灾能力。必须建立灾害预警制度,加强灾害评估体系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灾前防范和灾后恢复自救等对策;并建议设立专门园林花卉苗木业国家政策性保险基金,以促进园林花卉苗木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沿海城市防护林防灾减灾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莆田市为例 ,针对沿海城市防护林资源现状 ,提出防灾减灾的对策。即以调节气候、防灾减灾为目标 ,以沿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 ,保护、培育和扩大沿海城市防护林为重点 ,发挥防护林的多功能效益 ,建立森林防灾减灾的新机制和建设沿海城市防护林综合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福建省呢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所提供的“七五”、““八五”、“九五”期间三次闽江流域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和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问江流域源头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保护工程规划设想,以及保护与合理利用闽江流域森林资源的几.火建设,为该流城区域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以闽江流域延平区段为研究区域,利用ENVI软件定量分析2016—2021年延平区和闽江流域两侧2 km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态势,结果表明,2016—2021年延平区和闽江流域上游两侧2km范围内,植被比例上升约7%~10%,硬化比例上升约4%,未利用地下降了10%,水体比例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0.
宋发荣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27-29,34
德钦县地处“天保”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 ,工程的实施 ,可从根本上遏制该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为保证“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提出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 ;实施林下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 ;协调林牧矛盾 ;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等 8条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森林灾害和林业事故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按照成因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的各种灾害和事故进行分类,划分为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和人为事故.并重点研究了其中较为常见的灾害或事故对森林造成损害的现象及其成因.结论认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是森林灾害和林业事故发生的根本因素.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当的生产性活动;森林病虫鼠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而这正是由于在人工造林中只注重了单一树种、单一经营目标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的;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则更直接地表明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大量闽江流域气象、地质、土壤、水文、水系、森林资源和人类活动等资料 ,揭示了闽江流域洪灾的成因 :自然条件 (即异常气候和蒲扇形水系等 )是直接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河床抬高 ,流域蓄洪能力下降 ,特别是森林资源质量的下降 ,引起的保土蓄水和阻洪滞洪功能的严重削弱 ,是根本原因。同时也分析了森林与水文的关系 ,揭示了森林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杉木天然林和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杉阔天然混交林、天然杉木林和杉木人工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天然林总持水量分别比人工林高699 18t·hm-2和337 67t·hm-2,天然林具有更好的涵蓄水分功能。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大小顺序为:土壤层>枯枝落叶层>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是森林涵蓄降水的主要场所,其贮水量占林分总贮水量的90%以上。天然林地上部分各层次的持水量分配较为均匀,而杉木人工林林冠层持水量大大高于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持水量,这种结构不利于削弱林内降雨侵蚀力,土壤也较为板结,渗透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100年来日本保安林制度的建立与主要发展历程,论述了保安林事业的建设成就及其在治山治水、国土保全、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总结了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功经验,以供我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步伐,制定相应林业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太行山区洪涝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以及森林植被与洪灾的关系。认为,易洪涝的环境、异常的雨情、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和防洪能力低是导致洪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经济林协会赴台交流团赴台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台湾林业资源概况、造林绿化与海岸林、森林生态保育、森林保护和治山防灾、森林游乐与生态教育、林业教育与试验研究以及台湾农会作用与应对WTO的一些策略 ,并提出观感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森林对河川径流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森林对河川年流量影响、森林对洪水的影响2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森林对河川径流调节作用。结合我国南方各省洪涝灾害频繁的实际状况,提出了2种林地径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漪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3):102-105
自2000年以来东川区共完成退耕还林13 733hm2.文章介绍了在计划执行、政策兑现、林权证核发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认为在工程实施中做到了管理机构设置完善,经费落实到位;加大了宣传力度;规划布局合理;严格质量管理,推广科技成果;创新造林模式,发展非公经济;建立示范基地;保证优质种苗供应;建立工程档案及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森林内涵机理分析为基础,定义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通过对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 性质分析,指出对该效益的研究不能采用微观分析法,只能采用宏观分析法。利用1998年长 江发生特大洪水的案例,首次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作出了科学地评价。 尽管恢复森林植被是控制洪水的基本途径,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只相当于所有水利部门应 当承担总效益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