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丰富适宜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候条件栽培的梨品种,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为对照,以雪香、新梨七号、红香酥和玉露香为供试品种,研究低温胁迫处理下5个梨品种一年生枝条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变化,计算其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评价。结果表明,随胁迫温度降低,5个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个梨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9.96℃(库尔勒香梨)、-31.41℃(雪香)、-32.95℃(新梨七号)、-28.52℃(红香酥)、-27.81℃(玉露香)。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低温胁迫下梨品种各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平均隶属度值,以其排序的抗寒性结果为新梨七号>雪香>库尔勒香梨>红香酥>玉露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抗寒性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新梢快速生长期(4月30日),对库尔勒香梨新梢喷施不同浓度的PP_(333),在休眠期,选取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并进行人工低温处理。测定枝条中各抗寒生理指标,并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多效唑对枝条抗寒性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喷施1 500 mg/L的多效唑可以有效减缓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含量,减缓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破坏;同时促进枝条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提高恢复生长萌芽率。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LT50),1 500mg/L多效唑处理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28.80℃,而喷清水处理(对照CK)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25.21℃。【结论】喷施1 500 mg/L的PP_(333)可有效减缓低温对枝条的伤害,提高库尔勒香梨枝条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3.
24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低温胁迫过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对24个石榴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室温、0、-4、-8、-12、-16、-20℃)进行低温处理,对其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_(50))、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4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24个石榴品种一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半致死温度得出,‘峄城抗寒1号’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14.32℃,最抗寒;‘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7.95℃,最不抗寒。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4个石榴品种中,有8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Ⅱ级(抗)、15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Ⅲ级(中抗)、1个品种抗寒等级为Ⅳ级(低抗)。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导率法和Logistic方程测定杨桃枝条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杨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照组不作低温处理),评价这4种杨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杨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树龄之间,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枝龄之间,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不同杨桃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性,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土种酸杨桃﹥大果甜杨桃4号﹥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4个杨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在0~-2℃。  相似文献   

5.
以3种竹柳品系3号、5号、7号为试验材料,以垂柳为参照,通过不同人工模拟-20、-25、-30、-33、-35、-38、-40℃等低温处理,测定各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SOD、POD、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等抗寒性相关指标,运用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竹柳品系与垂柳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梯度下,各抗寒指标与竹柳品系和垂柳的抗寒性显著相关(P0.05);各竹柳品系抗寒性均高于垂柳,相对电导率与抗寒综合指数大小为竹柳5号竹柳7号竹柳3号垂柳;半致死温度与抗寒综合指数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为指导苹果区域化栽培,应用电导法测定了10个苹果品种在不同低温条件下一年生枝条的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从而比较出不同品种抗寒力的强弱.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枝条半致死温度在-40~-47℃,抗寒能力从高到低为铃铛果>黄太平>秋露(1114)>1112>七月鲜(K9)>132>金红(123)>龙丰>龙冠>新帅.  相似文献   

7.
以10个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品种休眠期一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各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和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枝条结构特征。将REC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LT_(50)极显著相关的理化、结构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求出各抗寒性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度,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10个板栗品种枝条REC变化趋势呈近"S"型,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_(50)差异较大,为-26.64~-17.73℃;-20℃处理下枝条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MDA含量,及枝条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比率与其LT_(50)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板栗枝条抗寒性鉴定的理化和组织结构指标;以6个指标为基础参数的隶属函数法适用于板栗树种枝条的抗寒性准确评价。10个中国板栗主栽品种枝条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燕宽’‘燕山早丰’‘燕奎’‘处暑红’‘紫珀’‘粘底板’‘罗田1号’‘红栗’‘燕红’‘杂35’。  相似文献   

8.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6个紫薇新品种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6个紫薇品种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其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下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曲线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曲线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其LT50。6个紫薇品种薄荷花边、塔斯卡洛拉、民族红、白色巧克力、炫彩樱桃、炫目玫红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0.27、-28.20、-27.11、-37.96、-30.77和-37.67 ℃。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保存的5个美国核桃主栽品种和3个新疆核桃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并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结合冬季果园实测气温数据以及春季冻害调查数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及田间冻害临界温度指标。结果表明,8个核桃品种抗寒力强弱为温185维纳艾米格新新2新丰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3个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相对较差,在-14.6~-15.4℃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枝条及1年生枝出现冻害,维纳、艾米格以及3个新疆品种越冬正常。8个品种1年生枝半致死温度范围在-18.5~-26.6℃,半致死温度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品种间的抗寒力强弱,但低于田间冻害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0.
‘寒富’苹果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寒富苹果的抗寒能力及其在伊犁河谷适宜栽培的区域,本文以苹果1年生枝条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对3种不同品种的苹果休眠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苹果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苹果枝条组织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幅度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即“S”形曲线增长。寒富苹果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5℃左右,对照苹果普通富士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29℃左右,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LT50)在-38℃左右。结合冻害分级情况,寒富在伊犁州的逆温带可安全越冬,部分平原区也可栽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和褐色句句梨两个亲本抗寒性及其对杂交后代的影响,为选育抗寒性强的库尔勒香梨杂交后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库尔勒香梨×褐色句句梨F1代群体和其亲本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一年生休眠枝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胁迫温度下休眠枝的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枝条恢复萌芽率。【结果】母本库尔勒香梨、F1代杂交群体及父本褐色句句梨三个群体一年生休眠枝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4.7、-26.5和-28.6℃。三个群体一年生休眠枝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温度下降而升高,随后趋于平稳或小幅下降;SOD活性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升高,在半致死温度附近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库尔勒香梨在低于-30℃后,褐色句句梨和F1代杂交群体在低于-33℃后芽体全部死亡。三个群体中,父本褐色句句梨一年生休眠枝的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最低,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萌芽率和SOD活性最高,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父本褐色句句梨和库尔勒香梨×褐色句句梨F1代群体一年生休眠枝的抗寒性显著强于母本库尔勒香梨,且F1代群体的抗寒性稍弱于父本褐色句句梨。【结论】抗性较强的父本能够较大的提高杂交后代群体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3个甜樱桃半矮化砧木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试栽甜樱桃半矮化砧木品种吉塞拉6号、马哈利CDR-1和兰丁2号一年生枝电导率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冻害分级。结果表明,3种砧木经不同梯度温度的低温胁迫后,枝条组织电解质渗透率呈现"缓慢—迅速—缓慢"的"S"形变化,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35~-26℃之间,抗寒力强弱依次为马哈利CDR-1吉塞拉6号兰丁2号。  相似文献   

13.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 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 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枝条在秋冬季节自然降温过程中抵御冻害的能力,以库尔勒地区生长的库尔勒香梨枝条为材料,测定了自然越冬过程中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库尔勒香梨不同月份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降温过程中,香梨枝条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天气的变冷而升高,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之前(1月1日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缓慢,这段时间,香梨枝条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POD、CAT活性出现了大量积累,可溶性蛋白在越冬前大量积累。然而,1月1日之后,外界气温快速下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降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迅速上升。2月15日之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枝条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出现累积,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开始下降。香梨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出现了动态的变化,在全年气温最低的2月份,香梨枝条各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度最小,此时香梨枝条抵御冻害的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
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8个桃品种一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7.76~-20.92℃,其中陇蜜9号和陇蜜12号的抗寒性极强,低温半致死温度-27℃;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抗寒性强,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4.5℃;陇蜜15号和陇油桃1号抗寒性中等,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3℃;孙玉1号和农神蟠桃抗寒性最弱,低温半致死温度约为-21℃。供试桃品种抗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陇蜜9号、陇蜜12号、汪建国3号、敦煌冬桃、陇蜜15号、陇油桃1号、孙玉1号、农神蟠桃,相对电导率与枝条恢复生长验证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导率法测定34个李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相对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枝条组织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变化,供试李品种半致死温度范围为-26.19~-36.54℃,俄罗斯引进品种总体抗寒性较好,其次为地方资源品种,人工培育个别品种抗寒力相对较弱。抗寒力较强品种:龙园蜜李、俄2、俄13、秋甜李、巴彦大红袍、绥李3号;抗寒力较弱品种:矮甜李、吉林6号、大淡果、长李15、牡红甜李。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抗寒石榴品种,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生长的石榴品种突尼斯、中农红、红双喜和千层花1年生休眠期枝条为试材,通过模拟低温胁迫环境,分别在4℃、0℃、-3℃、-6℃、-9℃、-12℃和-15℃的低温下处理24 h,测定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品种石榴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千层花的半致死温度(LT50)最低,达到-6.94℃,红双喜最高,为-2.27℃;随着温度降低,4个品种枝条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SOD、CAT活性及MDA、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的石榴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千层花>红双喜>突尼斯>中农红。  相似文献   

18.
7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引进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的抗寒适应性,筛选出在北疆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方法]7个鲜食葡萄新品种为材料,选取1年生枝条分别在4、-12、-17、-22、-27℃下进行低温处理.测定低温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T活性并拟合Logistic曲线、计算临界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低温处理后‘秋红宝’、‘夏黑’、‘夏至红’的相对电导率和半致死温度都显著较低;‘夏黑’、‘夏至红’、‘沈农金皇后’、‘秋红宝’低温处理后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较高;‘夏至红’、‘沈农金皇后’、‘夏黑’低温处理后的丙二醛含量显著较低;‘夏黑’、‘夏至红’、‘沈农金皇后’低温处理后SOD、CAT活性显著较高.可溶性蛋白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SOD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脯氨酸、MDA、CAT与相对电导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夏黑’、‘夏至红’、‘沈农金皇后’抗寒能力较强;‘新郁’、‘克瑞森无核’抗寒能力一般;‘爱神玫瑰’、‘新郁’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自主选育的鹤望兰新株系与普通栽培株系相比,在福州极端低温下(-2℃)表现为耐寒性。为进一步验证,通过不同梯度的人工低温处理(0、-2、-3、-4、-5、-6℃),测定2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2个株系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均呈"S"型变化,在试验低温范围内,与温度间极显著负相关,且新株系低温半致死温度为-4.8℃,栽培株系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6℃,新株系的半致死温度高于栽培株,进一步证实新株系具有耐寒性。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抗寒烟草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种烟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诱导胁迫下烟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相对电导率呈递增趋势,6种烟草的半致死温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云烟87、NC95、建平大人头、吉烟九号、漂河一号和延晒七号;随着温度的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大或降幅越低,则抗寒性越强,增幅由大到小依次是延晒七号、漂河一号、吉烟九号、建平大人头、NC95和云烟87;随着低温胁迫加剧MDA含量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烟草品种含量达到峰值的温度有所差异,其峰值越早或增幅越大,则抗寒性越弱。其中,云烟87在8℃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最大,NC95和建平大人头均在6℃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次之,而延晒7号、漂河1号和吉烟9号均较晚,在4℃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均较低。结合烟草叶片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生理生化指标的表现来看,延晒7号、漂河1号抗寒能力较强;吉烟9号、建平大人头抗寒性中等;云烟87和NC95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