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仔猪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仔猪的养殖在提高单位区域内猪只数量和密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仔猪的病毒性疾病感染率和死亡率,尤其是仔猪猪瘟。仔猪猪瘟有典型性、非典型、温和型猪瘟3种形式。由于非典型、温和型猪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诊断。因此本文介绍了引起仔猪猪瘟原因、流行特点、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1猪瘟的免疫问题过去几年猪瘟流行呈地区性散发流行,疫点显著减少,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死亡率减低。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病理变化也不典型。近几年猪瘟在一些地区和猪场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  相似文献   

3.
非典型猪瘟,是猪瘟在临床上表现相对轻微的一种,故地称温和型猪瘟.由于缺乏猪瘟的典型症状,易误诊为其他传染病或不易确诊而盲目施治,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严重影响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本病主要流行在免疫不全的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左右,但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很高.  相似文献   

4.
繁殖障碍性猪瘟又称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多数无临床症状,但不停的排毒,而且感染毒株的母猪能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有些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临床中,有些母猪产仔,肉眼观察正常,可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发病,猪瘟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高达90%,疫苗接种免疫应答很差。  相似文献   

5.
<正>近10多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已从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散发性流行,而分布上也仅局限于某些地区和某些猪场。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HC),温和型猪瘟和无名高热,其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变化也不明显,以至于必须依赖实验室才能确定,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  相似文献   

6.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防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在发病特点上,出现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特征不明显,以致须依赖于实验室才能确  相似文献   

7.
张日茂 《养猪》1992,(3):29-30
一、非典型猪瘟是目前猪瘟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广泛使用疫苗,猪瘟病的流行方式和发病特点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流行方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区域性散发流行。发病头数减少,死亡率降低,流行持续时间长,后期急性病猪死亡,部分猪康复。在发病特点上,由于疫苗接种的不断施行和免疫效果的不一致,临床上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即人们常说的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的特征主要是症状不典型,死亡率低,其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行方式由大面积流行转为波浪式散发特点,非典型病例增多,出现了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死亡率降低,症状、病理特征不明显,仅靠典型症状、病理变化等确诊难度加大,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资料显示,由传染性疾病诱发猪只死亡的病例中有40%~50%是与猪瘟有关。目前,治疗猪瘟的特效疗法不多,应以预防为主。地方养殖中,不少散养户只重视继  相似文献   

9.
夏道伦 《兽医导刊》2013,(10):19-21
近年来,猪瘟在我国虽然没有大规模流行,但在一些养猪场户中猪瘟仍然常常呈散发性流行,而这种散发性流行与之前相比较,其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临床上由典型猪瘟向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转变;猪的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且死亡率降低,多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则死亡率较低或可耐过;发病猪群没有季节、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差异,猪群一旦感染,其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患猪的免  相似文献   

10.
目前,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近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出现,其特点是病型温和,病程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PRRS)是危害养猪业的三大主要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瘟被我国列为一类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CSFV)感染引起的,目前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疫情缓和,发病率较低,病程及潜伏期较长,多呈散发状态,死亡率较低[1],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流行形式有急性、非典型、温和型和隐性猪瘟。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PRV)引起的疾  相似文献   

12.
自拟清瘟汤治疗温和型猪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清瘟汤治疗温和型猪瘟的疗效观察刘征,宋振喜(山东省郓城县杨庄集乡兽医站274717)温和型猪瘟又称非典型猪瘟,是以高热为主要特征,呈散发性流行,各种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皆无效果,临床症状极不典型的一种病,群众称为无名高热。笔者自1989年用中药...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其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型和非典型性(温和型)或隐性感染。近几年由于猪瘟疫苗免疫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典型猪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非典型猪瘟在一些规模  相似文献   

14.
<正>猪瘟(Hog cholera,HC)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造成相当严重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出现胎  相似文献   

15.
尹广东 《养猪》2006,(3):68-69
猪瘟(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出血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很大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地区散发性流行。在发病特点上,出现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降低,病理特征不明显,须依赖于实验室才能确诊;并出现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拟“清瘟汤”治疗“温和型猪瘟”的疗效观察刘征,宋振喜(山东郓城县杨庄集兽医站274717)温和型“猪瘟”又称非典型猪瘟。是一种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该病呈戳。发型,各种抗菌素及横胺类药物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极不典型,故又称无名高热。自1989年...  相似文献   

18.
李泉 《兽医导刊》2012,(Z1):27-28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猪瘟在各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典型猪瘟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养猪场户自主免疫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养猪场户之间免疫程序的简单照搬、套用,猪瘟出现了发病率低、死亡率低、临床症状不明显、剖检变化不典型的新特点,即温和型猪瘟,又称非典型猪瘟。该病极易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特别是在国外已造成相当危害的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已在我国有较多的发生,从而给猪瘟防制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并引起养猪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地防制猪瘟的流行,深入了解非典型猪瘟及有关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制等介绍如下。 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 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典型,尸体剖检无明显变状,各地发病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但与先前相比 ,其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多年来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 ,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 ,使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 ,疫点显著减少 ,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 ,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 ,发病率不高 ,病势较缓和 ,死亡率减低。仔猪死亡率较高 ;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 ,病理变化也不典型。由于病原毒力降低 ,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 ,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