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2个种源的山杏种子在齐齐哈尔进行播种试验,以研究山杏苗期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2个种源山杏的平均苗高为56.01 cm,平均地径为0.44 cm。万人欢种源的隶属函数的平均值最大,为0.55,适应性最好;讷河种源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小,为0.41,适应性最差。选择万人欢、扎旗、龙江、七台河4个种源为优良种源,其中龙江19号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为0.65;七台河5号、万人欢6号、扎旗7号隶属函数平均值均为0.61;龙江山杏隶属函数平均为0.58。初步认定龙江19号在本地的适应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10个种源地的82个家系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初选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进行苗期试验。初步选择出江南油杉优良种源及家系。结果表明:参试的江南油杉家系/种源的千粒质量、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达到极显著水平。1年生江南油杉家系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 949 5、0. 913 5;种源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 972 7、0. 9730。相关分析表明,江南油杉苗高、地径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苗高、地径的标准化值,初步选出FZ、LY为优良种源,所选出优良种源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均值与种源总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12. 54%、15. 05%;最优种源与种源总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11.36%、27. 18%;初步选出LY4、FZ6、LL5、LL10、FZ5、WM8、TE2、FN4、TE9、FZ2、WM9、TL6、BB5、FZ7、FZ9、JX1、LY2、TE3等18个优良家系,其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均值与CK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24 03%、22 82%;最优家系与CK平均值比较,苗高、地径分别提高60. 28%、21.84%。  相似文献   

3.
绿竹不同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龙海与永安开展绿竹地理种源试验,通过对不同绿竹地理种源遗传参数估计及生长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⑨号(赛岐)、①号(福安)、⑤号(永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永安则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出笋数(A性状)的ΔG达到45%以上。而⑨号(赛岐)、①号(福安)和②号(永春)种源在漳州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其单位面积笋产量(B性状)的遗传增益均达到38%以上。从不同种源不同时间各生长因子差异检验结果来看,永安各性状各处理间的差异性较小,其生境适合较多的绿竹种源生长,这可能与其较为阴凉的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初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麻疯树种子性状及育苗试验表明:参试的麻疯树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外观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9%、4.6%和3.3%;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达到7.7%,千粒重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6号、12号、17号、20号,千粒重可作为麻疯树优良材料选择的指标;不同种源苗木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苗高生长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有2号、4号、10号、13号、14号、19号,地径平均值为0.89~1.13 cm,苗高平均值为8.9~10.6 cm;6号、7号种源苗期个体分化比较大;苗高和地径之间相关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y=9.595x0.3134(R=0.642 4);不同地理种源苗期耐寒性差异显著,耐寒性最强的为11号、13号和14号种源;其次为1~5号、10号、12号、20号种源;为了防止冻害,育苗地点应选在福建南部没有霜冻或霜冻时间比较短的地方,播种时间宜在5~8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种在厦门地区9个樟树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樟树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树高生长的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是广东揭阳(GD1)、广东和平(GD2)、广东梅州(GD3)、福建南靖(FJ1),地径平均值达3.1~3.4cm,树高平均值为221.7~236.6cm,这些种源适于厦门地区栽培和推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樟树不同地理种源各生长性状差异显著。选择种源时,应尽量选择同一种源区内的地理气候因子相近的地区作为种源区进行引种,以保证引种后幼树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锥地理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对红锥3个试验点5个种源3年生幼林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红锥幼林各试点间和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经比较各试点的苗期生长,苗平均高都以红锥1号和红锥2号种为最好;3年生红锥幼林树高,地径生长以红锥1号和2号种源为最好,红锥3号种源最差,其中最好的1号,2号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分别为最差的3号种源的130%,122%和128%,119%。  相似文献   

7.
将1997年引进5个种源27个火炬松(Pinus taeda)家系,在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育苗并种植。2015年在其19年生时对生长性状和形体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年生火炬松生长性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种源之间,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各生长性状、形体性状间均无负相关,家系之间各形体性状的值差异不显著;各生长性状以本地驯化选育的火炬松混合种(PTA)及引种种源TX(源自德克萨斯)表现最好,其中以TX种源中的TX2和TX3A二个家系生长表现最佳,单株材积分别超过PTA的4.7%和11.6%,可以作为优良遗传资源引种本地,其它种源表现一般,各生长性状显著低于PTA。  相似文献   

8.
韦塔桉与大花序桉在粤中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韦塔桉6个种源和大花序桉4个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韦塔桉种源各年度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大花序桉除早期树高生长外,其他性状的年度生长指标在种源间并无明显差异,干形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枝性状差异不显著。韦塔桉种源17835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5.01m、15.03cm和0.1133m3,是平均值的115.82%、116.78%和153.94%。大花序桉种源9901生长表现最好,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0.88m、12.95cm和0.0617m3,是平均值的106.35%、106.15%和117.97%。韦塔桉与同地区尾叶桉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在本地区作为重要的速生桉属树种育种资源;大花序桉作为珍贵实木用材树种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家系间苗期高生长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皮云杉5个种源(2年生)苗高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种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5.6%~31.2%之间,平均值为28.28%;5个种源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生长最大的鸡西种源(11.5 cm)与克什克腾种源(11.3 cm)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塔河种源(9.05 cm)27.07%和24.86%。各种源内家系之间存在丰富变异,其中克什克腾种源家系间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在22.1%~35.3%之间,平均值为27.53%,高生长最大的C15号家系高出最小的C12号家系62.4%,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云杉引种及种和种源早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引进的欧洲云杉、西加云杉、白云杉、黑云杉以及国内的川西云杉和青海云杉的24个不同种和种源生长及分枝性状进行早期(8年生)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5年生长期内生长及形态性状在不同的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多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且种和种源的方差分量分别占总方差分量的32.47%和23.97%,证明不同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发现,国外的云杉种较国内种在生长表现和适应性上均有明显的优势.经性状相关分析得知:各个生长及形态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苗高与各分枝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为0.825 9.最后利用苗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6个优良种源,人选的种源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中苗高、侧枝总数以及当年侧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7 cm、57.75、12.46,均分别比对照种源的总平均值高48.54%、56.46%和63.30%.  相似文献   

11.
以带岭试验点15年生大青杨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大青杨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评选优良种源并进行优良种源区的划分。结果显示:8个种源11个个体15年生胸径的变异幅度为8.60~30.5 cm,平均值是15.97 cm,超过平均值的有5个种源、6个无性系,占参试种源的62.5%,其中加格达奇种源的C7为最优种源中的优良个体,15年生胸径20.10 cm,大于群体平均值26%,年平均生长量达1.34 cm;从大青杨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得出:胸径、材积在种源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看出,不同种源生长量存在着很大差异;综合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优良种源,加格达奇、延边、苇河3个种源入选,其中加格达奇为最优种源,胸径、材积、指标均排在第一位;依据种源划分原则,划定为两个种源区,即长白山种源区和小兴安岭种源区。依据种源林15年的试验结果,确定长白山种源区最佳种源是延边;小兴安岭种源区最佳种源为加格达奇。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澳大利亚引进18个树种、种源及西澳40种桉树进行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昆士兰的14340号赤桉种源生长最佳,其次为昆士兰的13443号细叶桉种源和维多利亚的10666号赤桉种源。西澳40种桉树中,朱药桉生长最好,且是庭园绿化的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13.
竹柏种源在福建延平峡阳、漳平金水、宁德直洋、莆田东圳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年生时竹柏种源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差异;竹柏主要经济性状具有明显的年度、种源和环境效应,3个主要经济性状(单位面积产量、千粒质量、种子含油率)在种源、不同试验点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依据种源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种源A2(福建延平)、A7(江西婺源)为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质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具有良好的速生抗寒特性,可作为用材树种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并且有发展为生物质能源林的潜力。本文针对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建阳市内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均存在差异,徐市种源千粒重最高(3 752 g/千粒),漳墩种源净度最高(98.6%)。不同县域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亦存在差异性,顺昌种源(4 223 g/千粒)和尤溪种源(4 186 g/千粒)的种子重量较其他种源有较为明显优势,政和种源净度最高(99.08%),不同种源千年桐种子重量和净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全国青冈栎种源在湖南的生长表现,为青冈栎种源选择奠定基础,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条播的方式对全国32个青冈栎种源种子进行播种育苗。以青冈栎1年生种源苗为观测对象,每个种源号观测30株/重复,3次重复,共90株苗。观测调查指标包括苗高和地径。实验结果:(1)青冈栎1年生32个种源苗之间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2)青冈栎1年生32个种源苗之间,苗高最高值43.82 cm(11号)比最低值17.86 cm(29号)高出145.35%,地径最高值4.16 mm(11号)比最低值2.14 mm(31号)高出94.39%。(3)经过综合筛选,得出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优的种源为20号(广西阳朔白沟5号)和11号(广西阳朔白沟1号);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慢种源为29号(平江石栎)和31号(江西2号)。青冈栎种源不同,在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表现不同;20号(广西阳朔白沟5号)和11号(广西阳朔白沟1号)种源生长表现最优,是适合在湖南生长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3个不同种源的26个苦槠优树种子千粒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千粒重与不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总平均值为1359.2 g,湖南汝城种源25号优树种子千粒重最大,为1492.4 g,比均值高9.8%,江西崇义种源5号优树种子千粒重最小,仅为1264.2 g,比均值低7.0%,湖南汝城种源的各优树种子平均千粒重最大,为1422.4 g;千粒重与经度达到显著负相关;根据千粒重初步筛选出湖南汝城种源25号优树种子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态适应过程中,树种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种源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特性.为了选择出适宜于江西省的苦楝优良种源,对40个苦楝种源的4年生幼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苦楝不同种源之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苦楝种源群体树高、胸径、材积总均值分别为:3.38 m、3.66 cm、0.0028 m3;35号种源(广东增城种源)树高、胸径生长量最大,其树高平均生长量为4.00 m,大于群体总均值18.34%,胸径平均生长量为4.63 cm,大于群体总均值26.50%;7号种源(广西博白种源)的材积生长量最大,为0.0056 m3,大于群体总均值100%;2)对40个苦楝种源的树高和胸径指标进行聚类,将参试材料分为4类,其优劣顺序为:类群Ⅲ>类群Ⅳ>类群Ⅱ>类群Ⅰ;3)7号(广西博白)、9号(广西容县)、10号(赣州南康三江)、14号(广西北流)、29号(宜春袁州)、35号(广东增城)等6个苦楝种源,其种源试验林生长整体显著优于CK1(章贡蟠龙种源)和CK2(大余种源),具有明显的速生性,可初步作为优良种源,供江西地区及其种源所在地苦楝造林用种.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边材心材生长特征的种源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长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7个代表不同气候地理条件(7个种源:塔河、满归、根河、新林、三站、乌伊岭、鹤北)的26年生兴安落叶松为对象,比较不同种源树木的边材/心材生长和异速生长关系,探索种源地气候条件对边材/心材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胸径(DBH)、边材宽度(SW)、边材面积(SA)、心材半径(HR)、平均边材生长速率(MSGR)等生长特征参数的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最南种源地鹤北的生长特征参数的平均值最大,三站的平均值最小.种源也显著地影响SA、心材面积(HA)与MSGR的关系,但对其生长特征参数与DBH的异速生长关系和心边材比率(HSR)没有显著影响.SW,HR,HSR和MSGR分别与DBH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而SA和HA与DBH则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除了三站种源之外,种源地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都显著地影响兴安落叶松的SA和MSGR.兴安落叶松边材/心材生长特征因长期适应不同种源地的温度和降水等环境条件而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通过生长速率差异而不是改变其生长格局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树种和种源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参试木麻黄造林1年后的树高、地径、生物量、保存率、胸径、冠幅及枝条数等指标的分析可知,种间和种源间都有很大差异。其中约虎恩木麻黄23号神源最好,森林木麻黄(18、19号)及滨海木麻黄(20号)最差,其他种和种源表现居中。木麻黄属(Casuarina)好于异木麻黄属(Allocasuarina)。  相似文献   

20.
搜集南方4个优良种源及陕西优良种源和我省四个优良种源,在南阳进行种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高、径、材积生长均有很大差异,以湖南花垣县种源表现最好,河南泌阳县种源次之,河南卢氏县种源在次。因此,种源应选本地种源,或从南部引入,但范围应以不造成冻害,环境适生为宜;根据差异分析结果,从中选出3个适合我市栽植的优良种源。从优到次依次为:3号-河南华源县;9号-河南泌阳县;7号-河南卢氏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