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猪瘟1.1集约化养猪场(1)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1次。(2)种母猪:于产前30d免疫接种1次;或春、秋两季各免疫接种1次。(3)仔猪:20日龄、70日龄各免疫接种1次;或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接种1次,免后2h可哺乳。(4)后备种猪:产前1个月免疫接种1次;选留作种用时立即免疫接种1次。  相似文献   

2.
1982年以来,我们在防制猪瘟工作中,认真分析疫情发生情况与规律,改进春、秋两季免疫的传统制度,实行“春季一次全面预防注射、月月补针”新制度。一、改革的依据第一,我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注射有效的疫苗后可获得90%以上的保护率。第二,猪瘟兔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猪的传染病种类日益增加,病原变异,型别增多,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及亚临床型感染病例增多,免疫失败屡有发生,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笔者现就猪病的免疫程序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1 猪瘟 种公猪,每年春、秋(或每半年)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1次。种母猪,于配种前25天免疫接种1次;或春、秋(每半年)各免疫接种1次。 仔猪,20~25日龄、60~70日龄各免疫接种1次,或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1次,接种后2小时哺乳,7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或30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70…  相似文献   

4.
1 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1 .1 猪瘟  种公猪 :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一次。种母猪 :于产前 30天免疫接种一次 ;或春秋两季各免疫接种一次。仔猪 :2 0日龄、70日龄各免疫接种一次 ;或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一次 ,免后 2小时可哺乳 (即常称为乳前免疫或超免 )。后备种猪 :产前一个月免疫接种一次 ;选留作种用时立即免疫接种一次。1 .2 仔猪副伤寒  仔猪断奶后上网时 ( 30~ 35日龄 )口服或注射一头份仔猪副伤寒菌苗 ,有条件的猪场 ,仔猪也可不注射。1 .3 仔猪大肠杆菌病 (仔猪黄痢 )  妊娠母…  相似文献   

5.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在1997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8头剂,1998年、1999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6头剂,猪瘟IHA抗体滴度由免疫前的7.20、8.17、8.60、9.18和9.32log2值分别提高3.21、2.03、1.70、0.92和0.90log2值,各次免疫后均达到10.10log2值以上。1997年、1998年仔猪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2头剂超前免疫IHA抗体滴度到150日龄时分别达到5.2、5.0log2值。1999年仔猪未进行超前免疫,母源抗体持续到73日龄达5.3log2值,68日龄首兔后IHA抗体到150日龄达5.2log2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养猪》2004,(3):44-45
集约化养猪场: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一次。  相似文献   

7.
1 科学免疫 对生猪实行科学免疫是有效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1.1 猪瘟 1.1.1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  相似文献   

8.
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是预防和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但在免疫实践中,仍存在者影响免疫效力的因素。长期以来采取的一年春、秋两次突击的“季节防疫”和近年来有些地区推行的“常年防疫”,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猪瘟免疫方法是每年按春、夏、秋季节进行3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我地区于1985年开始进行猪瘟免疫程序试验,即变3次注苗为1次注苗,近年取得了很好效果。一、改革猪瘟免疫程序的理由1.反复注射浪费疫苗。现行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安全可靠,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疫苗。注射后3—4天即产生免疫,7天达到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调节作用,选择高、中、低剂量(0.2mL/kg、0.1mL/kg、0.05mL/kg)的蟾酥注射液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联合使用作试验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组、空白组作为对照。试验猪在用药前及首次用药后的7d、14d、21d、28d,通过静脉采集血液,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瘟免疫抗体效价和IL-2水平。结果显示,蟾酥注射液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的血清中抗体水平(p0.05);不同剂量蟾酥注射液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猪血清IL-2的产生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蟾酥注射液高剂量组作用快,持续时间较长。本试验的结果说明蟾酥注射液是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的免疫佐剂。综合考虑,推荐蟾酥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剂量为肌内注射0.1mL/kg体重,1日2次,连用3日。  相似文献   

11.
王秀茹 《兽医导刊》2019,(1):54-54,58
猪瘟疫苗是发展最成熟的猪用疫苗,也是免疫效果最确切的猪用疫苗。目前可供养猪人选择的猪瘟疫苗主要有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细胞苗以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各种疫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猪瘟(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控制该病。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且无残留,是国际公认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1疫苗种类目前我国生产的猪瘟疫苗主要有4种,即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兔化弱毒组织苗、猪瘟细胞苗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在猪瘟春、秋两季防疫期间,个别地区曾引起猪瘟爆发流行。经我们调查研究,证明与防疫失误密切相关。今将发生情况和探讨结果报告如下。实例简介一、霍邱县某村的一防疫员,于1985年4月在进行预防接种时,将一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同一注射器和针头对三个生产队39  相似文献   

14.
养猪生产实践中,防治猪的传染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进行严格免疫。但是,免疫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对常见的传染病,大体可以如下制定:1猪瘟一般公猪、繁殖母猪和育成猪每年春、秋季各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1次,注射剂量为常规量的4倍。对仔猪可采用3种免疫程序: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于3周龄第一次免疫,8周龄(断乳散窝时)第二次免疫;没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可在8周龄免疫1次,注射剂量均为常规量的4倍;发生过仔猪猪瘟的猪场,应在吃初乳前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世界上公认的效果非常良好的疫苗,但由于保存或使用不当或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全,从而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过去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而现在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这两种疫苗每头份中的感染量不同。为了了解我县母猪猪瘟免疫的效果,从1995年起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工作,现将二年的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样本采集:母猪在猪瘟免疫后一个月左右采样,采样比例约为免疫母猪的10%。1.2监测方法: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的PPA-ELISAHC诊断盒,并根据其提供…  相似文献   

16.
猪瘟免疫程序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日龄的猪用不同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通过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表明 ,用 1头份猪瘟弱毒疫苗在配种前 1 5d免疫母猪可保证其仔猪体内母源抗体较高 ;对仔猪首免用 1头份猪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在 60日龄用 2头份的猪瘟疫苗进行二免的免疫效果最好 ;阉割等应激反应可降低仔猪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猪一般饲养6~7个月即可出槽。为了提高大面积预防猪瘟的社会效果,我们在加强对猪瘟弱毒疫苗的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的冷链建设的基础上,采取集中力量抓好春秋两季大面积预防注射和强化农贸市场活畜检疫、补打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使猪瘟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1983年春  相似文献   

18.
在猪瘟疫区采取哺乳前免疫与加大免疫剂量防制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一出生就给肌肉注射1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苗后0.5~1小时吸吮初乳,60~65日龄再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对猪瘟疫区及不稳定地区的生猪,肌注4头剂猪瘟疫苗.种猪一年免疫接种二次猪瘟疫苗。实行此免疫程序后,使持续一年的猪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证明仔猪哺乳前免疫及不稳  相似文献   

19.
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21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分别于21、60日龄各免疫1次.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免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免后5~15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选取35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60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在省、地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从1980年元月份开始改春、秋两季防疫为断奶后两周的一次疫苗注射的常年防疫法。1980~1981年两年共计注射767,730头,经实地调查证明没有猪瘟病的发生,对猪瘟防疫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充分证明了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消灭猪瘟病的重要措施。但这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因(1)仔猪断奶后二周进行防疫,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