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两个试验,研究灌注人工唾液对绵(?)平衡,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用尿液嘌呤衍生物总量作为供给宿主动物微生物氮的指标。试验1内,4只绵羊每天饲喂1kg以侧短干草为基础的配合日粮,采用4×4拉丁方(?),别向瘤胃中灌注0,1.5,3和4L/d单倍浓度的人工唾液(AS)。试验2内,3(?)每天饲喂与试验1成分相同的颗粒日粮1kg,采用3×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分别(?)瘤胃中灌注0,4和8L/d单倍浓度和4L/d双倍浓度的人工唾液(DAS)。试验1发现,灌注人工唾液对瘤胃液体积、瘤胃液稀释率、发酵类型及微生物氮合成没有影响试验又发现,灌注8L/d AS和4L/d DAS显著提高瘤胃液稀释率和微生物氮的今成(P<0.05):但对瘤胃液体积没有显著影响(P<0.05)。4个处理的微生物氮合(?)效率分别为8.50,11.20,13.10和13.97g/kg可消化有机物(DOM)(S.E=(?) 95)。微生物氮合成效率与瘤胃液稀释率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是降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的重要因素。提高瘤胃内容物的稀释率可以减少原虫对细菌的吞食作用及微生物的维持能量需要,因而瘤胃水平衡对于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瘤胃内水的来源与去路及影响水平衡的因素,探讨根据瘤胃水平衡测定绵羊唾液分泌方法;(2)研究瘤胃内灌注人工唾液对瘤胃液体平衡、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瘤胃液稀释率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3)探讨在生产实际中,调控瘤胃水平衡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研究表明 ,唾液除影响瘤胃水盐代谢外 ,还对瘤胃消化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唾液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是十分受人关注的领域 ,不少研究表明 ,单胃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许多免疫样生物活性物质 ,但目前尚未见反刍动物唾液中是否有类似物质存在的报道。本试验从7头体重(500±50)kg 公水牛口腔中收集混合唾液 ,用RIA法测定了6种免疫活性样物质。表明 ,公水牛唾液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157.014±73.413)pg/m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IGF -1)(40.755±10.400)ng/ml、促胃液素(gastrin)(32.686±15.551)pg/ml、胰岛素(13.7766.231m)IU/ml、胰高血糖素(482.819±188.177)pg/ml、甲状腺素(T4M)(3.35±0.51)pg/ml。这些物质进入瘤胃等消化道后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可能是反刍动物向消化道传递体内信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水牛瘤胃液和粪便中微生物区系体外发酵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除帮助宿主消化食物外 ,还有很多功能有待探索。因此 ,有必要在体外条件下深入研究其功能。如果从瘤胃中直接采集微生物 ,就必须购买动物并安装和维护瘘管。这不仅费用昂贵 ,而且也有害于动物的福利。本实验以不同大小的稻草片段(稻草粉、1cm和2cm稻草片段)和精饲料为底物 ,利用气压转换技术 ,比较了2头水牛瘤胃液和粪便来源的微生物体外培养时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体外培养96小进后 ,气体累积产量粪便要略低于瘤胃液 ,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气体产量累积图模式也无显著差异 ,但粪便的发酵落后于瘤胃液。因此 ,我们认为在生产应用中可试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区系替代瘤胃微生物区系。这种发酵落后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水牛瘤胃液和粪便中微生物区系体外发酵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的稻草片断(稻草粉,1cm和2cm稻草片断)和精饲料为底物,利用气压转换技术,比较了两头水牛瘤胃液和粪便来源的微生物体外发酵时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粪便中的微生物区系有能力代替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6.
瘤胃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刍动物试验证明,瘤胃液含有17β-雌二醇(E2)、孕酮(P4)和睾酮(T)。E2抑制瘤胃代谢,而P4和T则提高瘤胃代谢水平。这些甾体类激素通过与瘤胃微生物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而直接影响瘤胃内代谢变化。瘤胃液中只发现甲状腺激素的T3,而未检出T4,T3可促进瘤胃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豆科牧草和大豆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可提高瘤胃内容物的菌体蛋白、TVFA和氨氮水平。瘤胃液及唾液内发现肽类激素如胃泌素。饲料蛋白在瘤胃内降解可产生一些活性肽,如外啡肽可能起肽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半胱胺可耗竭下丘脑和肠道的生长抑素,从而提高生长激素等水平,使瘤胃内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显著加强。因此,初步认为,瘤胃代谢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但尚有若干问题有待进一步试验阐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烟酸对水牛瘤胃发酵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6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杂交泌乳水牛,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4、8、12 g/d烟酸,烟酸与精料混合饲喂,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胃管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测序瘤胃细菌和甲烷菌16S rRNA基因以确定二者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 g/d烟酸提高了水牛日均采食量(P0.05)和瘤胃液氨态氮浓度(P0.05),烟酸各组均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TVFA)浓度(P0.05),但未显著影响瘤胃液p H(P0.05)。2)水牛瘤胃内细菌在门水平上主要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科水平上为普雷沃氏菌科和黄杆菌科;甲烷菌以甲烷短杆菌属为主,占90%以上,其次为甲烷球菌属和热原体属,水牛瘤胃微生物区系总体上与奶牛等其他利用植物纤维的反刍动物相似。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烟酸显著降低了瘤胃内厚壁菌门的比例(P0.05),显著提高了黄杆菌科细菌的比例(P0.05),但对瘤胃甲烷菌区系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烟酸改变了水牛瘤胃发酵指标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瘤胃发酵指标的变化除了与烟酸对水牛热应激的缓解和消化吸收的影响有关,还与烟酸添加对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稻草对牛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湖北本地黄牛为实验动物 ,研究了在以稻草为主的日粮条件下 ,补喂SL添加剂和B(SL)舔块对稻草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瘤胃液的 pH和氨氮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SL后 ,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 ;饲喂B(SL)后 ,显著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P<0.01) ,明显提高了稻草DM和NDF降解率(P<0.05) ;添加SL或B(SL)舔块后 ,瘤胃液pH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2种舔加剂均显著降低采食4h内的瘤胃液氨氮浓度(P<0.01) ,并使氨氮浓度曲线趋于平缓 ,说明有效提高了瘤胃微生物对降解氮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11):35-39
选用4只体重(55±2)kg、3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公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纳米铜(添加量分别为:对照组0 mg Cu/kg、处理A组10 mg Cu/kg、处理B组20 mg Cu/kg、处理C组30 mg Cu/kg)对瘤胃液铜浓度、pH值及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C组的瘤胃液铜浓度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B组(P<0.05);(2)瘤胃液铜浓度与瘤胃pH呈高度正相关(P<0.01),纳米铜有提高瘤胃液pH的趋势,处理C组的瘤胃液pH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瘤胃液铜浓度与日粮OM的表观消化率呈高度负相关(P<0.05),处理C组CP、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添加纳米铜低于30 mg/kg时不会影响日粮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延胡索酸二钠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延胡索酸二钠分别添加0(对照)、1、2、3 mg/mL。分别在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后测定瘤胃体外发酵参数、脂肪酸含量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添加延胡索酸二钠显著提高丙酸浓度(P0.05),降低乙酸/丙酸(P0.05),添加2 mg/mL和3 mg/mL延胡索酸二钠,能显著升高瘤胃培养液的pH值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P0.05)。2)添加1 mg/mL延胡索酸二钠C18:2n6c、c9, t11-CLA和C20: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 mg/mL和2 mg/mL延胡索酸二钠,C22:2n6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延胡索酸二钠组,C18:3n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添加2 mg/mL延胡索酸二钠,瘤胃液的真菌、溶纤维丁酸弧菌、非典型丁酸弧菌和蛋白分解丁酸弧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3 mg/mL延胡索酸二钠,瘤胃液的亨氏丁酸弧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2mg/mL和3 mg/mL延胡索酸二钠,瘤胃液的原虫和产甲烷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由以上结果可见,体外条件下添加2 mg/mL和3 mg/mL延胡索酸二钠,能提高大多数瘤胃微生物数量,优化脂肪酸组成,提高瘤胃发酵性能,但对甲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水牛。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瘤胃液内纤维素酶(CMCase和FPase)活力以及厌氧真菌孢子数量。试验分为4期稻草期(Ⅰ期),稻草+精料期(Ⅱ期),稻草、精料+羟甲基尿素期(Ⅲ期)和稻草、精料、羟甲基尿素+硫酸铵期(Ⅳ期),每期20d。Ⅱ期稻草添喂精料(2kg/d)时CMCase和Fpase平均活力分别下降39%(P<0.01)和11%(P<0.05);Ⅲ期加入羟甲基尿素(80g/d)CMCase和Fpase平均活力比Ⅱ期上升89%(P<0.01)和19(P<0.05),且显著高于Ⅰ期(P<0.05)。Ⅳ期饲喂稻草、精料、羟甲基尿素+硫酸铵,FPase活力比Ⅲ期进一步提高(9%,P<0.05)。Ⅰ、Ⅱ、Ⅲ期之间真菌孢子数量没有显著差异,Ⅳ期显著低于其它3期(P<0.05)。结果表明稻草基础日粮添加淀粉等非结构多糖时加入羟甲基尿素和硫酸铵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选用4只3岁体质量(55±2)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阉公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纳米铜(日粮中添加量分别为0、10、20和30 mg/kg)对瘤胃液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及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铜对瘤胃液NH3-N质量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10 mg/kg时绵羊瘤胃液微生物蛋白质平均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添加30 mg/kg(P0.05),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纳米铜添加量低于30 mg/kg时不影响绵羊瘤胃液NH3-N质量浓度及微生物蛋白质质量浓度,而纳米铜的最适添加量为10 mg/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钼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选择健康状态良好并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只22月龄绵羊定期采集瘤胃液,按钼的剂量共设4组,分别为0(对照)、0.5(试验1)、1.0(试验2)、1.5 g/kg(试验3)组,连续培养24 h,每隔3 h测定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氨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纤维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氨氮浓度先升高再下降再升高,以试验3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2组(P0.05)。试验3组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2组(P0.05);试验3组瘤胃微生物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说明添加1.5 g/kg钼可以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微生物(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的影响,将90头育肥肉牛[体重为(373.40±42.53)kg]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100%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3头牛屠宰后取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 H值,并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结果表明:1)各组瘤胃液p H值差异不显著(p H值为6.24~6.2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数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肉牛精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瘤胃p H值无显著影响,能增加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且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检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氨基酸过瘤胃保护原理 ,将硬脂酸 (C1 8)、膨润土和蛋氨酸按一定比例制成包被蛋氨酸 ,通过体外法和半体内法检验该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以及在小肠中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 ,包被蛋氨酸在人工唾液、瘤胃液及真胃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10 .2 1%、12 .2 1%和 18.68%。经人工唾液、瘤胃尼龙袋、真胃液和两级离体消化试验 ,结果表明 ,包被蛋氨酸样品在人工唾液和瘤胃液中较为稳定 ,蛋氨酸的释放率分别为 14 .73%和 2 2 .0 5 % ;在真胃液中也具有较好的可消化性 ,蛋氨酸的释放率为 90 .10 % ,两级离体消化试验中蛋氨酸释放率为 91.5 2 %。瘤胃尼龙袋法和真胃液体外法计算结果显示 ,样品中的蛋氨酸在试羊整个消化道内释放率为 89.0 3%。  相似文献   

16.
海子水牛瘤胃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探讨海子水牛瘤胃内的微生物组成及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本试验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海子水牛(2.5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3 kg)瘤胃液样本进行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了77 283 638条reads,并拼接出744 712个scaffold。经prodigal分析后,共预测出827 044个基因。通过基因注释发现海子水牛瘤胃中含有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如生黄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及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此外,还发现有38 011个基因编码蛋白质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其中糖苷水解酶(GH)基因数量最多(17 877个),糖基转移酶(GT)(8 637个)、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4 693个)和碳水化合物酯酶(CE)基因(4 214个)数量次之,多糖裂合酶(PL)(1 296个)和辅助氧化还原酶(AA)基因(934个)数量较少。在GH基因中,归属于GH2、GH43、GH97、GH3家族的基因较多,且编码蛋白质具有寡糖降解酶活性的基因数量最多。此外还发现了少量的纤维小体组分蛋白基因。结合其他物种肠胃宏基因组中GH基因比对分析,发现海子水牛瘤胃中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分支降解酶比例与奶牛瘤胃较为接近。由此可见,海子水牛瘤胃内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及酶系,这将为筛选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酶基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明确燕麦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按不同比例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9头体重为(70.24±2.03)kg、体况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试验动物,按过渡期称重结果分成3组,每组3只。按燕麦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A1(100%全株玉米青贮)、A2(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A3(100%燕麦干草)3种,3种饲粮精粗比均为35∶65。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3期试验,每期22 d(预试期15 d,正试期7 d),正试期最后3 d采样。结果显示:1)与100%全株玉米青贮相比,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或10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对绵羊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NH3-N)、尿素氮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P0.05),同时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还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P0.05)。此外,A2组的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稍高于A3组,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较A3组增加了8.97%,瘤胃液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稍低于A3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瘤胃液NH3-N浓度平均值则显著低于A3组(P0.05)。2)粗饲料中燕麦干草的加入并未显著改变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平均值(P0.05),升高了瘤胃液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平均值,且A3组与A1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精料相同、精粗比为35∶65的条件下,用50%全贮玉米青贮和50%燕麦干草混合作为粗饲料可以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而适宜瘤胃微生物生长,提高瘤胃微生物活性及其对氨(NH3)的利用率,有助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升高瘤胃乙酸的摩尔比及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围产期牦牛血液生化、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将20头牦牛,按照年龄、体重、胎次及生理状态相近的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微生态制剂),饲喂期42 d,在不同日龄收集血清和瘤胃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可以降低血液中β-羟丁酸(BHBA)浓度和瘤胃液中乳酸浓度,增加瘤胃液中丙酸浓度;显著增加瘤胃液中反刍月形单胞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降低黄色瘤胃球菌数量。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通过影响围产期牦牛瘤胃微生物,可以改善牦牛瘤胃发酵功能和产后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瘤胃体外发酵技术评定了不同化学处理对稻草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瘤胃液供体,用复合碱、氨及尿素处理稻草后,称量1 g样品于含有10 mL瘤胃液和90 mL培养基的39℃发酵瓶内体外发酵,分别于24,48,72,96 h冰浴终止发酵,测定产气量、发酵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及微生物蛋白浓度。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发酵的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以及微生物蛋白浓度。其中复合碱处理组的发酵速度最快,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次为尿素处理组和氨化处理组,对照组最低;尿素处理组的pH、氨态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氨化处理组和碱化处理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化学处理提高了稻草的体外降解率,其中复合碱化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