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白鲳又称白鲳,学名短盖巨(鱼旨)鲤,属热带性种类,不耐低温,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温度为24~35℃,当水温降至12℃时,大部分鱼体失去平衡,在10℃时开始死亡,而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的小部分地区能正常越冬外,其他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  相似文献   

2.
日本传统的甲鱼养殖方法,一般需要4~5年才能达到体重7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因为饲育水温在15℃以下,甲鱼就潜入泥砂中冬眠,到翌年4月上旬,水温达15℃以上,方从冬眠状态苏醒。水温25~30℃方摄食生长。所以,一年中约有半年时间处于冬眠,实际增肉期只有4个月。从60年代后半年开始利用温泉水、工厂的温排水和用锅炉加温等方法使全年的饲育水温保持在30℃。  相似文献   

3.
<正> 亲鱼池建在钢筋架的温室中,池面积10m~2。池内注入30℃的温泉水,另注入冷水,使水温保持在18℃上下,把(雌)亲鱼饲养于池中。 3个月后,把亲鱼1尾尾地移入18℃上下的产卵槽(45×45×90cm,丙烯制)中,使水温在1天之内逐渐上升至28—29℃。温泉水从水槽上部注入,由槽底排出,使水温保持在高温状态下。然后每天早、晚两次给亲鱼投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4℃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怎样安全越冬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罗非鱼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外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罗非鱼越冬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水温、增加溶氧、投喂精料、防治鱼病等饲养管理工作。1控制水温要使罗非鱼在小水面、高密度条件下安全越冬,越冬水温应经常控制在16~20℃之间。水温要稳定,防止忽高忽低。在此温度下,罗非鱼可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摄食较少,耗氧量低,便于管理。越冬后期需适当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6.
日本岩手县汤田町自治振兴公社从1990年9月开始利用温泉水试养甲鱼获得成功。试验用甲鱼苗为人工繁殖的苗种,体长4~5厘米,体重10克左右。试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将100只甲鱼苗直接放入温泉水中饲养,水温27~30℃;第二组将500只  相似文献   

7.
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罗非鱼就会逐渐化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省、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外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罗非鱼越冬期较长,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水温、投喂精料、增加溶氧...  相似文献   

8.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14,(12):31-3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采取措施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1.5~2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人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的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相似文献   

9.
革胡子鲶属热水性鱼类,当水温降至7℃时,就有死亡的危险。为此,我们做了利用温泉水作革胡子鲶越冬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安全越冬管理措施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  相似文献   

11.
凤凰温泉位于江浦县汤泉镇凤凰村,泉眼水温42℃,利用此温泉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早已取得成功。近两年我们又用此温泉水进行淡水白鲳越冬,效果也较好。用于淡水白鲳越冬的1号池紧靠温泉池,池水通过明沟流入,面积810平方米,水深1.3米,经清除淤泥,平整池底及生石灰清池后即放温泉水入池冷却,于9月下旬至10月初放入规格为2.5~3.5厘米的淡水白鲳鱼种16.2万尾。10月份,加强投喂管理,每天定点投喂3次,日投喂量约占  相似文献   

12.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13.
三种鲟科鱼类临界水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鲟及小体鲟三种鲟科鱼类的生存曙范围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范围0℃~33℃,摄食水温范围4℃~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33℃,摄食水温范围3℃~3℃;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32℃,摄食水温范围3℃~31℃。  相似文献   

14.
水温对倒刺鲃仔鱼发育生长及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人工催产、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卵在25.0~27.2 ℃条件下孵化的正常初孵仔鱼为对象,参照倒刺鲃繁殖期的水温状况,观察比较了不同水温条件(23 ℃、25 ℃、27 ℃、29 ℃、31 ℃)对仔鱼发育进程、生长、存活和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对倒刺鲃仔鱼的发育进程、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仔鱼发育的适宜水温和最适水温范围分别为25~31 ℃和27~29 ℃;水温23~31 ℃时,倒刺鲃仔鱼的饥饿半致死时间为21.0~12.8 d,仔鱼50%、100%饥饿致死时间与水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对倒刺鲃苗种培育生产的适宜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黄颡鱼在池塘生态环境条件下人工培育亲鱼、人工繁殖.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中旬~7月上旬,产卵水温为20~30℃,最佳产卵水温为23~28℃,催产效应时间水温20~30℃为40~52小时.流水水泥池中流水孵化,孵化必须在室内光照500~800Lx条件下进行,孵化出膜时间水温20~30℃为47~70小时.人工繁殖的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殖牙鲆的度夏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波 《中国水产》2010,(10):50-51
牙鲆俗称牙鳎鱼、左口、扁口鱼、牙片、比目鱼等。我国养殖的牙鲆品种主要有褐牙鲆、漠斑牙鲆、大西洋牙鲆,但以本土品种褐牙鲆(Temmincket Schlegel)最多。本文提及的牙鲆仅指褐牙鲆。牙鲆属温水性鱼类,在水温2℃仍能存活,水温在33℃成鱼能短时间存活。成鱼生长的适温为8℃~26℃,最适水温为16℃~22℃。海水网箱养殖牙鲆在水温5℃以下、28℃以上不太摄食,水温在13℃~25℃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摄食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鲤鱼耗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是影响鲤鱼耗氧量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体长22~25厘米、体重100~150克的鲤鱼在封闭静水式试验中的耗氧量为0.1083~0.1601毫克/克/小时(水温范围21~32℃);在开放流水式试验中耗氧量为0.1577~0.3639毫克/克/小时(水温20~32℃);左开放静水式试验中耗氧量为0.1073~0.1411毫克/克/小时(水温20~32℃);鲤鱼对温度变化适应性较强,随着水温上升,耗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岩原鲤的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焰值  蔡烨强  何长仁  蒋君 《水利渔业》2003,23(4):17-19,21
岩原鲤为分布于长江水系上游的干支流水体中的底层鱼,生活水温为2~36℃,摄食水温为8~28℃。年增重230~491g,最大个体可达12kg,常见个体为1.5~3kg。其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最小性成熟年龄为4龄,绝对怀卵量为每克体重43~65粒,卵径为1.6~1.8mm,卵淡黄色、粘性、沉性。产卵水温为18~26℃,孵化出膜鱼苗为淡黄色,体全长5.53~6.72mm。鱼苗培育需要弱光环境,水温温差敏感度为±2℃。  相似文献   

19.
沙塘鳢苗种适宜生长水温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沙塘鳢苗种适宜生长水温,试验分别在20、23、26、29和32℃的水温下进行。试验水族箱体积为50cm×40cm×30cm,饲养30d,同一水温的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结果显示:在20~29℃,鱼体的增重率和增长率随着水温的增高而增长,32℃时增重率和增长率有所下降。沙塘鳢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3~32℃,最适水温为(29±1)℃。  相似文献   

20.
使用DS-2000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水温15℃、16.5℃、18.5℃和22℃时虹鳟血清酶活性。结果表明: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在水温15℃~16.5℃小比率降低,16℃~18.5℃大比率升高,18.5℃~22℃较大比率降低;a-羟丁酸脱氨酶(a-HBDH)活性在水温15℃~16.5℃小比率降低,16,5℃~18.5℃较大比率增加,18.5℃~22℃较大比率降低;脂肪酶(LPS)活性在水温15℃~16.5℃小比率升高,16.5℃~18.5℃小比率降低,18.5℃~22℃小比率升高;淀粉酶(AIMS)活性在水温15℃~16.5℃较小比率降低,16.5℃~22℃小比率升高。本文为揭示虹鳟热致死及耐热机理提供有关数据,为冷水性鱼类虹鳟温水驯化养殖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