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丁鱥,学名Tinca tinca(Linnaeus),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各地,在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品种为淡水底栖鱼类,杂食性,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对含氧量变化适应性强,经驯化能较好地摄食人工饵料,易于养殖。16—18世纪欧洲就有池塘养殖丁鱥的记载,由于丁鱥的地理分布偏远,国内对其研究一直不多。2001-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和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额河特种鱼类繁育场合作,成功地诱导了丁鱥产卵,目前,福建、广东、湖北、浙江等省市已先后引进试养。现将其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室温静水条件下,测定了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溴氯海因和硫酸铜等4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重为(1.61±0.57)g的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溴氯海因和硫酸铜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44mg/L、1.28mg/L、12.55mg/L和1.03mg/L;4种药物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溴氯海因;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均高于生产使用的常用剂量,在云斑尖塘鳢苗种培育过程中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红鱼苗采用海水比重日递降幅度不超过0.002的速度淡化,共历是13天,并在纯淡中摄食生长10天左右后,出现暴发性死亡。本文就此作了初步分析,认为与水体的P值、硬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黄洪贵 《内陆水产》2001,26(11):21-22
南美鲱鱼,又称巴西鲷,英文名Shad,Prochilodusacrofa(Steindachner,1882),在巴西被称作Suriembaca,隶属于脂鲤目(Characifornes)、无齿脂鲤科(Curanatidae)、原唇齿鱼亚科(Prochilodontimae)、原齿鱼属(Porchilodus),是巴西国内的主要经济鱼类。南美鲱鱼体侧扁,尾叉型,具一脂鳍,体色银白色,鳞片粗糙;食性为杂食性偏植物性,经驯化可较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对蛋白质要求不高;适温范围为9~36℃,需要越冬保温;生长速度快,投入5.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当年即可养成0.5千克以上的商品鱼,在最…  相似文献   
5.
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在水温(23±1)℃、pH(6.8±0.5)、溶解氧(6.81±0.35)mg·L~(-1)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盐对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min浸泡处理,随着聚维酮碘质量浓度增加,试验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变短,显著大于对照组,30~50mg·L~(-1)聚维酮碘溶液处理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锰酸钾组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孵化时间、孵化周期逐渐缩短,但均高于对照组,孵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组均低于对照组,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水组中10、20mg·L~(-1)组孵化率显著高于40mg·L~(-1)组和对照组,孵化时间、孵化周期、畸形率和存活率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斑鳜育苗过程中,建议使用质量浓度30~50mg·L~(-1)的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20mg·L~(-1)的盐水消毒受精卵10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高锰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建议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吉富尼罗罗非鱼群体(GF)、尼罗罗非鱼群体Ⅰ(NLⅠ)、尼罗罗非鱼群体Ⅱ(NLⅡ)、尼罗罗非鱼群体Ⅲ(NLⅢ)和尼罗罗非鱼群体Ⅳ(NL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81个ISSR引物对5个尼罗罗非鱼群体进行扩增,15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5个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聚类图表明:NLⅢ群体和NLⅣ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其次二者再与GF群体聚在一起;NLⅠ群体与NLⅡ群体聚在一起。分析结果显示:GF群体与其它4个罗非鱼群体区分较明显;用UBC835扩增的500 bp片段为GF所特有,可作为区别GF和其它尼罗罗非鱼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倒刺鲃仔鱼饥饿耐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27.0±0.5)℃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观察了饥饿对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仔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变化和存活的影响,研究饥饿胁迫下倒刺鲃仔鱼的饥饿耐力。结果表明:倒刺鲃5日龄仔鱼初次开口的摄食率达90%,6-11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7日龄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NR);延迟1-8 d投喂对仔鱼存活的影响不显著,之后,仔鱼的成活率随延迟投喂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饥饿仔鱼超过50%死亡率发生在PNR前1 d;完全饥饿条件下,饥饿0-7 d内,仔鱼全长为正增长,之后,全长开始转为负增长,饥饿仔鱼鳍褶消失速度减缓,臀鳍芽发育停滞,腹鳍芽未能形成,在接近或处在PNR期时,仔鱼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脊索弯曲、头大身瘦、肠道萎缩、胆囊膨大且里面充满黄绿色胆汁以及"胸角"等现象。从形态上的变化可对倒刺鲃仔鱼的营养水平作出初步判断。倒刺鲃仔鱼的补偿生长能力和耐饥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河蟹人工育苗的几个关键因子,如抱卵蟹的加温孵幼,进笼时间,防逃及Z1密度等作了探讨,并就福建省的河蟹育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今后育苗参考。  相似文献   
9.
丁香酚对倒刺鲃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人工繁育的鱼种开展丁香酚对倒刺鲃麻醉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5±0.5℃时,5 mg/L浓度的丁香酚对倒刺鲃鱼种没有麻醉作用,10 mg/L浓度的丁香酚只能起轻度镇静作用;浓度12~30 mg/L时,浓度与麻醉所需时间和复苏所需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丁香酚对倒刺鲃鱼种的理想麻醉浓度约20 mg/L.经30 mg/L的丁香酚深度麻醉,在空气中暴露15 min后,鱼体复苏所需的平均时间为2.6 min,复苏率达100%;将被深度麻醉的鱼种立即转入10 mg/L的丁香酚中继续浸泡10 h后,复苏率和48 h内成活率均为100%.水温23~29℃时,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温度越高,麻醉所需时间越短,复苏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0.
水温对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胚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水温对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对其胚后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2~32℃时,胚胎均能孵化出膜,孵化时间为70.33~35.83 h,水温与孵化速率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孵化率与水温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以孵化率70%和80%分别作为胚胎发育的合适水温范围和最适水温范围的上下限标准,由孵化率与水温的回归曲线方程可以推算出,合适水温范围和最适水温范围分别为24.3~29.0℃和25.6~27.8℃;以孵化率50%作为判断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的标准,由回归曲线可以推算出,黑脊倒刺钯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2.8~30.5℃,通过曲线求导数计算极值的方法求得水温26.7℃时,孵化率达最大值.在水温24.2~33.0℃时,5日龄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8日龄进入晚期仔鱼,21日龄进入稚鱼期;从初孵仔鱼到28日龄,全长与日龄成直线相关,日平均生长0.6 mm.人工催产应选择连续晴天和水温保持在24.3~29.0℃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