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品种天麻自交、正反杂交,呈现出某一方面的优良特性。实验表明,以乌天麻为母本,红秆天麻为父本杂交所繁育出的天麻,具有生长快、成熟早、平均个体大、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特别是天麻素含量成倍增加,是提高天麻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栽培的天麻品种主要分为四个类型:一是红天麻,为主栽品种;二是乌天麻,大约占十分之一,主要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栽培;三是极少量的黄天麻和绿天麻;四是杂交天麻。现介绍鄂天麻1号(即乌红天麻)和鄂天麻2号(即红乌天麻)这两个杂交天麻的品种特性与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3.
宜红优1号杂交天麻是由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天麻技术协会育成的既适宜低海拔平原地区室内栽培,又适合高海拔(500~1800米)高山丘陵地区室外仿野生栽培的杂交天麻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了我国高山、丘陵,尤其是平原地区栽种天麻无杂交良种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霍川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59-161
天麻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与药用价值,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全球有30余个天麻品种资源,除西欧、美洲等地的少数国家外,其余国家均有种植。我国天麻主要有4个类型,即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以红天麻和乌天麻居多。天麻具有有性生殖的特点,生产上常利用天麻杂交种子进行商品麻生产,以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天麻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有箭麻准备、精细管理、授粉和种子收获储藏等四个重要环节,授粉时以开花当天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16:00以后授粉所结果实质量最好。不同品种之间杂交产生的杂交天麻不仅在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杂交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培育出新的杂交天麻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长速度、与蜜环菌生长的关系、天麻产量等方面分析了光皮桦作为天麻菌材树种的优势,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6.
天麻高产新品种鄂天麻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天麻2号是以宜昌红天麻为母本,云南小草坝乌天麻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两者花期相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培育而成。种麻为嫩白色的粗壮芽,长2-10厘米,重5-100克,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天麻和红天麻在台州当地的开花习性。[方法]以乌天麻和红天麻作为研究对象,考查2种天麻在台州地区进行有性繁殖期间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并开展了人工繁种试验。[结果]红天麻种子和红×乌杂交天麻种子在当地繁育效果显著优于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其中以红天麻种子的种麻产量最高,可达6.97 kg/m~2。[结论]该研究为在台州当地推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麻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天麻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条件、场地选择、材料选用、菌材培养、栽培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麻室内箱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麻的特征特性与庄浪县人工栽培天麻的实践,从栽培室的选定与栽培箱准备菌材培养、天麻引种栽培,室内温湿度管理,收获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天麻室内箱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林间天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间天麻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从林地选择、菌材培养、栽培、栽培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林间天麻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林间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室内栽培天麻属于集约化工厂栽培的方式,是不同于野外栽培的另一种途径。大量利用农村闲置的空房、地下室、窑洞等种植天麻,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山区天麻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天麻生长的环境条件、栽培场地选择、菌材培养、栽培方法与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麻又叫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系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贵重药材,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天麻味甘、性平,具有平熄肝火、益气定惊、养肝和解除痉挛的作用。人工地道栽培的天麻与野生天麻在形态和功效上均无明显区别.因此发展天麻的人工栽培是解决野生天麻日益减少的有效措施。地道(或地洞)冬暖夏凉.适合于天麻生长发育.是栽培天麻的理想场所。地道栽培天麻产量高、技术简便、投工少、成本低、易管理,并可避免较大程度的人、畜、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4.
天麻的有性繁殖是在野生变家种成功后,仅几年形成的配套栽培技术.有性栽培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天麻无性繁殖的种源缺乏的难题,而且也解决了在无性繁殖过程中,种性退化、繁殖系数和产量低的问题;同时,通过人工授粉有性繁殖,还可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箭麻抽薹开花人工辅助授粉,把所结种子与“共生萌发菌”一起培养后再播在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床上进行栽培繁殖,可解决天麻因多代无性繁殖使种性退化问题,也是提高其繁殖系数,降低成本,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天麻在西南地区均有人工栽培,群众的栽培水平不同,天麻产量、质量高低不一,各地反馈的共性的问题是不能“稳产”,怎样获得稳定产量?笔者多年的栽培实践认为控制好天麻无性栽培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是获得天麻高产稳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桑枝栽培天麻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可以栽培天麻,采用生料栽培时桑枝天麻产量低于杂木天麻产量,采用熟料栽培方式时桑枝天麻产量与杂木天麻产量相差不大,在杂木紧张、价格上涨而桑枝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用桑枝替代杂木栽培天麻。从栽培现场看,桑枝发菌快但后劲不足,可以考虑用桑枝与杂木的混合料栽培天麻,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制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以求天麻种植科学便捷、经济有效.[方法]根据天麻生长发育的温度理论原理,观测并推算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与地温的对应值,确定如何利用海拔温差科学调控种植天麻.[结果]在湖北宜昌海拔1000m以上建立品种园,100m左右建杂交区,500m左右建良种场,800m以上建商品麻GAP基地最为经济有效:将有性种麻培育期节省了12个月,将有性乌天麻商品麻的生产周期节省了12个月,且保持优质高产;调控乌天麻与红天麻花期相遇.培育出鄂天麻1号、2号两个优良杂交新品种.[结论]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科学便捷、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野生与杂交天麻的DNA标记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丽  陈祖云  王晓玲  宋聚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60-14860,14916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定野生和杂交天麻。[方法]合成SSR特异引物用于天麻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结果]SSR扩增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分辨力强,野生和杂交天麻有各自特异的DNA标记。其中,杂交天麻均扩增出2条带,为杂合子;野生天麻只扩增出1条带,为纯合子。[结论]该研究为野生和杂交天麻种质资源的鉴别、保护、育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施盛 《农家科技》1999,(1):26-26
<正> 栽培天麻是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栽培后经6个月的科学管理即能收获,投入与产出比为1:5,经济效益显著。 1.栽培方式。传统栽培皆为野外窖栽,这种栽培方式不利于管理,效益较低。目前科学栽培天麻的方式有室内立体箱栽和平面栽培,这种栽培方式有利于控温、控湿和病虫害防治,易于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