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试验以水蚯蚓为对照组饲料,探讨益多美配合饲料和国外某品牌配合饲料对日本鳗鲡玻璃鳗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益多美配合饲料组的玻璃鳗平均存活率最高,为77.34%,为水蚯蚓组的1.64倍;国外饲料组和益多美饲料组玻璃鳗的平均增重率分别是水蚯蚓组的1.83和1.70倍;配合饲料转化率优于水蚯蚓,其中益多美饲料组的平均饲料转化率(27.3%)略高于国外饲料组(26.3%).  相似文献   

2.
将茶叶、豆粕、玉米混匀后经微生物发酵制得发酵茶饲料,为了研究发酵茶饲料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5周龄的新杨黑羽蛋鸡43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以5%、10%发酵茶饲料替代基础日粮进行饲喂,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饲喂2周后,产蛋率表现为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对照组;平均蛋重则相反。饲喂3周后,料蛋比表现为对照组>10%茶饲料组>5%茶饲料组;相比于对照组,5%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10%茶饲料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且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6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8周后,10%茶饲料组的蛋清浓蛋白比例显著低于5%茶饲料组,且稀蛋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5%、10%茶饲料组的蛋黄胆固醇及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5%发酵茶饲料能够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脱毒效果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00羽1日龄科宝肉仔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羽鸡。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饲养全期,在日增质量方面,添加可立吸的正常饲料组相对于正常饲料组提高14.24%;添加可立吸的霉变饲料组相对于霉变饲料组提高5.05%。可立吸在提高饲料转化率方面效果明显好于奥地利吸附剂组;料肉比,添加可立吸的正常饲料组相对于正常饲料组降低6.08%;添加可立吸的霉变饲料组相对于霉变饲料组降低4.81%。肉鸡死淘,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对滤袋法测定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含量的影响。采集黑龙江、河南及河北3个省的30个不同种类的饲料样品,分为5类(干草类饲料、农副产品类饲料、青贮类饲料、糟渣类饲料和饼粕类饲料),各类饲料分别粉碎为2个处理长度,粗粉碎组为2.00 mm,细粉碎组为0.45 mm(过40目分析筛),测定各样品的NDF、ADF、NDIP和ADIP含量。结果显示:1)粗粉碎组和细粉碎组的干草类饲料、饼粕类饲料NDF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2组间干草类饲料、青贮类饲料ADF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糟渣类饲料、饼粕类饲料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粗粉碎组饲料的NDF和ADF含量普遍高于细粉碎组。2)粗粉碎组和细粉碎组的NDIP含量除青贮类饲料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几类饲料的NDI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间各类饲料的ADI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采用滤袋法测定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NDF和ADF含量差异较大,建议采用2.00 mm的粉碎粒度进行测定;采用滤袋法测定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NDIP和ADIP含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粗蛋白为32.5%和28.5%的2种饲料配方水平,饲料1、3采用商品饲料生产工艺,饲料2、4为实验室挤条工艺。投喂平均初体重为12.8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60d饲喂结果表明:4个饲料处理组中,饲料1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最佳,瞬间生长率(SGR)达2.09,饲料2组其次,SGIL为2.04,其中饲料1、2组罗非鱼的sGR显著高于3、4组的1.58和1.68(P〈0.05);饲料1组饲料系数最低1.36,饲料2组次之1.38,二者均显著低于饲料3、4组的2.04、2.01(P〈0.05),试验期间各组成活率均高于98%,无显著差异;饲料1组和2组罗非鱼脏体比分别为11.33和11.21,显著高于3、4组的9.49和9.73(P〈0.05);肥满度以饲料3组的3.02最小,饲料4组次之3.09,二者显著低于1、2组的3.25、3.38(P〈0.05)。此研究证实了饲料中的32。5%饲料蛋白水平较28.5%饲料蛋白水平能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相比而言加工工艺对罗非鱼生长和形体指标的影响较饲料蛋白水平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吉戎兔效果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60~66日龄健康吉戎幼兔1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粉状饲料。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测定2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测定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提高了9.57%;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降低了13.13%;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的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9.01%、5.00%,粗纤维消化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31.87%。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不同饲料来源对拟穴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取体重(8.52±0.34) g的蟹,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试验周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鱼组)养殖的拟穴青蟹,分离其肌肉和性腺,测定了肌肉和性腺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等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冰鲜鱼组拟穴青蟹性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FAA)总量均显著高于冰鲜组(P<0.05)。配合饲料组肌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高于冰鲜鱼组,赖氨酸低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化学评分(CS)高于冰鲜鱼组,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评分低于冰鲜鱼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冰鲜鱼组。配合饲料组性腺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AA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  相似文献   

8.
36头17.6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选用自行配制的生物饲料,本地生产的粉状配合饲料,市场上出售的全价颗粒饲料作饲养对比试验,结果3个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22±31,395±59,363±96,3组间差异极显著,料肉比分别为4.13,3.42和3.73,粉状配合饲料组和全价颗粒饲料比生物饲料组好;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中性蛋白酶、0.1%非淀粉多糖酶和0.3%包衣复合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饲喂体重为(223.75±22)g的日本品系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28 d,探讨三种酶制剂对温室养殖的中华鳖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2%中性蛋白酶饲料组的中华鳖增重率、饲料系数明显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饲料系数降低0.14,增重率增加5.34个百分点;0.1%非淀粉多糖酶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0.1,中华鳖增重率与对照组相当;0.03%包衣复合酶饲料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当,中华鳖的增重率比对照组低1.74个百分点;在每只中华鳖日摄食量方面,0.02%中性蛋白酶饲料组和0.1%非淀粉多糖酶饲料组的效果较好,0.03%包衣复合酶饲料组次之,但都与对照组无显著性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02%中性蛋白酶能有效提高中华鳖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0.81 g凡纳滨对虾仔虾为对象,研究在盐度30 mg/kg条件下饲料糖脂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蛋白水平为41%,糖脂比分别为4.01∶1、3.29∶1、2.78∶1、2.21∶1、1.75∶1、1.42∶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结果显示:(1)投喂糖脂比为3.29∶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高于糖脂比为2.21∶1、1.42∶1的饲料组(P<0.05)。投喂糖脂比为2.78∶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糖脂比为4.01∶1、3.29∶1的饲料组(P<0.05)。(2)投喂糖脂比为4.01∶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75∶1、1.42∶1的饲料组(P<0.05)。投喂糖脂比为4.01∶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投喂糖脂比为3.29∶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肝糖原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42∶1的饲料组(P<0.05)。(3)投喂糖脂比为1.42∶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血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75∶1的饲料组(P<0.05)。投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酶制剂与吡啶甲酸铬替代豆油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7.53±0.02) g的试验鲤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重复,分别投喂高脂饲料(HL组,脂肪水平6.28%)、中脂饲料(ML组,脂肪水平5.76%)、中脂加酶饲料(MLE组)、中脂加酶加铬饲料(MLEC组)、低脂饲料(LL组,脂肪水平5.26%)、低脂加酶饲料(LLE组)、低脂加酶加铬饲料(LLEC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MLE组试验鱼粗脂肪表观消化率(ADCFat)较HL组显著提高7.63%;MLEC组试验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比(PER)较HL组分别提高8.59%、5.39%和9.38%,饲料系数(FCR)较HL组降低8.72%,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较HL组降低0.71元,投喂1吨饲料的产鱼量较HL组增加56.29 kg;而LLE组和LLEC组试验鱼的WGR、SGR和PER较HL组均降低,饲料成本较HL组均增加,投喂1吨饲料的产鱼量较HL组均降低。综上所述,通过添加酶制剂和吡啶甲酸铬,将高脂饲料的脂肪水平降低0.5%,不会对试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造成负面...  相似文献   

12.
选择176只约1月龄的洋鸭,随机分成A、B、C和D 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1只鸭.A组饲喂由常规原料组成的颗粒料,为对照组;B组饲喂含5%牛粪生物饲料的颗粒料;C组饲喂含10%牛粪生物饲料的颗粒料;D组饲喂含15%牛粪生物饲料的颗粒料.结果表明,从总增质量、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方面看,C组与A组相当,而B组和D组低于A组.  相似文献   

13.
试验评价了饲料中添加丙酸铬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模拟运输条件下的抗应激能力。试验分5个处理组,在罗非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丙酸铬,各处理饲料如下:①空白对照组:基础饲料;②200μg/kg铬(来源于丙酸铬,下同)+基础饲料组;③4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④8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⑤1600μg/kg铬+基础饲料组。养殖试验期8周后进行模拟运输刺激。结果表明,模拟运输刺激后,所有试验组罗非鱼血糖浓度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400μg/kg~800μg/kg铬可显著提高血糖及肌酸激酶的增加幅度,提高罗非鱼的抗运输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饵料对鳜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鳜(Siniperca chuatsi)分为蚯蚓组、鲢内组和饲料组,分别对3个组试验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鳜鱼在整个试验期间的特定生长率,蚯蚓组>鲢肉组>饲料组,且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摄食不同饵料30 d后,鳜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蚯蚓组>鲢肉组>配合饲料组;脂肪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鲢肉组>蚯蚓组>配合饲料组;淀粉酶活性增加幅度大小依次为配合饲料组>鲢肉组>蚯蚓组.  相似文献   

15.
选取108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第1组饲喂常规饲料,第2组饲喂霉变饲料,第3~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第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0%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的试验组肉鸡日增重大于饲喂霉变饲料组的,添加0.20%EGM组的日增重效果与正常组最为接近;添加0.20%EGM组和霉可吸组肉鸡的料重比与正常组最为接近;霉变饲料中添加0.10%EGM、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和饲喂常规饲料时,能显著降低肉鸡血清羟自由基(·OH)含量(P0.05);霉变饲料中添加0.20%EGM组与其余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表明,EGM能有效地吸附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降低霉菌毒素对肉鸡的过氧化损伤;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2%EGM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酯化葡甘露聚糖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体质量相近,日龄相同的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1组饲喂正常饲料;2组饲喂霉变饲料;3组~5组,在霉变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6组在霉变饲料中添加0.1%霉可吸,研究霉变饲料中添加EGM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至30d,1组和5组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极显著高于3组,1组、5组和6组显著高于2组、3组和4组;1组仔猪血清丙二醛和羟自由基含量极显著低于5组,5组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1组仔猪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5组,5组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由此表明,EGM能很好地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提高仔猪的日增质量,降低料重比,扭转霉菌毒素对仔猪的过氧化损伤,在仔猪霉变饲料中的适宜添加剂量为0.2%。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72头52日龄,体重1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代瘦肉型仔猪,完全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4头。A组为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不加百福素;B组为试验Ⅰ组,饲料中添加0.1%百福素,;C组为试验Ⅱ组,饲料中添加0.2%百福素。B、C二组饲料中均不添加抗生素。经过36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0.1%百福素提高仔猪日增重5.6%(P<0.05)和采食量0.85%(P>0.05),降低仔猪料肉比4.5%,为仔猪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②0.2%百福素提高仔猪日增重3.8%(P>0.05),采食量1.70%(P>0.05),降低仔猪料重比2.3%;③饲料中添加百福素,对降低仔猪的腹泻频率、发病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虽然许多人都证实用全价混合饲料饲喂反刍家畜是适当的,但饲喂这种饲料时,对整个畜体,包括胃肠道的生理状况,尚缺乏研究.本试验旨研究在用散状和颗粒混合饲料饲喂幼龄绵羊时,消化道内发生的变化.挑选60头拉脱维亚黑头小公羊作为试验羊,分为3组.I组(对照)喂普通饲料;Ⅱ组喂散状全价混合饲料;Ⅲ组喂全价颗粒混合饲料.混合饲料成分(%):秸秆粉40、草粉15、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鱼粉和大豆粕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全价配合饲料,饲养体质量(7.10±0.19)g健康斑点叉尾(鱼回)幼鱼2个月,探讨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6%、32%、28%和24%饲料组,但饲料蛋白水平为32%和28%时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差异;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6%、32%、28%和24%饲料组;饲料蛋白水平为40%的饲养组肥满度与36%、32%、28%和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蛋白水平36%、32%、28%和24%饲养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泽西州戈塞马养殖场的试验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棉籽喂饲奶牛,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试验是分2批进行的,第1批试验分2组:参照组用常规标准饲料;试验组用4%的棉籽代替其中等量的常规标准饲料。试验期2个月。第2批试验分3组:标准饲料组;标准饲料加20%谷物组;标准饲料加20%棉籽组。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2批试验中凡是添加了棉籽喂饲的奶牛组,其产奶量都要高出其他2组的8%~14%。□添加棉籽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