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且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动物利用。动物消化道内植酸酶的活性一般都很低,尤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且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动物利用,动物消化道内植酸酶的活性一般都很低,尤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又高于畜禽,特别是鲤科鱼类属无胃鱼,没有胃酸分泌,通常采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等方法来满足鱼体对磷的营养需求,由于全球磷酸盐的储备量有限,植酸磷作为可供选择和经济的磷源,能被植酸酶有效的分解利用。植酸酶作为一种环保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水解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类而提高蛋白质和磷、钙、锌、铁及铜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和不良反应等特点,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饲料植物原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鱼类利用。但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必须通过添加无机磷来满足鱼类较高的磷需要量,这样对环境易造成污染。植酸酶通过对抗营养因子植酸的降解,不仅能够释放磷、钙等矿物元素,而且提高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原料,降低饲料成本。但由于鱼类的种类较多,不同鱼种之间的消化道结构差异大,植酸酶在不同种类鱼上的效果是不同的。有些种类的植酸酶作用研究较多且结果一致,但有些品种的植酸酶作用研究少且结果不一致,造成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不确定性,使植酸酶在鱼料中规模化使用相对滞后。文中针对消化结构相似的两种主要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以期为植酸酶在鱼料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含量很高,有70%磷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因为消化道缺少分解植酸的酶类,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目前多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提高植物饲料磷的利用率。但种种原因导致植酸酶添加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大多观念认为植酸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饲料中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易中华 《中国猪业》2008,3(12):50-53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存在于谷物的籽实中,是磷的贮库.种子中大约有2/3的磷是与肌醇结合成植酸,称为植酸磷.植酸酶能水解植酸释放出磷、钙等矿物质元素.单胃动物消化道内不含有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所以需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家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被单胃动物所利用。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大量未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Nelson(1968a)首次报道了添加植酸酶可提高仔鸡对磷的利用率,但当时由于植酸酶的提取成本高、产量少、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非植酸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姚斌副研究员经过两年的努力 ,终于研究开发了一种目前世界上尚属空白的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中性植酸酶。它主要应用于淡水鲤科鱼类饲料 ,能使鱼类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60 %,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 ,降低饲料成本 ;能使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减少40 %,减轻植酸磷因不能被动物有效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所造成的磷污染 ;还可降低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并提供营养物质———肌醇 ,对提高鱼类的生产效益、品质及降低饲料中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分离到的中性植酸酶NPHYA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质。在 …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酶(Phytase)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饲料,其中70%以上的磷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能被利用;另一方面,饲  相似文献   

10.
植酸(亦称六磷酸肌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与磷结合为植酸磷。植酸磷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磷源,但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大部分植物性饲料中的磷仅1/3能被家禽有效利用(Carter等,1991),且植酸盐能与不同的阳离子和蛋白质结合,降低了蛋白质及钙、锌、镁和铁等矿物质的生物利用率(Graf,1986)。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此.能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的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包括植物本身的植酸酶和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外源性植酸酶。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很多植酸,植酸中所含的磷为植酸磷,植酸磷只有先分解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1].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几乎没有可发挥作用的植酸酶,所以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2,3],同时植酸还能与蛋白质、淀粉相结合形成络合物,使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受到影响[4].  相似文献   

12.
饲料磷资源及其有效利用(续)郭吉余(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4提高饲料磷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4.1植酸酶的开发植酸酶是降解饲料植酸及其盐的酶。单胃动物由于缺乏能分泌植酸酶的微生物区系,对植酸磷的分解能力很差,故人们试图通过在畜禽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13.
植酸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在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同时,还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使消化率降低。同时植酸也使珍禽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失去活性。植酸酶是一种专门水解植酸的酶制剂,天然植酸酶存在于许多植物种子中,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就能分解植酸释放出磷等元素供种子发芽、生长。草食畜的瘤胃微生物有合成植酸酶的能力。而珍禽由于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磷,所以一直将植酸视为对单胃动物有害的成分。生产实践中只…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两年努力,中国农业 科学院饲料所姚斌副研究员 终于研究开发出一种世界上 尚属空白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一中性植酸酶。它主要应用于 淡水鲤科鱼类饲料,能使鱼类 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提高 60%,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 加量,降低饲料成本;能使粪 便中磷的排出减少40%,减 轻植酸磷因不能被动物有效 利用而直接排出体外所造成 的磷污染;还可降低植酸盐的 抗营养作用并提供营养物质 ──肌醇,对提高鱼类的生产 效益品质及降低饲料中植酸 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植酸酶技术又添新成员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是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是一类特殊的酸性磷酸酶.它能水解植酸.消除植酸抗营养作用,释放出磷,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用量,进而降低饲料成本,显著降低猪、禽粪便排泄物中磷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高于畜禽,为0.5%~0.6%,而鱼类消化系统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植酸结合态磷.目前水产养殖中常喂高鱼粉、骨粉含量饲料,而水产动物对鱼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酶是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肌醇六磷酸酯)及其盐类的一种脂酶。植物饲料中的磷由于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及植酸盐中,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并且植酸通过螯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锌、锰、铁、钙和钾等主要矿物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磷得以被动物利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本文拟从植酸磷的性质、植酸酶的生物特性及研究应用现状诸方面来论述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1植酸磷的性质植酸或植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  相似文献   

18.
1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植酸酶植物性饲料中约有70%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而导致植物性饲料中总磷的消化率降低,只能达到30%左右,同时植酸还与氨基酸、微量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吸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假说。传统的有关植物性饲料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饲料工业的发展,准确评定饲料有效磷的含量对磷的利用和需要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有效磷评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斜率比法(Slope ratio assay),通过测定被考查磷源相对于标准磷酸盐差异而确定其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环保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 6 0 %~ 80 %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的。植酸在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同时 ,还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 ,使消化率降低。同时 ,植酸也使动物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失去活性植酸酶是一种能将饲料中的植酸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新型单胃动物的饲用酶制剂 ,天然植酸酶存在于许多植物种子中 ,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 ,就能分解植酸释放出磷等元素供种子发芽、生长。草食畜的瘤胃微生物有合成植酸酶的能力 ,而禽类动物 ,由于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 ,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 ,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