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桃山林场杨桦次生林间伐后林下光照特征的测量调查,研究了间伐后林下光照特征与抚育间伐强度关系,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于杨桦次生林林下光照有明显的增加效果。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光照呈正相关性,但当抚育间伐强度过高时,该相关性不明显。在抚育间伐后的杨桦次生林地内,较强抚育间伐强度的林下光照异质性较为明显。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2.
做好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因此对抚育间伐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对植树造林的透光抚育、生长抚育、间伐木的选择及抚育间伐的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杉木林历来采用下层抚育间伐作业。杉木林上层,下层抚育间伐对比试验说明,上层抚育间伐能比下层抚育间伐显著地提高林分生长量。本文论述了上层抚育间伐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的机理,并提出上层抚育可应用于杉木林的首次间伐。  相似文献   

4.
韩久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75-7776
强调了生态公益林抚育间伐的重要性,指出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抚育间伐对水土保持和对幼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间伐强度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1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抚育间伐强度为45%、30%和15%的林分,其林木胸径年均生长量比不间伐的分别提高了83%、43%和23%;抚育间伐强度为45%的林分,其林木胸径年均生长量与不间伐的差异极显著,与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对已超过正常抚育间伐年限的杉木人工林进行较强度抚育间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辽东山区落叶松大径材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鹏跃  黄鑫春  梁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68-3468,3474
对落叶松大径材人工林抚育间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确定了正确的抚育间伐时间、间隔期、强度和方法,并对抚育间伐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工林抚育间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获得木材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首次抚育措施、抚育间伐木的选择、人工整枝3个方面对人工林抚育间伐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培育时,森林的抚育间伐是很重要的,通过抚育间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森林的培育效率,对于林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以白龙江为例阐述了白龙江林区抚育现状以及在抚育间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森林的培育,森林的抚育间伐措施应科学合理。基于此,分析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欧建德 《吉林林学院学报》2000,16(4):210-211,223
根据森林经济效益,建立抚育间伐优化数学模型,以例说明模型在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的应用,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方式优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水文生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林下植被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随抚育间伐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林下植被木本植物各指标都随抚育间伐强度的提高而减小,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草本植物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林下木本植物的影响,各林分水分指示植物以潮润型为主,伐后林下潮湿型指示植物较未间伐林分增加;间伐后短期内灌木层的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宣威市林业改革的现状,针对宣威市林业改革中存在的机构机制不健全、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推进缓慢、资金欠缺、林权流转困难等问题,提出健全机构机制、实施分类经营、拓展投资渠道、健全"三防"体系、健全林产品服务体系、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宣威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栗瘿蜂在宣威市普遍发生,通过调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提出预测防治对策,以为降低栗瘿蜂危害程度、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对宣威市森林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富民兴林建设中存在的"大资源、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加强林业产业、强化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宣威市土地资源现状,对当地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的紧迫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的项目管理策略,以期促进生态恢复,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威火腿历史悠久,是宣威最负盛名的地方文化形象代表和特色品牌象征,更是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宣威火腿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美食在曾懿《中馈录》中有所提及,在《舌尖上的中国》再次强调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为了解宣威火腿企业发展及宣威火腿的销售情况,探究宣威火腿原产地—特色产业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宣威火腿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对宣威火腿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为宣威火腿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宣威西部烟区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于2019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10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发生率、经济性状以及初烤烟叶的含梗率、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云烟105’、‘中川208’等烤烟品种的大田长势表现较好,病害发生率低,4种主要病害发病率均低于2.34%,其中黑胫病的发病率均低于0.93%,发病率较其他品种低;‘云烟105’、‘中川208’和‘云烟97’以单位产值为主的经济性状较优,产值均大于71711.70元/hm2,生态适应性较好。同时‘云烟105’的平均含梗率相对较低(35.98%)、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平均综合分值较高,分别为0.63和0.58,市场适应性较好。‘云烟100’、‘云烟87’等烤烟品种整体表现中等,可作为储备品种加以研究。‘云烟121’、‘云烟123’和‘云烟116’等烤烟品种整体表现较差,不适合在该区域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舌、电子鼻、质构仪对宣威火腿的成熟时间与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舌能将不同年份的宣威火腿很好地区分开来;火腿的硬度、咀嚼性随成熟年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弹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回复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上述结果说明宣威火腿在成熟的过程中,随时间增加其风味和质构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通过分析其风味和质构指标来快速判断其成熟时间。本研究为对宣威火腿进行鉴别和品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和主成分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曲靖各县区1971-2007年累计3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各县区烤烟气候进行了初步分类,并基于模糊数学原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曲靖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气候适宜性指数(climate feasibility index,CFI)为0.839±0.040,...  相似文献   

20.
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和湿地景观3个方面综合评价了宣威市月牙湖湿地公园。结果表明,宣威市月牙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湿地环境质量良好,湿地景观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