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提高吉拉金丝牦牛繁育性能和转变生产方式,在仲巴县对选择30头健康青年吉拉金丝牦牛为样本,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补饲1kg/d)和试验Ⅱ组(补饲2kg/d),每组10头,开展对比补饲试验,定期测量体重。同时进一步探究了试验牦牛的日增重、冬季掉膘和繁育性能。试验结果,试验Ⅰ组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合Ⅱ组的平均初配月龄小于放牧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牦牛补饲可显著提高增重和繁育性能,且最佳补饲量为1kg/d。  相似文献   

2.
研究金寨地方黑毛猪在生态放养条件下,不同精料补饲量对黑毛猪生长速度和料肉比的影响,为提高该品种猪生态养殖效益奠定基础。选取初始体重在20~35 kg的健康、阉割金寨黑毛猪57头,随机编入Ⅰ组(26头)、Ⅱ组(17头)和Ⅲ组(14头)进行放养,分别按1.00、1.25、1.50 kg/头·天补饲精料。结果表明:放养初期(0~20 d)和中期(20~40 d),各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相近(P0.05);放养60 d时,Ⅱ、Ⅲ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Ⅰ组(43.83±1.27,49.64±1.14,50.14±2.24,P0.05);放养后期(40~60 d)Ⅱ、Ⅲ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放养初期,Ⅰ组的料肉比较Ⅱ组、Ⅲ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中期,Ⅱ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Ⅲ组(P0.05);放养后期,Ⅱ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可见,放养条件下,40 kg以下的金寨黑猪补饲量以1.0 kg/d为宜,40~50 kg的猪补饲量以1.25kg/d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饲粮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对山羊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8只体质量为(21.27±2.67)kg的波杂羊(波尔山羊×徐淮山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饲粮,以高精料A组(精料所占比例70%)为对照组,饲粮B组、C组和D组为试验组,在高精料A基础上补饲非常规饲料,其中B组精料所占比例50%,C组精料所占比例20%,D组精料所占比例0。精料由玉米、豆粕、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配制,非常规饲料来源于大豆皮、橘子皮、醋糟、喷浆玉米皮。试验羊单独饲喂,在6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C组和D组的山羊屠宰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2)C组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和D组的山羊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4组饲粮处理山羊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宰后45 min、24 h的pH值及屠宰后12 h、24 h、48 h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以及山羊肉的L*、a*、b*、弹性和内聚性差异不显著(P0.05),A组羊肉的剪切力、硬度和咀嚼性显著高于C组和D组;4)4组饲粮处理的山羊肉中水分、干物质差异不显著(P0.05),A组山羊肉中粗灰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C组山羊肉中有机物显著高于A组(P0.05),4组饲粮处理山羊肉中粗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D组的山羊肉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说明,在本试验研究背景下,在高精料中补饲非常规饲料,可以提高山羊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并且对血液生化指标未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以精料所占比例20%(饲粮处理C)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补饲对减少冷季掉膘的作用。【方法】在西藏当雄选择年龄为4.5周岁(2胎)的泌乳期母羊、8-12月龄后备母羊,分别进行60、90 d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泌乳母羊试验组增重0.61 kg,而泌乳母羊对照组活重损失4.94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补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后备母羊试验组增重6.44 kg,而后备母羊对照组活重损失1.3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补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春季牧草青黄不接、自然放牧绵羊普遍掉膘的情况下,通过补饲精料可以有效提高增重、减轻载畜压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析补饲条件下,限时放牧对乌珠穆沁羔羊生长发育及采食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乌珠穆沁去势公羔,按照同质原则随机分成5组:0H为舍饲组(对照),2H、4H、8H、12H分别为放牧2、4、8、12 h组。各处理组饲粮代谢能水平接近。试验期102 d,预试期15 d,正式期87 d。7、8、9月份每月月末空腹称重、同时测量体尺,分别在每月中旬用饱和链烷法测定一次放牧采食量。【结果】(1)限时放牧加补饲对放牧季乌珠穆沁羔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8月份,8H、12H组的体长指数均显著高于(P=0.05)舍饲组,其体躯指数显著低于(P<0.05)舍饲组,而2H和4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处理组7—9月份的月末体重、总增重、全期平均日增重、总采食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日增重在各月份之间显著不同(P<0.01)。7月份,随放牧时间延长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全天放牧组的日增重较舍饲组、2H、4H、8H组分别减少了101、84、69、38 g•d-1,而放牧2H、4 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别(P>0.05);8月份,各处理组日增重均达到最大,4H、8H、12H组显著高于(P=0.045)舍饲和2H组;9月份,舍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P<0.05)其余4组,而其余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3)随放牧时间延长,放牧采食量显著增加(P<0.001)而补饲量呈递减趋势;补饲量每增加1 kg,总采食量增加0.44 kg、放牧采食量减少0.78 kg;4H组的饲料转化效率略优于2H和8H组。【结论】限时放牧4 h加补饲不影响羔羊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但显著减少了放牧采食量。结合草地保护和饲养成本,则放牧4 h加0.52 kg补饲(精料与谷草干草以1﹕1混合)是最佳放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用体重为380±21.33kg的2岁杂交肉牛40头进行喂养试验,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粮以鲜酒糟、青草为主,按体重补饲精料补充料1.2%的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以喂饲酒糟生物料和青草为主,分别按体重的1.2%、1.0%、0.8%补饲精料补充料日粮。结果表明,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P0.05)、Ⅳ组(P0.05),试验Ⅰ组、Ⅲ组、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组干物质饲料报酬分别为6.72、5.72、6.89、7.08,Ⅱ组比Ⅰ组、Ⅲ组、Ⅳ组分别提高了14.48%、16.98%、19.21%;4组每千克增重所耗饲料成本分别为8.97、8.11、9.06、8.50元,以试验Ⅱ组最低,因此,酒糟通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可以提高肉牛育肥生产效果;在使用酒糟生物饲料时必须补充适量的精料补充料才能得到良好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缓解冷季白牦牛掉膘现象以及减少白牦牛冬春季草场放牧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8月龄牦牛犊牛,分为4组,3组为补饲试验组,燕麦籽粒补饲量分别为0.1,0.2,0.3kg/(d·头),另1组为对照;同时选取72头5~7岁成年牦牛,分为4组,其中3组为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量分别为1,2,3kg/(d·头),另1组为对照,所有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早晨补饲,对照组只进行放牧;在补饲同时,随机选取补饲组成年牛18头,对照组成年牛18头进行放牧试验,研究冷季补饲放牧对草地植被群落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成年牦牛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量为2kg/(d·头)时,冬季掉膘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犊牛燕麦籽粒饲喂量为0.3kg/(d·头)时,冷季增加体质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补饲与放牧结合区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以及地上生物量总体优于纯放牧区,植被开花、结实株数总体高于纯放牧区;白牦牛成年牛在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饲喂量为2kg/(d·头)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99.6元/头。【结论】牦牛成年牛青贮玉米秸秆最佳补饲量为2kg/(d·头),不建议犊牛使用燕麦籽粒进行冷季补饲;补饲与放牧结合可以改善高寒牧区草地状况。  相似文献   

8.
菌糠饲料对秦山杂阉牛短期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秦山杂交一代阉牛12头,分为4组,对照组使用基础饲粮,Ⅰ,Ⅱ,Ⅲ组分别用平菇菌糠替代10%,20%,30%的基础饲粮组成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进行了60 d的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3种营养水平对牛的育肥效果影响均较对照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育肥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精料增重比和粗料增重比,以及增重收入、头均纯收益、投入产出比等均以Ⅱ组的效果最佳(P<0.01);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仍以Ⅱ组的为最低(P<0.01),而且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9.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5头健康无病、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雌性贵州黑山羊,按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3组,每组15只,研究日粮补饲不同水平精料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补饲300 g精料原料、600 g精料混合料(含4%预混料).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山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增加39.0% (P <0.05)、87.8% (P <0.05),平均日增重提高104.0% (P >0.05)、432.0% (P <0.05),料重比下降31.5%、64.9%,平均经济效益增加0.29、1.83元/(只·d).结果表明,全期补饲效果以试验2组最好,有利于提高山羊生长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母兔的泌乳量在仔兔18~21日龄时达最高峰,其后急剧下降。而仔兔的生长单靠母兔哺乳已不能满足对营养的要求,必须提早补饲混合精料。1985年4~6月,四川省畜牧所唐良美等同志选14窝同期出生的加利福尼亚仔兔(91只),随机分为离母补饲组和随母补饲组。试验表明:仔兔21~30日龄离母补饲与随母补饲的平均日增重和离窝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但30~35日龄离母补饲的平均日增重和窝增重均极显著高于随母补饲(P<0.01)。离母补饲的仔兔习惯采食补饲的混合精料,能从饲料中摄取营养以弥补母乳不足,保持30日龄前的增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精料对海南黑山羊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海南黑山羊60只,共分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其中1个为对照组(不进行补料),试验组Ⅰ、Ⅱ、Ⅲ分别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的3种试验日粮1号料、2号料和3号料,3个试验组精料补充量按照每只羊200 g/d进行补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精料(试验组)对海南黑山羊的末重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对海南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海南黑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不同营养水平精料对舍饲生长前期海南黑山羊的血液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料对海南黑山羊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在补充饲料量相同的情况下以试验Ⅱ组的补饲效果最好,建议给生长前期海南黑山羊补饲2号料。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30头中国西门塔尔——太行类群牛,6~7月龄,体重在146~150㎏的小公牛,分为对照组(完全放牧)、试验1组(日补饲精料0.3千克)、试验2组(日补饲精料0.6千克),在夏季进行了90天的放牧补饲效果试验。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日增重分别为0.59㎏、0.77kg,比对照组(0.45㎏)高出31.11%(P﹤0.05)和71.11%(P﹤0.01),试验2组比试验1组日增重高出30%(P﹤0.05),试验证明:放牧补饲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补饲与补饲并添加0.67;果寡糖对伊犁母马泌乳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匹年龄、胎次、泌乳期相同,体重、泌乳量相近的伊犁母马,随机分成三组,各组间产奶量、体重差异不显著.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三组为试验Ⅰ、Ⅱ组.对照组放牧;试验Ⅰ组放牧+精料;试验Ⅱ组放牧+精料+果寡糖(占精料量0.67;).[结果]补饲精料并添加0.67;果寡糖的母马在20~40 d及40~60 d的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母马在40~60 d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饲与补饲并添加0.67;果寡糖母马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补饲及补饲并添加果寡糖母马泌乳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暖季补饲精料对三江源区1岁放牧牦牛生长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75.79±10.93)kg、(101.71±11.20)kg和(117.54±13.07)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71.00±10.03)kg、(90.90±13.36)kg和(101.44±12.19)kg,且试验8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夏初(6月8日-7月14日)、盛夏(7月14日-8月27日)和夏末(8月27日-10月6日)3个阶段的补饲组牦牛增质量和日均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除试验36d时补饲组牦牛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80d时补饲组牦牛血清尿素氮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三江源区高原型牦牛在暖季"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模式下,1岁牦牛平均日增质量为489g,是传统全放牧方式下(295g)的1.7倍,且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在产草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较好的暖季,适时合理的营养补饲能够有效挖掘出放牧牦牛具备的生长速度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补饲水平对盘江黄牛放牧育肥增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0头盘江黄盘江牛,随机分为4个组,其中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进行不同补饲水平的育肥试验。在补饲精料每千克含DM0.884kg,CP0.143kg,NEmf7.03MJ的饲料情况下,补饲组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益,明显优于不补饲组。其中以补锔.5kg组的效果最好,其日增重达到0.783kg比对照组0.231kg提高239%,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分别为218.79元和2.43元,比对照组的145.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确定HN品系生长所需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质量15kg左右的新品系猪30头(15阉15母),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在体质量15~30kg(H:18.5%,M:18.0%,L:17.5%)、30~60kg(H:17.5%,M:17.0%,L:16.5%)和60~90kg(H:16.5%,M:16.0%,L:15.5%)阶段分别设计高、中、低3个粗蛋白水平饲粮,饲养至90kg结束后,统计各阶段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分析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各阶段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逐渐增加.在15~30kg和30~60kg阶段,均以中粗蛋白质组猪的日增质量最高(390.63g/d和699.16g/d),料重比最低(2.43和2.81),育肥天数最少(41d和44d),但高、中、低三组猪平均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60~90kg阶段,中粗蛋白质组和低粗蛋白质组猪的日增质量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高粗蛋白质组(P0.01).按甘肃省当前饲料和生猪价格(2016年11月),中粗蛋白质组猪育肥全期头均饲料成本为566.34元,分别比高粗蛋白质组和低粗蛋白质组低89.71元和37.22元;育肥猪头均盈利为363.66元,分别比高粗蛋白质组和低粗蛋白质组多104.71元和42.22元.【结论】对于体质量在15~30,30~60和60~90kg阶段的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理想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是18.0%,17.0%和16.0%,在该蛋白水平下,育肥猪饲料成本低,头均利润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藏羊选择适宜的精料添加量。[方法]选用1岁左右、体重接近的藏绵羊30只,随机分为3组。以青干草为基础日粮,150、300、450 g/d 3种精料水平对各组藏羊进行补饲育肥,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藏羊日采食量、日增重均随精料补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对青干草的采食量略有下降趋势;不同精料补饲水平下,育肥后期藏羊日增重均呈下降趋势。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随精料补饲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精料和日粮转化效率、经济效益均以300 g/d精料处理组为最高。[结论]藏羊育肥时间以45~50 d为宜,精料添加量以300 g/(只.d)最好。  相似文献   

18.
选取体质量年龄相近、同期妊娠的健康藏母羊520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选3组于母羊分娩后分别补饲等蛋白不同能量水平(Ⅰ组为13.00 MJ/kg、Ⅱ组为13.50 MJ/kg、Ⅲ组为14.00 MJ/kg)的母羊精料补充料,第Ⅳ组以传统放牧方式饲养作为对照,测定母羊断奶后的发情受胎情况,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精料补饲组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饲组受胎率Ⅲ组Ⅱ组Ⅰ组,Ⅲ组比Ⅱ组和Ⅰ组分别高17.19%和26.74%;各补饲组FSH、L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H含量依次为Ⅲ组Ⅱ组Ⅰ组(P0.05),LH含量Ⅲ组Ⅱ组Ⅰ组(P0.05)。在天然草场营养匮乏期,适度提高补饲料的能量水平,可以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和FSH、LH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水平对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3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94.38±0.25)kg的夏杂断奶公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相近,NFC/NDF为1.35(A组)、1.23(B组)、0.94(C组)和0.80(D组)的4种全混合饲粮。试验期10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90d。每天记录每头犊牛的采食量,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定每头犊牛的体重、体尺;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犊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器官鲜重和肉品质。结果表明:1)饲粮NFC/NDF水平对犊牛平均日增重和体斜长的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A组高于其他各组;2)犊牛采食A组饲粮后胴体重达到111.40kg,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但对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采食A组饲粮的犊牛肝脏和脾脏分别为3.25和0.70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且脾脏指数有随饲粮NFC/NDF水平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对其他器官重量及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NFC/NDF为1.35组的饲粮可提高犊牛生长性能,更能满足3~6月龄肉公犊牛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光叶紫花苕草粉饲喂杂交肉牛对其肉质、屠宰性能、日增重等性状的影响,选择11~14月龄的杂交肉公牛27头,按品种配对分为3组,用添加光叶紫花苕草粉(含量分别为0、20%和40%)的精料补充料进行9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有提高,增重1kg消耗的精料和饲料干物质减少,育肥效果优于对照,且以处理2效果为佳;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均为处理2>对照>处理1;试验组的CP含量略高于对照(p>0.05),磷、镁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铁、锌、钾、钙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对照;17种已测氨基酸中,除蛋氨酸、异亮氨酸、γ-氨基丁酸和色氨酸外,其余的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蛋白质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p<0.05),肉样均未检出铅、砷等重金属元素与黄曲霉素;试验组牛肉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1),鲜肉样中的BHC、DDT等均低于NY5044-2001标准中的规定值。结论:光叶紫花苕对杂交肉牛的屠宰性能与牛肉肉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以占精料的40%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