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鸡胚致死孤儿病毒感染的鸡胚尿液研制了琼扩试验抗原,用于检查人工感染鸡,表现明显的特异性反应,感染鸡抗体的持续期较长,人工感染后3个半月100%呈阳性反应。抗体的最高滴度可达64倍。用琼扩试验证明,在一些地区的鸡场中有腺病毒感染,污染群的阳性率为8~46%。  相似文献   

2.
用鸡腺病毒Ⅰ型 Ote 株于尿囊腔接种9日龄鸡胚,直接采用感染鸡胚尿囊液原液制备琼扩反应抗原.用该抗原对人工感染腺病毒鸡群抗体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对14个鸡场的15群鸡进行了调查.其中6群为腺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40%。  相似文献   

3.
应用鸡痘弱毒感染的鸡胚尿囊液,经0.2%甲醛灭活后再加30%硫酸铵沉淀、离心、透析所制备的鸡瘟琼扩试验抗原,对7个鸡场的10个鸡群抽检256只鸡,其检出率人工感染鸡为25/25,自然发病鸡粘膜型为15/15,皮肤型为24/27,健康鸡为0/112,对鸡喉气管炎等7种病鸡的血清均为阴性反应,7个鸡场的10个鸡群中,有8群共89只鸡呈阳性反应。由此证明琼扩试验对鸡痘的诊断具有获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粘膜型鸡痘更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江苏地方株的分离及其VP2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PF鸡胚从江苏溧水某鸡场病死鸡的法氏囊组织中分离到1株法氏囊病毒(IBDV-LS株),该病毒不能凝集鸡的红细胞,琼扩试验证明与IBDV标准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应用RT-PCR扩增IBDV VP2基因,测序后并与GenBank中的IBDV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离的IB-DV-LS与国内外超强毒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4.6%以上,推导氨基酸同源性96.6%,并与超强毒株处于进化树同一分支;说明IBDV-LS属IBDV超强毒株,而亲水区内个别氨基酸的替换,提示该毒株已发生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流行毒株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一些发病鸡场分离到JD1~JD10共10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毒株,用IBD标准阳性血清以琼扩试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进行了IBDV分离物及其鸡胚适应毒免疫原对标准强毒IBDV-BC6/85株免疫保护试验,D78弱毒疫苗对IBDV各分离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以及分离毒株间交互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D78疫苗对JD2,JD5和JD10 IBDV分离株的保护率较低,分别为40%、50%和60%.分离毒株JD5、JD2及其鸡胚传代物E-JD2对强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可达100%.交互免疫保护试验表明,JD2对其余各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指数达到80%以上,对标准强毒株和地方分离株均可产生有效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禽呼肠病毒S1133毒株尿囊腔接种10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无菌收集24 h~120 h的死胚尿囊液,加1 mL/L的甲醛灭活,浓缩制得琼扩抗原;用该抗原制成灭活苗两次免疫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阳性血清;选用SPF鸡无菌采血分离制备阴性血清.经过效价测定制备16单位琼扩抗原,8单位阳性血清;取免后的SPF鸡血样4个20~2-5稀释分别与1单位~8单位琼扩抗原做琼扩试验,确定了应该用4单位或8单位琼扩抗原做工作抗原;并以血清中和试验为参照证明琼扩试验在血清抗体监测中的可行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禽呼肠病毒琼扩抗原与血清,为用琼扩试验定量检测禽呼肠病毒感染禽和疫苗免疫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本地流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毒株人工接种易感鸡.经72~96小时,取有明显病变的法氏囊组织,采用反复冻融、冷浸、离心的方法制备 IBD 琼扩抗原.经对比试验,其检出率提高15%.  相似文献   

8.
从平顶山某鸡场患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鸡胚接种、中和试验、琼扩试验、理化特性和回归试验,确定分离毒为ILTV,分离毒株暂定名为ILT-PDS。  相似文献   

9.
禽脑脊髓炎琼脂扩散沉淀抗原制备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禽脑脊髓炎病毒(AEV)Van Roekel株和内蒙古禽脑脊髓炎(AE)自然病鸡分离毒株分别接种鸡胚,制出AE琼扩沉淀抗原。经经验和部分鸡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抗原效价为1:32,可检出不同日龄、品种和不同发病期的人工感染鸡和自然发病鸡血清中的AE抗体,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鸡感染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后,血清出现沉淀抗体。应用琼脂扩散反应(下称琼扩反应)检查血清沉淀抗体,成为马立克氏病特异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重要的血清学方法。但采血要捕鸡惊群,造成一种逆境,对蛋鸡会影响产卵率下降。蛋黄是否存在沉淀抗体,可否无需采血而用蛋黄作琼扩反应,是本试验所要探讨的问题。结合鸡场的马立克氏病流行病学调查,在做血清琼扩反应的同时,对比了蛋黄琼扩反应阳性结果的检出率,还对蛋黄的处理做了一些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郑州某鸡场两个父母代鸡群的种卵通过卵黄琼扩试验检测卵黄中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水平。结果证明,卵黄抗体效价与血清抗体效价基本相同,且以氯仿处理后的卵黄抗体效价与血清效价符合率最高,从而证实用卵黄琼扩试验替代血清琼扩试验监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抗体水平是可行的,对本病是一种经济、省力、省时并有实用价值的抗体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Levine等(1950)首次于鸡胚中分离到鸭肝炎病毒(DHV)以来.在感染鸡胚上进行的血清中和试验在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被公认为权威的诊断方法,虽然近几年发展而成的琼扩、间接血凝、ELISA等方法逐渐取代了繁琐、费时的中和试验,但由于DHV细胞培养上的难度,鸡旺接种在DHV的增殖等方面仍有切实的应用价值。为了更有效地便于实验观察及收获病毒,我们对DHV的鸡胚适应毒株进行了筛选、比较,以寻找最适鸡胚毒株。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用毒林:QI弱毒株、ATCC(Cg/DZ)标准毒株、E52。疫苗毒株,由南…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Vero细胞培养物,陈旧石蜡切片和人工感染试验鸡组织中的AVAV,并比较了AVAV强毒和弱毒株在组织中情况,结果发现,试验鸡于感染AVAV弱毒株后1-5天、感染AVAV强毒株后1-9天出现病毒血症;跗关节、跖趾关节、趾关节,趾屈肌健、脾脏、肝脏等组织中病毒的检出最高,存在时间也最长;在感染后3-20天于感染鸡法氏囊、感染后3-11天于感染鸡胸腺中检出了强毒株,在这两组织中未检出A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Vero细胞培养物、陈旧石蜡切片和人工感染试验鸡组织中的AVAV,并比较了AVAV强毒和弱毒株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试验鸡于感染AVAV弱毒株后1~5天、感染AVAV强毒株后1~9天出现病毒血症;跗关节、跖趾关节、趾关节、趾屈肌健、脾脏、肝脏等组织中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存在时间也最长;在感染后3~20天于感染鸡法氏囊、感染后3~11天于感染鸡胸腺中检出了强毒株,在这两组织中未检出AVAV弱毒株。感染8小时后的Vero细胞培养物和陈旧石蜡切片均被检出AVAV。  相似文献   

15.
IBD试纸条对中强毒力苗毒及分离野毒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琼扩为对照,应用IBD试纸条分别检测了人工感染鸡、疫苗接种鸡、自然发病鸡3种不同类型的法氏囊样品以及不同的疫苗。毒株测定结果显示,IBD苗毒228E、MB、V877、NF8、QC试纸条均为阳性,琼扩对照均为阴性,分离强毒H4、He3、Y2试纸条及琼扩对照均为阳性。法氏囊样品测定结果显示,自然感染病例,H4、He3、Y2感染鸡,228E、MB、V877、NF8接种鸡两种方法测定均为阳性,QC则为阴性。对法氏囊样品的检测结果证明,IBD试纸条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其敏感性高于琼扩的敏感性,为IBD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番鸭"花肝病"病原进行了研究,证实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大小为50nm-70nm左右,圆形,无囊膜;雏番鸭人工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和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鸡、麻鸭人工感染不发病;该病毒不凝集鸡、鸭的红细胞,能够在鸡胚、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核酸类型为RNA,琼扩试验表明与禽呼肠孤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7.
<正>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B群疱疹病毒所引起的肿瘤性传染病。1985年,笔者对某鸡场有明显临床症状的MD病鸡群,从45日龄开始,分别采用羽囊琼扩检测和血清琼扩检测进行试验,观察了羽囊中沉淀抗原和血清中沉淀抗体的消长规律,得出不同日龄病鸡的最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养鸡业和专业户的迅速发展,大量地从外地引进种鸡,不可避免地将此病传入我省,如湘西某鸡场、长沙某鸡场,因从外地引进鸡种,造成鸡只大量死亡,经由临床剖检及琼扩试验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省某科研所鸡场白洛克种鸡中检出阳性鸡占25%,证实我省有马立克氏病的存在,为了进一步确诊特进行了马立克氏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实验诊断工作。一、流行病学调查及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抗体的敏感方法——ELISA法。用此法对某鸡场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琼扩检出阳性率为65%,ELISA检出阳性率为100%,ELISA方法明显比琼扩敏感。另外,用ELISA方法诊断出江苏某鸡场发生的鸡病毒性关节炎,并用ELISA法筛选出8株分泌AR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方法因其特异、敏感、可靠,将成为SPF鸡群,祖代鸡群净化ARV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均用平板凝集试验(AGGP)检测血清中抗体净化鸡白痢病。国内亦有用琼扩试验(AGP)检验鸡白痢病的报导,但用卵黄代替血清进行鸡白痢病净化检疫的研究未见报导。从《鸡白痢病诊断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的研究Ⅱ血清和卵黄平板法琼扩法及卵黄平板法与琼扩法符合率比较试验》(《黑龙江畜牧兽医》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