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味与口感、营养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猪种的肉品质相比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杜长大猪等国外品种品系,有着明显优势。文章对我国地方品种猪肉品质的优势特点及其膳食营养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这是行业里的从业者的共识,为什么越来越难养呢?笔者总结一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猪病越来越多,病情复杂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养猪业生产比较落后,年出栏育肥猪仅1~2亿头,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肉食品亮的需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生猪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需求开始由量向质的方面转化,比如瘦肉率、口感、风味特点、食品安全等。为了适应和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我国从世界各地引进了大量的瘦肉型品种猪,在改良本地品种,提高猪肉品质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猪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猪肉产品的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危害越来越严重。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猪的健康养殖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国民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畜牧业在我国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养猪业也开始发展壮大并且迈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猪肉及猪肉制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猪病问题越来越多,本文将重点分析缺铁性猪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希望能够为猪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猪肉不仅要求卫生,而且还要求瘦肉率高、口感好。当前,评价猪肉品质的指标主要有肌肉的pH值、颜色、保水力、滴水损失、大理石纹、熟肉率、嫩度和香味等。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猪出栏时间缩短,瘦肉率、产仔数均有所提高,但有的肉质水平却有所下降,本文就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及对策作一评述。1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1.1猪的品种1.1.1外来猪种当前,我国引入的外来猪种主要是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等,这些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自古以来有猪才有“家”,猪粮安天下,猪肉在我国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在国计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解决温饱、满足市场需求、再到优质食材供应满足味蕾需要上,生猪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解决温饱阶段,我国大量养殖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地方品种,好吃、好养、好性能是其主要特征,我国的地方猪种也对国际养猪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猪肉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产消费品,其品质倍受消费者的重视。在我国,由于外来良种猪的引入和选用,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猪的生长周期越来越短,猪肉产量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猪肉品质下降的问题。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改善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现在养猪越来越难了,这是行业里的从业者的共识,为什么越来越难养呢?笔者总结一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猪病越来越多,病情复杂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养猪业生产比较落后,年出栏育肥猪仅1~2亿头,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肉食品亮的需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生猪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需求开始由量向质的方面转化,比如瘦肉率、口感、风味特点、食品安全等。为了适应和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我国从世界各地引进了大量的瘦肉型品种猪,在改良本地品种,提高猪肉品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降低猪肉内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成为畜牧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我国养猪业的历史悠久,猪的品种很多,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我国的地方品种脂肪含量高,如何改良这些品种,适应现代人民的需求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来提高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最新状况与保护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繁殖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种质特性。我国政府重视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国外优良品种在生长速度、瘦肉率等方面的优势,当前我国猪肉供给主要依靠国外品种及其与地方猪种的经济杂交,导致地方猪种的饲养范围逐步缩小。为了保证我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加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我国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水平逐年提升。科技的进步在获得养猪业养殖产量增加的同时,也逐渐凸显了片面追求产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PSY)的逐渐下降,猪肉品质(口感、pH值、系水力、大理石纹)的不稳定,等等。  相似文献   

13.
猪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猪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却不能与此相提并论.优良的猪肉品质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而且生产优质猪肉也是养猪业的终极目标,因此提高猪肉生产的科技水平、改善猪肉品质,是增强我国养猪业科技含量,保证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优良的猪肉品质是建立在健康、安全、生态和注重动物福利的养猪基础上的高端畜产品的特性,畜牧科技工作者对它的追求和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劣质猪肉的发生或成因深入到了如何改善猪肉肉色、风味、嫩度、多汁性和系水力等富有人文色彩的猪肉品质方面.本文从影响猪肉品质的肌肉生物学特性的2个方面,即肌纤维发育和肌内脂肪沉积,探讨了优质猪肉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营养调节,综述和回顾了近年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学者应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挖掘我国地方猪优质基因资源,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和整合生理学的概念,促进我国优质猪肉研究、生产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猪的品种是各国人民历代辛勤劳动培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有了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力、饲料也可获得较多的猪肉产品。近20—30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和对猪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各类型品种猪按其生产性能及其产品质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统计调查,国内约有品种猪120个(包括同品种异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38种;地方优良猪种为22种,地方改良猪种为16种。国内品种猪约有  相似文献   

15.
<正> 开展杂种优势利用,推广猪的经济杂交,可将猪体各种优良性状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是提高生产力的可靠途径。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在养猪生产中合理进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广泛利用杂种优势,是增加猪肉产量、改进猪肉品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当前养猪业比较先进的国家,在商品猪的生产中,杂交猪约占90%。近几年来湖北省在当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瘦肉型猪肉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瘦肉型猪等品种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养猪户和养猪场引进瘦肉型猪种,进行经济杂交发展瘦肉型猪生产,成为养猪业的新举  相似文献   

17.
一、影响猪肉品质下降的因素 (一)猪的品种(1)外来猪种: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肉质普遍不及我国地方猪种,特别是皮特兰,其PSE肉(生理异常肉)的发生率较高,杜洛克、大白猪等品种虽然PSE肉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肉色、肌间脂肪含量均不及我国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我国的养猪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水平逐年提升。科技的进步在获得养猪业养殖产量增加的同时,也逐渐凸显了片面追求产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PSY)的逐渐下降,猪肉品质(口感、pH值、系水力、大理石纹)的不稳定,等等。为进一步研究现代养猪业的真实健康状态,探讨养猪业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将人类医学的健康评价模型经过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养猪业,过分强调人的干预,忽视猪自身免疫力,大量用药和疫苗,造成猪应激频繁,猪自身免疫力无法充分发挥,使猪病不断、猪肉不安全、养猪成本增加。阳光猪舍养猪就是创造不适合病菌而适合猪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控制病菌泛滥,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不依赖药物,减少应激,同时再配以无毒无药的全价营养饲料,保证猪健康生长,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了猪肉品质安全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0.
营养调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量最大的肉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品质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重视。如何提高猪肉品质已成为现代养猪业的重要课题。我们通常说的猪肉品质主要包括pH、肉色、嫩度、肌肉系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