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冬小麦栽培中,氮肥一般分为两次施用,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的底肥;第二次为春季追肥。传统小麦栽培,有的一次底施,不再追肥;有的底肥占60%~70%,追肥占40%~3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上述施肥比例和时间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小麦生育前期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期田间郁蔽,倒伏危险增大,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效率低。增产增效情况:氮肥后移技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2.
李娟  赵霞  蒙颜 《农技服务》2019,(4):29-30
为黔西北冷凉山区大白菜高效种植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常规施纯氮14公斤/亩为基础,设置不施氮、施70%氮、施100%氮和施130%氮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70%~130%氮的大白菜产量为2 797.0~2 952.6公斤/亩,比不施氮的高880.5~1 036.1公斤/亩,增产45.94%~54.06%,以施氮肥比例为100%的大白菜产量最高;施70%~130%氮的大白菜收入比不施氮的增加1 761~2 072.2元/亩,产投比以施70%氮的最高、为1∶35.64,以施130%氮的最低、为1∶21.09。在试验区生态条件及肥力相近的耕地上种植大白菜,亩施纯氮16公斤产量可达3 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肥隆是集脲酶抑制、氨稳定、硝化抑制、植物生长调节作用为一体的新型广谱氮肥长效增效剂。将肥隆按比例与氮肥混拌后施用,可使氮肥长效增效,延缓氮肥的水解进程,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减缓和降低硝化进程和淋溶、气化损失,增加氮素在土壤中的贮存量。1999年彰武县土肥站在全县不同地块的玉米田上进行了玉米一次性基施肥隆氮肥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彰武县科研所试验田玉米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试验为大田对比对照区,在大喇叭口期进行追肥,每亩用尿素175公斤;处理区按6%的比例将肥隆与尿素混拌,一次性基施作底肥。玉米品种为海禾9号,亩施农家肥2500公斤,试验田面积为2亩。秋季多点测产,施用肥隆的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595公斤,增产率为132%。1肥隆氮肥的施用方法将尿素或碳酸氢铵与肥隆按一定比例(100公斤尿素加6~8公斤肥隆;100公斤碳酸氢铵加3~4公斤肥隆),在施用前混拌均匀,最好是现用现拌。2垄沟深施法在起垄前先将肥隆氮肥与磷、钾肥一起撒入前一年的垄沟内(上茬垄沟浅可先犁一次再施),再起垄、播种。这样将肥隆氮肥压在新垄垄底,一般要求深度12~17厘米,在生育后期可不追肥。3.埯施法地块经耕翻整地后条施(或撒施)农...  相似文献   

4.
麦套花生施底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麦套花生施用底肥增产,这项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应用24.6万亩。试验证明,一般亩增产花生果50公斤左右。为了进一步证明花生施底肥的增产效应,1989年在兰考基点进行了试验。试验设在翟忠正麦套花生责任田里,青沙壤土,中下等肥力,没有水浇条件。供试品种豫花一号,5月20日套种于麦田。底肥设4个处理.每亩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每亩底施农家肥1000公斤,每亩底施农家肥500公斤;以不施底肥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0.1亩,总面积为1.6亩,结合麦田管理将底肥于2月麦苗返青期施入准备套种花生的麦垄行间。麦套花生播种后,进行一般管理。  相似文献   

5.
尿素是目前我国生产的固体氮肥中浓度最高的一种氮肥,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除用于作物的底肥外,绝大多数用于作物的追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尿素的追肥效果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追肥数量.实践证明,对中低产田地块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对高产田块则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一般在施足农肥和化肥做底肥的基础上,以玉米和高粱两大作物为例,在高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0公斤;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3公斤;在低产的土壤上,则应追施27公斤.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巨鹿示范基地为例,本研究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设计主处理3个,A1:灌浆期不浇水;A2:喷灌灌浆期浇水20 m~3/亩;A3:喷灌灌浆期浇水30 m~3/亩。副处理设5个不同氮磷钾配比和追肥模式,研究玉米最佳氮磷钾配比。研究表明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以底肥加追施肥效果最好。在底施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和磷肥肥效不增产,反而产量略低,底肥肥料用量虽然高但氮磷钾配比不当,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7.
(一)整地施肥 施足底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深翻起垄.做成垄宽60厘米、垄沟30厘米、垄高20厘米的高畦。  相似文献   

8.
早熟油用向日葵作为夏播作物已在新疆、宁夏、河北、辽宁等省区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夏播向日葵的产量,深入了解早熟向日葵的生育特点是必要的。一、材料和方法1990年春,在省农科院试验地对6个已定型的品系(品种)进行了测定。试验地为沙壤土,秋翻秋起垄,前作玉米,秋施底肥1500公斤/亩,田间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L18(6×3(?))〕(表2);小区行长10米,行距60厘米,5行区,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三种施肥方式:(1)不施种肥,追肥8公斤/亩;(2)种肥4公斤/亩,追肥4公斤/亩;(3)种肥8公斤/亩,不施追肥。三种密度:(1)60×50厘米;(2)60×40厘米;(3)60×30厘米。  相似文献   

9.
1 整地施肥 选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施耕平整后,起垄.垄距90~100厘米,垄面宽60~70厘米,垄高8~10厘米.亩施有机肥3 000~4 000公斤,结合施耕全层施入.亩施化肥尿素30公斤、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30公斤、硫酸锌2公斤,播种时按穴施在两种子穴之间.  相似文献   

10.
1施足底肥 山药需肥较多,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鸡粪5~6立方米、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豆饼肥100公斤,撒施后耕深25~30厘米,耙深耙平.播种前20天左右开沟,沟深150厘米,上宽40厘米、下宽30厘米,自然形成高15~20厘米、宽40~50厘米的垄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这就要求农技人员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技术,切实指导好农业生产。现将玉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选择既有水源又有良好排灌设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土种植,深耕30~40厘米左右,并施农家肥2000公斤加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二、施足底肥、巧施追肥。科学试验结果,玉米亩产500公斤以上,需要底施2500公斤左右的农家肥,30公斤碳酸  相似文献   

12.
博乐市玉米“3416”中肥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乐市玉米"3416"中肥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供氮249.75 kg/hm2、供磷96.00 kg/hm2、供钾201.60 kg/hm2,属中肥力水平;在当地最优施肥量条件下施锌肥22.5 kg/hm2,玉米产量为13 972 kg/hm2;施锰肥30 kg/hm2,玉米产量为13 910 kg/hm2,施肥效果明显;建议施肥方法为磷肥和钾肥全部作底肥,30%氮肥作底肥,50%作第1次追肥,20%作第2次追肥。  相似文献   

13.
一、肥料管理1.追肥:辣椒生长中后期,植株挂果多,需肥量大。地力好,底肥充足的地块,可结合浇水亩冲施水溶肥(氮∶磷∶钾=20∶10∶20)1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硫酸钾7.5公斤;底肥未施有机肥,追肥不足,有早衰表现的地块、每次采摘后,结合浇水亩冲施水溶肥(氮∶磷∶钾=20∶10∶20)1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硫酸钾7.5公斤,连续使用2—3次。2.补施叶面肥:盛果期和每次采收后喷施0.3%的优  相似文献   

14.
春、秋马铃薯氮肥运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进行多点氮肥运筹试验,以明确春、秋马铃薯对氮肥的需求特性.结果表明:底肥和追肥对春马铃薯产量影响都很大,合理追肥的增产作用效果明显;底肥对秋马铃薯产量影响很大,而追肥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说明春马铃薯的氮肥运筹应在重视底肥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追肥的使用,而秋马铃薯的氮肥运筹则要重施底肥,慎用追肥.春马铃薯的推荐施氮方案为公顷施纯氮69~171 kg,追肥比例为33.2 %~62.0 %;秋马铃薯的推荐施氮方案为底肥施纯氮90 kg/hm2,追肥施纯氮15 kg/hm2.  相似文献   

15.
<正> 1 整好大田 大田要旱犁、深犁,深度以25厘米为宜。要晒垡、灌田、耙田,达到田平、泥烂、草净。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实行排灌分家,工程配套。底肥应占总肥量的70%,亩施优质土肥3000公斤、碳铵50公斤,翻犁时掩底,插秧前每亩施耖口肥碳铵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验地基本情况地点:北镇市青堆子镇六台村作物:黄瓜品种:80-3土壤质地:中壤肥力等级:中等肥力2试验处理处理1:农户施肥(底肥﹢追肥);处理2:底肥中减少20%氮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处理3:底肥中减少20%磷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处理4:底肥中减少20%钾肥量,追肥与处理1一致;  相似文献   

17.
1、整地黑麦最好的前作是大豆、玉米和瓜类。黑麦繁茂性好,病虫害少,在良好整地和充分施肥的田块,也可以连作。种植黑麦要求地面平坦,土壤疏松。前作收获后随即耕翻耙地,翻地深度20厘米以上。豆茬地旋耕后即可播种。黑麦对肥料反应敏感,需供给充足的氮肥。氮肥不足时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施肥以基肥为主,每亩施堆肥、厩肥1500~2000公斤,翻地前施入。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苗期追施硫酸铵(或硝酸铵)20~30公斤,每次每亩施硫酸铵5~8公斤,追肥后随即灌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对豫麦 49号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入一定底氮 (纯氮 1 2kg/亩左右 )的基础上 ,不同底氮增加量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差异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产量最高 ;不同行距配置对产量影响不大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互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并采用 0 .2 0m× 0 .2 6m种植方式产量最高 ,底肥增施 2 0kg/亩尿素宜采取 0 .1 3m× 0 .33m种植方式 ,底肥不增施氮肥时 ,无论采取何种行距 ,其产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19.
<正>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产上最为常用的优质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利用率通常只有30%左右。那么,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呢?1.深施。尿素无论作底肥还是作追肥,均应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厘米为宜;尿素深施可明显提高利用率。据试验,尿素表施或浅施2-3厘米,利用率仅30%;施肥深度5厘米,利用率为45%;深施10-20厘米,利用率可达65%。2.早施。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巨鹿示范基地为例,本研究以邢麦7号为试验品种设计5个不同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小麦底肥最佳氮磷钾配比。研究表明,在同一品种、统一管理的条件下,处理三:底施肥尔得45%(19-21-5)复混肥40 kg/亩,追施尿素20 kg/亩效果最好;在底施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和磷肥不增产,反而产量略低,底肥用量虽然高但氮磷钾配比不当,反而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