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选取广西地区15种典型园林观赏植物作为试验材料,全面系统地测定不同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及生理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的耐阴程度。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具有最高的比叶面积,其次分别为灌木和乔木,并且三者比叶面积差异均显著。叶绿素a和b含量基本表现为草本乔木灌木,并且三者之间差异均显著;叶绿素a/b基本表现为灌木乔木草本,乔木和草本差异并不显著。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并且三者之间差异均显著。暗呼吸速率(R_d)基本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乔木和灌木之间差异不显著。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基本表现为灌木乔木草本。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基本表现为草本乔木灌木。气孔限制值(L_s)基本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植物的P_n与PAR(光照强度)、CO_2浓度、温度变化呈一致的二次曲线关系。15种植物可分为4类,酢浆草、鸡冠花、一串红、三色堇、彩叶草等5种植物为第1类,耐阴性较强;桂花属第2类,耐阴性次之;扁桃、樟树、榕树、木棉花、栀子花等5种植物属第3类,耐阴性相对较弱;夹竹桃、九里香、丁香、紫薇等4种植物属第4类,耐阴性最弱。不同植物耐阴性总体表现为草本乔木灌木。  相似文献   

2.
模拟酸雨对青冈和木荷幼苗光合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常见的先锋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和顶极植物青冈(Quercus glauca)为材料,以pH5.6雨水为对照(CK),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pH分别为4.5,3.5,2.5的酸雨处理下,2种植物的先合作用一光响应特性.结果发现:在对照(CK)条件下,木荷和青冈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6.1,6.14μmol/(m2·s),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48,0.035μmol/μmol,光补偿点(LCP)分别为21,45 μmol/(m2·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52,130 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0.57,1.60 μmol/(m2·s),二者的Pn max,AQY,LCP,LSP以及Rd均无显著差异.但一定程度的酸雨胁迫能显著降低两树种的Pn max,,使LCP和LSP显著升高,而对AQY无显著影响,但酸雨胁迫仅能使木荷的Rd显著升高而对青冈的Rd无影响,各酸雨处理两树种间的Pn max无显著差异,但木荷的AQY,LCP和Rd在一定酸雨处理下显著低于青冈,LSP高于青冈.总的看来,木荷的光和特征比青冈对酸雨胁迫表现出更强的忍耐性,可能增强其在群落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多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高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与丰产品种相比,其光合性能在小麦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优势:灌浆期叶面积系数(LAI)和叶绿素(Chl(a+b))含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旗叶丙二醛(MDA)增长速率和净光合速率(Pn)下降速率明显小于丰产品种。旗叶Pn与Chl(a+b)呈较高的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及产量均与灌浆后期旗叶的Chl(a+b)含量、Pn及叶面积持续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后期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遮阴对2种地被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菲黄竹(Sasa auricoma)和翠竹(Sasa pygmaea)2种地被竹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光照、遮阴度35%~40%和遮阴度75%~80%3种处理后其光合特性的变化,探讨2种地被竹对遮阴环境的光合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在3种光强下,随着光强减弱,2种地被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等光合参数,类胡萝卜素(Cars)含量、叶绿素a/b(Chl a/b)比值、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ars/Chl)比值和比叶重(LMA)以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有降低趋势,而叶绿素(Chl)含量增加,表明2种地被竹均能适应不同的生长光强。在相同光强下,翠竹拥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P_(nmax)和Chl b相对含量,与菲黄竹相比,对遮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作为地被竹耐阴性评价的1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转换成相互独立的2个综合指标,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的耐阴性强弱顺序为翠竹菲黄竹。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石楠、木樨、女贞、海桐、广玉兰、香樟6种园林植物为试材,比较其光合特性和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石楠和木樨具有较高的叶片厚度、叶面积、比叶重、比叶面积;6种园林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CO_2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石楠、木樨高于其他园林植物;6种园林植物1 d中各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基本表现为木樨、石楠女贞、海桐香樟、广玉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光合"午休"现象的产生,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随时间呈"W"变化;经SPSS最佳曲线拟合,6种园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辐照强度(PAR)、CO_2浓度、温度变化表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6种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由多种生理生态因子共同决定,这些生理生态因子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6.
弱光条件下东方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明弱光条件下东方百合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为我国北方地区东方百合切花的耐弱光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东方百合品种‘Marcopolo’、‘Tiber’、‘Constanta’和‘Acapulco’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长季对其进行不同遮光处理(正常光照、50%遮光、75%遮光),测定不同光强下各品种光合参数及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75%遮光条件下东方百合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降低,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比叶质量减小,叶面积增大,切花观赏品质有所下降;不同百合品种的耐弱光性不同,弱光下‘Marcopolo’的LCP、Rd较低,比叶质量较小,AQY变化幅度小,表现出较强的耐弱光性;相反地,‘Acapulco’则对弱光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浓度对广金钱草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设0mg/L,150mg/L,300mg/L,450mg/L和600mg/L5个N浓度处理,研究其对广金钱草苗期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浓度的升高,广金钱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下降,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以及NR活性也表现为升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n、Tr与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NR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Ci与Chl a、Chl b、Chl a b、SP含量、NR活性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施N可以加强广金钱草的光合作用和氮代谢,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模拟酸雨对青冈和木荷幼苗光合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常见的先锋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和顶极植物青冈(Quercus glauca)为材料,以pH5.6雨水为对照(CK),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pH分别为4.5,3.5,2.5的酸雨处理下,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发现:在对照(CK)条件下,木荷和青冈的最大光合速率(Pn max)分别为6.1,6.14μmol/(m^2·s),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分别为0.048,0.035μmol/μmol,光补偿点(LCP)分别为21,45μmol/(m^2·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52,130μmol/(m^2·s),暗呼吸速率(Rd)分别为0.57,1.60μmol/(m^2·s),二者的Pn max,AQY,LCP,LSP以及Rd均无显著差异。但一定程度的酸雨胁迫能显著降低两树种的Pn max,使LCP和LSP显著升高,而对AQY无显著影响,但酸雨胁迫仅能使木荷的Rd显著升高而对青冈的Rd无影响。各酸雨处理两树种间的Pn max无显著差异,但木荷的AQY,LCP和Rd在一定酸雨处理下显著低于青冈,LSP高于青冈。总的看来,木荷的光和特征比青冈对酸雨胁迫表现出更强的忍耐性,可能增强其在群落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梨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梨(Pyrus pyrifolia L.)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长、中、短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果枝长度的增加Pn逐渐下降,短果枝叶片的Pn显著高于营养枝;短果枝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CO2饱和点(CSP)均较高,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较低,长果枝叶片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高于中、短果枝。结果枝叶片的Gs、Tr、Ci、LSP、AQY、Rd高于营养枝,而WUE、CO2补偿点(CCP)、LCP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选择2年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榉树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酸雨梯度(pH值设为2.5、3.5、4.5、5.6,其中pH 5.6为对照),进行为期2.5个月的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的模拟酸雨对榉树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酸雨pH值的减小,榉树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均先升后降;胞间CO2浓度(Ci)呈逐渐降低;而气孔限制值(Ls)则逐渐增大;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的含量逐渐降低,但Chl a/Chl b无显著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H 3.5处理的SOD活性最大,pH 4.5处理的CAT及POD活性最大。榉树叶片在pH 4.5时Pn值最大,抗氧化酶活性高,受到的伤害小,可以考虑作为华东地区园林绿化物种。  相似文献   

11.
鼎湖山主要林下层植物光合生理特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层3种优势树种光叶山黄皮、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21个月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林下层3种植物叶片的全氮含量,但对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总体而言,中等强度水平的氮处理(100 kg/(hm2·a))对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比叶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黄果厚壳桂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则在低氮处理下(50 kg/(hm 2·a))达到最大值,而比叶重在中氮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比叶重对氮沉降的敏感性远滞后于最大净光合速率.然而这些生理指标在高氮处理下普遍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对黄果厚壳桂的光合色素有影响,其余两种植物色素随氮处理水平的变化不明显.氮处理对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光补偿点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的表观最大量子效率表现出了低氮处理有利于植物利用光能而高氮处理不利于利用光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季风常绿阔叶林已达到氮饱和状态,但是3种植物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黄果厚壳桂的光合指标对氮沉降的响应比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敏感,在低氮条件下(50 kg/(hm2·a))更能维持其生理优势;而其他两种植物则在中氮条件下(100 kg/(hm2·a))生长最好.适量氮沉降在短期内还是有利于这3种植物的生长,但高氮处理(150 kg/(hm2·a))可能已超出了植物可承受的程度,打乱了植物体内的生理进程,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采用镝灯人工光源, 在温室下对盆栽的14 种地被植物进行了光-光相应曲线和二氧化碳(CO2)相应曲线的测定, 对比分析了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表观量子效率、CO2 补偿点和RuBP 羧化酶的相对活性, 并对14 种地被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和最大表观量子效率与植物耐阴性的相关关系及14 种地被植物CO2利用能力与耐阴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不同。崂峪薹草Carexcapillaries var .pohushanensis , 荚果蕨Mattesccia struthiopteris , 宽叶麦冬Liriope latyphylla ,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 黄花菜Hemrocallis citrina , 紫花地丁Viola phillipica , 玉簪Hosta plantaqinea 具有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 , 野棉花Anemone hupehensis ,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 雪叶菊Senecio bicolor , 地被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具有较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均为喜光地被植物。②14 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与表观量子效率呈负相关。③地被植物表现出对CO2 利用能力的复杂性, 光补偿点与CO2 补偿点、RuBP 羧化酶相对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④具有耐阴能力并由强到弱植物顺序为崂峪薹草、荚果蕨、萱草、宽叶麦冬、黄花菜、紫花地丁、鸢尾Iris tectorum 和玉簪。表3 参23  相似文献   

13.
该文探讨了华山松不同叶龄、不同部位的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华山松针叶的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动态规律,在12:00达到最低值;而向阳针叶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12:00达到最大值,说明华山松具有在强光条件下通过热耗散作用降低光合机构受光抑制程度和免受光氧化破坏的机制。②华山松阴生叶的各项荧光参数日变化幅度均较小,阴生叶的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Fv/Fm、电子传递效率(Fm/F0)及PSⅡ潜在活性(Fv/F0)均明显高于阳生叶,但阴生叶的NPQ明显低于阳生叶,尤其是幼叶。③针叶叶龄越小,Fv/Fm越低,针叶所受光抑制程度越深,热耗散机制启动得越早、越强。④与阳生叶相比,在不同测定时期阴生叶均具有更高的Fv/F0和Fv/Fm;阴生、阳生针叶荧光参数的变化较叶龄荧光参数的变化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芒属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芒属5种观赏草进行不同的遮荫处理,测定了株高、叶长和叶宽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生理指标,并对其耐荫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遮荫对芒属5种观赏草的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种观赏草的耐荫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晨光芒>芒>五节芒>花叶芒>细叶芒。  相似文献   

15.
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以4 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 全光照(L1)、30% 全光照(L2)和15% 全光照(L3)4 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 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 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 条件下的叶绿 素a/ b 值最低为2郾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 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 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 )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 幼苗的Pn 最高,L3 次之,L1 最低;FL 幼苗在 PAR 1 000 滋mol/ (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 条件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平均净光合速率(Pa )、光饱 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气孔导度(Gs)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 )相对较低;FL 条件下, LSP、AQY 最低,LCP、Rd最高。FL 条件下幼苗荧光参数与遮荫条件相比,初始荧光(F0 )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 )、 可变荧光(Fv)、PS域潜在活性(Fv / F0 )和PS域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 / Fm )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略 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略低;L2 和L3 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L1 适宜。结果表明,全光照破坏了幼苗的光合机构,30%左右的全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16.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原寄主枝条挥发物趋向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4种不同寄主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对原寄主气味和复叶槭气味的趋向差异不大。这表明在没有嗜好寄主气味的前提下光肩星天牛可以识别原来寄主气味,但是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光照处理对一年生三七叶组织结构、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合指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一年生三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持续的强光照射会导致三七叶片失水皱缩和气孔关闭,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蒸腾速率下降,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也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三七植株对光极为敏感,连续光照通过改变三七叶片的水分供需状况而影响叶组织的形态结构、蒸腾速率和相应的光合指标,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进行适度的遮荫,才能保证三七植株的正常生长。研究为三七光合特性的系统研究和生产中三七的有效光照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CO2交换系统和叶绿素荧光法,研究适度高温(38℃)、高氮(HN)和低光(LL)对早、中和后期演替树种木荷、红椎和黄果厚壳桂幼树光合过程影响的初始靶的,及其对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高温提升木荷和红椎高氮高光(HNHL)植株的光合速率(Pn),但高光强(500 μmol/(m2·s))限制木荷、红椎及黄果厚壳桂低氮高光(LNHL)和高氮低光(HNLL)植株Pn对适度高温的响应。当光强500 μmol/(m2·s),适度高温提高木荷LNHL植株的光下PS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开启PSⅡ中心(Fq′/Fm′)和开启PSⅡ反应中心的比例(qL),以及非循环光启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吸收光能利用于PSⅡ光反应(ΦPSII),但黄果厚壳桂不呈现类似响应。黄果厚壳桂HNLL植株多以非光辐射耗散吸收能和表现低的光化反应效率。气候变暖,华南珠江三角洲过量氮沉降和频繁的灰霾天气可能延缓当地森林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黄栌叶片光合特性对氮磷钾配施处理的响应,探讨光合特性与氮磷钾肥的关系,为黄栌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黄栌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根据 L9(34)正交设计进行氮肥(N为0、6、12 g/株)、磷肥(P为0、10、20 g/株)和钾肥(K为4、8、12 g/株)试验,设置10个处理,分别为T1(N1P1K1)、T2(N1P2K2)、T3(N1P3K3)、T4(N2P1K2)、T5(N2P2K3)、T6(N2P3K1)、T7(N3P1K3)、T8(N3P2K1)、T9(N3P2K1)和T10(N0P0K0)。测定不同配施下黄栌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面积、光合参数日变化和光响应曲线,分析氮磷钾与黄栌叶片光合特征参数的关系。  结果  各处理黄栌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呈双峰型曲线变化,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曲线变化。T5、T6和T8的叶绿素总量(Chl s)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高;除T2外,其余处理的Pn日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P < 0.05),其中T5、T6和T9较高。T9的光合日变化参数值(Pn、Tr、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以及光响应参数值(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日平均值最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肥料贡献率大小为磷肥 > 氮肥 > 钾肥。其中磷对光合色素(Chl s和Car)的影响大,与Pn、Pnmax和LSP正相关程度较显著。氮钾对LUE的影响大,同时LUE与LCP、Tr和Gs正相关程度较显著。  结论  本研究T9(氮肥施用量12 g/株、磷肥施用量20 g/株、钾肥施用量8 g/株)是本试验的最优处理,进一步说明磷肥对提高黄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起重要作用,从而显著促进黄栌叶片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