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草鱼的投饵在鱼种饲养中,草鱼是最难养的,成活率一般只有30%左右。为了提高草鱼种的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根据笔者的调查: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较低,一般仅达 40%,而且规格也偏小,多为体长10厘米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一、一龄草鱼鱼种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庆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93-7494
[目的]探索以提高鱼种成活率为前提的草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模式。[方法]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搭配投喂浮萍的养殖方式,在2668 m2的土质池塘投放体长3.3 cm的夏花鱼种36000尾进行草鱼种培育。[结果]经过150 d的养殖,收获体重100 g的大规格草鱼种3240 kg,成活率90%,获利润30184元,投入产出比1.0∶2.7,经济效益可观。[结论]配合饲料搭配浮萍培育草鱼种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培育出的草鱼种成活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草鱼系四大家鱼之一,既是我县水产养殖业中的主导品种,也是市场中的大宗水产消费品,但是,草鱼种的来源由于受技术及特定条件限制,多数渔农仍然沿用传统习惯,从市场购买,每逢春天投放鱼种季节,市场上质劣价高的春片鱼种时有所见,而且带伤病严重,成活率低,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产业发展。为此,应开辟新途径,做到鱼种配套自给,进而推动水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鱼苗鱼种池发生草鱼出血病,在尚未进行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的情况下,笔者采取“三黄一苦”粉剂及“四黄合剂”治疗草鱼出血病,数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早期治疗,草鱼成活率可达60%以上,晚期治疗,亦可挽救病轻的草鱼。  相似文献   

6.
一龄草鱼鱼种饲养是由夏花鱼种当年饲养至150克左右的一龄鱼种,又称仔口鱼种。近几年内蒙古西部地区采用精饲料池塘培育草鱼一龄鱼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秋片鱼种规格可达到150克左右。现将本地区草鱼一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草鱼饲料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但草鱼育种成活率低,规格小,对提高草鱼鱼种产量起着制约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池塘增育大规格草鱼鱼种高产技术进行了探讨。1池塘选择一般要求池塘面积2001~3335,水深1.5~2米为宜。池塘底泥少,保水性好,水质清新,排注水方便。2夏花下塘前  相似文献   

8.
随着池塘集约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的提高,市场对草鱼规格鱼种需求量日益增大,因用传统方法培育的草鱼种病害多、成活率低、规格不整齐,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高产高效模式,解决草鱼鱼种规格小而弱等生产实际问题,近几年来,江苏滨海市东坎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约20亩池塘,将当年草鱼苗于初夏通过颗粒饲料强化培育,到秋季每亩收获鱼种460千克(规格  相似文献   

9.
草鱼作为我国传统"四大家鱼"养殖鱼类的一种,其养殖的产量以及养殖的规模也越来越高,可是在我国大规模鱼种的培育技术却不够理想,致使鱼苗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草鱼养殖事业的健康及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这也是目前我国草鱼在健康养殖中的主要瓶颈。由此可以看出,提高草鱼的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是有效解决草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繁多以及苗种短缺的有效措施,这就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我国草鱼养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龄草鱼种常规培育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规格小,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当前鱼种生产的主要障碍.近年来,我们采取强化培育技术,改善池塘环境,提早放养,科学投饵,加强管理,结果使一龄草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出池规格达100~150克,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培育池总产达500公斤以上(其中主养鱼1龄草鱼种达3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邓鑫  李正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3):107-108
小龙虾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养殖品种,市场前景广阔,适宜池塘、稻田养殖。池塘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经济效益好。该文从池塘选择、消毒晒塘水草种植、小龙虾养殖、草鱼鱼种培育等方面介绍了小龙虾与草鱼鱼种轮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纳雍县山区用1.07 hm~2池塘开展以投放草鱼为主养殖试验,投放投放大规格鱼种3.3万尾/hm~2,其中草鱼占85%。经过18个月养殖达到上市规格,草鱼平均尾重为1.3 kg,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78%,获净利润45.79万元。发展大面积推广养殖将对解决纳雍县渔业生产、农民脱贫致富起推动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草鱼养殖获得高效益的首要关键是有优质的大规格鱼种,获得优质大规格鱼种的首要关键是为其提供适口的、幼嫩的、细小的、营养丰富的食物,浮萍早期的特点恰好满足草鱼鱼种的营养需要和生活习性,利用浮萍培育草鱼鱼种是一种获得高产、高效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鱼种生产上,有些地方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成鱼的生产。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认为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要严把六关。  相似文献   

16.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在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广,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该病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鱼种规格大小与体质好坏,直接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生长实践证实,鱼种规格越小,越冬成活率越低。进入秋季,气温水温逐渐下降,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为主转入增加体重为主,大量积蓄营养物质,以备越冬消耗所需。因此,必须抓好鱼种的秋季培育管理,特别是对规格尚小的鱼种应采取强化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草鱼饲料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但草鱼育种成活率低,规格小,对提高草鱼鱼种产量起着制约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池塘增育大规格草鱼鱼种高产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索文梅 《新农业》2004,(5):31-31
质健壮的鱼种是提高咸鱼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条件之一。鉴别鱼种质量的主要标准有5条.可以概括为“四看一抽样”。  相似文献   

20.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蛋白质累积率表现出与增重率相同的趋势。草鱼鱼种饲料效率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2.6、14.1 g/(kg干饲料)时达最大值(P0.05)。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鱼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及体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但各组之间并无明显规律性,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蛋白质累积率和饲料效率为指标,以抛物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缬氨酸的需求量为12.79~13.68 g/(kg干饲料),占饲料蛋白的3.76%~4.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