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霉病菌毒素对番茄幼苗几种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叶霉病菌毒素对番茄叶片内SOD酶、POD酶活性及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经叶霉粗毒素处理后,体内SOD酶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即抗病品种中杂8号的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823番茄,从平均水平上看,酶活性下降,且抗病品种下降比率小于感病品种;毒素处理后,细胞内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抗病品种增加比率低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对玉米根系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根系的致病机制,采用串珠镰刀菌粗毒素处理抗、感品种玉米幼苗根系,测定根系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玉米对毒素的耐受能力强,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低于感病品种,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感病品种的3个指标相关性较低。表明抗、感品种玉米对串珠镰刀菌毒素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研究抗病品种‘贺油13’、感病品种‘泉花10号’接种疮痂病菌后其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而感病品种与其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感花生品种接菌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表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较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接菌后抗感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后抗病品种的CAT和POD活性表现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保护酶在花生对疮痂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接种后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量结果研究表明,接菌后抗、感品种均有所减产,但感病品种‘泉花10号’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百合灰霉病高抗品种索蚌和感病品种法兰西为材料,测定了2个品种在接种灰霉病菌和没接种条件下百合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索蚌和法兰西品种在接种灰霉病菌48 h后植株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不接种的对照,但高感品种法兰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比高抗品种索蚌显著;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索蚌叶片中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最大降幅为8.87%,叶绿素a的变化趋势与总叶绿素含量相似,而叶绿素b的含量在接种后与接种前相比有明显增加;高感品种法兰西接种后总叶绿素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最大降幅为30.09%,叶绿素a的下降趋势与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趋势较一致,叶绿素b与接种前相比也略有下降,抗病品种索蚌的叶绿素被破坏程度低于感病品种法兰西;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接种灰霉病菌条件下,高抗品种索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高感品种法兰西,差异显著,接种灰霉病病菌后2种百合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没接种的对照,法兰西品种可溶性糖的增加量明显高于索蚌.表明索蚌对灰霉病的抗性可能与其体内较低的含糖量有关,灰霉病菌侵染后通过影响糖类的合成,增加了叶片的糖含量,感病品种法兰西的增加量较高,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西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f.sp .niveum)后根部细胞的质膜透性、某些酶类和化合物 ,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受枯萎病菌侵染后 ,抗病品种克伦生在染病后的短时间内 (48h左右 )能使细胞内MDA、相对电导率、SOD酶和CAT酶的代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自我调节恢复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早花 ;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脱氢酶活性的能力 ;抗病品种Vc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要比感病品种低 ;接菌 1d后抗病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能力和保持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能力明显强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病机制,以2个抗病品种中油821、德油5号和2个感病品种皖油14、杂优1号为材料,采用草酸浸叶以及不同致病力的核盘菌菌株NG4、WW2接种不同抗性的油菜品种后,对其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接种时4个油菜品种MDA含量差异很小,接种发病后抗、感材料MDA含量均增加,但感病材料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材料,且上升的幅度大。未接种时抗病材料Pro的含量高于感病材料,接种发病后Pro含量都上升,但抗病品种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性品种接种后24 h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达到最低值,48 h达最大值,后下降但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含量24 h达到最大值,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6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叶片中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抗感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较对照增加,总体而言抗病品种叶片中SOD活性总体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较对照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相反.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抗性西瓜苗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西瓜苗期感染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niveum)病原菌毒素粗提液处理后在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部位植株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与植物抗病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毒素粗提液处理后,与对照相比,不同部位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总体上看,叶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茎部次之、根部最低;一般情况下,在同一部位抗病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用尖孢镰刀菌毒素处理大豆幼根后,测定其幼根的根活力,细胞渗透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oxysporum毒素对大豆幼根具有强烈的毒害作用,降低大豆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增大,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毒素处理后,前期6h内抗病品种幼根内蛋白质含量降低,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上升,12h后抗病和感病品种蛋白质含量都降低;抗、感品种的幼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感病品种上升的幅度大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2μga.i/g土壤的氟乐灵作播前土壤处理可诱发棉苗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处理组棉苗枯萎病的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对棉苗叶片和根茎产啊组织中总糖,可溶性糖及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棉苗中总糖,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酶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棉苗中的含量和活性,接种枯萎病菌后,两个品种棉苗叶片及根茎部组织中糖含量和酶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棉苗之间糖含量及酶  相似文献   

11.
The dynamic changes in membrane permeability, activities of disease-related enzymes, and contents of pathogenesis-relevant chemical compounds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in root cells of three watermelon cultivars were studied after inoculation with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 at seedling s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pacity of self-regulating and returning to normal status of cultivar Kelunsheng (resistant)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a susceptible cultivar, Zaohua, in terms of malonaldehyde (MDA) content, relative conductivity, and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The resistant cultivar maintained a higher activity of dehydrogenase, higher content of vitamin C(Vc), and relatively lower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than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 The content of soluble protein was higher in the resistant cultivar than that in the susceptible one at day 1 after inoculation. The capacities of the resistant cultivar to inhibit chlorophyll deterioration and maintain a higher carotenoid content wer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  相似文献   

12.
在接种TMV两周后测定了5个抗性不同的番茄品种的PAL、PO和PPO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感病各品种接种TMV后PO、PPO酶活性均比相应健株高,且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负相关,而P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正相关;PAL活性变化与抗性无相关性;抗、感品种病株守氧化物酶同工酶都比相应健株酶带多,且抗性品种比健株多出2条酶带,而感病品种只多出1条酶带。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和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S_2对55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三次苗期的抗性鉴定,供试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性机制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供试抗病品种健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却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3天和6天测定抗病品种的酚类化合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感病品种却有所上升;无论抗、感病品种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上升;感病品种的游离氨基酸下降,而抗病品种到后期才稍有下降。高抗品种杜勒的气孔孔隙比其它所有供试品种都小,但各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与抗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加工番茄不同品种对早疫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新疆地区栽培的21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叶部和茎部抗早疫病鉴定,仅红帆一个品种属叶部耐病、茎部抗病的品种;里格尔(87-5)、UC-82为茎部耐病、叶部感病的品种,其余品种基本都是茎、叶感病或高感.一般情况下接种后其茎部发病都明显滞后于叶部发病,接种后9 d病情基本稳定,此时鉴定可较好的反映供试品种的抗病性情况.  相似文献   

15.
番茄砧木品种材料抗青枯病接种鉴定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根法、浸土法两种接种方式对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番茄青枯病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浸根法接种番茄青枯病菌,番茄砧木发病明显,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番茄青枯病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浸根法接种测定结果显示,6个番茄砧木品种材料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病株率为42.86%~90.48%,对青枯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柳砧二号表现中度感病,其余5个品种表现高度感病;用柳砧二号嫁接番茄栽培示范结果显示,连作地番茄嫁接栽培较自根栽培每公顷增产85.5%,表明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番茄防治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抗病栽培的有效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番茄上最严重,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搞清目前新疆加工番茄一些栽培品种对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集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温室育苗,于4~5片真叶期进行针刺接种.采用分级调查法调查病情,观察其发生发展情况.根据病情指数划分反应型,确定供试品种的抗感类型.[结果]在供试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免疫、抗病或耐病品种,只有H2401、石番18、石番97-10、石红306和石红401表现为中度感病,剩余全为高感品种.[结论]供试的30个加工番茄品种中没有免疫、抗病或耐病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