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东地区分离的IBDV变异株GC902进行了SPF鸡胚,CEF和SPF鸡的致病性,理化特性,与标准I型毒CJ801BKF株的抗原相关性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GC902株经SPF雏鸡连传5代,F5代囊毒接种10日龄SPF鸡胚,引起部分鸡胚死亡,未死亡胚矮小,发育不良,全身可见出血,头部水肿,肝脏呈大理石花斑样病变,坏死,或呈绿色,脾肿大。接种14日龄SPF雏鸡后4天法氏囊开始萎缩,至20天时仍严重  相似文献   

2.
用超声波裂的鸡毒霉形体(MG)S6菌液作抗原建立了检测鸡血清和卵黄中MG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HI试验的敏感性比血清平板凝集(SPA)试验提高了2-32倍。HI中检出卵黄中SPA试验不足以检出的MG抗体。以SPF鸡血清、卵黄抗体、鸡滑液囊霉形体(MS)阳性血清作对照,证明无假阳性反应及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3.
用超声波裂解的鸡毒霉形体(MG)S6菌液作抗原建立了检测鸡血清和卵黄中MG抗体的血凝抑制(HI)试验,HI试验的敏感性比血清平板凝集(SPA)试验提高了2~32倍。HI试验可检出卵黄中SPA试验不足以检出的MG抗体。以SPF鸡血清、卵黄抗体、鸡滑液囊霉形体(MS)阳性血清作对照,证明无假阳性反应及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
鸡毒霉形体(MG)中毒株S6在固体平板上的3次克隆后,在无细胞培养上基上传100代以上进行致弱培养,用MGS6F108株培养物在雏物和SPF鸡胚上作6次回归感染,证明MGS6F108不返强,通过气管环培养,纤毛运动损伤试验及对鸡点眼,滴鼻,工胸气囊注射不同代培养物(F108,F143,F121,F150,F153)检查气囊病变和病原体再分离,结果证明F108以上代次的菌株低毒,安全,且有较强的免疫  相似文献   

5.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母源抗体(MAb)的雏鸡于21日龄首次免疫,效果良好;带MAb的鸡胚于18日胚龄接种IBD弱毒苗,雏鸡出壳后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良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斑点免疫金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胶体金标记提纯后的兔抗IBVIgG,建立了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以红色胶体金为标记物,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斑点免疫金测定法(DIGFA)。DIGFA对IBV的最小检出量为20.3×10 ̄(-8)g,在10份自然病例样品中检出8份。鸡胚培养法以育传3~5代,出现侏儒胚者为阳性,从上述样品中检出6份。对接种IBV的鸡胚尿囊液,DIGFA法检出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DIGFA法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使用SPF雏鸡进行3批鸡传染性囊病中毒力BJ836活疫苗的安全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在21天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囊病的特征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接种组平均囊/体比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 差异,平均囊指数达0.90以上,疫苗通过安检。  相似文献   

8.
使用SPF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阶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以10倍推荐免疫剂量20000TCID50接种7日龄SPF雏鸡,接种后72小时至120小时鸡法氏囊有轻度可逆性损伤,168小时恢复正常,观察期中接种鸡健活无异常,接种后21天剖杀,试验鸡的平均囊指烽为0.87,表明该二价活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在TOCIBV-M41株的IC50,结果用于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镐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C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10.
IBDV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朱瑞良,张绍学,唐珂心,牛钟相,孙蕙兰,柴家前,常卫山,徐海花(牧医系)关键词:SPF鸡,人工接种,IBDVPATHOGENICITYOFIBDVTOSPFCHICKEN¥ZhuRuiliang;ZhangShaoxue...  相似文献   

11.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管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的TOC测定IBV-M41株的ID50,结果用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备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高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D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原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1997年在浙江省建德市发生的一种新的以腺胃肿大为特症的鸡传染病病例中收集的腺胃组织(ZJ971)为鸡胚接种材料,感染鸡胚第1代可达33.3%的死亡率,长3代达75%的死亡率并出现规律性死亡,自第6代开始死亡率达100%,鸡胚尿囊液经1%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和刀的红细胞,电镜观察可见直径90 ̄190nm的带囊膜和突起的冠状病毒粒子,中和试验结果显示低滴度的ZJ971可被IBV-H52和T株血清中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卵黄囊接种法,将禽脑脊髓炎病毒接种到8日龄SPF鸡胚内,继续在孵化箱内孵化。第17天收病毒,经观察,接毒的鸡胚局部有出血点、体重减轻、爪子弯曲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从鸡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的发病鸡群中采集肝,脾,血液等病科,经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培育盲传数代,分离到1株(MDV)暂定名为沪X株,该病毒在DEF培养上出现典型的MDV细胞病变,电镜下病毒大小为100nm左右,呈椭圆半开圆形,位于细胞核内。细胞培养物经饱和硫酸铵浓缩后,与标准的马立克氏阳性血清出现琼扩沉淀线,病毒按种SPF鸡后,鸡群主要表现内脏肿瘤,并回收到MDV,表明分离的沪X株具有致  相似文献   

16.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特性与多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传染性腺胃病的病鸡中分离到4株病毒,其中H95株在SPF鸡胚上已稳定传代。病料及H95传代后的鸡胚尿囊液经工和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的纯化物,电镜下为大小80-160nm、有囊膜的病毒颗粒、囊膜表面有纤突,呈冠状形态。病毒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19-1.23g/cm^3,对热和氯仿敏感,而酸,能抵抗1%胰酶,无直接血凝性,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的病毒则能凝集鸡红细胞,能干扰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上的  相似文献   

17.
牛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能通过鸡胚卵黄囊、尿囊腔、尿囊膜感染和繁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经卵黄囊、尿囊腔接种的鸡胚,均于48~72小时死亡,死亡率达100%。经卵黄囊接种的鸡胚其羊水含毒量最高,对H.K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达10~7/0.1ml,胚胎为10~6/0.1ml,尿囊液为10~2/0.1ml;经尿囊腔接种的鸡胚,其尿囊液及羊水均为10~5/0.1ml,胚胎为10~3/0.1ml。 该毒株对H.K、M.K等15种单层细胞均可引起细胞致病作用,其病变可分为二种类型:于单层肾细胞上形成聚融合和萎缩圆形坏死,在鸡胚等细胞上形成萎缩圆形坏死。 病毒在H.K细胞上生长繁殖后,经测定在上清液、细胞质、细胞核质中均含有10~6TCID50/0.1ml的毒价。 牛伪狂犬病病毒经H.K细胞连续传代后,对H.K细胞的毒力可达10~8TCID_(50)/0.1ml,出现细胞病变的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缩短为3小时。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提取鸡血清IgG及纯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Na_2SO_4和(NH_4)_2SO_4两种盐沉淀鸡血清r-球蛋白,再经SephadexG200柱和DEAE-32柱进一步纯化,将获得的IgG利用免疫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盐析方法获得的r-球蛋白经SephadexG200柱分离获得高纯度的鸡IgG,DEAE-32柱经0.1MPBS(PH7.4)洗脱,2MNaCl解离获得的IgG纯度较差。  相似文献   

19.
1995 ̄1997年对陕西省11个县(市,区)的养鸡场(户)进行了M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3个品种588个鸡群中有199群发生了MD,发病鸡群占33.8%,MD临床表现与鸡的品系有明显相关性;199个发病鸡群死淘率18.9%(26397/139700),其中内仔鸡群死淘率明显低于蛋用鸡;血清学检查表明,蛋用鸡MD抗体阳性率为15.6% ̄58.3%,MD抗原阳性率为68.1% ̄79.2%,经H  相似文献   

20.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H95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从某疫区的鸡腺胃病鸡群中分离到H90毒株,在SPF鸡胚稳定传至15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5×10^-5.5/ml。。用病料和鸡胚尿囊液毒分别感染试验鸡,均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典型病理变化。病粒和H95鸡胚尿囊毒提纯的病毒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均具有典型冠状病毒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