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枣苗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木枣、狗头枣、骏枣3种枣苗叶片中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其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的加重,3种枣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狗头枣上升幅度较大,骏枣次之,木枣最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始终呈上升趋势,木枣变化幅度最大。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狗头枣上升幅度最小。遗传物质核酸含量在各品种中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DNA含量均大于RNA含量。3种枣苗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狗头枣>骏枣>木枣。  相似文献   

2.
赵春梅  金荣荣  郭旭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16-12817,12824
[目的]为了研究甜瓜ABA与活性氧清除酶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从20份薄皮甜瓜资源中筛选出耐冷性强的品种低温处理后检测ABA、MAD含量以及POD、SOD、APX、CAT活性.[结果]ABA含量降-升波动,但含量变化不显著.在低温胁迫最初几小时内,POD、SOD、APX活性上升,CAT下降.在低温处理24h后,POD活性仍持续上升,而其他酶活性基本都呈下降趋势.[结论]甜瓜ABA对冷胁迫不敏感,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相关性也不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3.
采用0.10%、0.40%、0.70%的Na2SO3溶液浸泡处理来研究模拟大气污染胁迫下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florum)叶片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比较2、4、6、8h后叶片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发现,随着Na2SO3浓度的升高,S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幅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OD活性在处理2~6 h内高于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而6~8 h低于对照,且呈急剧下降趋势;CAT的活性只有在0.10%的Na2SO3处理下高于对照,其余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高浓度Na2SO3处理后期,叶片内保护酶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枸杞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盐浓度下,对枸杞幼苗叶片中的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CAT活性在盐浓度0.3%时与对照相比升高,随后下降,但其活性始终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保护酶POD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SOD和CAT活性下降.由此说明,保护酶是通过提高酶活性来增强保护功能的,同时也说明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需要整个防御系统包括一些酶促和非酶促物质的共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南洋黄秋葵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模拟早春低温胁迫环境,测定了保护酶系统、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都呈上升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OD、CAT、POD和APX活性呈下降的趋势,MD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低温处理各项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说明适当低温可以提高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相关酶活性,促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5种抗氧化酶(SOD、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生长发育期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差异性显著,不同抗氧化酶之间存在着协作机制,其中SOD活性最大,CAT和POD次之;果实中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都低于叶片,果实SOD活性呈现"降低—升高"的趋势,与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趋势"升高—降低"相反,其中POD、CAT、APX活性峰值和SOD活性谷值都出现在9月份;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都有一个活性峰值,SOD、CAT、APX和GR活性高峰都出现在9月份。因此,脐橙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叶片,且7—9月份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10—11月份;SOD、CAT和POD共同组成脐橙植物体抗高温胁迫的关键酶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 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 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上升,侵染2—5 d内的果皮APX活性快速上升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下降,侵染5 d后的果皮SOD和APX活性快速下降;在整个侵染过程的果皮AsA含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增加。【结论】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而积累大量活性氧,大量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会引起细胞区室化功能的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其结果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的形成而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Mo17和478种子为试材,通过(58±1)℃人工热水老化处理,进行玉米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SOD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CAT,POD和APX活性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2个玉米种子的SOD和POD活性数值相近,但478种子的CAT活性高于Mo17,而APX活性却低于Mo17;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9.
石国亮  江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63-7965
[目的]探索锦鸡儿在盐胁迫下的生化指标。[方法]对锦鸡儿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测定并比较了幼苗体内SOD、CAT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NaCl胁迫下,锦鸡儿幼苗体内SOD、POD和CAT活性随NaCl浓度的增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可清除幼苗体内的部分活性氧,对幼苗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这3种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300mmol/L时均出现峰值,超过这个临界浓度后均显著下降。锦鸡儿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POD+CAT。SOD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可清除超氧自由基使幼苗初期免受伤害,同时,SOD催化超氧自由基的产物由POD和CAT共同协作来清除,表明3种酶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力。[结论]300mmol/L的NaCl浓度是适宜锦鸡儿生长的临界土壤盐浓度。  相似文献   

10.
常山胡柚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常山胡柚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初期.果皮组织中SOD、POD、CAT活性缓慢上升,其中SOD活性在贮藏45d时开始下降,至75d时达最低值,然后急剧上升,POD和CAT活性在贮藏75d时达最高.之后持续下降、果肉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很低,且变化无规律.CAT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果皮的质膜相对透性明显高于果肉.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11.
以红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SP-1、高亮和丽展精3种果蜡处理对果实失重率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极显著地抑制了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增加,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果实品质的保持。在活性氧代谢方面,果蜡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火龙果贮藏中期(4~6 d)果实中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极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地抑制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和贮藏前6 d果实中H_2O_2的积累和O_2~-.生成速率。不同果蜡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下降、活性氧产生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SP-1果蜡的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高亮型果蜡(柑橘类)。  相似文献   

12.
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Huping)为试材,跟踪枣果实发育进程,测定果皮中MDA、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果皮中SOD,POD及CAT活性处于下降趋势,而MDA、脯氨酸含量则呈增加趋势。数据分析显示,各生理指标在半红期与白熟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半红期与全红期,除脯氨酸外,其他指标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与枣果实在半红期开始发生凋亡、死亡及裂果相吻合。表明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变化与枣果皮的衰老、凋亡及死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和外源ATP处理草莓果实,研究抑制和促进能量生成条件对草莓果实衰老过程中活性氧和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DNP处理、ATP处理和对照的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为上升。DNP处理的LOX活性、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高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低于对照;ATP处理后上述活性氧指标均低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采用外源DNP处理果实使保护酶活性下降,同时加剧了活性氧的上升与积累;外源ATP处理则提高了保护酶活性,从而缓减了活性氧的上升与积累。能量水平和活性氧代谢相互作用影响果实衰老进程,能量调控可以影响活性氧代谢从而影响草莓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4.
以甜高粱品种M-81E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盐浓度为0、25、50、100mmol/L的胁迫处理对甜高粱幼苗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同工酶亚基、酶活性以及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甜高粱幼苗叶片中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SOD活性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而POD、CAT、APX活性却在一定范围内显著升高,表现为同工酶亚基条带增多或者亮度增强。甜高粱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由研究结果可知,盐胁迫对甜高粱的抗氧化酶系统进行了修饰,导致SOD活性下降,因此SOD并没有起到清除过氧化物的作用,而CAT、APX和POD在甜高粱耐受盐碱胁迫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谷子叶片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子品种‘05-61'和‘金谷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CAT等保护性酶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与‘金谷3号'谷子相比,‘05-61'叶片防御活性氧毒害的保护酶活性高且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低且增长缓慢,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钾水平对人参根系、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水培的方法,考察0.0 mmol/L,3.0mmol/L,6.0 mmol/L,12.0 mmol/L钾水平对人参根和叶保护酶、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条件下,保护酶系统对钾水平响应的趋势不同。除叶片中SOD活性一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外,人参根系保护酶SOD、根叶保护酶POD活性均随着钾水平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0 mmol/L的条件下活性最强,后期主要表现为被动忍耐。根系SOD、CAT和POD活性小于叶片。CAT活性与SOD和POD趋势不同,呈现出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即主要在缺钾和高钾条件下发挥作用,6.0 mmol/L条件下,CAT活性最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钾水平的升高先降低之后升高,6.0 mmol/L条件下最低。根系MDA含量小于叶片MDA含量。不同钾水平条件下,SOD、POD、CAT保护酶相互协调作用共同抵御活性氧损伤,促进人参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性氧对草莓果实衰老的影响。【方法】试验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H_2O_2和茶多酚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研究促进和清除活性氧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衰老的影响。【结果】在草莓果实采后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茶多酚处理和对照的果实腐烂指数和腐烂率均持续上升,H_2O_2处理的腐烂指数和腐烂率始终高于对照,茶多酚处理的两者始终低于对照。H_2O_2处理、茶多酚处理和对照的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均上升。在果实衰老过程中,H_2O_2处理的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高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低于对照;茶多酚处理后O_2~(·-)产生速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CAT活性和APX活性基本均高于对照。【结论】促进活性氧使果实保护酶活性下降,加剧了活性氧的上升积累,从而加速了草莓果实衰老;清除活性氧则提高了保护酶活性,缓减了活性氧的上升积累,从而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呼吸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0.1 mmol?L-1的DNP浸泡 0.5 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28?1)℃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自由基( )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经DNP处理的龙眼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增大,果皮ATP含量降低。同时,DNP处理促进龙眼果皮产生 的速率增加,且在整个贮藏期间维持较高水平。APX活性下降,SOD和CAT活性上升,内源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增加。【结论】DNP促进龙眼果皮褐变可能是由于DNP降低活性氧清除能力、导致活性氧积累而破坏细胞膜系统,同时DNP导致的能量亏缺使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修复能力下降,其结果破坏细胞膜结构,使酚酶(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物质接触、酚类物质氧化而形成褐变聚合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SO2胁迫处理对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SO2静态熏气系统对3年生茶条槭苗木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SO2浓度(0~6.0 mg/m3)和熏气时间(0~6 h)下茶条槭叶片6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SO2浓度的增加,PPO和APX活性一直降低,SOD、CAT、POD和GR活性表现为先迅速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R活性下降较平缓;在不同时间SO2处理中,CAT和GR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迅速上升而后下降,而SOD、POD、PPO和APX活性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SOD和GR活性变化幅度较平缓。[结论]PPO、POD和APX活性下降可能是茶条槭幼苗SO2伤害的原因之一,而SOD、CAT和GR活性变化平缓是茶条槭幼苗响应SO2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20.
NaCl胁迫对紫荆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紫荆(CERCIS CHINENSISBUNGE)幼苗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分处理浓度的升高,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在相同的盐分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膜透性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变化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