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立村桃树种植中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但仍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中氮和钾相对含量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不同施肥水平下桃树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先增后减趋势。新立村桃园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果园土壤临界值,p H平均值在6.54~6.63之间,处于适宜桃树生长的偏酸性土壤环境,并且不同样本之间p H和有机质状况基本相同;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水平均呈现0~20 cm土层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并且0~40 cm土层内有效铁和交换性镁含量适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超标。对桃园植株叶片中对应元素含量水平进行监测发现,氮、钾、锌和铁含量水平超标,镁和磷水平适宜,钙水平存在不足现象。因此,新立村桃园今后的施肥策略应该是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减少氮磷化肥的投入量,并且改良施肥方式和土层现状,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浪费,从而达到合理和优化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建水县肥料施用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地农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分析该县主要农作物的农田施肥状况和养分结构。结果表明:建水县农田养分补充主要依赖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量较少;化肥施用上存在重氮轻磷现象,氮、磷比例有所失衡,钾素、中微量元素养分供应不足。为提高肥料利用率,今后应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控制化学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适当补施微肥。  相似文献   

3.
建德市不同农作系统肥料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樟良 《农学学报》2015,5(7):81-86
调查农田施肥现状可为深入了解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建德市31块定位农田连续5年的肥料结构跟踪监测,比较分析了8类农作系统农田的氮、磷、钾施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市农田肥料的投入量因种植方式、农户等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氮、磷、钾纯量的年总投入量在219.45~1526.55 kg/hm2之间变化,平均为734.70 kg/hm2;部分农田存在超量施用肥料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呈现增加趋势,其对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贡献平均约为10.89%;投入肥料中氮:磷:钾平均比例大致为1:0.6:0.6。经济作物的肥料施用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且有机肥及磷、钾肥被优先施于经济作物中。目前建德市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氮磷钾施用比例方面还不尽合理,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推广施用有机肥,增加粮食作物农田中磷、钾肥及有机肥的施用,以全面提升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4.
土壤养分的丰缺,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无为县农户施肥调查和土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部分农户施肥主要存在有机肥、微量元素肥施用意识淡薄,养分投入不均衡,施肥方式不合理。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属中上,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微量元素肥缺乏。基于无为县耕地养分现状,提出了施肥上要按照"减氮稳磷钾补微,增施有机肥"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单季稻嘉67为供试材料,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海岛地区单季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用化肥模式存在氮肥投入过量而钾肥投入不足的情况,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做到减氮、稳磷、增钾,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单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较试验前土壤基础值有较大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长期、持续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访问和田间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句容市水稻—大棚草莓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氮、磷、钾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及其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养分投入结构以有机养分为主,其中氮、磷、钾分别占各项总输入量的80.01%、57.65%和55.50%;氮、磷、钾比例为1∶0.28∶0.70,基本合理;氮、磷、钾盈余率分别为34.27%、264.47%和33.12%;磷投入偏高,应适当降低磷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高州市香蕉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高州市香蕉施肥状况,分析当地香蕉生产中施肥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指导高州市的香蕉施肥、提高香蕉产量、改善香蕉品质提供参考依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州地区香蕉平均产量约为2 134.6kg/667m2,当地蕉农施用有机肥的比例约为91.3%,主要以干鸡粪为主,但是有机肥的施用量相对较低,有机肥氮、磷、钾的投入量为0.254、0.226、0.205kg(/株·a),化肥施用比例为100%,其中当地蕉农重施氮肥和磷肥,约2/3的农户钾肥施用量不足,个体之间施肥量及产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化肥氮、磷、钾的平均投入量为0.433、0.224、0.508kg(/株·a)。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施用量不足,且肥料养分比例欠合理,建议增施钾肥,将氮、钾比例调整至1∶(1.2~1.3),同时注重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发挥当地有机肥资源优势建立绿色香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农田养分平衡作为了解养分在农业系统中环境负荷的有效手段,是评价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和山东省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对全市主要作物的肥料投入和土壤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大田作物有机肥投入不足,以施高浓度的复合肥为主,大田作物氮养分盈余;对蔬菜和果树的养分投入过高,存在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率脱节的现象,氮、磷、钾养分盈余均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评价了2013—2014年陕西省6个县(区)设施蔬菜施肥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设施蔬菜总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829、554、619 kg/hm~2。根据合理施肥指标,西红柿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34.8%、67.4%、58.7%,黄瓜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47.8%、60.5%、52.5%,辣椒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65.0%、70.0%、55.0%。西红柿、黄瓜、辣椒土壤氮素盈余量分别为179、277、229 kg/hm~2,土壤磷素盈余量分别为464、569、378 kg/hm~2,土壤钾素盈余量分别为307、278、257 kg/hm~2。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养分投入比例失调、过量施肥、有机肥比例偏低,平衡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是今后设施蔬菜施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柑桔施肥概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北省13个柑桔主产县市111个有代表性柑桔园生产情况和养分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样本比例分别为91.9%、86.5%和68.5%,其中有机肥施用比例仅占45.0%.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0.38、0.18和0.13kg/株,其中由化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78.9%、72.2%和61.5%.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0∶0.47∶0.34,化肥中三要素比例为1.00∶0.43∶0.27.施肥明显提高柑桔果实产量,施用氮、磷、钾肥的柑桔园比未施的柑桔园增产58.2%、3.4%和49.0%,其中施用有机肥比未施有机肥增产28.9%,化肥中的单项养分氮、磷、钾肥施用分别提高产量46.5%、1.2%和58.3%.每千克养分增产量的顺序为K2O 65.3 kg>N 30.5 kg>P2O5 5.5 kg.叶面施肥也是增加柑桔产量的重要措施,湖北省柑桔园喷施磷酸二氢钾样本比例为35.3%,尿素为23.5%,硼肥和锌肥分别为19.6%和13.7%.湖北省柑桔主产区在柑桔养分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产区和不同柑桔园的养分投入差距很大,极不均衡;总体而言,N、P、K养分施用量不足,有机肥施用的比例太低,绝对施用量也偏小,N、P、K养分比例不协调,尤其是K肥比例普遍偏低;养分施用分配不适当,在果实膨大期施用的养分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12.
永济芦笋产区肥力现状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永济芦笋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发现,芦笋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偏低,微量元素中锌、锰较缺乏。建议在永济芦笋田施肥中加大有机肥比例,注意化肥施用中氮、磷、钾三要素的平衡,同时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弄清楚高州市果农在荔枝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状况,并提出一些施肥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高州市典型荔枝园施肥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广东省高州市典型荔枝园化肥氮(N)、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平均为1.079、0.631、0.974 kg/(株·年),化肥N∶P2O5∶K2O为1.00∶0.58∶0.90.有机肥氮、磷、钾的施用量平均为0.212、0.069和0.097 kg/(株·年),有机肥中N∶P2O5∶K2O为1.00∶0.33∶0.46.[结论]高州荔枝园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不足.参考有关用肥标准,高州市荔枝园氮肥、磷肥施用过量,钾肥偏低,且养分在荔枝3个营养阶段分配比例不合适,建议在果实生长发育阶段减少氮肥,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4.
豫北平原粮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豫北平原粮食主产县代表性地块,对耕层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调查玉米产量、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旨在查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54 g/kg、1.04 g/kg、63.80 mg/kg、20.72 mg/kg和101.9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了38.75%,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55.79%,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了40.63%。应重视施用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磷补钾平衡施用化肥,重视宣传推广作物专用复合肥和新型缓/控释肥的施用,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苏北桃园土壤性状、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苏北地区种植露地桃树为代表的新沂市和种植设施促成桃树为代表的丰县为对象,调研2种栽培模式下的桃园土壤和肥料施用现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桃园土壤酸度呈现降低的趋势;设施桃园土壤盐渍化现象比较严重,露地桃园土壤肥力普遍偏低;桃园施肥不科学现象普遍存在,有机无机类肥料施用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总体低.建议优化施肥结构,按需施肥.对于露地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要稳定目前氮肥施用量并控制钾肥施用量、改施缓释性化肥,可在减少化肥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改善土壤保肥能力,平衡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设施桃园,建议采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化肥施用时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可在减少化肥总养分投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类肥料,特别是生物有机肥,优化土壤性能,提升桃园土壤的综合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施肥情况以及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油菜生产中肥料的投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农户和农技人员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2016/2017和2017/2018两个年度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当前的肥料投入状况、油菜生产水平及效益等。【结果】施用化肥的农户比例为100%,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比例为19.7%;全省油菜生产中氮(全N)、磷(P_2O_5)、钾(K_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181.7、81.5、61.0 kg/hm~2,N∶P_2O_5∶K_2O=1∶0.45∶0.34;油菜施肥次数为1~4次,施肥4次的比例占38.1%,追肥2次的农户占61.6%,基氮比例适宜的农户占62.5%。全省油菜平均单产3030 kg/hm~2,纯收益为3758元/hm~2。【结论】在云南省当前油菜生产水平下,应该采取调整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降低N养分的投入,增加P_2O_5和K_2O养分的投入,协调好氮、磷、钾养分比例,进一步加强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培训等措施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恩施市三岔乡等8个乡镇、8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生产用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恩施市马铃薯施肥以单质肥料为主,复合肥施用比例较低;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比例达到71.3%;施氮量平均值为11.5±7.0kg/666.7m~2,化肥投入N:P2O5:K_2O为1:0.37:0.23,表现为施氮量不足,磷钾养分明显偏低。建议加大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日光温室蔬菜施肥中存在的氮、磷、钾比例不合理,有机肥施用不足、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营养元素比例失调,肥料利用率降低的现状,以日光温室番茄为例,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番茄需肥规律,开展了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20 908.7 kg/hm~2,增产率20.8%;氮肥利用率43.14%、磷肥利用率19.94%、钾肥利用率80.30%,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2015年对湖北省1 218个农户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施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小麦种植中施用有机肥的农户仅占6.24%;化肥品种中,施用尿素、碳铵和复合肥的农户比例分别为73.89%、53.12%和62.32%,而施用单质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农户比例较低;全省小麦氮(N)、磷(P_2O_5)、钾(K_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36.5、54.7和41.3 kg/hm2,N∶P2O5∶K2O为1∶0.40∶0.30,化学氮、磷、钾肥投入量分别占养分投入总量的96.26%、95.98%和95.64%。施肥量分级结果显示,氮、磷、钾施用量不足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5.29%、34.32%和43.02%,未施用钾肥的农户约占1/3;随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肥料一次性基施的比例超过1/3,基施氮肥用量平均占总氮量的3/4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小麦产量水平及肥料利用效率,需加大有机肥投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重视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加施肥次数,调整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提倡机械施肥,基肥由撒施浅施改为深施。  相似文献   

20.
为摸清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指导科学施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准确定位,在豫北平原进行网格取样(20km×20km),同时进行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调查.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43%,65.38mg/kg、17.7mg/kg和74.23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变化,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提高,而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施肥调查表明:90%以上农户采用秸秆还田,重视施用氮、磷肥,而忽视施钾肥,存在所施肥料养分单一、养分配比、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豫北平原应重视有机肥施用、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少磷肥用量、注重补施钾肥,采用复合和缓/控释氮肥及合理的施氮技术.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应重视宣传和加大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