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投入巨额资金建立了森林火灾实时监测视频系统,实现了24h森林火灾的人工值守监测,由于该系统监测覆盖面大,利用现有技术设备研建了基于现有视频监控设备的森林病虫灾害远程监测应用系统,以实现火灾和病虫灾害的快速定位监测与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2.
我国林火监测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是一种世界性的林业重大灾害,我国每年都有上千次的森林火灾发生,造成严重的森林资源破坏、经济和财产损失。文章从空间范围角度将我国目前的林火监测体系分为卫星监测、航空巡护、近地面观测(瞭望塔观测和视频监控)和地面监测四种主要监测形式,并介绍了各种林火监测方法,同时对四种林火监测手段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目前出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对未来林火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森林灾害的高分遥感辅助调查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灾害的突发性、周期性特点为监测调查带来很大困难,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的人工地面调查方法面临严重挑战。今后十几年我国对地观测能力的极速提高,可为森林资源的准实时变化监测提供基础保障。阐述了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方法,展示了其在完善现有地面调查体系中的指导性作用,设计开发了适宜于县或省级应用的原型系统和技术体系,以期为国产高分数据的森林灾害监测应用提供技术示范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面向集成多监测平台的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空间卫星监测、空中飞机巡护、瞭望台定点观测、地面巡护等各类监测平台在林火监测工作中的迅速推广应用,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集成多种监测平台的森林火灾综合监控体系变得越来越迫切。作为森林火灾综合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系统也必须具备集成多种监测平台的能力。本文从森林火灾监测的业务需求出发,探讨了森林火灾监测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了集成多平台的信息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认为可以基于中间件和应用服务组件方式实现各类监测平台与系统的集成,使各类监测平台的监测结果有机地结合,共同为林火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3S技术,使国营林场的森林经营和管理在森林资源调查作业、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灾害的监测等方面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并能快速编制各种林业专题图、建立现代化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实现林场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当前北京市林业发展形势及需求,针对现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不足,提出建立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以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本文从固定样地抽样及布设、样地调查内容、数据应用等方面做出阐述,全面介绍了北京市森林固定样地调查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文章从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原理,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监测的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阐述了近80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自2015年春季以来,山西省各地发生多起不同类型的森林灾害。笔者介绍了国内现行森林保险灾害勘验定损的方法,分析了森林冻雨、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3种灾害类型的抽样调查方法,以及以局部灾害损失程度推算整体损失程度的方法。以期为山西省森林保险灾害勘验定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东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在确定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的基础上,提出森林抚育成效监测体系建立、具体监测内容及碳汇动态变化监测的具体方法,以期探索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经营措施和管理机制,形成客观的森林抚育成效评价方法,进而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森林健康状态监测技术体系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森林健康问题的历史背景和森林状态监测的最新发展。给出新型森林受害的概念,德国及欧洲森林健康监测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及针对森林健康问题的各项应对措施。论述了森林中的大气污染沉降物、森林生长、森林土壤及土壤溶液等与森林健康状态有关的监测内容和方法,重点介绍了树冠落叶和退色的直接观测估计监测方法。提出了改进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和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1986年由朝鲜半岛登陆的强台风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大面积原始森林活立木连片刮倒,形成风灾区。28年来,风灾区经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给科学、全面、及时开展长白山风灾区生态环境恢复及预警监测带来了全新的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内容、指标和方法的设计研究,最终形成长白山森林风干扰灾害的生态环境恢复监测相应的技术指南和建立长白山生态环境预警监测体系,以指导长白山区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预警长白山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省为总体,设置苦干固定样地来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办法,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改进现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可以编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实现对森林面积和地类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各森林类型的数量化多元回归模型,实现对森林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卫星遥感的森林火险等级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西省2005—2008年卫星遥感热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卫星遥感监测的热点情况与同期气温、降水和大风时数的相关分析,建立了利用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卫星遥感月热点监测个数和卫星遥感下垫面状况等资料反演的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模型,以期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已经应用到森林防火领域。建立天山西部林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是解决林区信息不通畅、信息处理手段单一、森林防火监控不利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天山西部林区的特点,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天西林区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建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立覆盖全林区的森林防火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林火卫星监测系统;建立森林防火业务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年度森林资源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度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掌握年度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更新资源数字,是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的基础数据和基本依据。为此将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年度监测的方法、监测结果及年度监测方法的评价,作以论述,为科学经营森林、发展林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冰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易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在全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冰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文中综述了冰雪灾害后森林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便为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今后的研究热点是加强对灾后森林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种子库的长期研究,开展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呼吸和土壤理化性质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运用3S技术监测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灾后动态变化、建立更科学精准的受灾森林生态系统评估体系,以及建立生态修复模型预测冰雪灾害后的森林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及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概述了3S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在城市、水资源、灾害和林业、农业、海洋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3S技术在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网络工程、湿地、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森林水文等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遥感影像已成为林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介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带来了更大的机遇。遥感在林业上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价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数据源价格偏高,图像阴影无法去除,树种识别困难和森林蓄积量估测精度不高等。文章提出了建立影像数据库,建立主要树种的波普数据库,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植被解译体系等方法来提高中高分辨率影像在林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以省为总体,设置若干固定样地来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办法,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利用遥感技术,改进现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可以编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实现对森林面积和地类变化的动态监测;建立各森林类型的数量化多元回归模型,实现对森林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和森林游憩等服务功能连续3次的评价研究,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多效益综合监测体系的必要性,产出多种生态评价参数或指标,完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