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50份甘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化前后薯块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并计算生化甜度,再与食味评价的甜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鲜薯和熟化薯中均含有4种可溶性糖组分,生鲜薯中蔗糖含量最高;而熟化薯块中,麦芽糖含量大幅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低主要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熟化薯生化甜度与食味甜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97),因此选择熟化薯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作为自变量,食味甜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选择R2最大(0.938)时拟合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较好,因变量对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熟化薯可溶性总糖组分对甜度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果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其中果糖和麦芽糖2种组分对甜度的贡献超过60%,处于主导地位,可以作为反映甘薯甜度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明晰潍坊烟叶水溶性糖组成状况及其对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离子色谱法对潍坊烟叶水溶性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烟叶水溶性糖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占总糖比例在30%以上;果糖含量次之;其次为蔗糖;麦芽糖、鼠李糖和木糖含量较低,三者合占1.00%左右。其中,木糖含量最低,平均为0.02%,而80%的样品中木糖无法准确定量。烟叶中水溶性糖与烟叶感官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葡萄糖、果糖、蔗糖、6种水溶性糖总量、还原糖以及葡萄糖、果糖、麦芽糖3种糖总量对烟叶感官品质有一定促进作用,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麦芽糖对烟叶感官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3.
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用品质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块根可溶性糖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味的影响,为甘薯鲜食与加工的品种选择、专用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102份甘薯种质资源的生薯和蒸熟薯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对不同干物率类型的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相关性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可溶性糖组分与食味的关系及其对食味的贡献。【结果】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在生薯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5.79 mg·(g·FW)-1,占生薯可溶性糖的45.3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近,关系密切,果糖含量(y)和葡萄糖含量(x)的拟合方程为y=0.807x+1.275;麦芽糖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6.79 mg·(g·FW)-1,仅占生薯可溶性糖的11.92%。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决定,通常情况下,低干物率品种具有更高的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生化甜度更好。在蒸熟过程中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主要在于产生了大量麦芽糖,麦芽糖含量从生薯的0.96—24.67 mg·(g·FW)-1提高至14.80—136.16 mg·(g·FW)-1。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中、高干物率类型具有更高的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甘薯块根食味增量主要来源于蒸熟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糖;麦芽糖、果糖、蔗糖是甘薯块根食味的重要影响因子;麦芽糖对食味增量的贡献率近50%,对香味和质地的作用尤为突出;果糖对黏度的贡献最大,而蔗糖对质地的贡献优于果糖。【结论】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是反映甘薯生薯甜度的重要指标,熟薯可溶性糖、麦芽糖含量是反映甘薯食味的重要指标。麦芽糖、果糖、蔗糖是影响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及加工性能的重要可溶性糖组分。筛选出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特异种质11份。  相似文献   

4.
利用14C标记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甜菜生育期间主要糖分的运转分配动态与蔗糖积累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分别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根中两种糖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叶片中蔗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根中蔗糖的百分比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甜菜糖分代谢强度随生育期而改变.高糖型品种叶片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都分别低于其它类型甜菜3种糖的百分比,而根中3种糖的百分比分别高于其它类型甜菜3种糖的百分比.说明高糖型品种叶片蔗糖合成和运转分配能力强,根部具有优势的蔗糖贮藏能力,最终表现为根中高额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同时测定人参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色谱柱:ACQUITYUPLCBEHAmide(2.1mm 100mm,1.7 m);流动相:0.2%三乙胺乙腈溶液和水梯度洗脱;流速:0.2m L/min;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75℃;氮气压:30psi。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在0.1mg/m L~0.8mg/m 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5.0%,回收率96.0%。本方法在7min内完成了4种糖的分离,结果比较理想,可作为人参中小分子糖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树堂  段玉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54-10656
[目的]研究采收成熟度对烤烟糖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考察了采收成熟度对烟叶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主要糖分含量的影响及糖分含量与烟叶感官品质的关系,设置了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试验表明,4种水溶性糖分中,以葡萄糖所占比例最大,为33% ~40%;果糖次之,占32% ~ 38%;蔗糖较低,占20% ~ 27%;麦芽糖最低,占5%~8%;口感及评吸总分与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以下部叶移栽后(70±3)d,中部叶移栽后(90±4)d,上部叶移栽后(125±5)d采收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品质较好.[结论]研究可为烤烟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采收成熟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贮存时间对鲜人参中淀粉和小分子糖含量的影响,采用双波长比色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贮存0、10、20、30、40、50 d鲜人参中淀粉和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鲜人参贮存过程中淀粉逐渐向蔗糖转化,在4℃条件下贮存20 d,淀粉含量降低了44%,生产中应根据需要严格控制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成熟期果实和果实着生处叶片为材料,通过洲定果实及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多糖含量,粗多糖得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比较枸杞果实和叶片在糖分积累及枸杞粗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和叶片内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多糖变化规律为果实内主要以积累己糖(葡萄糖、果糖)为主,占果实内这3种糖总量的97.2%,蔗糖仅占2.8%;枸杞叶片内这3种糖占其总糖分的比例差别不大,蔗糖为36.1%,果糖为33.6%,葡萄糖为30.3%.枸杞果实内多糖质量比达2.95%,而叶片内多糖质量比仅为0.20%.枸杞果实和叶片粗多糖的单糖组成有明显差异,果实内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而叶片中粗多糖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搪、葡萄糖和半乳糖4种单糖组成,说明枸杞叶片内存在的多糖与枸杞果实内存在的多糖在糖链结构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的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红星’、‘粉红女士’、‘澳洲青萍’和‘金冠’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不同色泽类型果实中糖、酸和花青苷组分及含量,分析不同色泽类型苹果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花青苷组成及含量差异。成熟期苹果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二磷酸尿甘半乳糖(UDP-半乳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其次为蔗糖和葡萄糖;不同品种的果糖百分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较大,其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和35.46%;4个苹果品种的果实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平均为85.58%,柠檬酸的含量次之,为9.89%,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为90.52%,乙酸的含量较低;苹果果皮中含量最多的花青苷为cy-3-gal,占95.36%~98.73%;其次为cy-3-ara,占比2.58%,但所占百分比变异系数高达58.53%;cy-3-gul含量最低,仅在红色品种‘新红星’和‘粉红女士’中被检测到。由此,黄色品种‘金冠’属于高果糖类型,绿色品种‘澳洲青苹’属于低果糖类型;4个苹果品种积累较多的糖分是果糖和蔗糖,属于果糖/蔗糖积累型;蔗糖、葡萄糖、柠檬酸和cy-3-ara可作为区分4个品种差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对稻米淀粉黏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糖浓度的增加,稻米淀粉峰值粘度下降;随着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增加,黏滞谱特征值的最终粘度、热浆粘度和消减值显著降低,而蔗糖对热浆粘度基本没有影响;葡萄糖、果糖使崩解值显著增加,而麦芽糖使崩解值先下降后上升,蔗糖使崩解值显著下降;4种糖都使糊化温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蚂蚁对糖及甜味剂的趋性。【方法】在蚂蚁活动频繁的时间内,将浸透糖(或甜味剂)溶液(0.04、0.08、0.12 g/mL)的滤纸片分别放置在蚁巢洞口,观察并拍照计数3 min内经过并聚集在滤纸片周围的蚂蚁数量,作为确定蚂蚁对糖(或甜味剂)趋性高低的依据。【结果】在浓度为0.04~0.12 g/mL范围内,蚂蚁对果糖的趋性最高,对蔗糖、麦芽糖的趋性居中,对葡萄糖的趋性最低;蚂蚁对AK糖的趋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纽甜和糖苷几乎无趋性,对木糖醇的趋性相对其他3种甜味剂较高。在浓度为0.04~0.12 g/mL范围内,比较蚂蚁对果糖(或葡萄糖)及四种甜味剂的趋性时,蚂蚁对甜味剂几乎无趋性。【结论】蚂蚁对4种糖的趋性高低依次为果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在4种甜味剂中,蚂蚁对糖苷、纽甜、AK糖的趋性很低或几乎无趋性,对木糖醇的趋性相对较高;在甜味剂与糖(葡萄糖、果糖)同时存在时,蚂蚁对甜味剂的趋性极低或无趋性,而对糖(葡萄糖、果糖)的趋性很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糖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以及sscd1突变体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Col-0野生型和sscd1突变体为材料,在培养基中外源添加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比较不同糖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sscd1突变体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在120 mmol/L浓度范围内,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而麦芽糖对种子萌发有延迟作用,且糖浓度越高延迟作用越显著。120 mmol/L不同糖对sscd1突变体细胞死亡的抑制效果有显著差异,抑制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糖代谢途径调控酪氨酸降解途径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快速、精确测定柑桔结果母枝中5种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含量的方法.HPLC可应用于分析各类果树枝、叶、根、果汁、果皮等组织器官的糖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分属不同栽培种的98个梨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以比较不同种及品种间糖含量和组成的特点与差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熟期梨果实中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成熟期梨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均值为51.17mg·g-1FW。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1.14—47.75mg·g-1FW和4.46—47.29mg·g-1FW。(2)不同栽培种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中,果糖的含量均为最高,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而其它3种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系统中存在较大差异。白梨和新疆梨中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蔗糖含量最低;西洋梨和秋子梨中葡萄糖、蔗糖含量接近,但西洋梨中山梨醇含量较高,而秋子梨的山梨醇含量较低;砂梨中蔗糖、山梨醇含量接近,葡萄糖含量最低。(3)不同种之间糖分的分布特点是:白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砂梨分布在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区域;西洋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区域,秋子梨分布在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区域,新疆梨分布在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区域。【结论】梨果的糖分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果糖含量最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不同栽培种中,果糖含量稳定,其余糖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糖组分的分布划分,白梨为高葡萄糖和高山梨醇型,砂梨为高蔗糖和高山梨醇型;西洋梨为高果糖和高山梨醇型,秋子梨为高葡萄糖和高蔗糖型,新疆梨为高果糖和高葡萄糖型。  相似文献   

15.
HPLC-ELSD法测定植物可溶性糖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大等优点。为了了解甘薯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和糖化特点,对11份甘薯重要种质资源的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试验群体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41 mg·g-1和123.05 mg·g-1。在生薯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糖的45%左右,麦芽糖含量最低,仅占可溶性糖的10%左右。在熟薯可溶性糖中,麦芽糖含量最高,其中约90%来源于蒸熟过程中淀粉的转化,增量可占熟薯可溶性糖的50%以上。熟薯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主要来源于生薯可溶性糖,在甘薯蒸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因此,甘薯的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浙薯13蒸熟糖化效果好,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79.64 mg·g-1和138.44 mg·g-1,均显著高于其余10个品种。红皮白心是一个生薯高糖品种,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中糖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品种和年限人参糖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高丽参、西洋参、林下参和园参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品种人参总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还原糖含量以林下参最低,高丽参和园参含量最高;可溶性多糖含量以林下参和高丽参最高。不同年限园参的检测发现,7年生园参的总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含量明显升高。[结论]不同品种人参糖类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与生长环境和加工程序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限园参中糖类的含量与其生长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软条白沙’、‘新白1号’、‘解放钟’和‘钟津2号’等4个枇杷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成熟果实中均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新白1号’蔗糖和果糖含量高,‘软条白沙’果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解放钟’果糖和蔗糖含量高,‘钟津2号’蔗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高低依次是‘新白1号’‘钟津2号’‘解放钟’‘软条白沙’,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果皮中的糖含量低于果肉,‘新白1号’和‘软条白沙’果顶中的总糖含量最高,‘解放钟’和‘钟津2号’果基中的总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提升清香型烟叶品质特征、风格特征的烟叶调制工艺参数组合,用烤烟品种K326烟叶作试验材料,设置4种调制工艺参数组合处理测定烟叶调制过程中的水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4种调制工艺参数组合处理烟叶的水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随着调制进程总体呈升高的趋势,麦芽糖随着调制进程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烤后烟叶水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以处理B(烟叶烘烤变黄阶段、定色阶段低温低湿参数组合处理和干筋阶段中温中湿参数组合处理)工艺参数组合较高,蔗糖以处理D(中温中湿参数组合处理)工艺参数组合较高。说明处理B工艺参数组合为烟叶大分子物质降解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大分子物质降解转化为水溶性糖。  相似文献   

19.
甜质型和普通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组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比较分析了甜质型 (ZeamaysL .SeccharataSturt)和普通型玉米 (ZeamaysL .IndentataSturt)籽粒中糖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籽粒发育初期 (授粉后 10d) ,2类型间糖组分差异不显著 ,均含有水溶性多糖 (WSP)、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甘露醇 ;授粉 2 0d后 ,甜质型玉米能积累 2种聚合度不同的WSP(其保留时间分别为 5 .2 8和 5 .98min) ,而普通型玉米仅有其中的 1种 (保留时间为 5 .98min) ;整个籽粒发育过程中未测得麦芽糖。甜质型玉米随籽粒发育其可溶性总糖 (TSS)含量增加 ,而普通型玉米的含量降低 ,其中WSP、蔗糖、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山梨醇在 2类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不同。甜质型玉米的直链、支链淀粉含量较普通型玉米少 ,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随籽粒发育而降低 ,支链淀粉含量则升高。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二马牙和长脖类型林下参不同组织中人参皂苷含量存在差异的分子机制,测量同一环境下14年生两种林下参表型及人参皂苷含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种类型林下参的叶片、芦头及主根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芦头的7个差异基因进行了qRT-PCR验证。表型分析结果表明,与长脖相比,二马牙芦头短粗、须根发达、根部及地上部分均更粗壮、产量高。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2种类型林下参叶片、芦头、主根中分别有124、604、89个差异基因,上调基因分别有48、283、31个,下调基因分别有76、321、58个;通过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到16、70、17个通路中,主要注释到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苯乙醇苷生物合成通路中。研究结果为林下参的品种选择以及揭示林下参表型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