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传染性脓疱细胞弱毒苗对山羊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病 (CE) ,俗称“羊口疮 (Orf)”,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病毒 (CEV )所致的羊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极高的羔羊发病率严重制约着养羊业健康发展。因该病病原存在多种不同毒株 ,故而寻求一种能保护不同地方毒株的统一有效的预防途径一直是兽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也称羊口疮病毒)所致的山羊、绵羊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在病羊的口唇等处粘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痂。2003年我区从外地引进种羊后,各镇相继发生羊传染性脓庖,现将诊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1病原特性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屠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的羊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羊的口唇等外皮肤和粘膜上先发生丘疹、水疱、脓疱、溃疡,最后会形成痂块.容易群发,通过与病羊接触传染给健康的羊群,主要的感染途径只感染是皮肤和粘膜.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点是病羊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出现炎性症状。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的羊口疮病毒所致的山羊和绵羊的一种传染病。特征是患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  相似文献   

6.
正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山羊的传染性疾病,俗称"羊口疮"。该病的特征是患羊唇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厚痂,重症病羊采食困难,逐渐消瘦,部分病羊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1流行病学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体是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属。该病毒在上皮细胞浆内繁殖,其所有毒株的抗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 ecthyma)、羊口疮(Sore mouth)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Scabby mouth)、羊溃疡性口炎(Orf)、羊传染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羊口疮病毒(Orf virus)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口腔粘膜发生脓疱、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传染病[1]。  相似文献   

8.
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羔羊多为群发,其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其致病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在畜牧业生产中危害较严重。1病因主要是因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入健康羊群,或者是健康羊放置于曾被病羊污染的牧场或厩舍而引起,通过受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胞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口唇、鼻镜、眼圈、乳房、蹄部等处黏膜和皮肤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现将1例绒山羊感染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病原 羊口疮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呈椭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表面呈特征性的管状条索斜形交叉的编织样外观),一般排列较为规则.核酸类型为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俗称“羊口疮”。它是一种副牛痘苗病毒(伪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传染性疹性和痂皮性皮肤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羊传染性脓疱又被成为"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1病原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排列比较规则。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很强,即使是干燥痂皮内的病毒,也需要在夏季阳光下暴晒30-60天才开始失去传染性,而且散落在地面上的羊口疮病毒可以成功越冬,次年春天仍然具有感染性,如果在比较低的环境中病毒的持毒能力可以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5羊口疮5.1概述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羊以口唇等处的皮肤和黏膜出现红斑、丘疹、脓疮、溃疡和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春秋两季多发于3~6月龄的羊,该病成年羊也可感染,但一般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1病原羊口疮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呈椭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表面呈特征性的管状条索斜形交叉,呈编织样外观),一般排列较为规则。按酸类型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N A)。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干燥痂皮内的病毒于夏季日光下经30~60d开始丧失其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来春仍具有感染性。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可保持毒力达数…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俗称"羊口疮",其病原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该病毒与羊痘病毒的形态相似,存在于疱疹内和痂皮块中,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干痂中的病毒在阳光直射下经30-60 d才失去传染力;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第2年春季仍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用大黄和高锰酸钾治疗羔羊口疮赵海燕(乐都县高店乡兽医站,810702)羊口疮又名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羊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口疮病毒引起。多因羊舍或产羔棚舍污秽不洁、阴暗潮湿、窄小拥挤、通风不良、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若不及时...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结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病。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多呈地方型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2012年9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青岗村发生了以引进小尾寒羊为主的羊的传染性脓疱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嗜上皮性的人兽共患病。羔羊最易感,常引起整群发病。(一)病原体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代表种。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对温度较为敏感,对乙醚、氯仿、苯酚等较敏感。2%的福尔马林浸泡20 min及紫外线照射10 min  相似文献   

18.
<正>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俗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粘膜炎症为主要特征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型。本病只危害绵羊和山羊,多以当年羊羔容易感染发病,且常为群发性流行。每年春秋季节是该病的爆发时期,尤其是农区秋收后放牧麦茬农田,麦芒引起口腔粘膜破损易导致该病的感染群发。  相似文献   

19.
<正>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呈椭圆形的线团样(病毒粒子表面呈特征性的管状条索斜形交叉,呈编织样外观),一般排列较为规则。核酸类型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NA)。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干燥痂皮内的病毒于夏季日光下经30~60 d开始丧失其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包括羔羊口疮、传染性口炎或脓泡性口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或称口疮病毒)所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羔羊、幼龄羊发病率较高。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1 病原及传染本病由痘病毒群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部位的渗出液和痂块中。健康羊只因同病羊直接接触而感染,或由污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而感染。本病无季节性,常表现为群发性流行,发病率在90%以上。人也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几乎是有羊即有本病。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感染途径主要是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