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讨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POMC基因的多态性,建立区分中华鳖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4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鳖种群、沙鳖种群、台湾鳖种群和黄河鳖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对所测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SNP位点,并对所得的SNP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所扩增的POM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为786bp;以megalign软件比较分析4个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的POMC基因,发现该序列中共有15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经过验证,第129位核苷酸的变异为台湾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441位核苷酸变异为太湖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168和396位核苷酸为黄河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第531和618位核苷酸为沙鳖种群不同于其他种群的变异。结果表明,中华鳖的POMC基因存在多态性,不同地理种群中华鳖POMC基因均有各自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可以作为区分中华鳖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田间高温与棉蚜种群动态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干早区田间高温对夏季棉蚜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夏季在阜康地区调查了高温时节田间棉蚜种群动态及其构成,同时分析了相关的关键气象要素.[结果]新疆北部干早区田间棉蚜存在繁盛期种群崩溃现象,持续多天的高温导致了田间棉蚜种群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在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前,高温影响下棉蚜种群已经开始崩溃,表现为种群老龄化,种群迁出趋势增强.[结论]棉蚜种群崩溃开始于种群构成发生变化;高温是棉蚜种群崩溃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红桦是我国特有的桦木科高大落叶乔木,也是我国暖温带森林主要建群种之一,具有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通过对秦岭两地区红桦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研究,阐明红桦种群年龄结构特征及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揭示红桦种群自然更新障碍原因,为今后红桦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林场和甘肃省礼县洮坪林场红桦种群调查与统计,绘制红桦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建立种群发展预测模型,同时结合种群动态数量化法和数量时间序列分析法揭示红桦种群的发展趋势。  结果  两地种群年龄结构均在Ⅲ龄级时个体数最多,种群主要由幼龄个体组成;两地种群均是前期先衰退后增长,中期短暂衰退后增长,在Ⅵ ~ Ⅶ 龄级急剧衰退;洮坪种群比火地塘种群更早进入衰退期,其种群更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两地红桦种群的存活曲线都趋向于Deevey-Ⅱ 型。  结论  火地塘和洮坪两地红桦种群的年龄结构均呈不规则的金字塔型,种群发展主要靠中老龄个体维持;两地红桦种群现阶段都为增长型种群,且都对生境因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洮坪种群尤为明显;在未来两地红桦种群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幼苗,自然更新较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保护和恢复红桦种群的策略:人工培育幼苗移植到种群的林窗内;对幼龄林采用“3年5次”的抚育方式,对中龄林采用整枝、修剪、除灌等方式进行抚育;对于郁闭度达0.9以上的林分,适当间伐,每公顷保留1 500株左右,提高种群的自然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收集到的宁夏5个野生酸枣种群及3个栽培品种的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测定其表型性状、生理和果实品质指标,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5个野生酸枣种群的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46%,果实品质平均变异系数为3.49%,叶片生理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15.89%,说明果实的遗传性状变化较小,而叶片的变化较大;5个野生酸枣种群遗传变异性大小的顺序为中宁县牛首山种群>中卫市日照山种群>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种群>灵武市白芨滩种群>吴忠市红寺堡种群。聚类分析表明,3个栽培品种为第Ⅰ类;5个野生酸枣种群中,中卫市日照山种群与中宁县牛首山种群为第Ⅱ类;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种群与灵武市白芨滩种群为第Ⅲ类;吴忠市红寺堡种群为第Ⅳ类。  相似文献   

5.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拟赤杨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拟赤杨种群的调查材料为基础,利用"空间代时间"、"横向导纵向"的方法编制拟赤杨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该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拟赤杨种群的死亡率呈波状起伏,出现两个死亡高峰,分别出现在Ⅴ~Ⅵ、Ⅸ~Ⅹ龄级的年龄阶段。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是稳定种群,引入生命表栏目中的几个函数能很好地说明种群的结构。种群生存分析表明,拟赤杨种群生存率函数单调下降,累积死亡率函数呈单调上升,说明拟赤杨种群幼年死亡率较高,长成之后,种群趋于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种群结构特征,揭示蒙古栎种群的生存现状,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种群年龄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种群存活曲线,运用生存分析与数量化分析法研究种群结构及动态,通过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趋势。  结果  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均低龄数量不足,以Ⅴ~Ⅶ龄级成熟树个体为主,表现为稳定型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 Ⅱ型;生存分析表明:4个种群具有前期逐渐减少、中期趋于稳定的特点,但危险率加剧上升,种群在Ⅵ龄级之后开始进入生理衰退期,预示种群后期有衰退的趋势;数量化动态分析表明:东焦德布山、小孤山和南格拉球山蒙古栎种群忽略外部干扰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大于0,种群表现为增长型,考虑外部干扰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等于或趋近于0,种群表现为稳定型,而尾山蒙古栎种群Vpi和V'pi都小于0,种群表现为衰退型,且4个种群对外界随机干扰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时间序列预测表明:4个种群在未来2、4、6个龄级后个体数量均有减少趋势。  结论  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种群当前均为稳定型,但小树阶段有限的环境资源导致个体数量下降趋势显著,种群老龄个体数量发展潜力较小,形成该种群更新和发展的瓶颈,随着种群发展有向衰退转化的趋势。图5表5参40  相似文献   

7.
甜槠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中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甜槠种群在浙江省天台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3个甜槠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7.98%,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3%.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常绿阔叶林种群最高,平均为0.4188;其次是针阔混交林种群,平均为0.3873;最低的是针叶林种群,为0.3613.在总的遗传变异中,种群内占75.00%,种群间占25.00%.Nei指数计算的3个种群的基因多样性大小也是常绿阔叶林种群(0.2858)>针阔混交林种群(0.2642)>针叶林种群(0.2434).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473,基因流为1.5542.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1757~0.2134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常绿阔叶林种群与针阔混交林种群先聚合,再与针叶林种群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罕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杨群落、白桦群落、黑桦群落和蒙椴群落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的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编制优势种群——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Ⅰ级树木个体数量最多,随着径级的增大,株数在下降,4个种群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4个优势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也就是说总体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山杨、黑桦种群死亡高峰在第7龄级,白桦种群的死亡高峰在第6、第1龄级,蒙椴种群的死亡高峰在第5龄级;生存分析表明,4个优势种群的生存率呈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呈单调上升的趋势,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在本研究区内生长更新良好,在无人为干扰的条件下,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保持种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烟蚜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贵州省各生态区烟蚜(Myzus persicae)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差异及其差异程度,探明贵州烟蚜种群异质性及种群分化情况,揭示变异发生规律及其机理,为指导虫情监测以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25个主要烟区的烟蚜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5个地理种群中大部分的种群呈中度分化,个别种群呈高度分化;种群遗传分化及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遗传一致度与海拔差距无相关性。烟蚜种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5个地理种群大致分为3部分。【结论】种群的遗传分化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式,贵州省烟蚜各种群的种群分化复杂,其原因可能与贵州省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寄生于柑橘与杉木2种寄主的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的rDNA-ITS区(ITS1-5.8S-ITS2)及形态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种群间遗传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3个省份(福建、四川、贵州)柑橘产区的21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柑橘种群)及福建省杉木林区的6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杉木种群)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与测序,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对3个柑橘种群及1个杉木种群进行形态特征测计分析.[结果]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种群与杉木种群相比,ITSI序列相似性为93.2%-99.3%,ITS2序列相似性为92.4%-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所有杉木种群与福建省部分柑橘种群处于同一进化主分枝.4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间部分测量值存在显著差异,补充描述了种群内二龄幼虫尾部形态变异类型.[结论]柑橘半穿刺线虫柑橘种群和杉木种群在rDNA-ITS序列相似性高,序列差异不能用于种群的区分;杉木种群与福建部分柑橘种群在进化上可能有相同的地理起源.种群间部分测量值的显著差异及二龄幼虫尾部变异应属于种群正常变异.  相似文献   

11.
A sample of 55 South African cheetahs (Acinonyx jubatus jubatus) from two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populations in South Africa were found to be genetically monomorphic at each of 47 allozyme (allelic isozyme) loci.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of 155 abundant soluble proteins from cheetah fibroblasts also revealed a low frequency of polymorphism (average heterozygosity, 0.013). Both estimates are dramatically lower than levels of variation reported in other cats and mammals in general. The extreme monomorphism may be a consequence of a demographic contraction of the cheetah (a population bottleneck) in association with a reduced rate of increase in the recent natural history of this endangered species.  相似文献   

12.
丽蝇蛹集金小蜂寄生棕尾别麻蝇的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寄生能引起寄主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蛹的血细胞数量、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组成与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寄生蛹的血细胞总数、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数量都极显著多于未寄生蛹,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则均极显著低于未寄生蛹.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寄生蛹与未寄生蛹间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分子量为28 kD、32 kD和100 kD蛋白谱带的丰度自寄生2 d后起多明显弱于未寄生蛹,而分子量约14 kD的蛋白谱带则恰相反.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来源的13个膏桐居群进行种子品质和ISSR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居群种子的百粒重、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蛋白质、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PZH(攀枝花)居群种仁含油率(60.52%)和种子含油率(39.33%)均为最高,可作为高脂肪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YNE(印尼)的蛋白质含量(21.92%)最高,可作为高蛋白饲用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2)利用9个ISSR引物对13个膏桐居群39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扩增出74个位点,其中61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程度高达82.43%;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0~0.9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相似系数为0.73来划分时,39份材料可聚为11类,包括9个复合类和2个独立类。说明供试膏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很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发掘燕麦的基因资源,以ITAO、XO以及野生燕麦3个燕麦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燕麦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6个营养性状以及植株株高、穗长、主茎旗叶长、主茎旗叶宽、穗下第一节间长、总分蘖数和有效分蘖数7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燕麦籽粒营养性状总酚以及农艺性状分蘖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即在群体中遗传差异性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网络相关性分析显示氨基酸与农艺性状旗叶宽具有特殊性,并且野生燕麦具有较强的自然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王晖  李君  周守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4-55,182
通过测定在逆境下超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对电导率等几项生理指标;从抗性生理学角度对安徽省假俭草,结缕草的9个种群的抗寒性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假俭草,结缕草不同种群间耐寒性的差异.综合生理生化研究得出,结缕草(阜阳)的草种耐寒性最好,研究结果为安徽省城市绿化草坪草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In T cells, the stochasticity of protein expression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useful diversification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within a clonal population or interfere with accurate antigen discrimination. Combining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ngle-cell measurements, we examined how endogenous variation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ignaling proteins might affect antigen responsiveness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 We found that the CD8 co-receptor fine-tunes activation thresholds, whereas the soluble hematopoietic phosphatase 1 (SHP-1) digitally regulates cell responsiveness.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proteins generates substantial diversity of activation within a clonal population of T cells, but co-regulation of CD8 and SHP-1 levels ultimately limits this very diversity. These findings reveal how eukaryotic cells can draw on regulated variation in gene expression to achieve phenotypic variability in a controlled manner.  相似文献   

17.
CIMMYT玉米基因圃Pool_(33)QPM温带驯化种群轮回选择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CIMMYT基因圃Pool_(33)QPM种质的温带驯化种群T_(33)QPMC_0~C_5各轮,在陕西夏播条件下各性状表现的综合评价提出:T_(33)QPMC_0~C_5各轮群体逐轮光周期敏感性明显降低,自身生产力显著提高,高轮综合性状基本接近温带同类杂交种,建议将高轮T_(33)QPM群体改换方法延续改良,或以其作为修饰基因供体与同类软质胚乳杂交,选育硬质、半硬质胚乳O_2玉米温带群体、自交系或直接选系利用,以期组配出高产、半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优异组合。  相似文献   

18.
黑粒小麦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普通白粒小麦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的色素含量及其营养特性。结果表明:蓝、紫、黑等有色小麦籽粒的色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营养指标高于白粒小麦,可溶性糖含量则低于白粒小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色素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色素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PAGE及SDS-PAGE法,分析了绵阳本地半夏属植物圆叶半夏的5个居群、狭叶半夏5个居群和中间过渡型半夏2个居群及虎掌等几个品种,以及采自湖北、平武半夏样品的POD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谱带及不同样品的POD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块茎可溶性蛋白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对15个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于三七的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新鲜叶片进行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出随生育进程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出随生育进程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