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黄连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吸水性较好;黄连木种子低温沙藏100d可达到最高发芽率16 2%;稀土100、200、400mg/L溶液24h处理,低温沙藏100d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赤霉素100mg/L溶液处理再经低温沙藏20d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发芽率达到26 7%,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黄芩种子发芽率及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胥学峰 《特产研究》2007,29(3):35-38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和出苗率,探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的相关生理机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连续观测,找到一条较为有效的提高黄芩发芽率和出苗率的途径。研究了不同浓度时间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50~500mg/kg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黄芩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其中500mg/kg的赤霉素处理显著高于对照;4种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对黄芩种子可溶性糖、ATP、激素和脱氢酶均有影响,显著提高了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IAA、GA、Z ZR)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千热处理对不同成熟度葫芦砧木种子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葫芦砧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经过干热处理后研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正常出苗率.[结果]自授粉日至采收达到55 d以上的4个处理葫芦种子经过干热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正常出苗率均分别达到97%、97%和90%.自授粉日至采收为45 d和50 d的葫芦种子经过干热处理后的发芽势和正常出苗率显著低于55 d以上的种子.[结论]选择成熟度较高的葫芦砧木种子进行干热处理对种子活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激素处理对麻黄种子发芽及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麻黄。[方法]用赤霉素和生根粉分别处理麻黄种子,采用对比法研究激素对麻黄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用赤霉素、生根粉溶液浸泡种子1 d后分别有27、21枚麻黄种子发芽,砂藏后激素处理的种子5 d内发芽结束。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集中了出苗时间,且赤霉素比生根粉更能促进种子发芽。激素处理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出苗率。生根粉处理的麻黄种子出苗率、幼苗的根长与对照差异均显著。[结论]激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加了麻黄幼苗期的根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对不同品种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广西生产用桑树二倍体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沙2×伦109及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的种子为材料,采用50、100、200、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12或24 h后培养,测定种子发芽率.[结果]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提高,不同杂交组合桑种发芽率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50、100、200 mg/kg赤霉素和乙烯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3个二倍体桑树品种的发芽率,而5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浓度抑制桑种子发芽,说明过高浓度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对桑种生理生化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100、200、500 mg/kg的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三倍体杂交组合桑特优1号种子24h的效果明显优于12 h,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在生产上可采用200 mg/kg赤霉素或乙烯利浸泡桑种24h,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7.
聂超仁  许小过  段庆明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35+3838-3835,3838
[目的]探讨提高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G.Don ex London]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机械破皮处理为:用剪刀剪破种子的外种皮,使种仁露出,分别用清水、2 g/L赤霉素浸泡破皮和没破皮的山樱花种子24h,然后在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恒温箱中催芽.赤霉素浸泡处理为:山樱花种子沙藏90d后,分别用1 000、2 000、3 000 mg/kg赤霉素及清水浸泡24h,放在在恒温箱中催芽,温度为20℃,相对湿度80%.[结果]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均能提高其发芽率,破皮可使其提高到67.21%;用1 000、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能使发芽率提高到77.19%、72.58%,但用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出芽后生长较快,而用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生长较慢,且生长点有黄花现象,说明赤霉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推荐使用1 000 mg/kg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黄连木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吸水性较好,经过水选的黄连木种子的发芽率比未经水选的平均高出10.97百分点;冷藏黄连木种子出芽率普遍高于湿藏,且当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 mg/L时,冷藏黄连木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38.1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王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32-18733
[目的]为玉竹种子育苗繁殖提供参考。[方法]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玉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玉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HKL-4浸种时间显著影响玉竹种子发芽启动天数,而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却不明显;HKL-4浓度显著影响玉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出苗率。40倍HKL-4母液浸种6 h,玉竹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最高,分别为78.9%和72.9%,较对照提高了42.9%和43.6%。[结论]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玉竹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和出苗率,最佳处理浓度为40倍母液。  相似文献   

11.
王松涛  赵杨  王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02-4503,4559
[目的]提高单性木兰种子发芽率。[方法]对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种皮和胚乳抑制物及浸种催芽进行研究。[结果]单性木兰种皮透水性较好,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皮和胚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可能不存在发芽抑制物;温水、双氧水和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均能使单性木兰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400 mg/L赤霉素浸泡12 h效果最佳。[结论]研究结果为单性木兰种质资源保存与栽培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朴锦  杨迪  王坤  具红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33-2433,2473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发芽床和药剂处理关苍术种子,观察发芽率及出苗情况。[结果]沙床能明显提高关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比纸床高8.0%;用浓度200 mg/kg GA处理和PEG处理关苍术种子能明显提高发芽率,可达74.4%和72.2%,并能使关苍术提前出苗,比对照组提前6 d;PEG处理能有效提高出苗整齐度。[结论]发芽床和种子处理对关苍术发芽率及出苗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立军  段林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30-10631,10694
[目的]探究杜若种子发芽条件。[方法]考察低温积层处理、温水浸种、机械损伤种皮、化学药剂处理对杜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低温积层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为42.44%;温水浸种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3.06%;经过机械损伤种皮的发芽率均为0。在浓度为0.04g/L的1-萘乙酸溶液中浸种24h,发芽率为95.25%;在浓度为0.5%的钼酸铵溶液中浸种24h,发芽率为94.00%。[结论]温水浸种和化学药剂处理能有效提高杜若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计算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千粒重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研究4种温度处理和3种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30℃范围内,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冈栎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低于光照条件,浙江樟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都超过了75%。[结论]青冈栎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25℃,而浙江樟则为20℃;青冈栎种子萌发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在黑暗中萌发受抑制,浙江樟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均能萌发,但是12 h的光照可以明显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找出较佳的能有效促进北方枸杞种子萌发的措施。[方法]设置三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贮藏方法、不同培养温度和不同浓度GA3处理结合作用对野生北方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单独用冷冻贮藏的方法,北方枸杞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提高。单独在变温条件下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北方枸杞种子发芽率。单独用GA3处理种子,浓度在100、200 mg/L时均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当GA3浓度为300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了种子的萌发。[结论]冷冻越冬贮藏、变温培养和200 mg/LGA3处理结合作用时,种子发芽率达92.7%,是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和低温层积处理对金太阳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赤霉素(GA_3)和低温层积处理对金太阳杏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采用先赤霉素处理后低温层积处理的方法,选出萌发率最高的处理。[结果]在层积20 d和1 500、2 000 mg/L的激素浓度萌发率最高,达60%,比传统方法(仅采用低温层积)节约0.17%的时间。浸种24 h达到了理想的萌发率;去壳种子总体上滋生细菌的概率大于带壳种子,尤其是在夏天处理时污染率更高,处理种子的时间受限,并且去壳不便于生产实践中的操作。[结论]层积20 d和1 500 mg/L GA_3处理的带壳种子萌发率最高、出苗时间最短,该处理便于生产实践中的操作,可选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对百脉根种子萌发及其植株萌蘖生长的影响,为百脉根丰产栽培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10、15、20和25℃下开展百脉根种子萌发试验,并在20℃恒温条件下开展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g/L GA3溶液浸种萌发试验,对比分析百脉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其植株萌蘖和根系生长情况.[结果]10℃处理的百脉根种子发芽率(64.44%)最高,20℃处理的发芽势(40.00%)和发芽指数(7.17)最高;25℃处理的发芽率最低(42.22%),与10℃处理差异显著(P<0.05,下同);10℃处理下发芽势(10.00%)和发芽指数(0.50)最低,与15、20和25℃处理的差异显著.在20℃恒温条件下,100.0 mg/L GA3处理的百脉根种子发芽率(52.22%)、发芽势(45.56%)和发芽指数(7.41)均显著高于300.0、400.0和500.0 mg/L GA3处理.以秋季的平均净萌蘖株数最多,为4.73株,其他季度平均净萌蘖株数分别为2.23株(春季)、3.40株(夏季)和2.53株(冬季).[结论]百脉根种子以100.0 mg/L GA3浸种24 h后在20℃恒温条件下的萌发效果最佳,秋季萌蘖生长株数最多,可在百脉根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方法]采用室内及田间试验,以串叶松香草种子为材料,用多功能水对其施以不同的处理时间(10、20、30、40、50、60 min),自来水处理为对照(CK),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结果]用多功能水处理串叶松香草种子30 min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种子活力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8个百分点、0.46、24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处理时间为40、50、60 min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均降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30 min处理的串叶松香草种子出苗时间早、苗齐、叶片大且壮。[结论]多功能水对串叶松香草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