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3析因设计,将24只3月龄、体重为(10.56±1.28)kg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公、母各半),每只羊为1个重复。6个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组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消化能(DE)水平为11.72 MJ/kg,试验2组CP 15%、DE 12.55 MJ/kg,试验3组CP 15%、DE 13.39 MJ/kg,试验4组CP 17%、DE 11.72 MJ/kg,试验5组CP 17%、DE 12.55 MJ/kg,试验6组CP 17%、DE 13.39 MJ/kg,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精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17% CP日粮组试验羊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P<0.05)和较低的料重比(P<0.05);日粮精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的脏器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饲料消化能水平的增加,肠道的脏器指数逐渐减小(P<0.05)。结果提示,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对3月龄海南黑山羊育肥期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黑山羊肠道重量及肠道器官指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他内脏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云南半细毛羊在长期繁衍后有无种质退化现象。选择体重在14kg左右的云南半细毛羊春羔22只进行放牧饲养试验,以测定其生产性能及对牧草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结果发现云南半细毛羊增重是生长后期高于生长前期;日采食量是生长前期略高于后期;每增重1g所需要采食牧草量生长后期低于生长前期;对采食牧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其生长后期均小于前期;血清生化指标则是后期高于前期;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含量生长前期均高于生长后期,但甲状腺激素(T3、T4)则生长前期低于生长后期。从性别角度看,母羊的增重和采食牧草量低于公羊,但每增重1g所需要采食牧草量生长前期公羊低于母羊,后期公羊高于母羊;血清生化指标是母羊高于公羊,血清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母羊含量均比公羊高,而胰岛素的含量则是在生长前期,母羊低于公羊,而在生长后期母羊高于公羊。说明母羊虽然营养物质合成较快,但其营养物质大部分都用在了氧化供能上,也就是说其基础代谢较为旺盛,而且公羊虽然营养物质合成较慢,但其基础代谢较缓慢,所以表现其体重增加比母羊快。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育肥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7只体重相近[(25.01±3.23)kg]的崂山奶山羊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饲粮配制参照AFRC(1998)营养需要推荐量,按消化能9.29、10.00、10.70 MJ/kg 3个梯度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3组中10.00 MJ/kg组ADG最高,较9.29 MJ/kg组高138.19%(P<0.05),较10.70 MJ/kg组高19.15%(P>0.05)。10.00、10.70 MJ/kg组料重比显著低于9.29 MJ/kg组(P<0.05),前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奶山羊公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00、10.70 MJ/kg组(P<0.05),血清葡萄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0.00 MJ/kg组(P<0.05)。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公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00 MJ/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 CP)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47日龄体重为(14.57±0.32) 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 CP 水平分别为10.74%、13.22%和15.74%的3种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162 d。结果表明,增加饲粮CP水平:提高了崂山奶山羊平均日增重,加快了体尺增长;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崂山奶山羊食入氮量、尿氮排出量( P<0.05或P<0.01),对粪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 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 P<0.05);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0.05)。综合得出,根据食入氮量(x)与平均日增重(y)之间的关系y=-0.2581x2+15.341x-101.88,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食入氮量为29.72 g/d。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河南县进行欧拉羊母羊补饲营养舔砖试验,结果表明,补饲期间前期40d增重3.50kg,增重率为7.98%;试验后期40d增重4.80kg,增重率为10.13%;补饲期总增重8.30kg,增重率为18.92%.对照组羊前期40d增重-0.67kg,增重率为-1.54%;后期40d增重3.87kg,增重率为9.03%;...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相似文献   

7.
将70天体重在(35.00±3.00)kg,产绒量差异不显著的放牧阿尔巴斯妊娠母羊随机分成7组:以当地补饲方案作为对照组(7组) ,制定了每日每只山羊补饲的DE和CP分别低于对照组26 %和17%为1、2组 ;DE与对照组相同 ,CP水平比对照组高13 %为3、4组 ,DE和CP水平比对照组高24 %和58 %为5、6组 ;能量蛋白配置相同的2组的差别在于考虑饲料来源和价格设置了不同的饲料组成 ,进行了6个半月的饲养试验。研究讨论了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羊体重、采食量、绒毛生长的影响 ,及妊娠母羊不同营养水平的补饲对羔羊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双羔率的影响 ,得出以下结果 :①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场条件下 ,冬季放牧妊娠母羊合理的补饲量DE为每天每只补饲0.69Mcal消化能、34.0g粗蛋白质 ;钙磷比例为1.5 :1 ,有条件时 ,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到45g。②在冬季放牧条件下 ,当地补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是限制绒山羊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建议以非蛋白氮补充日粮中缺乏的氮。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围产期补饲精补料对戈壁地区妊娠期放牧蒙古羊母羊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泌乳性能以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20只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60±5.54)kg的妊娠期蒙古羊母羊, 按平均体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0只。对照组按照传统补饲方法补饲玉米300 g/(只·d), 试验组补饲精补料300 g/(只·d)。补饲试验预饲期5 d, 正饲期60 d。测定试验母羊初始体重和补饲试验末体重, 计算总增重;补饲试验结束时, 采集试验母羊血液样本, 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从产后第15天起使用差重法测定母羊泌乳量, 持续到产后第85天;测定羔羊的初生重、90日龄重, 计算羔羊在90日龄内的日增重。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补饲试验期间, 试验组母羊与对照组母羊的总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组母羊的体重减少幅度比对照组母羊低1.71%;试验组母羊的各项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母羊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泌乳期试验组母羊的泌乳量都高于对照组母羊, 其中, 产羔后75 d和85 d, 试验组母羊的泌乳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母羊;与对照组羔羊相比, 试验组羔羊的90日龄体重和90日龄内日增重有所提高(P>0.05)。综上提示, 围产期补饲精补料能够提高放牧蒙古羊母羊的产后泌乳量, 并且有助于提升羔羊日增重。  相似文献   

9.
断奶至出栏期生长獭兔营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断奶至出栏(5月龄)期间生长獭兔能量、粗蛋白的营养需要量,选择132只35日龄和45日龄断奶獭兔分两次试验,每次设低能量高蛋白(第1组:DE 10.97MJ/kg、CP 18.98%)、高能量高蛋白(第2组:DE11.31MJ/kg、CP 19.36%)、高能量中蛋白(第3组:DE 11.31MJ/kg、CP 17.37%)和低能量中蛋白(第4组:DE 10.72MJ/kg、CP17.40%)4个组.15~17周生长发育和被毛品质测定结果显示:①4种饲粮对断奶至出栏期獭兔的日增重无显著的影响(P>0.05).饲粮中消化能高低对獭兔采食量有调节作用,高能量高蛋白有利于饲料利用率的提高.②高蛋白饲粮(低能量或高能量)有利于提高优质獭兔皮的比例,高能量中蛋白不利于被毛质量的提高.③断奶到出栏期獭兔饲粮含DE 10.97MJ/kg、CP 18.98%和DE11.31MJ/kg、CP 19.36%有利于獭兔被毛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研究补饲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精料对西农萨能奶山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筛选出羔羊培育阶段适宜的补饲精料CP水平。选取日龄、体重相近,同质性好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羔羊60只(公羔40只、母羔2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4组,M16、M20组为公羔,每组20只,F16、F20组为母羔,每组10只。M16、F16组饲喂CP水平为16%的粉料,M20、F20组饲喂CP水平为20%的粉料。试验期18周,每2周测定羔羊的体重、体尺指标,定期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20% CP组羔羊体重有大于16% CP组羔羊的趋势,公羔更为明显,18周龄时,20% CP组羔羊的体高、尻高、尻长、体斜长、胸深、胸围均高于16% CP组羔羊,性别因素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公羔表现出较快的生长趋势。补饲不同CP水平的粉料对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CP水平日粮易引发羔羊腹泻,因此在羔羊培育时要严格控制给料量。与16% CP的精料相比,20% CP的精料作为羔羊补饲料更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1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妊娠前期,因为胎儿生长缓慢,需要的营养并不太多;一般的母羊可少量补饲或不补饲,高产纯种母羊应补给精料0.5kg,并注意补充多汁饲料。舍饲的母羊应尽量利用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放牧和运动。母羊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变快,妊娠母羊和胎儿共增重7~8kg,为了满足妊娠母羊的生理需要,除抓紧放牧外,应加强补饲每只每天补饲精料0.4~0.8kg,青干草1.0~1.5kg,青贮料1.5kg,并注意补饲胡萝卜、食盐、骨粉。临产前7~8d不要  相似文献   

12.
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崇仁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崇仁麻鸡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饲喂高、中、低三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高ME 13.39MJ/kg(前期CP 22%,中期CP 19%,后期CP 18%)、中ME 12.55MJ/Kg(前期CP 20%,中期CP 18%,后期CP 17%)、低ME 12.13J/Kg(前期CP 18%,中期CP 17%,后期CP16%).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10,20,30,40,50,60日龄的崇仁麻鸡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对1~10,21~30,31~40,41~50,61~70日龄间的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以中等营养水平组的饲料报酬最优.营养水平对20日龄的脂肪含量和30,40,50,60,70,75日龄的水分、脂肪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锰水平对辽宁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2.5周岁、体况良好、体重[(34.16±0.90)kg]接近的健康辽宁绒山羊母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补饲无机锰0、20、40、60 mg/kg。在母羊空怀期、妊娠1个月和4个月时采集血清及绒样,测定血清催乳素(PRL)和褪黑激素(MT)含量、绒生长速度、绒细度和绒强度。结果表明:1)补饲锰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补饲20 mg/kg锰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2)空怀期时补饲20 mg/kg锰,显著降低了血清PRL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MT含量(P<0.05),且与补饲40、60 mg/kg锰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个1月时,各补饲锰水平饲粮均使血清PRL含量显著降低、MT含量显著增加(P<0.05)。3)各补饲锰水平饲粮均提高了空怀期、妊娠1个月和妊娠4个月时母羊的绒生长速度,尤以补饲20 mg/kg锰的效果显著(P<0.05);补饲锰改善了母羊绒细度,虽降低了绒绝对强度,但对绒相对强度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补饲20 mg/kg锰(饲粮锰水平60 mg/kg)对提高辽宁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0.40 M 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 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 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9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10.40 M 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M 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相似文献   

15.
探索休牧舍饲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对泌乳期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羔羊体重变化的影响,为绒山羊的科学补饲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年龄、体重、产单双胎情况相似的原则,将204只哺乳期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在舍饲条件下,研究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各组试验羊体重变化及羔羊体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前期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DE进食量为1.20~1.40 MJ(/W0.75.kg),CP的进食量为11.21~12.49 g(/W0.7.5kg),可降低母羊的失重,增加羔羊的增重速度。尤其以DE进食量为1.40 MJ(/W0.7.5kg)、CP进食量为12.49 g(/W0.7.5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1妊娠母羊的饲养母羊妊娠期以5个月计,分为妊娠前期3个月和妊娠后期2个月。1.1妊娠前期因为胎儿生长缓慢,需要的营养并不太多;一般的母羊可少量补饲或不补饲,高产纯种母羊应补给精料0.5kg,并注意补充多汁饲料。舍饲的母羊应尽量利用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放牧和运动。1.2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变快,妊娠母羊和胎儿共增重7~8kg,为了满足妊娠母羊的生理需要,除抓紧放牧外,应加强补饲每只每天补饲精料0.4~0.8kg,青干草1.0~1.5kg,青贮料1.5kg,并注意补饲胡萝卜、食盐、骨粉信真临产前7~8d不要在远处放牧,以防分娩时来不及返回圈舍。出牧、归牧、饮水、补饲都要慢、稳,防止拥挤、滑跌,并防跳崖、跳沟,最好在较平坦的牧场上放牧。禁止无故捕捉、惊扰羊群,以防造成流产。发霉、腐败、变质、冰凉的饲料不能饲喂。后期要减少青贮饲料喂量。  相似文献   

17.
力克斯种母兔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繁殖母兔的能量、粗蛋白等营养需要量.试验设高能量高蛋白(第1组:DE11.31MJ/kg,CP 18.73%)、低能量高蛋白(第2组:DE 10.71MJ/kg,CP 19.54%)、高能量中蛋白(第3组:DE11.31MJ/kg,CP 17.02%)和低能量中蛋白(第4组:DE 10.47MJ/kg,CP 17.48%)4个组.繁殖127窝测定结果表明:怀孕母兔饲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0.47MJ/kg、粗蛋白17.48%、粗纤维14.62%时,产仔数、产仔成活率、初生窝重最高;哺乳母兔饲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0.71MJ/kg、粗蛋白19.54%、粗纤维12.52%时,有利于35日龄断奶仔兔数和断奶窝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西农萨能奶山羊羔羊哺乳期全价颗粒料配方,本试验采用2×3两因子设计,选用出生日期相近(5d之内)、体重相近(3.66±0.69kg)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初生羔羊53只(公羊26只、母羊27只),按性别和蛋白质水平随机分为6组(A、B、C为三组母羊;D、E、F为三组公羊),试验期为120d,并分为1~60日龄和61~120日龄两个阶段,两阶段颗粒料苜蓿草粉含量分别为10%和20%,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21%、24%和15%、18%、21%,哺乳期自由采食干草,试验期间采集奶样和饲料样,记录羔羊采食量和生长发育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公羔日增重显著高于母羔(P0.05);1~60日龄,A、D组羊羔具有较大的日增重,饲料报酬高,且D组日增重显著高于E、F组(P0.05);61~120日龄,D组具有最大日增重,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公羔日增重呈现出降低的趋势,C组母羔显著大于A、B两组(P0.05),公羔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蛋白水平颗粒料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1~60日龄,蛋白质水平为18%的颗粒料组羔羊生长发育最快,饲料报酬高;61~120日龄,蛋白质水平为21%的颗粒料组母羔增重快。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300头(28±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按体重、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5组,分别饲喂能量蛋白质水平不同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CP 19%,DE 13.59 MJ/kg时平均日增重最佳,CP 18%,DE 13.38 MJ/kg时饲料转化率最高,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仔猪血清尿素氮、胃泌素和皮质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