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为鉴定冀北地区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本实验于2021年~2023年采集冀北地区养殖场中患腹泻病奶肉犊牛的肛拭子、粪便及肝脏等病料样品247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ureR基因的PCR扩增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采集的247份患腹泻病的奶肉犊牛病料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到102株奇异变形杆菌(PM)。将分离菌人工感染小鼠(0.20 m L/只,含菌量为108cfu/mL),检测PM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其中72株PM引起小鼠发病与死亡,为致病性PM,小鼠的死亡率在40%~100%。采用PCR方法及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相关耐药基因及耐药性,采用SPSS19软件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M耐药表型与相关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毒力基因fliL、zapA、pmf A、atfA、rsb A、ureC、atfC在72株致病性PM中的检出率在63.4%~100%,其他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在2.7%~8.1%;72株致病性PM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安普霉素等12种药物耐药的菌株占51.4%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的菌株占6.9%~33....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鸡胚来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对山东省某白羽肉鸡孵化场6个不同批次种蛋孵化后随机抽检的174枚啄壳未出壳死胚的卵黄和胎粪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通过细菌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大肠杆菌;通过小鼠攻毒试验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确定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致病性;利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28株;小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27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小鼠的致死率达到了50.0%以上,其中有24株超过了83.0%;在检测的14种毒力基因中,papA、papC、eaeA和vat四种基因未检出,fimC检出率最高(85.7%),另外9种毒力基因检出率介于3.6%~64.3%;菌株的致病性与携带的毒力基因数量大致呈正相关;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0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耐药率介于17.9%~89.3%。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的鸡胚源大肠杆菌绝大多数具有致病性,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本试验结果为种鸡场加强大肠杆菌垂直传播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临床用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表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荷斯坦病牛的细菌性病原及其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无菌采集病死牛病变组织,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及PCR方法鉴定细菌,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血清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K-B纸片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从病变组织样品中分离了4株荚膜A1型的溶血性曼氏杆菌(Mh-1、Mh-2、Mh-3、Mh-4);耐药表型显示4株Mh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和糖肽类(替考拉宁)药物耐药;耐药基因仅检测到β-内酰胺类基因blaTEM;分离菌株Mh-1携带8类9种毒力基因中的5种(LKT-C、gs60、fbp A、gapA、ptfA),Mh-2携带其中的4种(LKT-C、plpB、dnaN、ptfA),Mh-3携带其中的7种(LKT-C、plpB、gs60、fbp A、gapA、dnaN、ptfA),Mh-4携带其中的6种(LKT-C、 plpB、 gs60、 fbp A、 gapA、 ptfA)。同时分离出1株荚膜A型,脂多糖L3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1);Pm-1仅对克林霉素耐药;Pm-1携...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清新疆石河子部分规模场引起羔羊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对采集的病羊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特异性基因PCR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从病变肺脏组织分离得到10株细菌,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致病性强;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对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等17种抗生素耐药;检测到iutA、fyuA、ireA、hlyD和afa 5种毒力因子,strA、strB、aadA1/aadA2、Bla(TEM1)、Bla(OXA1)、Tet A和Tet B 7种耐药基因.本研究为该地区规模场绵羊感染大肠杆菌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黑龙江地区部分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筛选敏感药物以及分析腐殖酸钠对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作用,本研究收集了40份病料,通过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技术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K-B法进行药敏检测;利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不同浓度腐殖酸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腐殖酸钠灌胃小鼠研究其对攻毒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共分离出牛源大肠杆菌30株;其中25株检出毒力基因,在检测的10种毒力基因中,有8种毒力基因被检出,检出率达83.3%,同时还存在多种毒力基因组合;在检测的7种耐药基因中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00%,blaSHV基因最低,为13.3%,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也较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0株分离菌对美罗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稀释平板计数结果显示,5%腐殖酸钠的抑菌效果优于其他浓度;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腐殖酸钠能明显提高攻毒小鼠的存活率。本研究对该地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腐殖酸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秦皇岛昌黎地区毛皮动物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以60只临床患病毛皮动物为试验菌株的分离宿主,采用常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其致病性,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K-B法对常用西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琼脂平板打孔法对中草药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此次分离到的28株大肠杆菌均使小鼠发病死亡;其中,24株大肠杆菌检测到irp2、fyu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5.7%;5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检出Ler、eae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17.9%;耐药基因blaTEM、aadA1、blaCTX-M、blaTEM1、blaSHV-1、strA-strB、blaPSE1和blaOXA1的检出率分别为85.7%,89.3%,75.0%,71.4%,25.0%,24.1%,14.3%,14.3%;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株菌对链霉素、头孢拉定、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同时耐药;中草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诃子、乌梅、五味子对这28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8~31 mm,MIC和MBC为15.63~500.00 g/L。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2011年由哈尔滨周边地区采集的263份腹泻犊牛的肛拭子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并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鉴定出2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Kirby-Bauer法开展对12种药物的药敏试验,PCR检测了我国流行广泛的9种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该地区主要流行的致病性血清型为O26、O78和O15,所有致病性菌株都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中阿莫西林-棒酸、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共检出7种耐药基因,检出率符合我国平均分布趋势,且检出率基本上与耐药表型相一致.PFGE结果显示,该地区存在致病性菌株的克隆传播.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秦皇岛市某山鸡养殖场山鸡大批量死亡病因,试验对分离到的致病优势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测试分离菌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利用清洁级昆明小鼠和SPF鸡胚分别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出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符合率高达99%。BLAST分析发现,分离菌16S rRNA序列与大肠杆菌的基因相似性高达99.8%。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等15种药物耐药。分离菌的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该分离菌可能存在其他的耐药机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共检测到12种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研究表明,分离菌为山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且耐药情况复杂,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犊牛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方法]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地区采集患腹泻病犊牛的粪便、肛拭子及肝脏等病料组织279份,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动物、PCR方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致病性、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126株大肠杆菌,其中79株犊牛腹泻性大肠杆菌能引起小鼠死亡;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crl、irp2、fimH、papC、K88、K99、stx1、stx2检测率在40.5%~100%之间,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在15.2%~34.2%之间;分离的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49.4%~96.2%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1%~32.9%之间。[结论]从河西走廊地区患腹泻病犊牛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7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这些菌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临床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保定市某猪场发病猪感染的病原并了解该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试验对采集的肺脏组织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采用荧光定量PCR、生化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病原菌,将其命名为BDS21。经鉴定该分离菌株为21型猪链球菌。BDS21菌株对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中介,对头孢噻肟、四环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检出tetM和ermA 2种耐药基因,gapdh、sly、fbps、gdh、orf2 5种毒力基因。说明该养殖场发病猪感染的病原可能是21型猪链球菌,防控首选药物为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肺炎克雷伯菌是人畜共患的条件致病菌, 是引起水貂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试验主要对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6只患有肺炎的病死水貂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离纯化方法从样品中分离菌株并进行PCR鉴定, 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进行菌株ST分型。通过感染小鼠了解菌株的致病性, PCR检测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 运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药物的敏感性, 并通过PCR检测分离菌株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分离得到的6株菌株经PCR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 MLST分析结果表明6株菌株分别有6种ST型, 分别为: ST2594、ST1782、ST2844、ST2330、ST86和ST661。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 6株菌株均可引起小鼠死亡, 共检测出6种毒力基因, 未检测到毒力较强的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6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较敏感, 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较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6株菌株共检测出blaSHVblaTEM-1blaCTX-M-1GaadA1、aac(3’)-Ⅳ、aac(3’)-Ⅱcaph(4’)-Ⅰaaph(3’)-Ⅶ、aph(3’)-Ⅳ、aph(2’)-ⅠbrmtBqnrBqnrDqnrSqepAoqxABfloRmcr-1 18种耐药基因。【结论】 分离到的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为不同的种系进化, 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耐药性, 为临床用药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为确诊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山亚种树鼩人工驯化养殖中心的瑶山亚种树鼩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试验通过平板划线分离获得病原菌,进一步对分离菌进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纯化获得一株致病性嗜水性气单胞菌;利用昆明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测定了该分离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利用药敏纸片法分析该分离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进行菌株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瑶山亚种树鼩分离到一株嗜水性气单胞菌,镜检显示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呈短杆状。该菌16S rRNA序列与日本淡水湖源嗜水性气单胞菌SWCY-3.27株同源性高达100%,遗传进化关系最近。该分离菌对成年昆明小鼠的LD50为1×107 CFU,毒力高于模式菌株ATCC 7966,近似于中国流行株NJ-35和J-1等,致病性试验鉴定该菌为强毒力菌株。生化鉴定七叶苷、阿拉伯糖、氧化酶呈阳性,各种生化鉴定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检测显示,该菌株对米诺环素、链霉素、妥布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等10种药物耐药。以PCR扩增基因方法对分离菌进行6类12种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分离菌存在氨基糖苷类(Aph-(3)-lia)和β-内酰胺类(mecA)两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此次树鼩死亡的病原菌为嗜水性气单胞菌,可用高敏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防治嗜水性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树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采集疑似链球菌感染病死的猪肺脏和关节液,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通过镜检、16S rRNA序列测定分析、分子分型、动物实验鉴定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用药敏试验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并利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结果可知,从8个养猪场的10份肺脏和关节液中共分离到10株菌,经16S rRNA序列比对和血清分型,10株分离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9型7株,1型1株,其余2株为猪豕链球菌和猪生殖道链球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JXNC1906、JXJJ1904和JXNC1904的毒力较强;毒力基因检测显示,JXNC2103可检出6种毒力基因,JXNC2011株只检出mrp毒力基因,毒力型mrp+ef-gdh+sly+mmum+Orf2+2株、mrp-ef+gdh+sly-mmum+Or...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西藏那曲市羊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本试验从那曲市采集羊新鲜无污染腹泻物92份,进行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粉红色的短杆菌,通过生化鉴定及23S rRNA的PCR检测得到26株羊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8.3%;其中25株符合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特性,致泻菌株分离率为2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得25株羊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24.0%;对羧苄西林、卡那霉素的耐药性次之,耐药率为8%;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药物耐药率为4%;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极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用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laTEM基因检出率为100%,表明分离菌均含有相应的耐药基因。以上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市羊源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提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减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鸡源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性和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蛋鸡新鲜粪便60份(雏鸡36只/产蛋鸡24只),通过分离培养、VITEK2 Compact生化鉴定、特异性基因PCR扩增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耐药表型、耐药基因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从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磺胺异噁唑和复方新诺明表现出高度耐药,耐药率范围为50.00%~100.00%,对奥格门丁、庆大霉素、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较低,耐药率范围为14.58%~27.08%,对黏菌素和美罗培南敏感;75.02%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最高表现为8重耐药,占10.42%。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8株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aadA1、tetA、oqxA、oqxB、blaTEM和qnrB 等6种耐药基因,以及entB、wabG、uge和kfuBC 等4种毒力基因,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用药、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健康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石河子市牛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集健康牛群粪便,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并结合16S rRNA PCR检测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参考Clermont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系统分子分群,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CTX-M、blaOXA、blaSHV和blaTEM携带情况,通过K-B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100株牛肠道大肠杆菌分属于A、B1、C和F群;分离株对头孢唑林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在50%以上,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与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所有分离株对头孢吡肟敏感;5株分离菌株检测到blaSHV基因片段,1株检测到blaCTX-M基因片段,所有菌株均未检测到blaOXA和blaTEM基因片段。结果表明,石河子市牛源正常大肠杆菌已少部分携带耐药基因,且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结果提示,应加快减抗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牛场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犊牛死亡的细菌性病原,并对分离病原进行系统进化分类、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析。采用细菌常规分离结合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系统分群、药敏表型及耐药基因的分析。从患病犊牛肺脏、肝脏及淋巴结组织分离鉴定出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6株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拉定、链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替考拉宁、克林霉素、美罗培南、四环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C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携带率分别为66.67%、83.3%、66.7%、100%、100%和100%。结果表明,新疆石河子某牛场发生呼吸道感染死亡犊牛细菌性病原是大肠杆菌,且表现较强的多重耐药现象,分离株携带更为丰富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9.
从9份病犬血便和6份健康犬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7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生化鉴定,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和blaSHV以及24种毒力基因的PCR扩增,13种抗菌药的药敏检测,以及ESBL表型鉴定、MLST分型、菌株分群和质粒分型。研究发现,病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多为致病性的ESBL表型耐药菌,携带多种质粒以及blaCTX-M和/或blaTEM-1基因,检测到10种毒力相关基因,健康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敏感,绝大部分未检测到质粒及blaCTX-M、blaTEM和blaSHV耐药基因。本研究从健康犬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到3种新的ST型,分别为ST4001、ST4002和ST4003。结果表明,犬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其临床治疗难度以及耐药性传播风险将加大,并对于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筛选敏感药物。【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从京津冀地区部分牛场采集146份犊牛腹泻样本,通过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镜检及16S rRNA测序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毒力基因(F17、K99、F41、STa、stx1、irp2和fyuA基因)和耐药基因(aac(6')-ⅠbblaCTX-MblaTEMOqxBtetAsul1基因)检测;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及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离菌16S rRNA测序结果呈单一峰值,对拼接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后发现,与大肠杆菌相似性均>96%,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试验共分离鉴定大肠杆菌142株,其中有88株携带毒力基因,占61.97%(88/142),毒力基因F17、K99、F41、STastx1、irp2、fyuA阳性率分别为24.65%、0.70%、0、2.11%、1.41%、45.07%和21.83%,其中F17、irp2、fyuA为优势毒力因子,同时携带多重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较低。aac(6')-ⅠbblaCTX-MblaTEMOqxBtetAsul1 6种耐药基因皆被检出,blaTEM基因检出率最高,为45.77%,aac(6')-ⅠbOqxB基因检出率最低,均为9.15%,分离菌株主要携带1~3种耐药基因。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142株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敏感率最高,其次为环丙沙星,对青霉素敏感率为0,耐药现象严重,耐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达86.62%。【结论】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流行广泛,耐药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地区犊牛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