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汁水和薯渣等,这些副产物中有机物含量较高,且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均超标,无法直接排放,作为废弃物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副产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为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马铃薯淀粉的特性、用途、加工过程中副产物的来源,并对目前马铃薯淀粉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 (Water -retainingagent)是一种超吸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Superabsorbentpolymers)。目前共分两大类。一类是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简称聚丙烯酰胺型 ) ,使用周期和寿命较长 ,凝胶强度高 ,颗粒状产品 ,在土壤中的蓄水保墒能力可维持 4~ 5年。另一类是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简称淀粉接枝型 ) ,使用寿命最多维持一年。目前保水剂的使用方法有拌土和蘸根等。聚丙烯酰胺型成本高但寿命长 ,适合于拌土使用。淀粉接枝型成本低但寿命短 ,适合于蘸根。拌土又分为直接拌土和与其它…  相似文献   

3.
冬枣湿冷贮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湿冷贮藏和普通冷藏两种方式贮藏的冬枣维生素C含量与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可溶性果胶含量与果胶甲酯酶(PME)和淀粉含量与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统计了贮藏60天和贮后模拟运输后再贮藏7天冬枣脆果率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湿冷贮藏可以延缓冬枣维生素C含量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可溶性果胶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含量、果胶甲酯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的上升速度,提高冬枣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4.
‘糯米糍’荔枝碳素营养储备动态与坐果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12年生的‘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 为材料, 研究了高产树(60~65 kg·株- 1 ) 和低产树(5~10 kg·株- 1 ) 不同部位(叶片、各级枝条和主干) 碳素营养储备(淀粉) 的差异及季节动态; 分析了不同果实发育阶段树体碳素营养水平与坐果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果实成熟时高产树各部位的淀粉含量均低于低产树, 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低产树。果实采收后, 低产树早于高产树抽发新梢。入冬季前(11月底前) , 低产树和高产树分别抽发了3次和2次秋梢。7~11月秋梢生长发育期间, 高产树和低产树均无显著淀粉积累, 11月中旬以后枝梢生长停滞期间, 各部位, 尤其是4 cm直径以内的枝条大量积累淀粉, 在花穗发育前达到高峰。之后, 随花穗发育、开花及坐果而持续降低。高产树和低产树各部位淀粉高峰并无明显差异, 表明坐果量对树体碳素营养储备的累积并无明显的长期影响。叶片、主枝和主干积累的淀粉含量较低, 总体相对稳定; 而4 cm直径以下的枝梢淀粉含量变化剧烈, 说明这些枝梢是更为活跃的碳素储备库。本研究还表明, 坐果早期(花后3周内) 枝条(2 cm直径) 的淀粉含量与该枝条上最终坐果率呈显著正相关, 而果实发育中期(花后8周) 枝条淀粉含量与坐果率无关, 说明早期果实发 育一定程度依赖树体碳素营养储备, 而中后期果实发育几乎不依赖树体储备。  相似文献   

5.
CCF水果涂膜剂对柑橘果实贮藏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橘果实打蜡处理是提高鲜果商品化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市场中各种果蜡各有特点,通过这几年的试验发现,有的果蜡处理后会出现果实变味,有的出现浮皮加重。研制一种既能贮藏保鲜又能提高果实商品性的产品显得尤其迫切。CCF柑橘涂膜剂是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过适当改性而制成(简称CCF果蜡),经过改性后改变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蜡类不耐微生物的缺陷,并保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块茎淀粉组分(直链/支链淀粉比AM/AP)影响淀粉特性以及决定其在食品和其他工业上的应用.AM/AP的测定对其合理利用以及选育特异淀粉组分的专用品种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96孔板双波长法对马铃薯不同AM/AP比率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当测试样品AM/AP比率超过制作标准曲线的AM/AP比率(33.3%)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湿低温环境中臭氧对冬枣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军  王群 《果树学报》2004,21(4):346-349
软化褐变和腐烂是冬枣贮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高湿低温贮藏环境中,臭氧(浓度1~2 mg/m3,作用时间15min,8 h释放1次)对冬枣的硬度与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统计了冬枣贮藏60 d和模拟运输后再贮藏7 d的脆果率等理化指标。结果发现,湿冷环境中,臭氧可以延缓冬枣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75 d时臭氧处理冬枣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3.4%和14.3%,淀粉含量比对照组高出18.6%(60 d);臭氧可以降低淀粉酶活性和MDA含量的上升速度,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60d时臭氧处理组比对照组枣果的淀粉酶活性和MDA含量分别低34%和92%,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比对照组的低27.3%;贮藏60 d后臭氧处理冬枣的脆果率比对照组高出25%,说明湿冷环境的臭氧贮藏可以明显提高冬枣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比了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不同温度下的热流变化.DSC结果表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分别为62.42±0.35℃、63.80±0.12℃,峰值糊化温度分别为69.65±0.23℃、66.80±0.1...  相似文献   

9.
‘劲糯6号’是以糯玉米自交系yw2为母本,Qw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具有大穗高产、口感优良、外观商品性好等优点。重庆区试平均产量11 973.0 kg·hm-2,比对照‘玉糯918’增产12.68%。籽粒粗淀粉含量69.30%,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1.80%,鲜食品尝鉴定86.0分,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NY/T524-2002)。  相似文献   

10.
土豆(Potato)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根兼用,种植范围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土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是营养学家公认的全营养食品。提高土豆的种植效益,进行土豆的深加工,是世界食品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而我国在土豆深加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市场上以淀粉、粉丝等加工品为常见,为拓宽土豆的加工渠道,笔者在土豆系列  相似文献   

11.
以新型能源植物浮萍为试材,采用4种不同光周期处理:12h光期+12h暗期(L12/D12);16h光期+8h暗期(L16/D8);20h光期+4h暗期(L20/D4);24h光期+0h暗期(L24/D0),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浮萍生长及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加快浮萍干物质的积累,以上4个处理其生物量分别为2.93、3.32、3.70、4.39g;也可促进浮萍淀粉的积累,淀粉含量分别为7.00%、8.64%、14.25%和19.75%。此外,不同光周期会影响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淀粉代谢关键酶ADPG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α和β淀粉酶(α,β-amylase)的活性均发生变化。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在全光照(L24/D0)条件下浮萍干物质和淀粉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此法是在培养基中添加从甘蔗压榨汁得到的、发酵处理至C/N约20以下的糖渣,而后接种培养食用菌为特征的食用菌增收法。在甘蔗(水份69~75%,糖分7~20%)的压榨汁中,通常随着包含在甘蔗之中的94~98%糖分压榨出来的同时,还有D-葡萄糖、D-果糖等的转化糖;单元异硬酯,戊聚糖、分枝淀粉、糖醛酸、淀粉等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正>糯玉米(Waxy corn)是玉米的主要类型之一,是由隐性基因waxy突变产生的一个特殊玉米类型。其所含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小10多倍,食用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有较高的粘滞性和适口性。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性要求,经科研人员多年研发,除原常见的白色糯玉米外,现已开发出彩色的甜糯玉米、富含花青素的保健型黑色甜糯玉米等,现已在南方省份大量种植,深受广大种植户和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4.
罗文举 《中国果菜》2012,(10):23-24
魔芋(konjac)为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宿根草本阴性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半岛的亚洲各国,具有奇特的保健功效,是适宜山区栽种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魔芋的产品器官为块茎,内含丰富的葡甘聚糖(40%~55%),灰分3%~4%、果胶、生物碱、淀粉及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其淀粉膨胀力大致有80~100倍〔1〕。魔芋的主要用途有三种:一是食用,其味鲜美可入菜。二是药用,其性寒、味辛,入药可消肿祛毒,主治病疮、肿毒等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果实淀粉含量高、适于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印度南瓜,以Agol、雪2父、S8844、无名绿4份高代自交系种质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授粉后14、21、28、35、42 d)淀粉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与AGPase、GBSS、SSS、SBE、α-淀粉酶、β-淀粉酶等酶活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发育42 d后,高淀粉含量种...  相似文献   

16.
荔枝树成花与碳水化合物器官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择荔枝不同末端梢抽生期的植株, 于成花诱导期间取样分析, 比较了高成花树与低成花树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桂味’荔枝末端秋梢抽生早的树(10 月5 日抽梢) 成花枝率为95.8% , 而抽生晚的树(11月15 日抽梢) 为18.0% ,‘妃子笑’荔枝10月1日抽梢树和‘糯米糍’荔枝两个抽梢期树(10 月15 日和11 月5 日) 的成花枝率均在99%以上。从11月中旬到1月中旬, 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一般先上升而后下降; 淀粉含量则不同程度地提高。低温来临前各器官淀粉含量差异不大, 到花发端之前, 3个品种高成花率树的淀粉含量以小枝(粗度1 cm) 为最高, 形成从小枝到末端秋梢和叶片的下降梯度, 而低成花率的桂味荔枝树的淀粉含量则未见这种梯度。认为这种淀粉含量分布可能是荔枝枝梢接受成花诱导、反映诱花效果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7.
以1年生"维多利亚"葡萄(Vitis vinifera L.cv.Victoria)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氮量(按每盆纯氮计)处理(0 mg(CK)、150 mg(T1)、300 mg(T2)和450 mg(T3)),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葡萄幼苗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揭示氮肥施用量对主要光合产物积累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各处理SPS活性大小为T2>T3>T1>CK,其中T2、T3处理显著高于CK、T1处理,施氮量对SSs活性影响不大;蔗糖合成酶降解方向(SSd)活性明显高于SSs活性,蔗糖合成酶净活力表现为降解蔗糖方向。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施氮能显著提高AI活性。不同量氮处理能显著提高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施氮减缓α-淀粉酶(α-amy)活性的上升,T2处理增加β-淀粉酶(β-amy)和总淀粉酶活性。综上所述,施氮能增加葡萄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提高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葡萄幼苗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代谢,其中T2处理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8.
菜用山药山地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药是薯蓣科(Dioscoreaceae)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e Thunb.)的通称,块茎为常用中药"淮山药",为滋养强壮剂。除了入药外,山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高级蔬菜供人们食用,其肥大的块茎富含淀粉、黏蛋白等多种营养成分,肉质洁白,可以煮食、烫火锅、油炸、烙饼等,深受人们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菠萝蜜果实中的糖分组成及含量积累特征。【方法】以菠萝蜜品种‘马来西亚1号’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淀粉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结果】菠萝蜜成熟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超过总糖含量的70%,主要在果实采后成熟期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接近,各占总糖的15%左右。淀粉是菠萝蜜果实中重要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果实成熟采摘前积累、后熟期间降解。蔗糖酸性转化酶(AI)为主要的蔗糖水解酶,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02*)。蔗糖合成酶(SUSY)、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在后熟阶段活性最高,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0.997**),参与蔗糖的合成。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在果实发育中期活性最高,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0*)。α-淀粉酶在后熟阶段活力最高。【结论】蔗糖是‘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果肉的主要糖分,蔗糖的积累与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SUSY、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在后熟期积累。淀粉是菠萝蜜果实发育的主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的积累与AGPas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成熟前合成、后熟期间降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丝体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肉灵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温度是25℃,最适pH是3.0,适宜的碳源是蔗糖和淀粉,适宜的氮源是酵母粉和牛肉膏,最佳碳氮源浓度组合是淀粉3%、蔗糖1.5%、酵母粉0.2%、牛肉膏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