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饲用价值进行评定。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72 h动态产气量,并求得产气参数;用上述3种原料进行尼龙袋试验,测定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求得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产气试验中,苎麻全株72 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最高,显著高于最低的苎麻去纤维全株(P0.05),苎麻叶片居中,苎麻叶片与其他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2)尼龙袋试验中,DM、CP、NDF及ADF的72 h降解率均为苎麻叶片苎麻全株苎麻去纤维全株;DM、NDF、ADF有效降解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然而CP有效降解率则表现为苎麻全株苎麻叶片苎麻去纤维全株。从体外产气量和有效降解率来看,苎麻叶片和苎麻全株的饲用价值要优于苎麻去纤维全株。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测定4种全株高粱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的基础上,采用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其饲用价值进行评价。选取4个品种高粱(晋糯3号、辽甜1号、晋杂2001和晋杂1531)制作全株高粱青贮饲料,开桶后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及单宁含量。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和尼龙袋法测定4种全株高粱青贮不同发酵时间的产气量和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失率,并计算降解参数。结果显示:1) 4种全株高粱青贮的淀粉、CP含量分别在10.94%~24.30%和4.50%~7.50%,不同品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均以晋糯3号的含量最高,晋杂2001次之,辽甜1号最低。2)4种全株高粱青贮的72 h产气量、发酵液pH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辽甜1号全株高粱青贮的发酵液乙酸浓度及乙丙比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3)晋糯3号全株高粱青贮的DM消失率在48 h内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在72 h时显著高于晋杂1531和辽甜1号(P<0.05),且其DM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菇次数对稻秸平菇菌糠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选取1676(OM1)、江都71(OMJ)、六月灰(OML)3种平菇真菌接种稻秸,分别收取第0、1、2茬平菇菌糠,记为OM1-0、OM1-1、OM1-2、OMJ-0、OMJ-1、OMJ-2、OML-0、OML-1和OML-2,以其为底物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并采集瘘管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模拟瘤胃发酵72 h试验。结果表明:OM1-1组粗蛋白质(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氨态氮(NH3-N)、氢气及72 h总产气量显著高于OM1-0和OM1-2组;OMJ-1组CP、粗脂肪(EE)、氢气和NH3-N浓度显著高于OMJ-0和OMJ-2组;OML-0组总能(GE)、EE、TVFA、NH3-N和各产气量均高于OML-1和OML-2组;3种稻秸平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随收菇次数增加而显著降低;OML-0组CP、各产气量、NH3-N及TVFA浓度显著高于OM1-0和OMJ-0组,且体外发酵液pH和乙丙比显著低于OM1-0和OMJ-0组。综合来看,OML-0组营养物质组成和体外发酵特性较优,具有较高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5种全株玉米青贮的饲用价值进行评价。选取5种全株玉米青贮(分别由大丰26号、晋单65号、登海679号、潞研10号、屯玉168号青贮玉米制作),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体外产气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产气量,计算产气参数;尼龙袋法测定不同时间的干物质(DM)降解率,计算降解参数。结果显示:晋单65号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5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质(CP)含量保持在5.46%~7.27%。晋单65号、登海679号、屯玉168号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大丰26号、潞研10号(P 0. 05)。晋单65号的72 h产气量最高,为86.70 mL,且其产气速度显著高于登海679号和屯玉168号(P0.05),发酵72 h的DM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综上,由晋单65号青贮玉米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且更容易发酵,易于消化。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蔗糖对泌乳奶牛体外产气和瘤胃发酵的影响。以泌乳中期奶牛为瘤胃液供体,设置0%、2%、4%、6%、8%共5个蔗糖添加水平,使用微生物发酵微量产气自动记录仪(AGRS-Ⅲ)记录发酵48 h产气量(GP48 h)并拟合产气动力学参数、计算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测定体外发酵0.5、1、2、3、6、48 h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含量。结果表明:GP48 h、理论最大产气量(A)、达到1/2产气量的产气速率(AGPR)随蔗糖添加水平提高线性增加(P<0.01),蔗糖添加水平对发酵48 h的IVDMD、发酵液pH、VFA和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体外发酵1、2h的发酵液pH线性下降(P<0.01);6%、8%组乙酸和丙酸比例低于其余3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较对照组而言,4%蔗糖组在不改变瘤胃发酵模式的同时,提高了体外产气速率和底物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6.
锶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了探讨饲粮中不同锶源对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比较氯化锶和雷奈酸锶在同水平(50 mg/kg DM)下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K)、氯化锶组(LH)和雷奈酸锶组(LN),连续培养72 h,分别在发酵2、4、8、12、16、24、48、72 h时记录产气量,测定除2 h与12 h外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浓度、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结果显示:发酵液pH在24 h时LN组显著高于CK组(P<0.05),而在48 h与72 h时LN组与LH组发酵液pH显著高于CK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5.6~7.5);产气量、MCP浓度各发酵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NH3-N浓度在16 h时CK组显著高于LH组与LN组(P<0.05),其他时间点内均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72 h后,戊酸浓度LN组显著高于LH组(P<0.05),异戊酸浓度LN组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棘果渣(SBP)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选用6只健康、1.5岁左右、体重30~45 kg、安装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肉羊羯羊。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添加不同水平SBP[0(对照组)、8%(8SBP组)、16%(16SBP组)、24%(24SBP组)]的全混合日粮72 h产气量、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以及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16SBP和24SBP组的72 h产气量和潜在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SBP的添加对产气速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2)发酵液pH随着SBP添加水平的提高而降低,24SBP组pH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发酵液NH3-N和M CP浓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产量也有所变化,但没有产生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乙酸和总VF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16SBP和24SBP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NDF)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 <0.05),8SBP和16SBP组粗蛋白质(CP)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SBP改善了体外发酵并且提高了营养物质的降解率,但饲粮中最适SBP添加水平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8.
体外产气法与尼龙袋法评定青海当地燕麦青干草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4岁1/2野血大通牦牛作为试验动物,同时运用尼龙袋法和体外产气法评定青海当地燕麦青干草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燕麦青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17%,粗脂肪含量为2.2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8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9.15%;72 h干物质降解率产气法测定值为87%,尼龙袋法测定值为80.56%;估测得出燕麦青干草有机物质消化率89.30%,代谢能为13.99(MJ/kg DM)。用尼龙袋法测定的燕麦青干草的干物质降解率在4、6、8 h均略高于体外产气法测定值, 12、24、36、48、72 h测定的干物质降解率均略低于产气法测定值,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2种方法测定值作相关性分析,得出r=0.98,表明这2种方法所测定出来的数据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分析2种来源棉酚对多浪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并分析棉酚和干物质降解率。试验分为对照组、游离棉酚组和醋酸棉酚组。体外培养24 h和48 h测定产气量、pH、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0、24、48h测定试验组游离棉酚浓度。原位尼龙袋法测定24h和48 h的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游离棉酚组产气量低于对照组(P≤0.01),醋酸棉酚组产气量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pH和TVFA浓度无显著差异;24 h时游离棉酚组和醋酸棉酚组NH3-N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48 h时醋酸棉酚组NH3-N浓度低于游离棉酚组和对照组(P≤0.05);24h时醋酸棉酚组MCP浓度低于游离棉酚组和对照组(P≤0.01),48 h时各组MCP浓度无显著差异;游离棉酚组游离棉酚含量先上升后下降,48 h降解至0.62 mg/L,醋酸棉酚组游离棉酚含量呈直线下降,48 h下降解至0.79 mg/L;24 h和48 h时游离棉酚组干物质降解率高于醋酸棉酚组和对照组(P≤0.01)。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试验将残次苹果发酵物与四翅滨藜分别按不同重量比2∶8(SP1组)、3∶7(SP2组)、4∶6(SP3组)、5∶5(SP4组)进行混合青贮,同时设不加残次苹果发酵物的对照组(CK组),每组5个重复。青贮前及青贮90 d后测定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青贮90 d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品质及微生物丰度。结果表明:随着残次苹果发酵物比例的增加,青贮后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逐渐增加。与CK组相比,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感官品质均得到提高,其中SP2、SP3组等级为优。各含苹果发酵物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乙醇含量、NH3-N/TN和pH值均低于CK组,其中乙醇含量、NH3-N/TN显著低于CK组(P<0.05)。SP2、SP3组发酵品质综合得分分别为88.50分和86.00分,等级均为优。在门水平上,各含残次苹果发酵物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发酵特性及其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在全株"张杂谷"青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4%和6%糖蜜,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评定添加糖蜜对全株"张杂谷"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4%糖蜜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2%、6%糖蜜组(P<0.05),但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糖蜜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②添加4%糖蜜后干物质消失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2%糖蜜组(P<0.05);4%糖蜜组粗蛋白质消失率(CP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显著高于对照组及6%糖蜜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糖蜜组代谢能(ME)、泌乳净能(NEL)和72 h总产气量(GP72 h)升高(P>0.05);添加4%糖蜜组产气量达到理论最大产气量的1/2时的时间(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添加糖蜜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非生糖类挥发酸与生糖类挥发酸比例(NGR)、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4%糖蜜组各项发酵指标均较好。综上所述,本研究条件下,糖蜜最适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12.
杨泉灿  钱仲仓  张汉满 《草地学报》2014,22(6):1371-1374
为研究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茭白(Zizania caclucifora)叶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乳酸菌组(LAB, 乳酸菌1×105 CFU·g-1鲜草)、纤维素酶组(CEL, 纤维素酶1 g·kg-1鲜草)和混合组(MIX, 乳酸菌1×105 CFU·g-1鲜草+纤维素酶1 g·kg-1鲜草).桶装青贮,30 d后检测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粗蛋白(CP),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试验组pH、氨氮/总氮(NH3-N/TN)值显著降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提高;试验组产气量、有机物消化率、氨氮和有机酸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推荐使用乳酸菌(1×105 CFU·g-1鲜草)和纤维素酶(1 g·kg-1鲜草)混合青贮茭白叶.  相似文献   

13.
选取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2、4、8、12、16、24、36、48和72 h辣木籽仁(MOSK)和辣木籽壳(MOSS)的瘤胃降解率,同时测定过瘤胃(RUP)小肠消化率。由于MOSS在瘤胃的降解率较低,因此将MOSK和全混合日粮(TMR)混合作为体外发酵底物,分别测定MOSK:TMR为0:100 (A)、20:80 (B)、40:60 (C)、60:40 (D)、80:20 (E)和100:0 (F) 6个处理组的发酵参数、产气量和甲烷(CH4)产量。结果表明,MOSK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参数显著高于MOSS组(P<0.05)。MOSK和MOSS的RUP小肠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发酵结果显示,pH、氨态氮(NH3-N)、丁酸和异丁酸含量均随MOSK添加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对微生物蛋白(MC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具有优良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不同时期营养品质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并筛选出可提高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乳酸菌接种剂,将实验室前期从甘肃各地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筛选获得的5株产酸快、多,且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乳酸菌分别添加到全株玉米秸秆中进行青贮,共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在青贮第3、7、15、30天测定产物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氨态氮(NH3-N)含量及第30 天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结果显示,发酵30 d后,5个处理组的DM、CP、ADF和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和WS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3-1组ND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B3-1和B5-2组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DM、CP、WSC含量均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降低,而ADF、NDF和NH3-N含量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B3-1组在玉米秸秆全株青贮发酵各期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最优。以上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均能显著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植物乳杆菌B3-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育期芦竹的营养价值及体外产气特征。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生育期分别为75、90、105、120、135d的整株芦竹、芦竹茎、芦竹叶的营养成分含量;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芦竹体外发酵72h的发酵液pH、干物质消失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失率(ADFD)以及产气量(GP)和产气动态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整株芦竹的粗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呈升-降-升的波浪状变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茎、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波动较大。2)随生育期的推移,DMD、NDFD和ADFD逐渐降低,75d与90d差异不显著(P0.05),这2者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5、120d(P0.05或P0.01)。3)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最大GP呈现递减趋势,其中75d与90d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生育期(P0.05或P0.01),其中105、120和135d的最大GP分别比90d低了40.22%、50.98%和51.53%;产气速度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得出,芦竹做为牧草的最佳生育期为90d。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荒漠灌溉地区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发酵品质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筛选第三师地区最佳青贮玉米栽培品种,选择4个青贮专用和11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灌浆期、1/4乳线期、1/2乳线期和3/4乳线期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并调制青贮饲料。发酵60 d进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测定,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消化特征为评价指标,利用相似优先比法对15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各青贮玉米株高、穗位、鲜草产量、全株鲜重、茎秆鲜重、果穗鲜重、籽粒鲜重、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淀粉含量和代谢能(ME)不断递增,到3/4乳线期达到峰值;其中,3/4乳线期大丰30鲜草产量最高,金玉9号DM含量最高,新饲玉10号CP含量最高,先玉696 WSC含量最高,屯玉765淀粉含量最高,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随生育期推进,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氨态氮∶总氮(NH3-N/TN)、有机物消化率(OMD)和产气速率不断递减,ADF、NDF、NH3-N...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塔里木马鹿对低质粗饲料的适应机理,试验探讨了RDN/DOM对其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旨在科学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提高塔里木马鹿养殖经济效益。试验根据以瘤胃尼龙袋法对饲料原料降解特性(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研究的结果,在相同营养水平下,设计了8个等距离能氮释放梯度不同(RDN/DOM为15~29)的试验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利用体外消化试验,检测各组发酵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和微生物蛋白质(MCP)含量。结果表明,以RDN/DOM=19的配合饲料作为培养底物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时,12 h时,M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因此最终培养时间确定为12 h;RDN/DOM=23时,体外培养液NH3-N浓度最低(8.34 mg/dL),MCP合成量(11.76 mg/dL)、TVFA含量(71.24 mmol/dL)和乙酸/丙酸(2.79)均最高。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塔里木马鹿最适宜RDN/DOM为23,这对后续研究塔里木马鹿日粮能氮释放同步性指数(SI)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塔里木马鹿氮代谢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全株藜麦的饲料化利用率,寻找其与全株玉米的最佳青贮比,试验共设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为100:0,90:10,80:20等11个组合进行青贮发酵,发酵60 d后测定各组青贮料的体外产气发酵指标,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最佳青贮比例。结果表明,体外发酵至36 h时,各处理组GP趋于稳定,体外发酵减弱接近停止;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该青贮饲料组合的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A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以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分析表明,全株藜麦与全株玉米比例为90:10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和产气发酵特性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优质混合青贮饲料在家畜养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用不同水平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对西门塔尔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发酵参数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采用模拟瘤胃体外培养技术,以4%、8%、12%和16%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体外消化率及肉牛生长性能。[结果] 随着体外发酵时间的增加,累计产气量呈递增趋势,12%葡萄籽渣组产气量最大,各组之间72 h总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产气后人工瘤胃培养液pH值、NH3-N浓度和菌体蛋白含量各组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P<0.05)升高;16%葡萄籽渣组干物质消化率最低,对照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和4%葡萄籽渣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对照组和12%葡萄籽渣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组;4%和8%葡萄籽渣组肉牛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170 g/d和140 g/d。[结论] 葡萄籽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和棉粕可以提高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添加4%和8%葡萄籽渣可以提高肉牛日增重,促进瘤胃发酵,有利于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精料、构树和全株玉米青贮以不同比例组合后的组合效应,筛选最佳组合比例。试验设计3个精粗比(40∶60,50∶50,60∶40),15种日粮组合比例,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测定15个组合的瘤胃发酵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精粗比40∶60时,40∶60∶0和40∶45∶15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较高;精粗比50∶50时,50∶0∶50,50∶12.5∶37.5和50∶25∶25组的72 h产气量(GP72)较高(P>0.05),50∶25∶25组的NH3-N含量最高;精粗比60∶40时,60∶10∶30组的乙酸(AA)、丙酸(P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精料∶构树∶全株玉米青贮比例为60∶10∶30,综合主成分值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构树可以改善肉牛体外瘤胃发酵性能,当精料∶构树∶全株玉米青贮比例为60∶10∶30时,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