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繁殖障碍的一种新的传染病,它可引起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给防控带来重大困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已成为猪业发展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猪群中圆环病毒感染普遍存在,猪群血清阳性率可达20~80%.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免疫不同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比较3种不同疫苗对生长猪育肥阶段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生长育肥前期,疫苗免疫组与空白对照组在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效果上差异不显著,生长育肥中后阶段,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组能有效地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猪圆环病毒疫苗免疫能降低育肥猪各个生长阶段的增重变异系数,提高猪群的均匀度,且某进口基因工程疫苗的变异系数最低,重复性好;某国产灭活苗免疫组,能有效地提高猪群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南省当前猪病的总体流行情况,对2017年湖南省13个市州72个规模化猪场和15个散养户送检的87例临床病例,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省猪群疫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以高热、腹泻和呼吸道症状多见,气温偏低或偏高季节发病率较高,保育猪发病率高于其他生产阶段猪群,尤其是存栏量小的猪群;共检出11种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检出率最高,且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结果表明,湖南省猪群中病毒感染较为广泛,PCV2和HPPRRSV是主要感染病原,在气温偏低和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加强猪病防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在猪圆环病毒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到目前为止,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控制猪圆环病毒对养猪业的危害。文章对猪圆环病毒的病理组织学和致病机理进行综述,以便能进一步了解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正确诊断技术,为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感染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将10窝同期出生的共105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14日龄、45日龄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对照组不免疫。通过临床跟踪观测和定期采血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和PCR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免疫猪群成活率及生长指标明显好于不免疫猪群;试验组及对照组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和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且可同时检出圆环病毒核酸及抗体。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病是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损害猪免疫系统,引发仔猪高死亡率、猪只生长缓慢、母猪繁殖障碍等问题。临诊表现为皮肤苍白、长圆斑,呼吸困难、消瘦。该病易混合感染其它细菌、病毒而引起死亡。本文主要探讨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五种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系统疾病目前是困扰我国养猪业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弄清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微生物,本研究利用细菌学鉴定技术、RT-PCR技术对2010年-2011年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地区采集的180份呼吸障碍性病(死)猪病料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链球菌、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5种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率高达68%,圆环病毒2型感染率高达83.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率达27.8%,猪链球菌感染率为22.8%。结果提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株、圆环病毒2型、链球菌的普遍感染是近年安徽省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致病病原,研究结果为安徽省今后猪群呼吸道疫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3)
正目前,圆环病毒感染已经遍布于世界各国的养猪场,成为全球性疫病之一。我国自2000年从猪群中检出本病以来,猪群中已广泛存在圆环病毒感染,给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就当前我国猪场发生圆环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有关防控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1圆环病毒呈现多基因态势,出现基因重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已知的一种哺乳动物最小的无囊膜、二十  相似文献   

9.
猪群无名高热病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猪群不断发生新的疫病,如:猪增生性肠炎、猪圆环病毒病、猪副黏病毒感染等。现结合猪群发病特点谈谈猪群高热病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病是继猪蓝耳病后,又一影响猪群的重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在猪场工作实践总结,就猪圆环病毒病的特点及防控进行剖析,供养猪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猪圆环病毒病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现状,结合近年来的论文,回顾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史,整理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和监测情况,提出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具有感染率高、流行面广,表观健康猪群带毒率较高,感染率稳步上升以及经常与其他多病原共同感染的流行特点;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相对保守,流行的毒株类型逐渐从基因型2a转向2b,并已出现基因型2d的流行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经常发生基因重组等特性,据此本文提出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集约化养猪场的猪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圆环病毒感染抗体水平与猪免疫力的相关性,用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RB)对每月(从2013年5月份到9月份)30份15周龄猪血清分别进行猪口蹄疫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以及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经数据处理得到样品中的抗体数据。结合抗体水平与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分析抗体水平与猪群的免疫能力的相关程度,从定量的角度探索群体安全保护力的抗体水平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传染病,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各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生,其中仔猪和母猪危害严重,在世界主要的养猪国家均有发生,分布广泛,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重要的猪传染病之一,本文就从猪圆环病毒病原、流行病学、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肺炎、肠炎、先天性震颤等。猪圆环病毒分布非常广泛,在猪群血清检测中,阳性率高达20%~80%;猪圆环病毒病主要侵袭断奶后2~3周龄和5~12周龄的仔猪;繁殖障碍主要危害初产的后备母猪和新建的种猪群;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仔猪。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中常见猪病病原隐性感染情况,2018年以屠宰场猪群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开展常见猪病病原携带情况调查。采集猪扁桃体、淋巴结组织样品,对同一头猪的不同组织进行混样处理,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以及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弓形虫(TP)的病原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本调查在全省5个区域,共检测样品972份,除未检出CSFV和FMDV外,其他9种病原均有检出,检出率在0.21%~64.81%之间;PPV、PCV2、PCV3、HPS等4种病原一年四季均有检出,且地域分布较广,检出率较高,需重点加强防控;PRRSV、PRV、TEGV、PEDV、TP等5种病原呈现一定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特征,需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区域,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经济发展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已在我国猪群中呈流行趋势,并常伴随多种并发或继发病原的感染。本文从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应重视疫苗免疫、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以期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20年齐鲁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对猪场送检的样品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其中病毒性疾病以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检出率比较高;而抗体检测结果以伪狂犬病gB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瘟抗体相对比较理想。但各种疾病表现不同的特点。综合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看,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伪狂犬病防控相对较差,猪场还是需要查漏补缺,提升群体健康度。  相似文献   

19.
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近年来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中附红细胞体感染是由于血液附红细胞体所导致的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所导致的病毒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母猪繁殖障碍、肾病综合征、猪皮炎、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引发猪群发生其他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发热等.两种疾病混合感染会进一步加大病猪的死亡率,做好其防治工作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在猪圆环病毒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中的防治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主要是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仔猪先天震颤等。且猪圆环病毒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控该病,需了解猪圆环病毒的病原特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研发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工作,目前,疫苗在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疫苗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