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肉鸡养殖业中,脂肪沉积过多已成为很严重的问题。RB1基因作为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调控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以RB1基因为影响鸡脂肪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在鸡全基因组SNP芯片上筛选到RB1基因上的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比较RB1基因上4个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高、低脂系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其中3个SNP位点(Gga_rs13552715、GGalu GA054680和GGalu GA054691)的等位基因频率在肉鸡高、低脂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SNP多态性与鸡腹脂重和腹脂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GGalu GA054691位点多态性与腹脂重显著相关(P0.05),Gga_rs13552715和GGalu GA054667位点多态性与腹脂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P0.2);GGalu GA054691和Gga_rs13552715位点多态性与腹脂率显著相关(P0.05),GGalu GA054667位点多态性与腹脂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P0.2)。上述结果说明RB1基因确实是影响鸡腹脂沉积的重要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RB1基因影响鸡腹脂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引起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脂肪沉积表观差异的内在因素,本研究比较了AA肉鸡(56日龄)与北京油鸡(56日龄和114日龄)的体脂沉积、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浓度、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量.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60只和北京油鸡120只,分别随机分为6个重复.结果表明,56日龄AA肉鸡腹脂率高于同日龄的北京油鸡(P<0.05),但是低于114日龄的北京油鸡(P<0.05).56日龄从肉鸡血浆总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脂联素浓度,血浆脂蛋白酯酶和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均低于56日龄和114日龄北京油鸡(P<0.05).56日龄AA肉鸡肝脏载脂蛋白A-Ⅰ(apoA-Ⅰ)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56日龄和114日龄北京油鸡(P<0.05),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114日龄北京油鸡(P<0.05).56日龄AA肉鸡腹脂中的甘油三酯脂酶(ATGL)基因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mRNA表达量高于114日龄的北京油鸡(P<0.05),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114日龄北京油鸡(P<0.05);56日龄AA肉鸡腹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RNA表达量低于56日龄北京油鸡(P<0.05).腹脂A-FABP基因mRNA表达量与腹脂率显著正相关(P<0.05);腹脂ATOL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肝脏apoA-Ⅰ基因和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量均与腹脂H-FABP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提示:北京油鸡血浆脂蛋白酯酶和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高于AA肉鸡,从而导致较高的血浆总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这可能是北京油鸡脂肪沉积较高的内在因素之一.A-FABP基因是造成2个品种腹脂沉积量差异的关键基因,H-FABP基因是脂类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脂双向选择系的选育是以第6世代高、低脂系肉鸡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第6世代高、低脂系肉仔鸡腹脂重、腹脂率和体重在两系间的差异,进一步研究腹脂重(率)作为遗传标记对高、低脂系进行选择时,对体重及其他性状是否有影响,同时研究了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间接选择的可能性,为研究鸡的脂类代谢提供素材,并且为我国低质肉鸡的选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油脂类型对肉鸡不同组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4个单一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5.00%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4个混合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猪油+2.50%玉米油、2.50%猪油+2.50%芝麻油、2.50%亚麻油+2.50%玉米油和2.50%亚麻油+2.50%芝麻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组织及油脂类型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P0.05),是肝脏的37.50~89.50倍,是腹脂的129.54~190.64倍,而42日龄肉鸡的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与腹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胸肌中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2)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42日龄(P0.05或P0.01)。3)油脂组合及油脂组合与日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日龄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油脂类型对肉鸡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呈现组织间的差异,玉米油可提高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木聚糖酶对AA肉鸡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出生重相近的AA肉仔鸡48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W组日粮用60%的小麦替代AA肉鸡日粮中玉米,WE组在W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的发酵木聚糖酶,试验期为49 d,之后分别检测了AA肉鸡的腹脂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腹脂和肌肉的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W组、WE组28,49日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W组49日龄葡萄糖(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WE组肉鸡GLU、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W组肉鸡腹脂FAS基因和A-FABP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49日龄时W组肉鸡胸肌FAS、A-FABP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说明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可调节肉鸡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降低肉鸡腹脂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草药防控肉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缺乏确切理论依据,为了深入探讨茵陈提取物对FLHS的相应作用机制,研究不同剂量茵陈提取物对肉鸡PPARγ、NF-κB表达和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100只7日龄AA肉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FLHS模型组及茵陈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索氏化学抽提法测定肝脂率、腹脂重/活重和肝脏出血指数,HE染色法观察肉鸡肝组织细胞,并统计FLHS发病率;ELISA试剂盒测定肉鸡血清TNF-α、IL-6血清含量,qRT-PCR方法检测肉鸡脂肪PPARγ、肝脏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茵陈提取物可使肉鸡肝脂率、腹脂重/活重、肝脏出血指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变性、出血肝细胞区域和数量显著减少,鸡血清TNF-α、IL-6含量以及NF-κB mRNA和PPAR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表明,茵陈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TNF-α反馈通路和PPAR-γmRNA表达,显著抑制TNF-α、IL-6等细胞因子含量,达到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腹脂沉积及FLHS发病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肉鸡肥胖基因WDTC1(WD and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是小鼠adipose基因的同源基因,是调控能量代谢、脂肪沉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关键基因。本试验旨在分析肉鸡WDTC1基因组织表达谱及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油脂对肉鸡不同组织、不同日龄WDTC1基因表达的影响。随机挑选42日龄商品肉鸡母雏5只,进行WDTC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在此基础上,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5.00%的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分别于21和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肉鸡屠宰取样,通过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分析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组织以及油脂类型、水平和肉鸡日龄对肉鸡WDTC1基因表达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WDTC1基因在肉鸡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脑、肺脏、胸肌、心脏、小肠等组织,在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低。2)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不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P0.01)、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P0.05)的交互效应显著;2.50%和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腹脂组织(P0.05),且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2.50%油脂水平时芝麻油组肉鸡腹脂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高于亚麻油组(P0.05);油脂类型和水平对42日龄肉鸡胸肌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油脂类型对不同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的交互效应显著(P0.05);2.50%和5.00%油脂水平时猪油组21日龄肉鸡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时(P0.05);2.5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组肝脏组织中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5.00%油脂水平时亚麻油和玉米油组42日龄肉鸡肝脏组织WDTC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芝麻油组(P0.05)。由此可见,肉鸡WDTC1基因的表达有时空特异性,优势表达组织为肝脏,WDTC1基因表达量受油脂类型、肉鸡组织、肉鸡日龄、油脂类型与油脂水平以及油脂类型与肉鸡组织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在散养条件下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与其生长发育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以130羽3周龄体重接近,健康商品代黄羽肉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采集在不同周龄(3、4、6、8、10、13 w)的胸肌、腿肌和腹脂组织样品共3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CAPN1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CAPN1、H-FABP基因在胸肌、腿肌和腹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周龄的增加,散养肉鸡CAPN1基因表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且3~6 w其在胸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笼养显著高于散养(P0.05)。H-FABP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胸肌和腿肌中变化趋势相同,且均表现为散养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腹脂中表现为笼养高于散养(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腹脂率、IMF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散养黄羽肉鸡CAPN1和H-FABP基因分子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在散养条件下黄羽肉鸡CAPN1、H-FABP基因与其生长发育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以130羽3周龄体重接近,健康商品代黄羽肉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笼养组(对照组)和散养组(试验组),采集在不同周龄(3、4、6、8、10、13 w)的胸肌、腿肌和腹脂组织样品共36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组织中CAPN1和H-FABP基因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和腿肌的IMF含量。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的CAPN1、H-FABP基因在胸肌、腿肌和腹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着周龄的增加,散养肉鸡CAPN1基因表达的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且3~6 w其在胸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均表现为笼养显著高于散养(P<0.05)。H-FABP基因的整体表达趋势随着周龄的增加而降低,在胸肌和腿肌中变化趋势相同,且均表现为散养显著高于笼养(P<0.05),在腹脂中表现为笼养高于散养(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腹脂率、IMF含量较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散养黄羽肉鸡CAPN1和H-FABP基因分子选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析番鸭回肠组织中与腹脂沉积相关的主效基因。【方法】从2 000只番鸭中随机选取200只70日龄的番鸭进行屠宰,采集腹脂并称重,计算腹脂率。按腹脂率大小排序,选取腹脂率最高的5只和最低的5只番鸭的回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2种腹脂率番鸭的回肠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RSEM软件将测序得到的reads序列与Trinity拼接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和KEGG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腹脂重和腹脂率与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性。【结果】高腹脂率和低腹脂率番鸭的回肠差异表达基因共有602个;与低腹脂率番鸭相比,高腹脂率番鸭回肠中有285个基因上调,317个基因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有5个与脂肪代谢相关的GO条目(脂质应答、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应答、类固醇激素刺激的细胞应答和脂质的细胞应答)和4个KEGG通路(PPAR信号通路、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胆汁分泌),并筛选出与脂肪代谢显著相关的6个基因(P<0.05),包括NR5A2、ACBPACOX2、FABP2、FABP4和FABP5,其中,ACOX2和FABP5基因与腹脂重和腹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BP基因与腹脂重和腹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腹脂率番鸭回肠转录组存在差异,发现5个GO条目和4个KEGG通路,NR5A2、ACBPACOX2、FABP2、FABP4和FABP5等基因与番鸭腹部脂肪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选取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系(NEAUHLF)第18世代的4周至7周龄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鸡腹部脂肪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采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分析鸡腹部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低脂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DNMT1和DNMT3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除5周龄鸡之外,低脂鸡脂肪组织中DNMT3B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低脂鸡腹部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总体水平高于高脂鸡(P0.05)。结果提示,DNA甲基化调控鸡脂肪组织生长发育,DNA甲基化差异可能是高、低脂鸡腹脂性状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ACSLs)是长链脂肪酸通过硫代酯化进而合成酰基辅酶A衍生物所必需的酶,也是脂肪酸代谢的第一步。哺乳动物ACSL家族由ACSL1、ACSL3、ACSL4、ACSL5和ACSL65个不同的成员组成,ACSL1是主要的异构体之一。为探讨黄羽肉鸡ACSL1基因作为腹脂性状分子标记的可行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黄羽肉鸡ACSL1基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黄羽肉鸡ACSL1基因第17到第18外显子区域(1295 bp)SNPs位点较丰富,T32126C、C32013T、A31958G这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且A31958G突变位点、T32126C突变位点与腹脂重、腹脂率不相关,C32013T突变位点对鸡的腹脂重与腹脂率有显著影响,提示能够利用C32013T突变位点对黄羽肉鸡腹脂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
肉鸡血浆VLDL双向选择对腹脂和体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经过血浆VLDL深度双向选择组建的高、低脂系AA肉鸡为试验材料,分析4世代和5世代肉仔鸡体重、腹脂重和腹脂率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腹脂重和腹脂率在两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体重在两系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因此,通过对血浆VLDL深度的直接选择可以改变肉鸡的肥度性状,而不影响肉仔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铬源和性别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屠宰性能和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将512只公母各半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他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了0.2%不同铬源(酵母铬、吡啶羧酸铬和蛋氨酸铬)的饲粮。在49天时屠宰并进行屠宰性能指标和脏器指数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铬源下,AA肉鸡49日龄时公母之间的屠宰性能有一定差异,器官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公鸡的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其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P0.05)。铬源对肉鸡的影响主要是腹脂、心脏和腺胃。酵母铬组的腹脂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吡啶羧酸铬组(P0.01),显著高于蛋氨酸铬组(P0.05),其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吡啶羧酸铬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其他三组两两间差异不显著(P 0.05)。酵母铬组的心脏指数低于其他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1)。蛋氨酸铬组的腺胃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脏器指数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铬源与性别之间的互作对AA肉鸡49日龄的部分屠宰性能(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腹脂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和脏器指数(心脏、肝脏、脾脏、肺、胸腺、胰脏、腺胃、肌胃)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AA肉公鸡的屠宰性能优于母鸡,其腹脂沉积少于母鸡。在肉鸡饲粮中添加0.2 mg/kg的酵母铬,增加了腹脂重。  相似文献   

15.
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差异。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低脂系第20世代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肉品质检测方法,测定肌肉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组织学特性以及风味物质,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物理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胸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24 h)、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腿肌的pH_(24 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而腿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45 min)和失水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2)化学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3)组织学特性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腿肌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4)风味物质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甜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总体而言,高、低脂系肉鸡肌肉的理化性状、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说明长期对腹脂性状的双向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分析跑台运动训练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随着运动周期延长,肉鸡运动组在运动时段活动量高于对照组,中午休憩,运动组节律清晰,运动训练提高肉鸡的活跃程度,促使其活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训练可降低公鸡运动组腹脂沉积率,9周龄公鸡对照组腹脂重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7周龄母鸡...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PGC-1α)基因646位点突变对PGC-1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PGC-1α和PPARγ基因在南丹瑶鸡PGC-1α基因646位点AA、AG和GG三种基因型的腹脂、皮脂和肝脏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肝脏中,PGC-1α和PPARγ在AA型中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GG型和GA型(P0.05);在皮脂中,PGC-1α基因在AA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P0.05),而PPARγ在AG型和GG型中的表达量则显著高于AA型(P0.05);在腹脂中,PGC-1α和PPARγ基因在AG型和GG型中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AA型(P0.05)。说明PGC-1α基因646位点的突变影响了南丹瑶鸡PGC-1α和PPARγ基因的表达,结果为揭示广西南丹瑶鸡皮脂薄的分子机理和培育低脂优质的肉鸡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成低脂饲粮(LFD)和高脂饲粮(HFD)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饲喂至38日龄。在35日龄时每个饲粮处理下设2个子处理,分别在皮下注射DEX(2.0 mg/kg BW)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个子处理50只,连续注射3 d。结果表明:1)LFD和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均显著降低肉鸡体重和腿肌重(P0.05),显著提高肝脏比重和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2)L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比重及胸肌、腿肌的TG含量(P0.05)。3)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和腿肌的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和胸肌的CPT1含量(P0.05)。4)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受体(G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 RNA表达量在腹脂和胸肌中呈整体上调趋势,而在肝脏和腿肌中呈整体下降趋势。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GR、PPARα和FATP1调控肉鸡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的异位沉积。HFD可能通过激活腹脂和腿肌的CPT1,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缓解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脂肪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取北京中农榜样蛋鸡育种有限公司531只2个矮小型纯系(记为A系和B系)为实验素材,其中A系254只、B系277只,在85周龄时屠宰母鸡测定体重、肝脏重、腹脂重、卵巢重、卵泡数、全净膛重等指标,并计算屠宰性状指标的遗传参数,分析腹脂率与其他性状的关联性,统计不同腹脂沉积组后期产蛋性能及其后代2~21周龄体重的差异。结果表明:体重、腹脂重、腹脂率属于中等偏下遗传力,全净膛率和发育卵泡数遗传力较低;腹脂率与发育卵泡数、卵巢重均呈遗传负相关,与体重、肝脏重、全净膛率呈遗传正相关。A系母鸡高腹脂组腹脂率与发育卵泡数呈表型负相关(P=0.855),B系母鸡高腹脂组腹脂率与卵巢重呈表型负相关(P=0.697);高腹脂沉积会导致产蛋后期产蛋数下降,腹脂沉积可影响其后代早期平均体重(P0.05)。综上,适当控制母鸡腹脂沉积有利于维持后期的产蛋性能,掌握矮小型纯系蛋鸡屠体性状遗传参数,为通过选育手段改善商品代蛋鸡腹脂沉积和后期产蛋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和饲粮脂肪水平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2日龄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成低脂饲粮(LFD)和高脂饲粮(HFD)2个处理,每个处理100只,饲喂至38日龄。在35日龄时每个饲粮处理下设2个子处理,分别在皮下注射DEX(2.0 mg/kg BW)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个子处理50只,连续注射3 d。结果表明:1)LFD和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均显著降低肉鸡体重和腿肌重(P<0.05),显著提高肝脏比重和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2)L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比重及胸肌、腿肌的TG含量(P<0.05)。3)HFD饲喂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腹脂和腿肌的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和胸肌的CPT1含量(P<0.05)。4)糖皮质激素导致糖皮质激素受体(G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m RNA表达量在腹脂和胸肌中呈整体上调趋势,而在肝脏和腿肌中呈整体下降趋势。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GR、PPARα和FATP1调控肉鸡的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在肌肉和肝脏的异位沉积。HFD可能通过激活腹脂和腿肌的CPT1,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利用,从而缓解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脂肪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