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FOXL2基因对鸡胚性腺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空白对照组(鸡胚数量分别为260、100、20枚),试验组通过胚盘下腔注射的方法分别将pLV-FOXL2慢病毒重组质粒、pLV空质粒注入胚胎期第2天的鸡胚,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并与试验组一起孵化至出雏,利用CHD1基因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对出雏的雏鸡进行性别检测,分析其性腺解剖学、组织学结构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性腺FOXL2和CYP19A1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1组遗传性别为公的23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8只,表型性别为公的21只,表型性别为母的18只,其中有2只表型性别不典型,左侧性腺发生变化,朝卵巢结构转变;试验2组遗传性别为公的9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2只,表型性别与遗传性别一致。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试验1组获得阳性个体10个,阳性率为24.4%(10/41);试验2组获得阳性个体8个,阳性率为38.1%(8/21)。性腺解剖学结果显示,阳性pLV-FOXL2雄性鸡胚左侧性腺体积明显大于右侧性腺,表现膨松状态;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雄性鸡胚性腺具有典型的卵巢皮质层和髓质层结构;阳性pLV-FOXL2雌性鸡胚性腺的发育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L2和CYP19A1蛋白在试验1组左右侧睾丸中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母鸡卵巢中的表达量相似,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FOXL2基因可能促进鸡雄性性腺的性反转,在鸡性腺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芳香化酶抑制剂Fadrozole能诱导雌性鸡胚雄性化,而不影响出生时雄性鸡胚的性别,但Fadrozole是否影响公鸡出雏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尚不清楚。在性别分化前(E3.0),向农大3号矮小商品代鸡胚注入PBS和不同剂量的Fadrozole(0.、10.3、0.5、1.0mg和1.3mg分别为1F、F2、F3、F4和F5),以出雏后的公鸡作为试验材料,探索Fadrozole对出雏后公鸡的生长发育、精清中的性激素和生长轴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组F4和F5分别为33.33%和13.33%,出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低剂量组F1、F2和F3与对照组相比,出雏率无显著变化(P>0.05);各剂量Fadrozole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和胫长在8周龄和20周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性成熟后(30周龄),F5精清中的睾酮(T)和雌二醇(E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处理组(P<0.05),但ln(T/E2)在各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说明Fadrozole不影响雄性胚胎的性腺分化,但高浓度的Fadrozole不利于鸡胚的发育;Fadrozole不影响出生后公鸡的生长发育、精清中的生长轴激素激分泌和精清中睾酮与雌二醇的比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6,(3):531-538
已有研究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与性别分化存在关联性,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构建数字基因表达谱(DGE)筛选雌性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3d)性别分化的相关基因,有助于揭示胚胎性腺分化时期相关基因与其早期死亡间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与相关表达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雌雄鸡、雌雄杂交种3d胚胎DGE文库,雌鸡与雄鸡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5个上调,41个下调;雌杂交种与雌鸡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55个上调,175个下调;雌杂交禽和雄杂交禽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36个上调,36个下调;这些差异基因大都与胚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繁殖相关基因为代表。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胚胎发育等行使催化、促进生物学过程的功能;Pathway分析得出,雌雄鸡、雌鸡与雌杂交种、雌雄杂交种的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在12、13、15条pathway中。分析推测得出可能由于这些差异基因在体内紊乱表达,导致调控胚胎发育、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是雌杂交种早期死亡原因之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将为后续的雌性杂交种早期发育、死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鸡体细胞诱导重编程早期的糖代谢方式的变化,试验采用OCT4、SOX2、NANOG和LIN28A(OSNL)四因子诱导体系将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s,CEF)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并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tage-specific embyronic antigen-1,SSEA-1)免疫荧光染色、体外诱导分化及多能性基因表达检测等对iPS进行鉴定。通过检测重编程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并对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生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等研究鸡体细胞诱导重编程早期的糖代谢变化。结果显示,鸡CEF诱导重编程形成的iPS呈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表达SSEA-1蛋白,体外分化形成类胚体且表达多能性标记基因。同时重编程过程中氧化磷酸化基因表达下调而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糖酵解关键酶活性均增强,且iPS的葡萄糖吸收量及乳酸产生量增加,而线粒体膜电位则下降。结果表明,OSNL四因子体系将鸡CEF诱导重编程形成iPS的过程中,细胞的主要糖代谢方式从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而糖酵解的激活可能会进一步促进iPS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旨在对转录组测序中单羔组对多羔组TGFβ2和PPP3CA基因的上、下调结果进行验证,并探究黔北麻羊TGFβ2和PPP3CA基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单、多羔黔北麻羊母羊为试验对象。通过RT-qPCR技术检测TGFβ2与PPP3CA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性腺轴中的表达水平;构建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培养黔北麻羊卵巢颗粒细胞,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TGFβ2、pEGFP-N3-PPP3CA重组质粒导入卵巢颗粒细胞,检测培养基中雌二醇(E2)、孕酮(P4)的浓度。利用CCK-8和Annexin V-FITC法检测TGFβ2、PPP3CA基因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随后,利用RT-qPCR从细胞水平检测超表达TGFβ2、PPP3CA基因对TGFβ2、PPP3CA、GnRHRFSHRBMP4、TIMP3基因表达的影响。RT-qPCR结果表明,TGFβ2与PPP3CA基因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单羔组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多羔组;免疫荧光法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黔北麻羊卵巢颗粒细胞;TGFβ2与PPP3C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导入细胞后,在极显著提高TGFβ2与PPP3CA基因表达的同时,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卵巢颗粒细胞中FSHRGnRHRBMP4、TIMP3基因的表达(P<0.01)。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显示,TGFβ2与PPP3CA基因能够促进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TGFβ2与PPP3CA基因能够显著促进E2的分泌,但对P4的分泌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TGFβ2、PPP3C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超表达TGFβ2、PPP3CA基因抑制了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TGFβ2、PPP3CA基因对山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TGFβ2、PPP3CA基因对黔北麻羊繁殖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饮水方式对2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羽毛生长及耗水量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21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采用常规饮水(槽式饮水),试验Ⅱ组采用乳头式饮水。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阶段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1~42日龄时,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2)70日龄时,试验Ⅱ组的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3)42日龄时,试验Ⅱ组的主翼羽长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4)70日龄时,试验Ⅱ组的24h耗水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使用乳头式饮水器有利于减少21~70日龄扬州鹅饲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在肉鹅高效规模化生产中,建议使用乳头式饮水器进行供水。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控制气体击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6只85日龄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7个组(1个对照组,6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不致晕直接屠宰,试验组屠宰前由不同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6个试验组致晕混合气体组成如下:G40组,40%CO_2+21%氧气(O_2)+39%氮气(N_2); G50组,50%CO_2+21%O_2+29%N_2; G60组,60%CO_2+21%O_2+19%N_2; G70组,70%CO_2+21%O_2+9%N_2; G79组,79%CO_2+21%O_2。上述5组致晕时间均为7 min。G40+G79组,40%CO_2+30%O_2+30%N_2致晕2 min,然后79%CO_2+21%O_2致晕5 min。结果显示:G79组肉鹅的放血率最低,与对照、G40、G50、G70和G40+G79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40组肝脏在屠宰后1和4 d的亮度值及在屠宰后1 d的黄度值均显著高于G79和G40+G79组(P<0.05)。屠宰后1 d,G40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70和G79组(P<0.05);屠宰后4和7 d,G79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低于G40组(P<0.05)。屠宰后0 d,G79组肝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G4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1、4和7 d,G40组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G79组(P<0.05)。屠宰后4 d,G40组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G79组(P<0.05)。综上所述,肉鹅屠宰前采用40%CO_2混合气体(40%CO_2+21%O_2+39%N_2)致晕可以改善肝脏颜色,且在短期(0~1 d)内肝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脂质氧化程度较低,而高浓度(79%) CO_2混合气体(79%CO_2+21%O_2)致晕可以缓解中长期(4~7 d)储存时肝脏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集约化饲养条件下育成鹅对粗饲料(黑麦草)的最适添加量,以180只扬州鹅为研究对象,1~28日龄饲喂精料,29日龄随机分为3组:组Ⅰ(29~56日龄,黑麦草∶精料=1.5∶1;57~70日龄,黑麦草∶精料=0.5∶1)、组Ⅱ(29~56日龄,黑麦草∶精料=2∶1;57~70日龄,黑麦草∶精料=0.5∶1)、组Ⅲ(29~56日龄,黑麦草∶精料=3∶1;57~70日龄,黑麦草∶精料=0.5∶1),每组60只,于70日龄进行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育成期随着黑麦草添加比例的增加,可取得理想的育肥效果,但对鹅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影响不大;添加一定比例的黑麦草对鹅肠道发育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显著增加盲肠长度;高比例的黑麦草对鹅血清中的蛋白、能量以及脂质代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组Ⅲ中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显著高于组Ⅰ、组Ⅱ(P<0.05),葡萄糖与甘油三酯显著低于组Ⅰ、组Ⅱ(P<0.05)。研究表明,添加黑麦草对扬州鹅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有重要影响,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扬州鹅育成期黑麦草添加量占日粮的3/4为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糖基转移酶IroB对沙门菌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roB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iroB,通过应激试验、胞内存活试验和药物耐受试验检测缺失iroB基因后肠炎沙门菌生物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iroB基因缺失并未影响细菌的生长速度和生化特性,也不影响其对酸、碱和过氧化氢的抵抗能力,以及其在细胞内的存活能力,但使得细菌对热应激的敏感性增加,对蛋清抵抗能力下降,推测IroB参与沙门菌对铁的利用和对多溶菌酶的耐受;利用多粘菌素B进行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其耐该药能力降低。本研究结果揭示IroB能够促进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和耐药性,阐释了糖基转移酶IroB在沙门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镉和具有耐镉特性的约氏乳酸杆菌对如草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镉组(Cd 5 mg/kg)、低剂量乳酸菌组(Lac 1×1010cfu/kg)、镉加低剂量乳酸菌组(Cd 5 mg/kg+Lac1×1010cfu/kg)、镉加高剂量乳酸菌组(Cd 5 mg/kg+Lac 1×1011 cfu/kg)。试验期6周,全程统计分析蛋鸡日采食量、产蛋量、产蛋率和料蛋比。在试验的3周末和6周末各组连续收集三天的鸡蛋,测定蛋品质。结果显示:镉加低剂量乳酸菌组的产蛋量、产蛋率较对照组和镉组分别提高38%、16.22%和5.3%、2.44%,料蛋比降低1.09和0.17。6周时镉加低剂量乳酸菌组的蛋重为48.8 g,较低剂量乳酸菌组提高7.3%(P <0.05);而其蛋白高度较对照组和镉组分别提高24.4%和18.6%(P <0.05)。蛋黄色泽在3周时,各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3级(P <0.01),而在6周时,各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3级(P <0.01)。6周时镉组和镉加高剂量乳酸菌组的蛋黄质量均较低剂量乳酸菌组提高7.9%(P <0.05),而其蛋黄蛋白比均较对照组高12.3%(P <0.01),较低剂量乳酸菌组和镉加低剂量乳酸菌组提高8.5%和6.7%(P <0.05)。蛋壳厚度在3周时,试验组较对照组低0.01~0.02 mm(P <0.01)。蛋壳颜色L在3周和6周时,镉组较对照组值分别降低了4.9%和7.4%(P <0.05);蛋壳颜色a在3周和6周时,镉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3.3%和66.7%(P <0.01),在6周时镉组较低剂量乳酸菌组和镉加低剂量乳酸菌组分别提高26.8%和28.6%(P <0.05);蛋壳颜色b在3周时,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6.5%、25.3%、27.0%和26.4%(P <0.01),在6周时镉组较对照组提高15.4%(P <0.01)。综上,在蛋鸡低镉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的耐镉乳酸菌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且显著增加蛋白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和动物感染实验,分析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icdA基因缺失不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2.4mol/L)条件下其存活率也未出现显著变化,但icdA基因缺失能够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对碱、低渗透压和过氧化氢应激的抵御能力,降低肠炎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该基因缺失能够降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能力、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和其对小鼠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icdA基因参与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和抗蛋清杀伤能力,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为肠炎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海滨锦葵提取物对生产鸽和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00对卡奴鸽,随机分成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100和200 mg/kg海滨锦葵提取物,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Ⅴ组为试验组。试验期为5个月,测定生产鸽和乳鸽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生产鸽第Ⅴ组公母鸽的增重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67%和1.29%。与对照组相比,生产性能以第Ⅲ组为最优,其产蛋数提高了5.9%,孵化率提高了3.87%。乳鸽4周龄体重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Ⅳ组最高(585.38 g)。4周龄乳鸽屠宰测定,胸肌重、脾脏、屠宰率和脾脏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Ⅱ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第Ⅴ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56%和4.55%。综合考虑成年鸽和乳鸽的生产性能指标得出,海滨锦葵提取物有促进乳鸽免疫器官发育、提高产鸽生产性能的作用,以50~100mg/kg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13.
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一类基因组中被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介导的调控系统不同,当细菌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时,sRNA介导的调控可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应答。沙门菌RyhB-1和RyhB-2是两种相似性较高的s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在调控因子作用下共同或单独调控靶基因表达。铁匮乏时,RyhB-1和RyhB-2可促进沙门菌摄取铁元素、限制胞内非必需含铁蛋白生成以及加快铁硫蛋白的储存,是沙门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铁稳态的主要元件。此外,当沙门菌遭遇氧化应激、缺氧或酸性环境等不利环境胁迫时,RyhB可分别控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平衡硝酸盐等无机物稳态、调节细菌运动性以及沙门菌毒力等应对环境变化。本文就沙门菌RyhB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和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沙门菌RyhB的研究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广州番禺某鸡场送检病死鸡中分离获得1株疑似Ⅰ群禽腺病毒。病鸡剖检以心包积液、肝脏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点,肾脏肿胀、出血为主要特征。实验室通过血凝试验、PCR鉴定、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进行一系列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不能凝集鸡红细胞,根据FAdV的六邻体(Hexon)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单克隆测序,PCR扩增出分子量约为550bp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株与FAdV-4的相似性最高。同时用该分离毒株的鸡胚尿囊液感染28日龄雏鸡,试验鸡可复制出与临床相似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心肌细胞有炎性细胞浸润,肝内有嗜碱性包涵体等病变特征。综上,分离株B13为Ⅰ群FAdV-4。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断奶仔猪的肠道黏膜免疫过程。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TLRs和NLRs通路分子分别发生作用。本文对肠道黏膜免疫的特点及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进行了综述,并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调控的潜在机制,旨在为进一步利用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维持机体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