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进贤县某中华鳖养殖场送检的2只患病中华鳖进行细菌分离,且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毒力因子检测、毒力基因PCR检测、实验动物攻毒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2只中华鳖肝脏分离到3株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中体型稍大中华鳖2株,体型稍小中华鳖1株;经过实验动物感染试验得出3株菌都为强毒力致病菌;通过生化鉴定、毒力因子及PCR检测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对头孢曲松都高度敏感,对利福平、甲氧苄啶、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为确定江西新余地区鸭发病的病原,对3个鸭场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并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从病死鸭的肝脏和心脏中分离到5株鸭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分离菌对试验鸭和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对左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先锋必和大观霉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荣成某貂场送检病死貂,根据解剖结果疑似绿脓杆菌病,为了对其进行确诊并提供有效防治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动物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水貂病料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特性及PCR扩增鉴定,可判定所分离菌为绿脓杆菌;分离菌通过动物试验进行绿脓杆菌验证;通过药敏试验测定该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株细菌对先锋必素、复达欣、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肤肟、羧苄青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  相似文献   

4.
从湖北天门某鸭场送检的具有明显输卵管炎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死鸭的脑中分离出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细菌16S r RNA的PCR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3株菌为血清型1型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致病性强,并分别命名为TM-R1,TM-R2,TM-R3。该3株菌对先锋霉素,美满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氯洁霉素、多粘霉素B、麦迪霉素、卡那霉素耐药;TM-R2、TM-R3对红霉素耐药;而TM-R1对红霉素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从浙江省某规模猪场病死仔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动物攻毒试验、生化鉴定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病死动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采集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共采集到10株细菌,将其接种至绵羊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变为粉色;生化鉴定结果基本符合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5.5%,而对多西环素的敏感率仅为4.5%。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易感染动物,且呈现不同的药物敏感率。  相似文献   

7.
从病死奶牛脏器中分离出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染色镜检、培养特性分析及生化鉴定,证明为铜绿假单胞菌。动物试验证明,分离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从死亡鼠体内分离到相应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江西某养鸭场发病的病原和筛选敏感药物用于临床治疗,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方法,从送检病死鸭的肝、心脏中分离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并鉴定到1株大肠埃希菌,该菌对小鼠和雏鸭有很强的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仅对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棒酸、奈替米星和红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疑似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的病死水貂病料中分离得到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分离得到的菌株为Kpn。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已知的Kpn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和舒巴坦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为给鸡伤寒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采集疑似鸡伤寒病死鸡的肝、脾病料,进行细菌分离.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等鉴定出13株沙门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米卡星、新霉素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痢特灵中度敏感,而对其他药物则表现为耐药.将筛选出的阿米卡星对发...  相似文献   

11.
对1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养殖场有出血性症状牦牛的致病性菌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分析,为西藏地区牦牛出血性疾病提供治疗依据。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疑似菌株,对所得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疑似致病菌株,再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通用引物检测及测序、同源性比对,后经药敏试验得到该疑似致病菌株的敏感药物,最后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其敏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分离纯化获得6株疑似菌株,经形态学观察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S-4。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S-4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4菌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介敏感,对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氨苄耐受;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且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治疗效果差。本试验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牦牛源表皮葡萄球菌,该致病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使用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查明江苏某鹅场鹅发病及死亡原因。【方法】 剖检病死鹅,运用细菌分离纯化、染色观察、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DNA测定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分离菌株的特性。【结果】 从患病鹅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此菌株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枸橼酸盐、尿素;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此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菌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相似性最高,达98%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等10种抗菌药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表现为中介,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表现为耐药,是典型的多重耐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5.0×106.5 CFU。【结论】 本试验首次报道了从鹅体内分离到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了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等有效的临床常用抗菌药,分离株对小鼠致病性较强,提示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辽宁省西丰县鹿场环境中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本试验采集了鹿场粪便、饮水、空气、饲料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对分离到的菌株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对分选出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测样品共分离纯化出27株菌,公鹿精饲料、母鹿精饲料、粗饲料和水的含菌量分别为1.0×105、8.7×104、2.7×107 CFU/g和2.9×104 CFU/mL,表明水和粗饲料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16S rDNA基因序列在NCBI比对后,鉴定出有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等15种不同菌株,其中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共13种,这13种细菌对呋喃唑酮、多黏菌素B和头孢氨苄等耐药,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本试验结果可为鹿场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对河南部分地区采集的样品(50份)进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致病性试验,对分离鉴定后的致病性猪大肠杆菌选用12种中药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将筛选出来的中药与抗生素进行中西联用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做体外抑菌试验,并分析中西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采集的50份样品有23株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且23株菌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检测,23株试验菌株对测试的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试验菌株对甘草耐药率最高(82.6%),其次为生地(78.2%),而对黄柏(17.3%)和白头翁(21.7%)耐药性较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黄柏、白头翁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以上结果说明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还可以延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本研究收集南京市多处湖泊池塘水样,采用增菌、平板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扩增等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进一步通过动物试验确定是否为致病性菌株。结果,从28份水样中共检出嗜水气单胞菌7株,检出率达25%;其中致病性菌株4株,占被检嗜水气单胞菌总数的57.14%(4/7)。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南京市水体环境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污染情况,为进一步预防该菌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strain pathogenic bacterium was separated from the tissues of died Wadi sheep,the results of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serotype test,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animal pathogenic experiment showed that it was the pathogenic Eseheriehia coli,and its serotype was O78.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s homology with Eseheriehia coli was up to 100%.  相似文献   

18.
赣西某养殖场山羊出现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单侧眼睛失明和呼吸困难,导致近20只山羊死亡。为确定病原菌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对送检的3只病死羊进行病理剖检,并采集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病原菌的纯化培养、LB二次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为确定病原菌致病力,进行小鼠和家兔的动物回归试验;选用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钠、青霉素、万古霉素等30种抗菌药进行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从两只病羊的脑组织中分离得到两株革兰氏阳性细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测定、动物回归试验确认分离菌为单增李斯特杆菌,二者高度同源(100.0%),与多株李氏杆菌同源性均高达99%以上,且对小鼠和家兔均有较强的致病力。该分离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氯霉素高度敏感,但对第2、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耐药。该养殖场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保障山羊及其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进行一例鸡源致病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患病蛋鸡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培养特性检查、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鉴定、生化特性考察、PCR鉴定、测序分析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一株致病型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敏感。建议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