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含胶性状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含胶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本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树皮特征及含胶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深纵裂型的胸径生长量、树皮厚度和木栓层厚均最大,而光皮型的胸径生长量最小、树皮厚度和木栓层厚最薄;树皮含胶率以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的树皮含胶率最低;树皮内杜仲胶体积质量也以深纵裂型的最高.深纵裂型杜仲胶体积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杜仲不同器官含胶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指标,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树皮和叶片内含胶率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以及不同无性系的各器官杜仲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果实〉树皮〉叶片;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4.34~4.89倍;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3.79~5.47倍;不同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2.98~6.75倍;杜仲果实内杜仲胶的开发利用潜力远远大于杜仲叶,果园化栽培是今后杜仲综合利用的主导栽培模式,利用杜仲果实提取杜仲胶是今后杜仲胶产业化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今后杜仲培育技术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内杜仲胶的形成积累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杜仲叶内杜仲胶形成与积累的动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杜仲叶含胶性状年变化和逐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含胶率随叶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叶片含胶率差异很大,春季展叶时,叶片含胶率最低,6月下旬达到最大值。着生在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虽然展叶时问不同,但是叶片含胶率都是在展叶时最低,在叶龄50~65d时,含胶率几乎都达到最大值,杜仲叶片含胶率与叶龄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叶片古胶率随着树龄的增大含胶率总体呈提高的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形态特征杜仲为落叶乔木,成年树高20 m左右,胸径40 cm左右,最粗可达100 cm以上,树干挺直,冠形紧凑;叶片椭圆形渐尖,有锯齿,羽状脉6~9对,短梗无托叶,枝上互生,雌雄异株,花单性,无被;果实阔梭形翅果、扁薄。树皮、树叶及种壳均含有较密集的银白胶丝。杜仲属杜仲科植物,就其树皮形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粗皮杜仲(青杜皮)、光皮杜仲(白杨皮)、中间类型。光皮杜仲木栓层较薄,占皮层厚度178%,而粗皮杜仲最高517%,光皮类型皮厚,含胶、含药量高。  相似文献   

5.
以15年生杜仲雌雄株在2013年3月~11月期间正在生长的叶片、树皮以及5月~10月期间正在发育的果实为材料,测定了叶片、树皮和果实中的橡胶累积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qPCR技术,分析了相应时期叶片、树皮和果实中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中的EuDXR1、EuDXR2、EuDXS1、EuDXS2、EuHMGR、EuIPPS、EuFPS、EuGGPPS 8个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树皮和果实的发育,其含胶量逐渐增加,在6~9月份,雌雄株叶片、树皮和雌株果实的胶增加量进入快速积累阶段,雌雄株叶片分别达到2.13%和1.96%,雌雄株树皮分别达到9.83%和9.02%,果实达到12.6%,随后杜仲胶净积累量下降;到11月份橡胶累积量达到最高,此时,雌雄株叶片的胶含量分别为2.64%和2.41%,雌雄株树皮的胶含量分别为12.6%和12.04%,果实的胶含量为14.1%。检测发现,杜仲叶片、树皮和果实在对应的时期,异戊二烯合成途径的8个基因随着杜仲雌雄株叶片、树皮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基因表达量也逐渐增加,尤其以EuIPPS、EuFPS、EuGGPPS基因表达量与相应器官中的胶含量增加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同一时期,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是叶片最低,树皮其次,果实中最高,与其含胶量的顺序相同。说明,杜仲器官中杜仲胶的积累与橡胶合成前体及橡胶合成起始物合成酶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杜仲无性系叶片含胶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为了弄清杜仲叶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为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测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叶面积、单叶质量和叶片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叶片含胶率最高为3.23%.最低仅1.55%;杜仲无性系叶片含胶率与叶长和单叶质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与叶宽、叶片厚度、叶形指数、叶面积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无性系叶片含胶率的高低在叶片的形态方面的表现并不明显;而单叶含胶量与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叶质量以及叶片含胶率的正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赵红艳  蔺芳  王太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65-4068
综合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提胶法研究了杜仲胶在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杜仲叶含胶细胞在一年中的形成积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叶片展开到叶片停止生长仅有1个月时间,叶片大小在生长30 d以后基本保持恒定.随着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内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叶片各结构生长停止后,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由于杜仲叶片内杜仲胶分泌、积累与叶片生命周期在1年中同步,使在将近黄落的11月份叶片含胶率较高,可达1.11%.  相似文献   

8.
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杜仲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杜仲无性系成枝力、单枝结果数、果实含胶率和单株产果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每年的单枝结果数的差异显著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连续2年单枝结果数及其变佰比较结果,9503、9516、9501、9532、9505、9526等无性系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果性能;不同无性系闯历年单株产果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不同无性系单株历年产果量、历年总产果量以及结果稳定性等进行综合比较,9503、9516、9532、9526等4个无性系为高产胶优良无性系.在进行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选择时,可以将连续2年单枝结果数和单株产果量的平均值作为选择指标;利用3~4年单枝结果数和单株产果量的平均值作为高产胶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杜仲幼苗的茎、叶为外植体,在附加植物激素的MS、B5和H培养基上,诱导出了大量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94.2%)。在继代培养中建立了3个愈伤组织无性系。绝大多数愈伤组织系以橡胶烃表示的杜仲胶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幼苗茎、叶)的50%。B5培养基适宜于生产杜仲胶,附加激素B有利于提高含胶量。愈伤组织系的平均含胶量5.62%,为对照的59.4%。  相似文献   

10.
杜仲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与含胶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杜仲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过程中,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含胶量也呈增加趋势,在4 ̄7代出现了一个含胶量的高峰值区,8代以后又迅速下降。增加光照虽然能增加含胶量,但愈伤组织,增殖倍数降低,杜仲胶生产的总效率以暗培养为好。固体静止培养的杜仲胶含量和生产效率经液体振荡培养高。提出了一个较理想的产胶愈伤组织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1.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名贵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功能,又是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这种胶是国防、化工、电器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用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术不当,致使杜仲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近几年对杜仲树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新皮的方法,既保护了杜仲资源,又增加了产量,实现了一株树上多次剥皮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为EAFPs基因的分离奠定基础,同时为EAFPs的产生机制、抗菌机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提取和纯化杜仲抗真菌蛋白对该蛋白在杜仲不同部位(皮、叶、根)和不同生长季节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杜仲抗真菌蛋白主要分布在树皮中,根中分布较少,在叶中未检测到,而且该蛋白的分布较稳定,不随生长季节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以广元市旺苍县4个样区136份杜仲树皮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其绿原酸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活立木树皮产量测算方法测算树皮产量,研究杜仲树皮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与树龄、株高、胸径及皮厚的相关性,为旺苍县杜仲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有效参考。结果表明:4个样区的杜仲树皮绿原酸含量0.079%~1.208%,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0.068%~5.251%,树皮平均年产量0.03~2.56 kg。树龄为6~28年杜仲树皮,活性成分含量主要与树龄、胸径呈负相关,产量与树龄、株高、胸径、皮厚呈正相关。因此,可以将树龄和胸径2个指标优先纳入旺苍县优良杜仲的选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杜仲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liv.).是我国特有树种,村皮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痛、高血压等功效.其皮、叶还可提炼硬橡胶(又名杜仲胶),可代橡胶用。杜仲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杜仲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杜仲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防治研究结果文献,供贵州实施GAP防治杜仲病虫害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集杜仲老林区的土壤和腐殖质,以杜仲皮作为基质多次富集培养,分离其优势菌,通过测定其发酵性能指标并建立菌株综合选择指数,筛选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优良菌株,并研究优良菌株的发酵适宜条件。筛选出了优良菌株P-24,该菌株具有降解能力强,发酵周期短,杜仲胶的发酵损失率小等优点,其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0℃、基质含水率6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发酵12d,杜仲皮的发酵物去除率可达93.02%,发酵剩余物中杜仲胶的含量为74.71%,杜仲胶的得率为5.25%。筛选优良菌株是生物法提取杜仲胶的关键;菌株P-24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杜仲胶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中全面试验研究杜仲果实中杜仲胶的提取方法,经过反复试验比较 由溶解度参数选择合适的溶剂抽提,然后冷冻,改变溶剂溶解度参数,利用温度差使其发生相分离,快速析出,得出了一种低消耗、简便、出胶率高、纯度高的杜仲胶提取新方法,即综合法 利用综合法提取杜仲胶的得率高达15 35%,胶纯度为83 58%  相似文献   

17.
何国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46-10848
[目的]获得优质长丝杜仲胶和杜仲翅果籽油。[方法]以杜仲翅果整果为原料,杜仲翅果籽油和杜仲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经稀碱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经石油醚提取或结合超声波用石油醚提取,并与将翅果粉碎后直接用石油醚提取的常规方法比较。[结果]用0.50%NaOH于70℃下除去整果角质层,然后用纤维素酶在pH为4、温度40℃的条件下破坏翅果细胞壁,于常温用石油醚提取杜仲籽油,苒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杜仲胶。与常规工艺相比,油脂得率提高23.00%,杜仲胶得率提高58.00%。杜仲翅果整果经稀碱和纤维素酶处理后,结合超声波用石油醚提取,与常规工艺相比,油脂得率提高42.oo%,杜仲胶得率提高76.00%,时间缩短90.00%。[结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工艺,该研究为生产出高品质和高产率杜仲翅果籽油和杜仲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19.
<正>杜仲,别名思仲、木绵,后者又称之"丝棉皮",是著名的中药材,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据《本草纲目》载,杜仲以树皮、叶片入药,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等作用。其树叶、皮及果实还可以提制杜仲胶。杜仲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近几年来,江苏、浙江  相似文献   

20.
龚兆全  吴哲  蒋豆玉  高巍  郭尧  黄明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25-126,130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叶杜仲胶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树林进行处理,并用碱浸法处理杜仲叶,再用正己烷-丙酮提取法来提取杜仲胶,计算杜仲胶含量。[结果]随喷洒次数的增多,不同处理杜仲叶杜仲胶含量增加;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杜仲叶杜仲胶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GA3、NAA、6-BA、2,4-D,杜仲胶含量均高于CK。[结论]4种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使杜仲叶杜仲胶含量不同程度提高。从优选角度考虑,生产上可采用GA3300 mg/L进行1次喷洒,来提高杜仲叶中杜仲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