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营养物之间会竞争吸收位点,与氨基酸平衡理论相似,各种微量元素之间也存在复杂的互作和拮抗作用。而微量元素的吸收同时与饲料中的协同物质与颉抗物质存在量密切相关。中国饲料中普遍存在的高铜的现象,为了避免高铜带来的氧化应激及可能的亚中毒问题,又不影响其它微量元素铁和锌的吸收,必须添加高铁和高锌,造成了大量无机微量元素的浪费损失,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同时严重污染环境。在饲料中我们同时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只要有一种微量元素过量或不足,微量元素总体利用率就会下降,造成浪费,所以我们强调各种微量元素之间要尽可能平衡地添加,以确保达到最佳利用率。理想微量元素模型是根据大量的试验总结,以较好的试验结果所总结出来的不同种类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是铁,铜,锰,锌之间的比例及添加量,以确保动物能够以较少而经济的添加量而得到更好的生长,免疫及繁殖效果。本文以铜为例综述了无机微量元素的缺陷及各种有机微量元素的差异,提出了应用理想微量元素模型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猪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通常是以无机盐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形式添加到日粮中去,由于它不能被机体有效地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这样不仅添加量要加大,而且对环境也产生了污染。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是由氨基酸或短肽物质与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方法螯合成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的出现,解决了无机盐微量元素难以被动物机体吸收的问题,充分地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S.Durosoy 《中国饲料》2004,(23):18-19
有机微量元素具有多种优点,本文阐述了有关外源微量元素生物学利用率,回顾了微量元素不同添加方法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比较。1影响动物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因素微量元素的吸收水平直接影响动物机体对微量元素的利用。如果饲喂量超过机体的代谢量,微量元素的吸收下降;如果饲喂量不足,机体则会提高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这就说明机体自我平衡作用可以调节营养素的吸收。日粮总体消化率及各营养素间的相互作用均会影响矿物质吸收,这种相互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如铁和维生素C)和拮抗作用(如钙和锌,铜和钼、硫)。动物种类、品种、年龄、性别等也会影响微量元…  相似文献   

4.
肖伟平  刘金表 《广东饲料》2008,17(12):32-34
微量元素是动物生命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水产动物仅从水中吸收微量元素不能满足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为了补充动物生长过程中所需微量元素的不足,必需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在饲料发展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猪饲粮部分微量元素添加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者大多以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作为提高饲料效率的重要措施,而很少考虑过量使用会造成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蓄积,对动物肌肉和肝脏造成损坏,并通过食物链给人体带来危害,未被吸收的微量元素还随着粪便的排泄,造成土壤、水源污染,使生态环境恶化。饲料中过量添加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砷等)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5,(8):123-126
微量元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对畜禽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添加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影响。微量元素的应用从无机盐发展到微量元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由于无机微量元素吸收效果较差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有机微量元素已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硒、铜、锌的生物学功能,缺乏或过量时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有机微量矿质元素的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肉牛微量元素锌锰碘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省会泽县和昭通市进行了 6个不同阶段的肉牛微量元素补饲试验 ,添加补充料后 ,肉牛日粮、血浆和血清中微量元素Zn、Mn和日粮I、血浆蛋白结合碘 (PBI)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部分理化指标有显著变化 (P <0 0 5 ) ,表明在农村传统饲养模式下 ,肉牛微量元素Zn、Mn营养充足 ,但至少缺乏微量元素I,添加易吸收Zn、Mn对肉牛生产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饲料与畜牧》2009,(3):57-57
畜禽微量元素的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仅仅提高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并不能改善动物的产能。而且,未经吸收的微量元素排泄到环境中对土壤及生态造成污染。20世纪80年代开启有机微量元素研究以来,已经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极大改善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畜产品品质。当前,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还在不断的研发探索之中。为此,成都旌普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本刊协办“微量元素应用与动物健康”论坛,邀请专家对此发表观点,以期为微量元素研究人员及企业配方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硒参与动物体的营养、代谢、繁殖、免疫等生命活动,是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添加微量元素在动物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矿物质的添加形式方面。无机形式的微量元素吸收率不高,易对环境形成压力。有机形式微量元素易于在体内存留,利用率高。许多试验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有效的提高家畜对饲料粗蛋白、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养分及能量的消化、吸收,改善粗饲料的适口性。预防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的第三代新型微量元素添加剂 ,它是微量元素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螯合物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生物利用率、溶解性高、易消化吸收、无刺激、无毒副作用 ,是一种较理想的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已得到推广应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肠道中以“胞饮”的方式被完整吸收 ,金属离子不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 ,不会发生吸收的竞争。日粮中的纤维素、植酸和草酸影响无机微量元素的吸收 ,对氨基酸螯合物中微量元素的影响则很少。关于氨基酸螯合锰的研究报道较少 ,…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在畜禽体内的吸收利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畜禽的种类、年龄、生理与健康状况等因素外,日粮的类型及其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与种类等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另随所投入的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不同,其被吸收的难易和所产生的效果差异也很大,试验证明,氨基酸络合盐在生物体内吸收利用率较无机盐高出5至10倍,被誉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刺,氨基酸络合盐的生产工艺不同对畜禽的吸收利用是否有差异,为此本试验利用于三种工艺生产的氨基酸络合盐进行了饲喂蛋鸡的试验,通过对试鸡生产性能的影  相似文献   

12.
铜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本文主要从牛羊的品种、年龄、微量元素、不同形式的铜源、饲料来源、饲料中植酸、蛋白质、添加方式、及其中的互作物质以及铜的吸收和代谢等几方面综述了影响牛羊对铜吸收利用率的因素。通过比较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为临床当中给动物补充铜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只有综合分析,从生产实践出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进行添加,才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微量元素具有促进生长、营养作用,能缓解目前生猪养殖中存在的微量元素高剂量添加、吸收利用率低、重金属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生猪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内综述了纳米铜、纳米铬、纳米硒和纳米锌在生猪养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有机微量元素作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具有吸收利用率高、稳定性好、生物学效率好,能明显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繁殖性能、改善畜产品品质、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对动物具有更高的功能性作用和生产效果,是微量元素添加剂更新换代的优良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有机微量元素的添加不仅仅是对无机微量  相似文献   

15.
正1无机微量元素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饲料中的微量元素都是以无机矿物质元素的形式(如硫酸盐和氧化物)添加的。无机矿物质元素形式提供的高水平的微量元素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是防止畜禽微量元素缺乏症较为快速的手段。然而研究表明,无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在生产实践中不易吸收、生物学利用率低,在动物胃肠道中可能会与纤维、植酸盐、单  相似文献   

16.
<正>矿物质在动物一生中起着多种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营养素相比,其需要量很低,日粮缺乏微量元素会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20%~30%。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添加微量元素,以确保动物快速生长,提高繁殖性能并增强免疫应答能力。目前在动物饲料中通常添加无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如硫酸盐和氯化物,但无机来源的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与饲料和草料来源的矿物质并不完全等同。最新研究进展表明,如果以有机形式补充,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率会更高。矿物质在动物一生中起着多种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营养素相比,其需要量很低,日粮缺乏微量元素会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20%~30%。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添加微量元素,以确保动物快速生长,提高繁殖性能并增强免疫应答能力。目前在动  相似文献   

17.
1 前言 微量元素直接或间接参与动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形成与激活,从而影响动物生长、代谢、免疫和繁殖.微量元素虽然在动物饲料中所占比例不到0.5%,但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药理剂量添加高铜、高锌所产生的功能性效果,让众多配方师喜出望外.由于传统形式无机硫酸盐的大量添加,降低了饲料中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并对肠道绒毛造成了一定破坏,使得饲料企业不得不寻求更优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鲁春刚 《饲料广角》2013,(19):19-21
微量元素是畜禽机体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微量元素的添加形态直接关系到动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张涛,2007)。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属于有机微量元素范畴。美国饲料官员控制协会(AAFCO)于1996年正式确定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的金属氨基酸螯合物的概念,并于2009年进行了修订:由可溶性金属盐中的金属阳离子和氨基酸按1:1~1:3的摩尔比以共价键结合而成。配位体由平均分子量150的氨基酸或特定氨基酸水解混合物构成,螯合物分子量不超过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是指以微量形式添加到生产和伴侣动物日粮中的矿物营养元素,在动物机体中含量低于0.005%-0.01%。它们参与动物机体的结构、生理、催化和调节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数据,发现有机微量元素和无机微量元素之间的吸收途径不同,生物利用率也有明显差异。涵盖了饲料中四种主要微量元素:Cu、Fe、Mn和Zn,从营养、环保和成本三方面,论述了有机微量元素在猪、家禽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4.来源 传统上是将微量元素无机盐形式,如氧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以满足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在消化过程中,这些氧化物或无机盐被降解成离子形式,然后或以扩散的形式、或以依赖于载体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它们很容易与日粮中的其他因子形成复合物.难以被动物吸收。因此,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