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玉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快速发展且应用相对广泛。玉米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有力地推动着玉米转录组结构的注释和功能的深入解析。简述玉米基因组研究概况以及GS FLX、Solexa GA IIx、SOLiD等测序技术的发展,回顾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玉米新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开发、代谢网络、分子进化、miRNAs等相关研究领域上的应用,为玉米复杂农艺性状的分子机制、不同发育阶段基因表达调控网络乃至分子设计育种等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分子筛选和分子鉴定主要依赖于AFLP、SSR和重测序等方法,缺乏快速、准确、直观的分子标记体系,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首先基于大麻素B位点基因多态性成功开发了1个特异性KASP位点,能够准确区分大麻种质资源中的低毒型、高毒型和中间型三种化学型;随后基于来自95份不同大麻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SNP数据,总共开发了32个高质量的核心KASP标记。验证表明,该33个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可以应用于工业大麻辅助育种、工业大麻品种分子鉴别和指纹图库构建等,丰富了工业大麻分子标记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以高通量为特征的第二代测序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医学,生命科学及农业等领域。新一代测序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使得许多非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从头测序成为可能。苎麻作为我国传统的天然纤维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解析其性状的形成发育机制对于苎麻的分子改良非常重要。近几年来,为了阐明苎麻性状的生物学机制,国内外多个团队以转录组研究为切入点,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苎麻生物学研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高通量测序技术、苎麻转录组研究进展、苎麻重要性状基因识别、苎麻进化驯化机制研究及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将为挖掘苎麻重要性状基因提供理论基础、为苎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标记,高通量测序已经推动苎麻性状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也将为苎麻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大麻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大麻是一种多用途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品种类型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如何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材料是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总结分析中国工业大麻品种选育方法、品种特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该基础上,提出目前亟待加强的工作:培育出麻率高于26%的纤用型新品种;完善籽用型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培育稳定的药用型工业大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开展高效定向育种和抗性育种研究等,以期为中国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直接反映基因组序列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定位、多样性分析、作物遗传育种及医疗等领域。近几年,伴随着芯片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高自动化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有许多新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检测新技术,包括dCAPS、KASPar、基因芯片、简化基因组测序和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分子标记的检测和遗传相关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基因获得解析;茶树氨基酸含量、发芽期等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被精细定位,为开发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62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种保障。  相似文献   

8.
工业大麻纤维以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特性在纺织品市场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提高工业大麻产值及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对纤维产量及品质的研究至关重要,栽培措施、环境条件、收获迟早、沤麻时间和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纤维的产量及品质。文章就工业大麻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因素及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研究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纤用工业大麻栽培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标记(OPD-05、UBC-354和MADC2)在籽用大麻品种中呈雄性特异,尚未发现雌性特异条带。回收雄性特异条带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新开发了6个SCAR标记,其中MADC2-8表现最好;进而利用123份已知性别的样本来检测MADC2-8的准确性,发现其平均准确性高达98.34%。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大麻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而且为大麻性别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盐胁迫对大麻遗传育种改良的影响,试验对盐胁迫条件下大麻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了SSR位点标记的挖掘,并对大麻转录组数据中SSR位点标记、SSR位点信息和序列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4483条Unigene序列,序列总长87.31 Mb.筛选出27861个SSR位点,SSR标记的检出率为33.10%,...  相似文献   

11.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作物,能提供纤维、纤维素、种子和种子油、大麻醇类物质,以及生物质材料.随着工农产业链的整合,大麻被看成研究特殊代谢途径的模式植物,生物合成工程对大麻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价值.本文讨论了大麻育种现状,重点阐述了(1)资源搜集、保存和鉴定评价;(2)种质扩增与遗传多样性;(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进程的发展;(4)性别分化;(5)THC含量测定.纤维和特殊用途的现代大麻品种已培育并投入了生产.大麻育种的提高依赖于基础与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能提供深入细致的鉴定方法和改良作物的设计.这要求把某种特征归因于某种内在组分并研究该组分在相关代谢途径中某一特定过程的修饰作用.这些基因组学的先进技术能够(1)鉴别出在大麻化学物质、纤维和生物油合成中编码酶的关键基因和控制因子的作用机理;(2)鉴别出这些基因的作用模式;(3)通过特殊启动子控制的过度表达、弱表达和特殊表达鉴定被选定的基因的功能.特殊特征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基因基因连锁图对大麻育种将起到显著作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进展使得鉴别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成为可能,并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12.
大麻育种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粟建光 《中国麻业》2006,28(4):212-217
大麻是一种多用途作物,能提供纤维、纤维素、种子和种子油、大麻醇类物质,以及生物质材料。随着工农产业链的整合,大麻被看成研究特殊代谢途径的模式植物,生物合成工程对大麻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价值。本文讨论了大麻育种现状,重点阐述了(1)资源搜集、保存和鉴定评价;(2)种质扩增与遗传多样性;(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进程的发展;(4)性别分化;(5)THC含量测定。纤维和特殊用途的现代大麻品种已培育并投入了生产。大麻育种的提高依赖于基础与应用研究,这些研究能提供深入细致的鉴定方法和改良作物的设计。这要求把某种特征归因于某种内在组分并研究该组分在相关代谢途径中某一特定过程的修饰作用。这些基因组学的先进技术能够:(1)鉴别出在大麻化学物质、纤维和生物油合成中编码酶的关键基因和控制因子的作用机理;(2)鉴别出这些基因的作用模式;(3)通过特殊启动子控制的过度表达、弱表达和特殊表达鉴定被选定的基因的功能。特殊特征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基因基因连锁图对大麻育种将起到显著作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进展使得鉴别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成为可能,并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时间投入。  相似文献   

13.
小麦水分高效利用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缺水是引起全球作物减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小麦水分高效利用遗传改良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小麦水分高效利用分子标记、功能基因克隆鉴定、转基因、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小麦中已经鉴定出A组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水分利用效率的QTL;开发出与TaSAP1等基因紧密连锁的功能标记;克隆了转录因子基因TaWRKY并对其抗旱抗逆功能进行了鉴定;转HVA1和DREB等基因的小麦可以明显提高水分高效利用能力;利用水旱地品种进行轮回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进行了小麦水分高效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初探。以上研究进展为小麦水分高效利用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工业大麻miR156基因家族在碱性盐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工业大麻miR156基因家族响应NaHCO3胁迫的分子机制,以盐碱耐受型工业大麻品种火麻一号为供试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和qRT-PCR方法,对miR156基因家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大麻miR156家族基因与芦笋、野草莓、苹果和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2条工业大麻pre-miR156序列,产生一条相同的miR156成熟体,且成熟体的保守性较高。在NaHCO3胁迫后的24 h内,工业大麻miR156基因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工业大麻miR156基因家族及其靶基因的调控网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科学》2007,26(1):70-70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第二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作为一种强自由基清除剂,它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紫芽茶树作为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性茶树资源,其研究与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茶树紫芽中花青素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自选紫芽品种9803与绿芽品种9806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42条与花青素代谢相关的unigene,其中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中的有34条,未在参考基因组中登录的有8条。KEGG富集分析表明这42个基因被富集到5个代谢通路中,包括类黄酮合成途径,木质素合成途径,黄酮和黄酮醇合成途径,油菜素甾醇合成途径,以及参与转录因子的编码。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转录组测序数据可靠。本次试验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了茶叶紫芽花青素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为进一步揭示茶叶紫芽产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杂粮作物》2007,27(1):27
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 Generation Challenge 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发起.定于2007年3月23~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力、“第二届棺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关联分析与品种分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已在玉米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玉米单体型图的绘制、高密度分子标记的开发及控制玉米重要性状基因的克隆,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工作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玉米基因组概况、玉米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工业大麻生产贸易概况及科研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工业大麻栽培历史、生产现状、贸易、育种、栽培、利用概况和未来发展框架,旨在为我国工业大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水稻小穗簇生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为进一步克隆幼穗发育过程中缩短枝梗长度造成小穗簇生的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处理常规优质稻品种粤农丝苗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小穗簇生突变体cl6为试验材料,与粤金银占构建F1、F2作图群体,对簇生基因进行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对候选基因进行预测与评价。【结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cl6的簇生性状由非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混合分组分析法将该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上约416 kb的区间。进一步通过表达谱分析、转录组测序技术、基因序列差异性分析和qRT-PCR验证等筛选出OsFBK16为最佳候选基因,其5′-UTR区域发生9个碱基的插入突变,暗示该基因可能通过二级结构改变调控转录或翻译水平,参与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枝梗的分化。【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水稻二次枝梗和小穗梗缩短机制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