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双低甘蓝型油菜狮山菜薹作为菜用品种的品质特性,以常规白菜薹栽培种雪娇作对照,在不同播期、定植方式下进行评比试验,分析狮山菜薹的产薹特性,测定其薹、叶2个食用部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营养指标及Ca、Mg、Fe、Zn矿物质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狮山菜薹成熟周期较短,播种后最快43 d可摘薹,摘薹周期可达86~108 d,每隔3~5 d可摘薹1次;早播时,667 m2产量可达到1 917.51 kg,且抗冷冻害性较强,播期弹性较大;狮山菜薹薹、叶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能较好地满足人体需求,特别是对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需求,狮山菜薹可溶性糖含量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叶薹;矿物质元素Ca、Fe含量叶薹,Mg、Zn含量在薹、叶中差异不大。综合评价,同与雪娇相比,狮山菜薹具有良好的菜用品质,而且叶的营养价值较薹高,建议将薹、叶同时食用。  相似文献   

2.
韭薹又名韭菜花,喜温凉气候,主要以发达的幼嫩花茎作为食用部分,其叶也可食用.花薹长而粗,翠绿色,食用品质佳,清香甘甜,具有韭菜特有的浓郁香味,可凉拌、清炒、作汤等,既可作为新鲜食材,又可腌制作为调味菜或加工成配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糖分、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3.
菜心的菜薹有薹茎和薹叶两方面生长,前期以薹叶生长为主,以后则薹茎生长占优势。菜薹的横径和高度同时增长,以高度增长为主。菜薹重量随着菜薹发育不断增加,以采收前增长最快。菜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表皮、具有特别发达的薄壁组织的皮层和维管柱组成。适期采收的菜薹,在发达的维管束内外厚壁组织尚不显著,因而成为肉质柔嫩的食用器官。花芽分化期主要影响菜薹发育的迟早,菜薹发育程度决定于花芽分化后植株的生长程度。植株重量与菜薹重量、叶面积与菜薹重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程度。菜薹形成受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所制约。  相似文献   

4.
柳杂二号菜薹是广西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当地优良菜心品种自交系作父本选育的早中熟、丰产、优质杂种一代薹叶两用型菜薹(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较耐高温、抗逆性强、品质优、纤维少、无苦味、清甜脆嫩等特点。1特征特性作菜薹栽培,自播种至初采35~40天,延采20天。叶、薹绿色,色泽油亮,薹叶长卵形,薹叶少而小;始采薹植株自然高度37.5cm,主薹高31.6cm,主薹平均茎粗1.49cm;生长势强,抽薹迅速,侧薹萌发多,平均一级侧薹5.0根/株,二级侧薹3.0根/株,三级侧…  相似文献   

5.
徐溟  王若莺 《中国蔬菜》1981,1(10):109-110
冬薹为早抽薹型苏州青新品种,早熟性和耐寒性好,定植后65 d(天)即可抽薹,可 满足元旦、春节市场需求。主薹粗2.7 cm,主薹单薹质量103 g,侧薹萌发率100%,平均 每667 m2 产量1 320.9 kg;薹形整齐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口感细腻、甜糯,风味独 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义才芥蓝王     
郑学义 《蔬菜》2004,(3):10-11
芥蓝是以花薹和薹生叶供食用的蔬菜,别名格蓝菜、白花芥蓝等。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7.
芥兰个体发育与菜薹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芬兰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鲜重增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片和叶面积形成以及菜薹产量形成等. 芥兰个体发育过程中其鲜重和干物质都呈双峰曲线增长,菜薹形成时为小高峰.种子成熟时为大高峰.花芽分化前基茎和基叶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主要方向,花芽分化后基茎和基叶的干物质虽仍有积累,但比例下降,而花薹和花、荚的干物质迅速增加,比例上升,成为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主要场所. 从发芽至菜薹形成的生育过程其叶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叶面积生产率不断提高.第5~13真叶是菜薹形成期的主要功能叶,也是植株同化面积的主要叶位。 菜薹产量一般由主薹和侧薹组成,促进侧薹发育是延长芥兰采收期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菜薹新品种秋薹1号是利用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自有的雄性不育系技术配制的新型菜薹杂种一代,父本为广东菜心类型的自交系,母本是早薹苏州青的雄性不育系。杂种一代株型直立,抽薹整齐、迅速,薹形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薹质细腻、甜糯,风味独特。适时播种仅需39-41d即可采收,主薹采收后,可继续采收侧薹30-40d,每667m2产量可达1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9.
薹干又名"贡菜"、"响菜",属菊科莴苣属,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嫩茎经过加工晾晒后成干菜,因此叫"薹干",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  相似文献   

10.
三个特菜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菜薹冬菜薹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由地方品种中选出的适合长江以北地区秋冬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紫菜薹品种。特征特性浅根系,再生力强。基生叶椭圆至卵圆形,绿色,叶脉叶柄均为紫色。花薹近圆形,紫色,长30~40cm,横径1~1.5cm。腋芽萌发力强,每株有侧薹7~8条,薹色鲜艳,无腊粉;管理得当时,还可以产生许多孙薹。花薹叶少,叶细小,倒卵形或披针形,绕薹而生。花薹品质好,植株抗病,较耐寒。667m2产2000kg左右。栽培要点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阳畦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定植,每667m2苗床播…  相似文献   

11.
正冬薹为早抽薹型苏州青新品种,早熟性和耐寒性好,定植后65 d(天)即可抽薹,可满足元旦、春节市场需求。主薹粗2.7 cm,主薹单薹质量103 g,侧薹萌发率100%,平均每667 m2产量1 320.9 kg;薹形整齐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口感细腻、甜糯,风味独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苏州青是江苏省苏州市优良地方品种,为青梗型不结球白菜的主要类型,品质优良,具有绿、嫩、  相似文献   

12.
宁夏地区菜心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碧绿粗薹、油绿粗薹、尖叶40天和碧清4个菜心品种在宁夏地区栽培,对其生长势、节间数、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性状表现依次为:碧绿粗薹油绿粗薹碧清尖叶40天,综合考虑,碧绿粗薹菜心的性状表现最好,建议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3.
尚庆茂 《中国蔬菜》2022,(1):109-114
<正>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白菜类蔬菜主要包括白菜亚种和大白菜亚种。白菜亚种又包括5个变种,即普通白菜变种、乌塌菜变种、菜薹变种、紫菜薹变种和薹菜变种;大白菜亚种包括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和结球变种。白菜类蔬菜以柔嫩的叶片、叶球或花薹为食用器官,生长期间要求温和的气候环境,耐寒而不耐热,生长速度快,对氮肥需求量大。我国白菜类蔬菜以大白菜栽培面积最大,年种植面积约180万hm2(张凤兰等,2021),  相似文献   

14.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从1997年起开始白菜薹育种研究,从1997年下半年起开始收集白菜薹品种资源,1998年进行田间观察、株选、品种间配组,对组合力强、性状突出者进行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再以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配组,从中选出优良的组合,于2002年育成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湘薹一号和湘薹二号。它们与一般的白菜薹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其一,熟性大幅提早,上市期提早到9月(一般在12月)。其二,主侧薹粗细等商品品质基本一致,改变了目前许多市售白菜薹品种主薹肥大,薹叶大而多,而侧薹又很细小的问题。1特征特性湘薹…  相似文献   

16.
高档蔬菜新宠——西兰花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兰花薹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蔬菜品种,是西兰花与芥兰杂交的杂交种。西兰花薹食用器官是花薹,它既具有芥兰般对高温的适应性、分枝性和口感等特征,也具有西兰花的风味,口感更是优于西兰花。西兰花薹是国内外高档蔬菜新宠,也是种植业效益显著的划时代品种。  相似文献   

17.
芥蓝耐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芥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起源于中国华南地区[1],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很受欢迎,北京、上海、西安等大中城市对芥蓝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更是畅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的出口菜。芥蓝主要食用花薹或嫩株,质脆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抗癌保健功效[2]。芥蓝性喜冷凉,叶丛生长和菜薹形成适温为15~25℃,高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蒜种植面积愈来愈大,蒜瓣幼芽再生叶薹现象亦愈来愈普遍。1992年江苏省射阳县的5万亩夏收大蒜,再生叶薹面积占75.4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0万元。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我们于大蒜成熟前就蒜瓣幼芽再生叶薹的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进一步探讨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9.
1特征特性
  五彩红薹四号为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丰产、抗病的杂交一代红菜薹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抗霜霉病、病毒病,耐软腐病。菜薹紫红色、有蜡粉,薹形匀直。薹叶披针形、叶柄短,薹叶比适宜,口感嫩甜,商品性好。侧薹萌发能力强、多而齐,每薹鲜质量50 g左右,667 m2产量约2000 kg。该品种商品性和丰产性良好,是目前长江流域地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在徐州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加工产品有“西楚贡菜”之美称。泰国大叶和青不老是两个薹干加工专用茎用莴苣品种,目前种植面积逾2333.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