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其所产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于胞外的一种糖类化合物,有多种益生功能,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功能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胞外多糖的作用机制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其所产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于胞外的一种糖类化合物,有多种益生功能,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功能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胞外多糖的作用机制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道屏障是阻止肠道病原体入侵的第1道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以及免疫屏障。胞外多糖是乳酸菌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及周围生长介质中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研究证实,乳酸菌胞外多糖可增强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但通过何种具体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尚不清楚。本文概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胞外多糖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一种糖类化合物,根据多糖的组成,胞外多糖可以分为同型多糖和杂多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类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越来越引起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重视.综述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和细菌素是乳酸菌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代谢生长过程会产生胞外多糖,胞外多糖对酸奶的物化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不同发酵菌种胞外多糖的产量,对不同菌种发酵产品口感状态、黏度、持水性、耐热性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胞外多糖能改善产品口感状态,提高产品黏度,提高产品持水性,增强产品耐热性,为以后酸奶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胞外多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乳酸菌胞外多糖(EPS)的结构、化学组成、影响乳酸菌EPS产生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研究,主要包括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种类和合成、遗传调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构效关系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是一类革兰阳性菌,能够发酵糖类产生乳酸等有益代谢产物,具有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乳酸菌在犬猫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使用方向,更好地贴合临床实际研究开发专用于犬猫的乳酸菌制剂,本文对乳酸菌的生物学功能和乳酸菌制剂在犬猫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乳酸菌表现出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在犬猫临床上的应用仍较为单一,表明犬猫乳酸菌制剂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青虾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QXF0711B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液相质谱与串联质谱相结合方法(LC-MSMS)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QXF0711B菌株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90种蛋白:共参与45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6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DNA结合、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为12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膜的有机组成、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对大菱鲆的致病作用以及美人鱼发光杆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大菱鲆源美人鱼发光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45种蛋白共参与34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1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脱氢酶、磷酸酶、氧化还原酶和金属离子结合等;包括15种细胞组分,主要有细胞质和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乌鳢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以乌鳢源维氏气单胞菌WL161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与毒力密切相关的溶血活性进行进一步的溶血谱研究,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WL161菌株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ECP对其他多种动物红细胞均有溶血活性,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较强,但对鸡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其胞外产物共检测出118种蛋白,共参与40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几丁质分解代谢过程、DNA结合等;69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碳水化合物结合等;19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胞外区、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又名蚂蚱菜、蚂蚁菜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嫩茎叶可做菜蔬,也是很好的畜禽饲料.马齿苋含有多糖、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抑菌、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马齿苋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马齿苋在畜牧领域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菌作为最重要和安全性最高的益生菌来源已被广泛关注,而乳酸菌调控人和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体内外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实现的.相对于啮齿动物而言,乳酸菌在猪上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多,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研究较少.这些研究尚未触及到乳酸菌作用机制的本质.猪肠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对乳酸菌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机制的深入认识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从体内试验的角度解析乳酸菌的确切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以期能帮助对乳酸菌的深入认识和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5.
凝结芽胞杆菌兼具乳酸菌和芽胞杆菌双重生物学功能,因具有良好的耐胃酸、耐胆盐、耐高温和耐储存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就凝结芽胞杆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凝结芽胞杆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酸乳的发酵过程中,牛乳中的酪蛋白在乳酸菌形成的乳酸作用下,相互凝集构成立体网状结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会对酪蛋白立体网状结构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乳酸菌胞外多糖(EPS)和酪蛋白之间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酸乳制品的风味、粘度、质构和持水力等特性.  相似文献   

17.
李燕  蒋守群  陈伟 《动物营养学报》2014,(11):3236-3244
雌马酚(equol)是大豆异黄酮在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作用下的代谢产物之一,具有比大豆异黄酮更高的生物学活性。除了激素样作用外,雌马酚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控及保健功能,在畜禽上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肉品质、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雌马酚的理化性质、产生与代谢、影响生成的因素、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等方面来综述,旨在为雌马酚在畜禽上的科学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品级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成为研究热点,细菌胞外多糖不仅对产生菌自身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而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或加工性能。本文论述了细菌胞外多糖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部分作用以及它们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并对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体外条件下肉鸡源乳酸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康肉鸡肠道分离得到乳酸菌,将其菌悬液以不同体积比加入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发现大肠杆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乳酸菌抑菌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乳酸菌菌悬液离心后所得菌体沉淀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而上清液中的胞外代谢产物有明显抑菌作用。上清液中抑菌作用约一半以上是由乳酸产生的,其余的抑菌效果则来源于乳酸菌产生的其它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20.
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质,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菌种或菌株所产EPS的结构具有较大差异性,作用效果也不同。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乳酸菌EPS结构及其对发酵乳制品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出品质稳定、符合健康需求的新型发酵乳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