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对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体重的拐点月龄分别为6.37和2.44个月,拐点体重为49.68和23.02 kg,最大日增重为218.59和249.38 g·d~(-1);各个月龄的公羊体重显著高于母羊,公、母羊体重绝对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3~6和0~3月龄,与生长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为指导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早期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对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体重的拐点月龄分别为6.37和2.44个月,拐点体重为49.68和23.02 kg,最大日增重为218.59和249.38 g·d-1;各个月龄的公羊体重显著高于母羊,公、母羊体重绝对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3~6和0~3月龄,与生长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为指导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早期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拟合了无角陶赛特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和青海半细毛羔羊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均在0.98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最好。因此,采用Gompertz模型进一步估算了杂一代羔羊的拐点体重、拐点日龄、相对生长率(RGR)、瞬时生长率(IGR),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杂一代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强于青海半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4.
采用Gompertz模型、Logistic模型拟合了无角陶赛特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和青海半细毛羔羊的早期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均在0.98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最好.因此,采用Gompertz模型进一步估算了杂一代羔羊的拐点体重、拐点日龄、相对生长率(RGR)、瞬时生长率(IGR),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杂一代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强于青海半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5.
采用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拟合工作犬系牧羊犬2~12月体重及体尺指标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达到0.946以上,其中对于公犬体重、体长和母犬管围,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Gompertz模型,对于母犬荐高和公母犬头长,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一样好,其余指标都是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Logistic模型。用Gompertz模型参数估计了公母犬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拐点值、拐点日龄、最大日增值和瞬时相对生长率并计算了指数生长率,结果表明:工作犬系牧羊犬出生后早期(2到6月龄)生长速度大于后期(8到12月龄)生长速度,符合动物的一般生长发育规律,因此要加强早期(2到6月龄)工作犬系牧羊犬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独龙鸡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其0~20周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独龙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以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拟合度R2为0.993,拐点周龄为7.202,拐点体重为742.356 g。该结果为独龙鸡的系统选育及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生长模型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的生长潜力并筛选理想的杂交组合,从而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首次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以特克塞尔(Texel)和白萨福克(White Suffolk)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过程。同时,比较分析了2杂交组合羔羊生长观测值和参数估计值,进而评价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9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特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Logistic模型拟合白萨甘细生长曲线效果较好。特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60.15和56.24 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0.73 kg;白萨甘细公、母羔的拐点日龄分别为78.20和72.08 d,拐点体重公羔高出母羔1.27 kg。30~180日龄均表现为特甘细公、母羔累积生长高于白萨甘细公、母羔(P<0.05)。同时模型参数中最大日增重、瞬时生长率、相对生长率、成熟体重等均为特甘细大于白萨甘细,而T10-90平均值特甘细小于白萨甘细,说明特甘细早期生长强于白萨甘细。由此可以得出特甘细杂交组合要优于白萨甘细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优质鸡鸡冠发育及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所选育的优质肉鸡W和H2系体重与鸡冠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体重生长拟合中Compertz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拟合度达0.998以上;鸡冠生长拟合中Logistic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其他两种模型,拟合度达0.999,拟合参数估计值表明:W系鸡冠生长拐点日龄、拐点值和最大周增长均小于H2系,体重生长出现的拐点时间要早于鸡冠生长的拐点时间.本研究结果为掌握鸡冠生长发育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典型非线性生长模型分别对渝东白山羊与波尔山羊F1 0~6月龄体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杂交F1生长曲线,但Von Bertalanffy在拟合效果和预测体重效果方面更佳。分析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参数,发现拐点体重为6.501 kg,拐点月龄为1.292月,最大月增重为2.955 kg,成熟体重为21.994 k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测定了舍饲条件下的215只湖羊和60只湖杜湖[湖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羔羊0~12月龄的体重,采用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了湖羊和湖杜湖杂交羔羊0~12月龄生长过程,并分析比较了生长参数及模型估计值,进而评价湖杜湖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2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6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拟合两个种群效果好于Logistic模型;湖羊公、母羔拐点月龄分别为2.55和1.73个月,拐点体重分别为17.00和13.14 kg;湖杜湖公、母羔拐点月龄均早于湖羊,公、母羔拐点体重分别相差0.74和2.66 kg,公、母羔累积生长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结果说明湖杜湖早期生长强于湖羊,湖杜湖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长曲线非线性拟合模型可以预测家畜的生长发育速率以及生长曲线的变化情况。本研究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析拟合了高原型藏羊的早期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高原型藏羔羊的生长曲线(R2>0.99),其中,以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在Von Bertalanffy模型中,公羔拐点月龄、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35、12 kg和246.67 g·d?1,母羔拐点月龄、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36、11.96 kg和239.33 g·d?1。根据此模型建立的高原型藏羊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曲线,可为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的生长发育状况,初步探讨湖羊的生长发育曲线模型并作出趋势分析,并根据此模型建立的生长曲线为湖羊的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找出湖羊养殖的最佳生长点和上市点.选用木板高床饲养的湖羊31只,测定了初生重、7日龄、14日龄、1~12月龄的体重.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湖羊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对湖羊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其值均高于0.97,其中以Gompertz为最优.利用最优拟合模型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湖羊在2月龄时出现生长拐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新疆褐牛种公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SAS 8.1软件中的Logistic、Gompertz、Brody和Bertallanffy 4种常用的生长曲线模型对344头次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拟合度R2分别为 0.9217、0.9263、0.9176和0.9261,其中Gompertz模型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体重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模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0.4937岁、502.10 kg)、(1.3168岁、379.54 kg)和(1.0477岁、311.25 kg)。本研究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皮特兰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利用奥斯本测定系统,导出皮特兰猪(122头公猪和129头母猪)从出生到210 d的7个时间点的生长发育数据,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Logistic、Bertalanffy、Gompertz 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皮特兰猪体重增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110~150日龄为快速增长期,出生后越早期相对生长强度越大,之后随着日龄增加逐渐降低。3种拟合模型均获得较理想效果,其中Logistic模型对皮特兰猪拟合度最高(R2=0.9815,母猪),拟合结果最接近真实情况;其他两种模型也相对较高,为0.9589(母猪)和0.9698(母猪),均高于0.95。因此Logistic模型最适合法系皮特兰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对方程进行求导,可得公、母猪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051和0.983 kg/d。在其拟合生长曲线中,皮特兰公、母猪拐点日龄分别为114.72和114.89 d,体重分别为65.30和63.00 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豫北地区小尾寒羊的生长发育特点,认识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方法】选择3月龄断奶羔羊公母各30只,进行跟踪体重测量,直到24月龄为止;拟合了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生长曲线,计算了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豫北小尾寒羊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在0.95以上,但VODBertalanffy模型更符合实际饲养情况,模拟效果更好(公母羊的R2分别为0.9730和0.9764);公母羊相应的体重极限参数A分别为113.717和71.814,调节参数B分别为0.534和0.464,瞬时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074和f).094;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拐点日龄分别为191.01d和105.39d,拐点体重分别为33.694kg和21.278kg,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24.668god-1和100.008god~1。【结论】VOFIBertalanffy模型在模拟3~24月龄豫北小尾寒羊生长状况方面为理想的数学模型,母羊比公羊早熟性更好,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此研究结果可作为饲养管理和选育改良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藏猪体重非线性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藏猪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本研究用logistic、Gompertz和Richrds模型拟合了藏猪体重生长曲线,并以成华猪为对照分析了藏猪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均适宜拟合藏猪和成华猪的生长曲线,其中Richards模型最好,Gompertz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Richrds模型拟合的藏猪极限体重为71.91kg,生长拐点为9.45月龄,最大生长速度为180.0g;说明藏猪存在体重小、生长速度慢、生长拐点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藏猪体重非线性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猪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本研究用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拟合了藏猪体重生长曲线,并以成华猪为对照分析了藏猪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均适宜拟合藏猪和成华猪的生长曲线,其中Richards模型最好,Gompertz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Richards模型拟合的藏猪极限体重为71.91kg,生长拐点为9.45月龄,最大生长速度为180.0g;说明藏猪存在体重小、生长速度慢、生长拐点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冬季不同舍饲密度对育成公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饲养环境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144只6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育成公羊随机分为4组,即Ⅰ、Ⅱ、Ⅲ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每组饲养密度分别为0.70、1.05、1.40和1.75 m2/只,试验期55 d。结果显示:①Ⅱ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1),Ⅲ、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 < 0.01),Ⅱ组体增重最高,分别比Ⅰ、Ⅲ和Ⅳ组高20.27%、11.98%和10.23%(P < 0.01),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Ⅰ、Ⅲ和Ⅳ组(P < 0.01);②Ⅱ组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1),净肉重、净肉率和肉骨比均显著高于Ⅰ组(P < 0.05),而Ⅱ、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③各组间除心脏和脾脏重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器官重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Ⅳ组心脏和肝脏重占活体重量比最高;④舍内的NH3和CO2平均浓度大小为:Ⅰ组 > Ⅱ组 > Ⅲ组 > Ⅳ组,与羊饲喂空间大小呈负相关(R2=-0.995和R2=-0.999);⑤在不计算人工和饲料成本的情况下,Ⅰ、Ⅱ、Ⅲ和Ⅳ组分别获利6 345.67、7971.77、6977.80和7 025.42元,Ⅱ组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试验Ⅱ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舍饲育肥羊饲养密度与生长性能的物理性拐点是1.05 m2/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