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宠物临床中犬的皮肤病最为常见,运用传统医学治疗犬的皮肤病效果较好,即使对顽固性皮肤病也有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皮肤病多以气血失衡为前提,使阴阳失调,卫气难以固表,外招杂邪所致。因此治疗皮肤病的关键在于调理气血。在气血正常,生化不断,运行通畅的前提下,即使外感寄生虫或是真菌、细菌之类也可轻易治愈。倘若气血失衡,外招螨虫,即使使用再长时间的多拉菌素类药物也是徒劳,总是反复感染。宠物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病有癣、痈、疮、疔、湿疹、痰核等,包含了疥螨病、蠕形螨病、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皮炎、脓皮症、脱毛症等等,甚至边追鼯内分泌系统疾病造成的脱毛。  相似文献   

2.
犬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药治疗犬脂溢性皮炎13例,经2个疗程(1个疗程7天),其中干性型7例,治愈6例,明显好转1例,疗效确切。皮炎型4例,在3个疗程内治愈4例。油脂型2例,在3个疗程内治愈1例,明显好转1例。1发病原因本病是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丙酸杆菌)而感染,加之表面游离脂肪酸增加,刺激皮肤而引起。皮脂溢出过多,一般与遗传因素、精神障碍、内分泌失调(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增加)及代谢异常有关。化学刺激、汗液刺激、给犬洗澡过勤、碱性物质及刷洗…  相似文献   

3.
脂溢性皮炎是由于皮脂代谢紊乱而造成的皮肤病,人和多种动物都有发生,毛皮动物这几年常见。水貂主要表现皮脂功能异常,皮肤出现干燥或者脂质分泌过多,临床上可见皮屑、脱毛、脂垢、被毛粘连,严重影响皮张质量,甚至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给毛皮动物养殖带来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回顾华西宠物医院收治的1例犬无菌性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病例,通过临床检查、细针穿刺细胞抹片、压片、真菌培养等检测诊断为无菌性结节性脂膜炎,采用了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后,犬半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总结本文为犬无菌性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据资料介绍,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为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强而持久。肌注后数小时内生效,经1~2日达最大峰值。作用可维持20~30日。在人的临床治疗上,适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瘙瘁、牛皮癣等皮肤病变及皮肤瘙痒症。笔者将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其它有关药物联合治疗犬皮肤瘙痒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由于使用不当,由此也出现了3种不良反应,特作报道。  相似文献   

6.
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大量存在于循环血液中。脂联素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糖稳态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它还可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吸收,明显加强胰岛素的糖元异生作用,抑制肝脏的糖生成。对脂联素发挥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其对生物活性调节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为探讨人类和动物脂肪代谢机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动物螨病寄生于哺乳动物及人表皮及真皮内,是一种顽固、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以剧痒、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为特征,甚至皮肤出血、坏死等临床症状。本文对于中兽医理论在螨病上的辩证论治进行了归纳,并对相关中药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治疗动物螨病提供一些新的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回顾分析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收治的1例无菌性脂膜炎的临床病例,通过临床检查、细针穿刺细胞抹片、压片、真菌培养等检测诊断为特发性无菌性脂膜炎病例,采用了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后,犬半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故本文为犬无菌性脂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3.3脂溢性皮炎3.3.1症状及病因。犬皮脂腺分泌过盛亦称皮脂溢。犬的皮脂溢多发生于背、腿、会阴、颈和耳内侧,其患部常有浅黄色蜡样聚集物,并伴有脱毛、轻度瘙痒等症状,蠕形螨感染、内分泌紊乱亦常伴皮脂溢。皮脂溢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营养缺乏和皮肤感染有关。3.3.2治疗。治疗时应先查清病因,而后对症治疗。一般可用硫磺皂清洗犬体,如果患部有组织渗出或感染,需进行全身或局部抗菌治疗。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亚麻籽木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能通过动物机体内微生物转化成动物木脂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动物木脂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前体物质具有抗癌、抗氧化、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临床应用价值,且能通过与性激素受体结合等途径发挥其他生理作用,因而在动物生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就木脂素的检测方法、代谢转化、保健和生理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各种植物籽实中,亚麻籽中的木脂素含量最高,而亚麻是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开发和利用亚麻籽木脂素将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动物的流产是影响养殖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比较少,并且都有一定不良反应。复方中药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从根本上治疗先兆流产,维持胚胎的正常发育。文章主要综述先兆流产的动物研究以及复方中药机理研究现状,为复方中药应用于先兆流产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变。由于过去对此病认识不足,临床常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寻常疣等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又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及毛母质瘤等,误诊率较高。2011年本实验室在接诊的病例中发现1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能参与调控糖和脂质代谢、能量调节、免疫反应以及抵抗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的激素。禽脂肪性肝病是由于禽肝脏中脂肪酸合成与酯化、脂肪酸转运、脂肪酸氧化、脂肪分解和利用等代谢途径发生异常, 导致的脂类代谢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文章介绍了脂联素及其分子结构, 脂联素受体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 并重点阐述了脂联素对肝脏脂质代谢、炎症、氧化应激、肝细胞凋亡与自噬方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以及脂联素受体激动剂的生理作用。同时, 结合禽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对脂联素及其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文章为预防和治疗禽类乃至其他动物的脂肪性肝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道是动物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具有为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参与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家禽的部分肠道疾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多与炎症反应有关,能降低家禽对饲料的利用率,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家禽死亡,对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脂联素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类物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也可以分泌脂联素,且肠内各种细胞均有其受体的表达。文章综述了家禽肠道炎症危害及其诱因、脂联素的抗炎机制,进而阐明脂联素在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家禽肠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细菌性肺炎是由于细菌病邪感染肺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给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临床治疗细菌性肺炎多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取相应的抗菌药进行对因治疗。为有效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整治兽药残留超标,我国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减量化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相关标准[1]。中医药治疗细菌性肺炎有独特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的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中医以病证为核心,根据症状对个体辨证分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配以相对应的药物。目前,已有从中医入手治疗动物细菌性肺炎的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4]。本文对治疗细菌性肺炎常用的中药方剂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希望为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新型药物研发以及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麋鹿具有季节性脱毛的特点,冬毛脱落的时间在3~5月,而后长出较为短而稀疏的夏毛;冬毛长出的时间在10~11月,此时夏毛脱落,长出浓密的冬毛.2012年7月该园1只成年雄性麋鹿出现非季节性的全身脱毛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血液常规正常;血液临床生化分析正常;血液微量元素测定正常,血液激素测定正常,毛皮屑真菌培养正常.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1个月后动物自行痊愈.综合分析该病例的发生可能与季节变化、个体之间差异等因素有关.麋鹿非季节性脱毛相关研究尚属首次,本研究旨在为麋鹿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CN是根据中兽医基础理论结合动物生理特点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研究发现中药CN对动物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试验旨在研究中药CN对家兔血液指标的影响,从而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体通过协调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调节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脂联素(adiponectin, ADPN)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功能的脂肪因子,它在动物细胞代谢调节和维持细胞能量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联素能够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分化和焦亡,双向调控细胞自噬,增强细胞自噬水平,阻止细胞发生异常自噬,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文章综述了脂联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回顾了脂联素对动物不同类型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焦亡等事件的调控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基于脂联素及其受体相关途径的动物抗衰老、抗炎症、抗癌变等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  相似文献   

19.
中药补骨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骨脂为中医治疗脾肾阳虚的传统补虚药物,其新型的生物活性已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开发使用,同时对补骨脂所含活性成分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有关补骨脂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蜂胶成分中有多样化及其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组合,所以蜂胶对人体,尤其是对皮肤健康的作用不可低估。临床试验表明,蜂胶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毛囊炎、汗腺炎、脂溢性脱发、斑秃、青年痤疮等有效。对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疮病、带状疱疹、扁平疣、头癣、手足癣等有效。对物理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