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种植的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以甘杂1号为对照,在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安家山村对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最佳的是甘油4号,越冬率87.6%,产量4 015 kg/hm2,比对照增27.30%;其次为合油杂2号,越冬率83.4%,产量3 660 kg/hm2,比对照增16.01%;第三位是陇油88,越冬率85.3%,产量3 600 kg/hm2,比对照增14.10%;第四位是天油14号,越冬率85.7%,产量3 515 kg/hm2,比对照增11.41%。以上4个品种综合性状比较好,适合在天水市海拔1 600 m左右的半山区及渭河流域的粮油互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平凉市种植的荞麦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对引进的10个荞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云荞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901.75 kg/hm2;苦荞品种平荞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266.80 kg/hm2;甜荞品种定甜荞1号折合产量居供试甜荞品种的第1位,为1 930.05 kg/hm2。以上3个荞麦品种可在平凉地区示范推广,云荞2号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宜瓜州县大面积种植的优质谷子新品种,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2020年在地膜覆盖种植条件下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谷10、陇谷12号茎秆粗壮、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折合产量分别为5 560 kg/hm2、5 312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谷8号增产1 436 kg/hm2、1 1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4.82%、28.81%,可在瓜州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7.
以11个不同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甘肃中部旱作区开展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玉米品种的适应性、生长状况和产品表现,从而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生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陇单339成熟最早,生育期最短;金庆1号产量最高,达10 999.5 kg/hm2。综合比较不同品种产量表现,金庆1号、强硕168、掖丰402的产量较高,均高于10 500.0 kg/hm2,可作为旱作区首选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高寒阴湿种植条件下,对陇西县引进的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垦玉18和并单16田间长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较对照金穗3号增产明显,折合产量分别为6452.83kg/hm2、6 207.55 kg/hm2,较对照金穗3号分别增产5.77%、1.75%,可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呼伦贝尔市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适应淀粉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系)开展比较试验,进行抗病性、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等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呼H99-1、呼H99-3、垦薯1号和呼H99-5淀粉产量分别为7 005 kg/hm2、6 999 kg/hm2、5 967 kg/hm2和5 919 kg/hm2,分别比对照大西洋(淀粉产量4 073 kg/hm2)提高72%、72%、47%、45%,增产显著,可作为淀粉加工品种在呼伦贝地区继续开展试验示范。本试验结果可为呼伦贝尔地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2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定西市开展种植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提高定西市马铃薯产量提供试验支持。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庄薯4号产量最高,为44 333.33 kg/hm2,其次为陇薯7号、天薯12号、大西洋和天薯13号,其产量均高于对照,因此可选择这些品种优先在定西市安定区进行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12.
高产节水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春4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04年将高产品种陇春23号、陇春19号、陇辐2号、银春8号加入矮败轮选群体,通过连续2年的群体自由授粉,2006年从矮败轮选群体中选择优异可育株,后代选择以系谱法为依据。2017—2018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8 496.5、7 686.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7.90%、5.18%;201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8 012.7 kg/hm2,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6.02%。陇春41号容重806 g/L,粗蛋白含量140.4 g/kg (干基),湿面筋含量275 g/kg,面团吸水量590 mL/kg,形成时间4.2 min,稳定时间4.0 min,拉伸面积62 cm2,延伸性184 mm,最大拉伸阻力230EU。该品种集高产、节水、优质、广适性为一体,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 000 kg/hm2(T1)、7 500 kg/hm2(T2)、6 000 kg/hm2(T3)、4 500 kg/hm2(T4)、3 000 kg/hm2(T5),测试其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各个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个主栽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现蕾期至膨大期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有机肥使用量为4 500 kg/hm2,2个品种在膨大期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为了获得高产与高效,推荐有机肥施用量4 500 kg/hm2,主导品种较其他处理增产较显著,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冀花甜1号(亲本为四粒红×力无名)和冀花甜2号(亲本为泰莱四粒红×冀花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2016~2017年在4个地点8点次的的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中,冀花甜1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42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05.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6.99%和4.29%;冀花甜2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51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70.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9.17%和6.39%。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冀花甜1号粗脂肪含量43.63%,粗蛋白含量24.83%,蔗糖含量7.1%;冀花甜2号粗脂肪含量49.75%,粗蛋白含量23.60%,蔗糖含量6.8%。2个品种均在2019年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防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扩散,开展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抗性试验研究,试验选择3个小麦品种:‘鲁原502’、‘鑫麦296’和‘齐民8号’,2个播期:2021年10月20日和2021年11月1日。结果表明,‘齐民8号’在2个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都是无症状;‘鲁原502’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无症状,但是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新叶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而‘鑫麦296’在2个播期下多数叶片出现褪绿条纹或黄花叶症状,有时会出现新叶扭曲,植株矮化不明显。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960.4 kg/hm2;其次是‘鲁原502’,为8570.4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鑫麦296’,为8330.4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达8620.4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产量最高的是‘齐民8号’,为8120.4 kg/hm2;其次是‘鑫麦296’,为6260.25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鲁原502’,为6190.35 kg/hm2。3个品种在11月1日的播期下平均产量是6857 kg/hm2。3个品种在10月20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比在11月1日播期的平均产量高出1763.4 kg/hm2。通过小麦品种选择、土壤改良技术、晚播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可以达到降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发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马铃薯品种在垄上微沟种植中的产量表现、商品性及适应性,本文对多年多点引进的23个马铃薯品种田间比较试验进行统计评价。综合评价发现,青薯9号在半干旱区表现为长势强、植株生长整齐、单株生产能力高、丰产稳产性好、抗旱抗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结薯集中、商品率高、休眠期较长、耐储藏,鲜薯产量平均可达36 619.5 kg/hm2,可确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垄上微沟技术的配套主推高产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单株生产能力较高、适宜性强、丰产稳产、白皮、淀粉含量高,但其商品性及食用适口性稍差,鲜薯平均产量32 373.0 kg/hm2,可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陇薯3号单株生产能力及产量较高、白皮白肉、商品率较高、商品性好、食用适口性好,鲜薯平均产量32 799.0 kg/hm2,可作为食用型品种在会宁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气候特点生产的再生稻品种,以促进再生稻的进一步推广,本试验选择了桃优香占等12个生产中推广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丰两优香1号作为对照,对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隆晶优1212和Y两优911的第一季产量可以达到11 010和11 070.0 kg/hm2,再生季产量为3 324.0和3 705.0 kg/hm2,两季总产量达到14 334.0和14 775.0 kg/hm2,与对照品种丰两优1号相近,且2个品种的生育期适宜,具有在江淮地区作为再生稻品种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低纬高原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具有种植鲜食糯玉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筛选适合低纬高原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为品种布局及糯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地大面积栽培品种“云糯3号”为对照,引进“瑞糯1号”“花鲜糯”等11个糯玉米品种在,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食味品质等。[结果]“斯达糯52”的鲜穗产量为15 006.8 kg/hm2,位居第1,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花鲜糯”的鲜穗产量为14 513.9 kg/hm2,位居第2,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黑糯1号”的鲜穗产量为14 175.6 kg/hm2,位居第3,食味品质总评分为88分;“瑞佳糯3号”的鲜穗产量为14 175.6 kg/hm2,位居第4,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0分;“瑞佳糯4号”的鲜穗产量为12 750.1 kg/hm2,位居第7,食味品质总评分为91分。[结论]“斯达糯52”“花鲜糯”“瑞黑糯1号”“瑞佳糯3号”“瑞佳糯4号...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灌水量下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为番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试验以番茄品种‘新欧粉9号’为材料,以常规水肥管理为CK(常规化肥用量2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设置T1(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2(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800 m3/hm2)、T3(化肥减量15%+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T4(化肥减量30%+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灌水量1 200 m3/hm2)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水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