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2.
2013年在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蚕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9716-1的折合产量最高,为4 384.0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15.1%;0352-1居第二位,折合产量4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9.9%。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康乐县及类似地区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复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夏波蒂作为中早熟组对照品种、庄薯3号为晚熟组对照品种,对冬油菜茬复种的23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红美、14w-5折合产量分别为30 487.5、27 115.3、26 448.4 kg/h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分别增产36.3%、21.3%、18.2%,生育期85~89 d,可作为当地油菜茬复种马铃薯的中早熟品种;青薯9号、青薯10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7 782.4、27 615.6、26 462.2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39.2%、38.4%,32.6%,生育期99~104 d,可作为复种马铃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庄浪县高寒阴湿区蚕豆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为对照,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对6个蚕豆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品种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高寒阴湿种植条件下,对陇西县引进的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垦玉18和并单16田间长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较对照金穗3号增产明显,折合产量分别为6452.83kg/hm2、6 207.55 kg/hm2,较对照金穗3号分别增产5.77%、1.75%,可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生产上提供早熟玉米品种,促进甘肃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GE247-6205为母本、GEA10-DE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2 a的品比试验、2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1 a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1 a的生产示范,选育出了抗旱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金穗306。在2018—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741.3 kg/hm2,其中2018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2 666.0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3.46%;2019年平均折合产量为10 816.5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02%。在2019年的甘肃省旱作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中,金穗306平均折合产量为11 232.0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4.83%。金穗306出苗至成熟118 d,株高295cm。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8 g。籽粒含粗蛋白93.2 g/kg、粗脂肪47.1 g/kg...  相似文献   

7.
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2021—2022年对庄浪县引进的8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个冬小麦品种均长势较好,能正常成熟;其中陇麦671、太714和陇鉴116综合性状表现好,抗寒抗旱性强,折合产量高,分别为8 046.72 kg/hm2、7 462.69 kg/hm2和7 222.58 kg/hm2,较长6878(CK)6 210.25 kg/hm2增产29.57%、20.17%和16.30%,因此可进行小面积推广种植;长9627、临旱5130、长麦5037田间长势整齐,产量较高,分别较CK增产7.94%、7.63%和5.22%,可小面积示范种植;兰天575长势整齐,产量较对照有所降低,但抗病性强,建议下年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宜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对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星619折合产量最高,为10 838.07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52.80%;五谷703折合产量为10 392.99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46.53%。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经济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旱作区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TW72和金穗306生育期适中,也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分别增产30.91%、24.97%,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抗锈丰产冬小麦品种兰天3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6号是以周麦17号为母本、兰天23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4—2016年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有11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6 564.0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3.0%。在2016—2017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折合产量7 2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10.0%。该品种表现早熟、矮秆、分蘖力较强、落黄性好、抗倒伏。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免疫、对白粉病和秆锈病表现高抗,综合抗病性较好。适宜在甘肃省天水、陇南等地川水地、川旱地和浅山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平凉市种植的荞麦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对引进的10个荞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云荞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901.75 kg/hm2;苦荞品种平荞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266.80 kg/hm2;甜荞品种定甜荞1号折合产量居供试甜荞品种的第1位,为1 930.05 kg/hm2。以上3个荞麦品种可在平凉地区示范推广,云荞2号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临洮县对11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中6号产量最高,为9 800.0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2 066.67 kg/hm2,增产率26.7%。天选57号、陇育5号、庄浪13号等3个品种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陇中7号、陇中1号、中梁34、中麦132等4个品种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通过产量、抗逆性分析,以上8个品种均可在临洮县寒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来源的8个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观测其生育期、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荚长、荚宽、百荚重、百粒重等指标,筛选适宜四川果园间作的蚕豆品种。结果表明,鲜籽粒产量与鲜荚产量、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有效结荚节数呈显著正相关。江苏的通蚕鲜8号鲜荚产量、鲜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6 362.79 kg/hm2、5 905.06 kg/hm2,比对照成胡10号分别增产28.86%、16.18%,适宜作为鲜食蚕豆品种在四川果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渭源县旱地进行的5个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山旱901折合平均产量5 092.59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5.9%,高抗条锈病,综合农艺性状好,可作为临麦30号的替代品种在渭源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品种96532折合平均产量4 444.44 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9.9%,可作为搭配品种;品种(系)AD-4、94474、2D-2均较对照减产,暂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冀花甜1号(亲本为四粒红×力无名)和冀花甜2号(亲本为泰莱四粒红×冀花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糖食用型花生品种。2016~2017年在4个地点8点次的的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示范中,冀花甜1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42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05.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6.99%和4.29%;冀花甜2号荚果平均产量为4 519.5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70.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冀花4号增产9.17%和6.39%。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冀花甜1号粗脂肪含量43.63%,粗蛋白含量24.83%,蔗糖含量7.1%;冀花甜2号粗脂肪含量49.75%,粗蛋白含量23.60%,蔗糖含量6.8%。2个品种均在2019年通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高油高产、多抗、广适性的大豆品种,采用分子设计与杂交育种结合的方法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合农85’,2017、2018年分别由黑龙江省和国家审定推广。该品种百粒重22~25 g,油分含量22.60%,蛋白质含量38.40%;中抗SCSH和SMVⅠ号株系,抗Phytophthora sojae;在北方春大豆区属中早熟品种;省级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20.8 kg/hm2,较对照‘合丰55(合交02-69)’增产12.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4.6 kg/hm2,较对照‘合丰55(合交02-69)’增产12.0%;国家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 kg/hm2,较对照平均值A和‘合交02-69’平均增产9.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87.5 kg/hm2,较对照‘合交02-69’增产8.1%。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选育不仅为油用大豆生产提供了新品种,同时也为高油大豆育种及资源利用探索了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0.
临夏州种子管理站引进8个春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适应性、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冠油杂812产量3 607.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8.1%,秦杂油19折合产量3 492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4.3%,秦油10号折合产量3 475.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3.8%,可在临夏春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